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为人民币257,249千元,较2023年的104,592千元增长146.0%[5][6][8] - 2024年公司毛利为人民币86,220千元,较2023年的14,694千元增长486.8%[5][8] - 2024年公司税前亏损为人民币647,101千元,较2023年的1,023,530千元减少36.8%[5][8] - 2024年公司年内亏损为人民币647,101千元,较2023年的1,023,530千元减少36.8%[5][8] - 2024年公司经调整净亏损为人民币482,607千元,较2023年的869,130千元减少44.5%[5] - 2024年公司权益股东应占亏损为人民币642,406千元,较2023年的1,012,174千元减少36.5%[5][8] - 2024年公司每股亏损基本及摊薄为人民币0.66元,较2023年的1.06元减少37.7%[5][8] - 2024年公司自由现金流净流出为人民币388百万元,较2023年的670百万元下降42%[6] - 2024年末公司非流动资产为人民币422,493千元,较2023年末的633,859千元减少[10] - 2024年末公司资产净值为人民币257,678千元,较2023年末的501,755千元减少[10][11] - 2024年公司收入为2.572亿人民币,较上年的1.046亿人民币大幅增长146%,得益于主要产品图迈和鸿鹄海内外双线推进商业化[48] - 报告期内公司净亏损同比缩窄36.8%[57] - 自由现金流净流出自2023年的人民币6.7亿元下降42%至2024年的人民币3.88亿元[57]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为2.572亿元,较2023年的1.046亿元增长146.0%,主要得益于国内外市场销售增长[94] - 2024年公司毛利为8620万元,较2023年的1470万元增长486.8%,毛利率由2023年的14%提升至2024年的34%[95] - 2024年公司销售及营销开支为2.079亿元,较2023年的2.384亿元下降12.8%[96] - 2024年公司行政开支为5530万元,较2023年的1.264亿元下降56.3%[97] - 研发成本从2023年的人民币5.692亿元下降45.8%至2024年的人民币3.087亿元[98]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工具净收益,2024年为人民币0.1百万元,2023年为净亏损人民币42.5百万元[100] - 融资成本从2023年的人民币1.86亿元增加至2024年的人民币2.16亿元[101] - 应占按权益法入账的被投资公司亏损从2023年的人民币2980万元减少32.1%至2024年的人民币2020万元[102] - 2024年对Robocath投资全额计提减值拨备人民币1.165亿元[103] - 2024年存货为人民币1.515亿元,计提存货减值人民币1540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2900万元)[105] - 2024年租赁负债为人民币5680万元,较之前下降[106] - 报告期内资本开支为人民币4210万元[108] - 2024年员工成本为人民币3.177亿元(2023年为人民币5.612亿元),员工人数近450名[11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3年的人民币5.077亿元增加至2024年的人民币6.122亿元[112]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计息借贷总额为人民币63450万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47510万元增加人民币15950万元,资产负债比率从2023年的65%升至2024年的80%[115]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为人民币35310万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0880万元增加,主要因完成H股配售并归还部分短期银行借款[116] 各业务线收入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医疗器材及配件销售按时间点确认收入252,410千元,2023年为104,592千元;2024年服务收入在一段时间内确认收入2,230千元,2023年无;2024年其他按时间点确认收入2,172千元,2023年无[18] - 2024年来自其他来源收入437千元,2023年无;2024年总收入257,249千元,2023年为104,592千元[18] - 2024年客户C收入55,798千元,客户D收入27,707千元;2023年客户A收入13,704千元,客户B收入10,893千元[18] - 2024年中国(居籍地)来自外部客户收入153,725千元,2023年为83,385千元;2024年美国为5,612千元,2023年为13,704千元等[22] 其他财务收支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按摊销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利息收入2,197千元,2023年为8,874千元;2024年政府补助12,157千元,2023年为19,484千元等[23] - 2024年其他净亏损3,168千元,2023年为13,342千元[23] - 2024年计息借款及来自关联方的贷款利息17,060千元,2023年为11,436千元;2024年租赁负债利息4,446千元,2023年为6,972千元等[24] - 2024年无形资产摊销5,836千元,2023年为2,833千元;2024年自有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费用73,563千元,2023年为60,863千元等[24] - 2024年税前亏损647,101千元,2023年为1,023,530千元;2024年税前亏损名义税项151,055千元,2023年为248,910千元[26] - 2024年每股基本亏损基于公司普通权益股东应占亏损642,406,000元及已发行普通股966,917,000股加权平均数计算,2023年对应数据为1,012,174,000元及958,594,000股[27] - 2024年集团终止确认账面价值17,586,000元使用权资产及相应租赁负债19,765,000元,撇销租赁物业装修4,118,000元,确认终止租赁亏损8,098,000元;2023年对应数据为32,243,000元、35,378,000元、38,484,000元、40,454,000元[29] 应收应付款项及借款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95,414千元,2023年为55,749千元[30] - 2024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账款按发票日期及扣除亏损拨备后,1个月内为24,531千元,2 - 3个月为4,796千元,超3个月但6个月内为3,741千元;2023年1个月内为4,657千元,1 - 2个月为312千元[31] - 截至报告期末,2024年计息借款634,535千元,2023年为475,057千元[32] - 2024年已提取银行融资297,579,000元以集团持有的若干专利作抵押,2023年为零[33] - 2024年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201,476千元,2023年为244,943千元[36] 公司股本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已发行及缴足普通股1,006,194千股,金额1,006,194千元;2023年为958,594千股,金额958,594千元[40] 产品商业化及市场表现数据 - 2024年图迈全球新签订单达39台,商业化装机突破30台,全球累计商业化订单突破60台,国内省级头部三甲医院及全国百强医院占比提升至60%以上,国际市场获超20台商业化订单[49] - 2024年旗舰产品鸿鹄装机量同比大幅增长,全球累计订单超40台,已累计辅助实施TKA手术近2000例[49] - R - ONE血管介入机器人报告期内中标5家上海头部公立医院,实现中国市场首两台商业化装机[50] - 报告期内图迈在中国市场实现19台商业化装机,国内累计突破30台,省级头部三甲医院及全国百强医院占比提升至60%以上[61] - 报告期内图迈于海外市场完成11台商业化装机和销售[63] - 截至目前图迈商业化装机后单中心手术量突破百例的医院超十家,上海市肺科医院不到一年实施商业化临床手术接近500例[64] - 截至目前图迈在临床应用中适用术式超300种,规模化临床手术量保持国产品牌第一[64] - 报告期内,鸿鹄海外版图拓至五大洲多国,全球累计订单超40台,新增装机量同比大幅增长[73] - 鸿鹄在全球累计完成近2000例TKA手术,临床应用覆盖国内外近70家医院的骨科、关节外科[74] - R - ONE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2023年12月NMPA获批后加速入院推广,已获多台销售订单并实现中国市场首两台商业化装机[77] - iSR'obot Mona Lisa机器人前列腺穿刺活检系统2023年获NMPA批准后开启商业化拓展[78] - 公司国内市场图迈保持同类产品市占率第一,R - ONE获批上市后实现商业化新突破[94] - 公司海外市场图迈首年拓展新兴市场并在欧洲高端市场销售突破,海外商业化订单超二十台,实现十多台商业化装机,鸿鹄海外销售高速增长,全球订单超二十台[94] 产品认证及技术突破数据 - 2024年5月图迈获欧盟CE认证(MDR),目前已获近20个国家或地区认证;图迈单孔2025年2月获NMPA注册批准;鸿鹄获近十个国家和地区权威监管机构上市批准[51] - 截至目前,图迈在全球范围内辅助累计完成超300例远程手术,成功率100%,创造25项世界纪录[53] - 蜻蜓眼三维电子内窥镜已获欧盟CE、ANVISA等16个国家/地区认证[59] - 全膝关节置换术已获FDA、欧盟CE等8个国家/地区认证[59] - 截至公告日期,图迈在全球范围内实现5G远程人体临床手术探索超300例,成功率100%,创造25项世界纪录[66] - 2024年初,图迈跨越7000公里完成全球首次跨国5G超远程模拟手术验证等[66] - 摩洛哥专家使用图迈从上海为12000公里外患者实施手术,双向通讯超30000公里,刷新最远距离远程人体手术纪录[69] - 图迈辅助中国专家完成全球首次机器人卫星远程手术两连台[69] - 图迈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于2025年2月获NMPA批准上市[70] - 蜻蜓眼于2021年6月获NMPA上市注册证,2021下半年开始销售[71] - 2024年7月,集团自主研发的具备实时融合荧光成像功能的系统获NMPA批准[71] - 鸿鹄于2023年获NMPA上市注册证,成首款搭载自研机械臂获批的国产髋膝一体骨科手术机器人[73] - 鸿鹄应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手术获八个国家和地区权威监管机构上市批准[73] - 经支气管手术机器人已递交注册资料,处于NMPA审核阶段[76] - 公司自2022年6月完成全球首例5G超远程手术后,已在多国家完成超300例多科室远程手术,成功率100% [81] - 公司实施了1.2万公里全球最远远程手术和中东第一例超远程手术[81] - 公司掌握手术机器人五项核心底层技术,建立创新型手术机器人平台[83] 公司研发及培训相关数据 - 公司在上海和深圳设有两个中国研发中心[84] - 公司的上海微创手术机器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第一个省部级别手术机器人工程中心[84] - 公司构建了全球范围内规模最大的远程手术网络系统[82] - 截至目前公司在全球累计布局近40家图迈临床应用和培训中心、近20家鸿鹄临床应用和培训中心,报告期内开展图迈培训活动超1600场次,总参与人次超2000人,海外地区医生学员超160人,覆盖40多个国家[85] 公司人员及专利数据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近450名雇员,新增百余位优秀人才入库[8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在全球共申请1333项专利,已获授权国内外专利共509项,包括338项中国专利及171项海外专利,其余824项专利还在申请中,2024年新增授权专利109项,其中海外授权发明专利33项,累计商标注册313项[89] 公司生产相关数据 - 公司在中国拥有上海和苏州两个生产基地,建立了多层级供应链体系,实现规模化生产能力[87] 公司配售事项相关数据 - 2024年6月26日公司订立配售协议,以每股H股9.10港元配售1290万股新H股,较收市价11.30港元折让约19.47%[122] - 2024年6月配售事项所得款项总额约为1.1739亿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1408亿港元,相当于每股净配售价约8.84港元[122] - 公司拟将2024年6月配售事项所得款项净额的40%用于核心业务发展及生态圈布局,30%用于产品持续提升等
微创机器人(02252) - 2024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