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汇思太平洋(08147) - 2024 - 年度业绩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益为61,456千港元,较2023年的67,359千港元有所下降[5] - 2024年销售成本为57,681千港元,2023年为61,197千港元[5] - 2024年毛利为3,775千港元,2023年为6,162千港元[5] - 2024年其他收入为1,852千港元,2023年为4,344千港元[5] - 2024年销售及分销成本为484千港元,2023年无此项成本[5] - 2024年行政开支为7,630千港元,2023年为5,851千港元[5] - 2024年应收账款减值亏损为207千港元,2023年无此项亏损[5] - 2024年其他款项减值亏损拨回为142千港元,2023年无此项拨回[5] - 2024年营运亏损为1,861千港元,2023年营运溢利为3,964千港元[5] - 2024年年度亏损为17,527千港元,2023年年度溢利为2,691千港元[5] - 2024年年内全面收益总额为3012千港元,2023年为亏损19312千港元[6]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溢利为2890千港元,2023年为亏损17334千港元[6] - 2024年基本每股盈利为2.31港仙,2023年为亏损16.82港仙[6] - 2024年非流动资产为74千港元,2023年为80千港元[7] - 2024年存货为842千港元,2023年为705千港元[7] - 2024年应收账款为41489千港元,2023年为29629千港元[7] - 2024年银行及现金结余为4664千港元,2023年为1864千港元[7] - 2024年流动负债为41466千港元,2023年为42435千港元[7] - 2024年非流动负债为6541千港元,2023年为7856千港元[8] - 2024年资产净值为3832千港元,2023年为负债净值13901千港元[8] - 2024年客户合约收益为67359千港元,2023年为61456千港元[26] - 2024年其他收入为4344千港元,2023年为1852千港元[26] - 2024年折旧为254千港元,2023年未提及具体金额[27] - 2024年员工成本(包括董事酬金)为3648千港元,2023年为5012千港元[27] - 2024年已售存货成本为61197千港元,2023年为57646千港元[27] - 2024年外汇净收益为 - 196千港元,2023年为1千港元[27] - 2024年物业短期租赁费用为662千港元,2023年为367千港元[27] - 2024年核数师酬金(审计服务)为520千港元,2023年为570千港元[27] - 2024年盈利2890千港元,2023年亏损17334千港元[31] - 2024年计算每股摊薄盈利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目为125095693股,2023年为103073897股[31] - 2024年应收账款为30563千港元,减值934千港元,净额29629千港元;2023年应收账款为42630千港元,减值1141千港元,净额41489千港元[34] - 2024年应收账款0 - 30日为5820千港元,31 - 60日为4722千港元,61 - 90日为6869千港元,90日以上为24078千港元;2023年对应分别为4195千港元、596千港元、0千港元、24838千港元[3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逾期应收账款约35264000港元,2023年为25434000港元[35] - 2024年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中人民币为3658千港元,美元为37831千港元;2023年人民币为0千港元,美元为29629千港元[36] - 2024年应付账款0 - 30日为4336千港元,31 - 60日为3572千港元,61 - 90日为4945千港元,90日以上为2668千港元;2023年对应分别为4625千港元、3447千港元、4532千港元、3026千港元[37] - 2024年应付账款账面价值中人民币为797千港元,美元为14724千港元;2023年人民币为1250千港元,美元为14380千港元[37] - 公司总收益从2023年约6150万港元增加约9.6%至2024年约6740万港元[41] - 整体毛利率由2023年约6.1%略微增加至2024年约9.2%,毛利从约380万港元增加约240万港元至约620万港元[41] - 员工成本从2023年约500万港元减少约140万港元至2024年约360万港元[43] - 与营运相关开支总额从2023年约750万港元减少约100万港元至2024年约650万港元[44] - 融资成本总额从2023年约200万港元减少至2024年约130万港元[45]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290万港元,较2023年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730万港元增加约2020万港元[46] - 2024年流动比率为1.25,2023年为0.86;速动比率2024年为1.23,2023年为0.84;资产负债率2024年为3.58,2023年为 - 1.10[47] - 2024年12月31日,尚未行使可换股债券本金总额约为68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950万港元[5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及现金结余约为47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90万港元[59] 各地区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中国内地非流动资为4千港元,2023年为6千港元[22] - 2024年香港来自外部客户收益为59,981千港元,2023年为60,662千港元;2024年中国内地来自外部客户收益为7,378千港元,2023年为794千港元[23] 客户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有一名交易超过公司收益10%的客户,2023年有两名[24] - 2024年客户A贡献收益为59,981千港元,2023年为40,799千港元;2023年客户B贡献收益为12,980千港元,2024年该客户贡献收益占公司总收益不超过10%[25] 业务线收入占比变化 - 销售及分销特色乳制品及健康食品的收入约占公司综合收入的11%[21] - 2024年制造产品销售收入占公司整体收入约89%,2023年约为87.5%[41] 可换股债券相关情况 - 2021年公司发行本金总额2000万港元、年利率4%、有效期两年的可换股债券,2023年赎回本金1500万港元[50] - 假设按换股价0.12港元悉数转换,2021年可换股债券可转换为1.66666667亿股换股股份[50] - 2023年6月14日公司向盛发发行本金650万港元、年利率4%、有效期两年的可换股债券,初步换股价0.032港元较2023年5月22日收市价溢价约18.5%,可转换为2.03125亿股换股股份[51] - 2023年6月30日股份合并生效,2023年可换股债券I换股价调整至0.32港元,可转换为2031.25万股换股股份[52] - 2024年7月16日盛发行使换股权,7月19日公司向其配发2031.25万股换股股份,相当于换股前已发行股份总数约19.71%及换股后约14.17%[53] - 2023年9月14日公司向魏先生发行本金300万港元、年利率4%、有效期两年的可换股债券,换股价0.15港元较2023年8月30日收市价溢价约10.3%,可转换为2000万股换股股份[54] - 2024年7月16日魏先生行使换股权,7月19日公司向其配发2000万股换股股份,相当于换股前已发行股份总数约19.40%及换股后约13.95%[55] - 2024年9月9日公司向泰瑞投资发行本金680万港元、年利率5%、可使用年期两年的可换股债券,转换价0.34港元较2024年8月9日收市价溢价约17.24%,可转换为2000万股换股股份[56] - 发行2024年可换股债券所得款项总额为680万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为680万港元[57] - 集团拟将认购事项所得款项净额用作一般营运资金[57] - 董事认为认购事项(包括2024年可换股债券的条款)公平合理,符合公司及股东的整体利益[58] - 2024年12月31日已动用所得款项净额按拟定用途使用,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拟按拟定用途使用[58] - 所得款项净额约680万港元,员工成本、法律及专业费用、核数师酬金、租金开支分配占比分别为58.8%、14.7%、14.7%、11.8%,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使用约280万港元,剩余400万港元预计2025年12月31日前使用完毕[59] 公司架构及运营相关 - 公司于2013年9月10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14年7月18日于港交所GEM上市[10] - 公司附属公司主要业务为研发、制造及销售电子设备,以及销售及分销特色乳制品及健康食品[11] - 2024年最后一季度,公司出售亏损联营公司汇思太平洋互联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和Celestial Rainbow Limited及其子公司以改善财务结构[38] - 公司贸易条款2024年为赊账或提供30至90日不可收回信用证,2023年为60至90日[34] - 2024年12月2日,集团出售汇思太平洋互联网金融服务有限公司及其附属公司全部股权,代价为1港元[65] - 2024年9月27日,集团出售Celestial Rainbow Limited及其附属公司全部股权,代价为46美元[65] - 截至2024年及2023年12月31日,集团并无其他重大资本承担[60] - 截至2024年及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并无其他重大资本开支[61] - 2024年及2023年12月31日,集团并无进行任何资产抵押[62] - 截至2024年及2023年12月31日,集团并无其他或然负债[6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概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的任何上市证券[6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未设董事会主席及行政总裁,集团业务日常营运由执行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共同处理[71] - 汪涤东先生于2023年12月31日辞任后,公司审核、提名及薪酬委员会仅有两名成员,薪酬委员会主席并非独立非执行董事,不符合相关规则;周奋力先生于2024年3月20日获委任后,公司已遵守相关规则[72] - 文伟麟先生于2024年5月29日辞任当日,郅江波女士获委任,公司已遵守相关规则;李奇先生及潘晓冬先生于2025年2月10日分别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及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73] - 公司于2016年5月11日成立审核委员会,目前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全面遵守GEM上市规则第5.28条,已审阅2024年度财务报表及年度业绩并提供建议[74] - 本公告有关集团2024年度综合财务状况表等数字经长青(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同意,与综合财务报表数额一致,其工作不构成核证委聘[75] - 公司2024年年报将按GEM上市规则要求,在公司网站www.8147.hk及联交所网站www.hkexnews.hk刊登[76] - 公告日期为2025年3月27日,执行董事为陈亿亮先生、潘晓冬先生及李奇先生,独立非执行董事为陈一帆先生、周奋力先生及郅江波女士[78] - 本公告将保留于联交所网站GEM网页「最新上市公司公告」页内最少七日,亦将刊载于公司网站[78] 税务相关 - 香港附属公司其中一间适用两级制利得税制度,首200万港元按8.25%税率,超过部分按16.5%税率;其他不符合的按16.5%税率;中国附属公司适用税率为25%[28] 股息相关 - 公司2024年和2023年均无派付或宣派任何股息[29] 会计准则相关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7号之修订(融资工具的分类及计量)于2025年1月1日生效[15]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7号之修订(涉及依赖自然能源生产电力的合约)、供应商融资安排、香港会计准则第21号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号之修订(缺乏可兑换性)、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会计准则年度改进-第11卷于2026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