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收益为99,043千新加坡元,较2023年的92,490千新加坡元增长7.1%[4] - 2024年毛利为6,302千新加坡元,较2023年的7,001千新加坡元下降10.0%[4] - 2024年EBITDA为2,991千新加坡元,较2023年的3,871千新加坡元下降22.7%[4] - 2024年年度亏损为3,647千新加坡元,较2023年的926千新加坡元亏损扩大[4] - 2024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68新加坡分,较2023年的0.28新加坡分亏损增加[4] - 2024年非流动资产总值为72,505千新加坡元,2023年为74,805千新加坡元[7] - 2024年流动资产总值为85,106千新加坡元,2023年为84,568千新加坡元[7] - 2024年流动负债总额为49,908千新加坡元,2023年为41,175千新加坡元[7] - 2024年资产净值为102,532千新加坡元,2023年为109,555千新加坡元[8] - 2024年其他投资收入8,143千新加坡元,2023年为0[22] - 2024年政府补助475千新加坡元,2023年为270千新加坡元[22] - 2024年除税前亏损相关存货成本63,079千新加坡元,2023年为59,115千新加坡元[28] - 2024年所得税开支805千新加坡元,2023年抵免93千新加坡元[30] - 2024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亏损0.68新加坡分,2023年为0.28新加坡分[32] - 2024年投资证券中,非上市股本投资为21,525千新加坡元,上市股本投资为0千新加坡元,总计21,525千新加坡元;2023年分别为20,589千新加坡元、2,444千新加坡元,总计23,033千新加坡元[34] - 2024年集团于联营公司投资总计16,745千新加坡元,2023年为16,562千新加坡元[35] - 2024年存货总额为45,407千新加坡元,2023年为46,079千新加坡元[37]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为19,463千新加坡元,2023年为17,427千新加坡元[38] - 2024年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为2,552千新加坡元,2023年为2,921千新加坡元[39] - 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7,684千新加坡元,2023年为18,141千新加坡元[40] - 2024年贸易应付款项为16,885千新加坡元,2023年为18,055千新加坡元[41] - 2024年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为8,791千新加坡元,2023年为8,132千新加坡元[42] - 2024年集团负债总计24,939千新加坡元,2023年为20,892千新加坡元[4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收益约99.0百万新加坡元,同比增幅约为7.1%,电子制造服务分部占总收益约94.0%,原始设计制造分部及投资分部分别占约4.2%及1.8%[45][46] - 集团销售成本由2023年约85.5百万新加坡元增加约7.3百万新加坡元或8.5%至2024年约92.7百万新加坡元[55] - 毛利由2023年约7.0百万新加坡元减少约0.7百万新加坡元或10.0%至2024年约6.3百万新加坡元,毛利率由约7.6%减至约6.4%[56] - 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由2023年约2.6百万新加坡元增加约0.58百万新加坡元或21.8%至2024年约3.2百万新加坡元[58] - 其他收益及亏损从2023年的约550万新加坡元减少约540万新加坡元至2024年的约10万新加坡元[60] - 2024年财务成本较2023年增加约10万新加坡元,主要因额外银行借款[61] - 应占联营公司业绩从2023年利润约350万新加坡元变为2024年亏损约90万新加坡元[62] - 2024年除税前亏损约280万新加坡元,2023年为约100万新加坡元[63] - 2024年所得税开支约80万新加坡元,2023年所得税抵免约9.3万新加坡元[64] - 2024年除税后净亏损约360万新加坡元,2023年约为90万新加坡元[65] - 2024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1770万新加坡元[66] - 2024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约350万新加坡元,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约280万新加坡元,融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约120万新加坡元[67] - 流动资产净值从2023年的约4340万新加坡元减少约820万新加坡元至2024年的约3520万新加坡元[71] - 2024年12月31日计息贷款及借款尚未偿还结余约为2490万新加坡元,2023年为约2100万新加坡元[75] - 2024年12月31日净负债权益比率约为0.07,2023年12月31日为0.03[77] - 2024年12月31日杠杆比率为0.24,2023年12月31日为0.19[78]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电子制造服务收益93,141千新加坡元,占比94.0%;2023年为78,953千新加坡元,占比85.4%[15] - 2024年原始设计制造收益4,112千新加坡元,占比4.2%;2023年为11,223千新加坡元,占比12.1%[15] - 2024年投资收益1,790千新加坡元,占比1.8%;2023年为2,314千新加坡元,占比2.5%[15] - 2024年新加坡地区收益53,802千新加坡元,占比54.3%;2023年为50,566千新加坡元,占比54.7%[20] - 2024年美国地区收益17,380千新加坡元,占比17.6%;2023年为10,910千新加坡元,占比11.8%[2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电子制造服务分部总收益同比增加约18.0%,主要因设备前端模组订单增加[4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原始设计制造分部收益同比减少约63.4%,受半导体外包产能过剩等影响[4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投资分部基金管理费收益同比下降约22.6%,因基金期效届满及难设新基金[50] - 2024年电子制造服务收益93,141千新加坡元,2023年为78,953千新加坡元,变动百分比为18.0%[53] - 2024年原始设计制造收益4,112千新加坡元,2023年为11,223千新加坡元,变动百分比为 - 63.4%[53] - 2024年投资收益1,790千新加坡元,2023年为2,314千新加坡元,变动百分比为 - 22.6%[53] 公司业务及运营相关 - 公司主要从事电子行业合约制造等业务,在新加坡及多个国家经营[10] - 2024年5月17日成立南通光朴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规模为人民币100百万元(约110百万港元),公司认缴出资为人民币30百万元(约33百万港元),占比30%,截至公告日注资人民币9百万元[80]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聘有797名雇员,截至该日止年度产生雇员福利开支约29.6百万新加坡元[83]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86] 公司治理与合规相关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所有守则条文[88] - 全体董事确认于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已遵守标准守则所载的必守标准[89] - 公司及其附属公司于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概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任何上市证券[90] - 集团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之综合财务报表已由董事会审核委员会审阅[91] 公司股权结构相关 - 中国光大控股于公告日期持有公司约28.58%已发行股份[94] 公司子公司及基金相关 - 南阳基金于2021年7月30日在中国成立[96] - 上海光朴于2015年7月6日在中国成立,公司拥有约51.03%权益,中国光大控股最终及实益拥有约48.97%权益[96] 公告基本信息相关 - 公告日期为2025年3月28日[99] - 执行董事为林国财先生(行政总裁)、杜晓堂先生、林钦铭先生及郑金呷先生[99] - 非执行董事为罗建华先生(主席)及范志荣先生[99] - 独立非执行董事为潘志伟先生、洪炳发博士及陈德宜女士[99]
精技集团(03302) - 2024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