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额为92.8亿港元,2023年为83.36亿港元,同比增长11.32%[2] - 2024年股东应占亏损为3.64亿港元,2023年为1.55亿港元,亏损扩大134.84%[2] - 2024年每股基本亏损为0.98港元,2023年为0.41港元,亏损幅度增加139.02%[2] - 2024年资产总值为95亿港元,2023年为92亿港元,同比增长3.26%[2] - 2024年公司持有人应占股本权益为20亿港元,2023年为24亿港元,同比下降16.67%[2] - 2024年每股资产净值为5.3港元,2023年为6.4港元,同比下降17.19%[2] - 2024年净负债比率为107.1%,2023年为88.9%,同比上升20.47%[2] - 2024年集团营业额为93亿港元,较2023年的83亿港元上升11.3%,但2024年股东应占净亏损3.64亿港元,对比2023年亏损1.55亿港元[14] - 2024年年度亏损为3.13亿港元,2023年为7500万港元[53] - 2024年基本每股亏损为0.98港元,2023年为0.41港元[53] - 2024年年度全面支出总额为3.34亿港元,2023年为1.78亿港元[54] - 2024年12月31日非流动资产为41.15亿港元,2023年为42.5亿港元[55]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为53.45亿港元,2023年为49.16亿港元[55]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为60.93亿港元,2023年为46.75亿港元[55]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净值为7.48亿港元,包含2025年1月到期的11亿港元定期贷款和10.43亿港元循环银行贷款,11亿定期贷款已再融资[5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来自外界客户的分部收入总额为92.80亿港元,综合除税前亏损为2.89亿港元[6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来自外界客户的分部收入总额为83.36亿港元,综合除税前亏损为1300万港元[65] - 2024年公司持有人应占年度亏损用以计算每股基本亏损的亏损为3.64亿港元,2023年为1.55亿港元;股份加权平均数均为3.73亿股[71] - 2024年未到期或90天以内应收贸易账款为7.8亿港元,2023年为6.04亿港元;91 - 180天2024年为100万港元,2023年为600万港元;181 - 360天2024年为100万港元,2023年为200万港元[72] - 2024年12月31日其他应收账款中,中华汇房地产有限公司欠款5.14亿港元,2023年为5.42亿港元;计息部分2024年为1.3亿港元,2023年为1.32亿港元[72] - 2024年应付贸易账款未到期或30天以内为10.88亿港元,2023年为6.92亿港元;31 - 90天2024年为7000万港元,2023年为5700万港元;91 - 180天2024年为1100万港元,2023年为1200万港元;超过180天2024年为1900万港元,2023年为1100万港元[73] - 2024年12月31日担保项下贷款尚未偿还本金金额为人民币5.42亿元(港币5.85亿元),2023年为人民币5.42亿元(港币5.98亿元);相关利息2024年为人民币8.81亿元(港币9.51亿元),2023年为人民币8.14亿元(港币8.98亿元)[74] - 2024年公司亏损3.64亿港元,2023年亏损1.55亿港元;2024年营业额92.80亿港元,2023年为83.36亿港元[75] - 2024年出售内地物业资产亏损3800万港元,2023年为300万港元;2024年12月31日投资物业价值38.18亿港元,撇除人民币贬值影响,投资物业组合公平值总减值2.2%[80] - 2024年财务费用净额增至2.37亿港元,因香港银行同业拆息高企及平均银行贷款余额增加[81] - 2024年人民币兑港元贬值2.2%,净汇兑亏损1.14亿港元,2023年因贬值1.5%录得汇兑亏损8200万港元[82]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总值95亿港元,2023年为92亿港元;资产净值及每股资产净值减少,因亏损及人民币贬值[83]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股东股本权益19.86亿港元,2023年为23.71亿港元[85] - 2024年12月31日银行贷款净额21.27亿港元,2023年为21.08亿港元[85] - 公司净负债比率由2023年12月31日的89%增至2024年12月31日的107%,因年度亏损及人民币贬值[86] - 2024年12月31日,一年内应偿还金额为港币26.36亿元,其中2025年1月到期的港币11亿元定期贷款已完成再融资,新的五年期港币7亿元定期贷款取代并偿还港币4亿元[87] 各业务线新合约情况 - 2024年公司在香港及澳门增添总值115亿港元的新合约[3] - 预计2025年当前投标项目可为集团带来总值60 - 80亿港元的新合约[11] - 2024年取得新建造、维修及装修合约总值115亿港元,高于2023年的66亿港元 [23] - 瑞安承建及盛贸2024年取得新建造及维修合约总值37亿港元 [27] - 2024年瑞安建筑取得总值69亿港元的新合约[29] - 2024年德基从香港商业及机构客户和澳门酒店及博彩业取得总值9.64亿港元的工程合约[30] - 2024年泓建取得多项新合约,总值5.89亿港元[47] 建筑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建筑业务营业额89亿港元,较2023年的81亿港元增加10% [22] - 2024年溢利2.01亿港元,较2023年的4.13亿港元下跌51.3% [22] - 除税前溢利率由2023年的5.1%回落至2024年的2.3% [22] - 2024年底手头合约总值369亿港元,较2023年增加38.2% [23] - 2024年底未完成合约总值205亿港元,较2023年增加30.6% [23] - 2024年建筑及保养工程收入为8.892亿港元,须予呈报分部损益为2.17亿港元[64] - 2023年建筑及保养工程收入为8.072亿港元,须予呈报分部损益为4.27亿港元[65] - 2024年建筑及保养工程营业额88.92亿港元,较2023年增长10%;室内装修业务营业额达16亿港元,增长8%[77] - 2024年12月31日建筑分部资产总值34.02亿港元,占比36%[84] 房地产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集团房地产业务亏损1.19亿港元,低于2023年的1.41亿港元[37] - 集团总营业额由2023年的2.64亿港元增加至2024年的3.88亿港元[37]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于中国内地拥有项目总楼面面积38.60万平方米[38]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物业组合包括成都瑞安城中汇等多个项目[40] - 集团内地商场及办公大楼总租赁收入由2023年的1.02亿港元上升至2024年的1.05亿港元[41] - 成都瑞安城中汇零售面积43000平方米,2024年底出租率89%,2023年底为87%;办公室面积33300平方米,2024年底出租率88%,2023年底为82%[42] - 重庆创汇首座零售面积21000平方米,2024年底出租率91%,2023年底为95%[42] - 沈阳天地零售面积62200平方米,2024年底和2023年底出租率均为92%[42] - 天津威尼都一期零售面积63600平方米,2024年底和2023年底出租率均为72%[42] - 2024年公司实现物业销售代价6100万港元,亏损3800万港元;2023年分别为收入1200万港元及亏损300万港元[46] - 天津威尼都一期翻新工程于2024年底大致完成,带动二期存货销售[43][46] - 公司持有少量待售物业存货,包括天津威尼都二期零售铺位及家居式办公单位等[44] - 2024年房地产收入为3.88亿港元,须予呈报分部损益为 - 2.20亿港元[64] - 2023年房地产收入为2.64亿港元,须予呈报分部损益为 - 1.67亿港元[65] - 2024年12月31日房地产资产54.37亿港元,占比57%[84] 公司运营相关情况 - 2024年公司意外率由2019年每千名工人5.3宗减至3.3宗[7] - 香港特区政府计划在2024 - 2034年度供应30.8万个公营房屋单位[17] - 香港建造业雇用本地约10%的劳动力,一直面临技术工人短缺问题[17] - 2024年1月起公司引进约450名合约工人分批加入团队工作[17] - 2024年香港公营建筑活动温和增长,私营建筑活动减少[16] - 2024年内地房地产业务出租物业租赁收入增长,出租率大致稳定[14] - 2024年香港装修及翻新市场下半年放缓,澳门酒店/赌场装修业务显著增长[18] - 2025年8月实施的新法例将改善香港建筑行业付款方式[18] - 公司建筑业务手头合约近年升幅超出预期[11] - 2025年上半年,安达臣道石矿场项目将提供1410个公营房屋单位[20] - 公司多年来意外率远低于香港同业平均水平,达到2019年将意外率降低25%的目标 [24] - 2024年德基完成价值14亿港元的合约,年结后取得2.38亿港元的新合约[33] - 建筑署荔枝角收押所设计与建造合约价值39.08亿港元[32] - 香港中文大学教学科研综合大楼主要建造合约价值29.38亿港元[32] - 2024年泓建实现营业额2.32亿港元,2023年为1.50亿港元[47] - 香港财政司司长预测2025年实质增长2 - 3%[50]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在香港及澳门雇员约3362人,2023年12月31日为2321人;在中国内地附属公司及合营企业雇员约256人,2023年12月31日为279人[89] 财务报告准则相关情况 - 2024年公司首次应用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多项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修订本,对财务报表金额及披露资料无重大影响[56][57] - 多项新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及其修订本未提前应用,生效时间分别为2025年、2026年、2027年及待定[59]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将于2027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集团正评估其对综合财务报表的具体影响[61] 税务相关情况 - 2024年按摊销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利息收入为100万港元,2023年为300万港元;其他利息收入2024年为2400万港元,2023年为2200万港元[66] - 2024年香港利得税为5000万港元,2023年为7300万港元;澳门所得补充税2024年为300万港元,2023年为100万港元;中国土地增值税2024年和2023年均为100万港元[68] - 香港利得税按16.5%税率计算,澳门所得补充税按12.0%税率计算,中国土地增值税按累进税率30% - 60%计算[68][69] 股息及证券交易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2023年亦为零[70] - 2024年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概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任何上市证券[93] 公司治理及会议相关情况 - 2024年公司除薪酬委员会职权范围偏离企业管治守则条文E.1.2外,一直遵守守则其他条文[94] - 薪酬委员会决定非执行董事不参与本身薪酬建议,由公司主席提呈建议,偏离守则条文E.1.2[95] - 公司股东周年大会定于2025年5月29日下午4时举行,相关通函及年报将于2025年4月25日前后刊出[96] - 公司将在2025年5月26日至29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股份过户表格及股票须于2025年5月23日下午4时30分前送达[96] - 截至2025年3月27日,公司执行董事为罗康瑞、李进港、罗俊诚;非执行董事为罗宝瑜、陈伟根;独立非执行董事为陈棋昌、刘炳章、王克活[97] 财务报表审核情况 - 公司外聘核数师德勤•关黄陈方
瑞安建业(00983) - 2024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