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财年公司收益为50,241千新加坡元,较2023年的45,644千新加坡元增长约10.07%[4] - 2024财年公司毛利为11,477千新加坡元,较2023年的12,029千新加坡元下降约4.58%[4] - 2024财年公司除税前亏损为18,227千新加坡元,较2023年的3,217千新加坡元大幅增加[4] - 2024财年公司年度亏损为18,255千新加坡元,较2023年的4,112千新加坡元大幅增加[4] - 2024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35新加坡分,2023年为0.06新加坡分[5] - 2024年末公司总资为58,867千新加坡元,较2023年末的62,220千新加坡元下降约5.39%[6] - 2024年末公司权益总额为32,779千新加坡元,较2023年末的37,490千新加坡元下降约12.57%[6] - 2024年末公司总负债为26,088千新加坡元,较2023年末的24,730千新加坡元增长约5.50%[7] - 2024年末公司流动资产净值为6,807千新加坡元,较2023年末的21,430千新加坡元大幅下降[7] - 2024年总收益为50,241千新加坡元,2023年为45,644千新加坡元,同比增长约10.07%[11] - 2024年除税前亏损18,227千新加坡元,2023年亏损3,217千新加坡元,亏损扩大[12][13] - 2024年年度亏损18,255千新加坡元,2023年亏损4,112千新加坡元,亏损增加[12][13]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度亏损约1796.5万新加坡元,2023年约314.1万新加坡元;2024年用于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51.7亿股,2023年(经重列)为49.7137亿股[19] - 集团收益从2023财年的4560万新加坡元增加至2024财年的5020万新加坡元[30] - 毛利从2023财年的1200万新加坡元减少至2024财年的1150万新加坡元,毛利率从26.4%降至22.8%[33] - 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从2023财年的160万新加坡元上升至2024财年的260万新加坡元[34] - 行政开支增加1600万新加坡元,主要因产生以股权结算以股份为基础付款1320万新加坡元[35] - 2024财年融资成本增加60万新加坡元,因年内获得新增融资[36] - 集团2024财年所得税开支为3万新加坡元,2023财年为90万新加坡元[37] - 集团2024财年亏损1830万新加坡元,2023财年亏损410万新加坡元[38] 公司业务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一个客户收益占总收益约48%,2023年为42%[14] - 2024年位于新加坡的非流动资产为22,271千新加坡元,2023年为13,387千新加坡元,增长约66.37%[15] - 2024年手续费收入为561千新加坡元,2023年为2,169千新加坡元,同比下降约74.14%[16] - 2024年融资成本为773千新加坡元,2023年为221千新加坡元,同比增长约250%[16] - 2024年所得税开支总额为28千新加坡元,2023年为895千新加坡元,同比下降约96.87%[17] - 2024年员工成本为30,545千新加坡元,2023年为18,324千新加坡元,同比增长约66.69%[17]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为612.4万新加坡元,计提亏损拨备126.8万新加坡元,净额485.6万新加坡元;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为721.3万新加坡元,计提亏损拨备168.2万新加坡元,净额553.1万新加坡元[22] - 2024年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计1020.7万新加坡元,2023年为1323万新加坡元[23] - 2024年公司录得收益5020万新加坡元,较去年上升10%,主要因近年中国微创外科解决方案业务增长[25] - 2024财年及2023财年,集团资本开支分别为140万新加坡元及470万新加坡元,2024年1月收购宿舍代价为1020万新加坡元[54] - 2024年及2023年12月31日,集团持有上市股票投资公平值分别为450万新加坡元及660万新加坡元[58]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雇员488名,2023年12月31日为694名[60] - 2024财年及2023财年工人及员工成本分别为3050万新加坡元和1830万新加坡元[60] 公司股份相关情况 - 2024年每股普通股面值0.0025港元,2023年为0.01港元;法定股份数目2024年末为80亿股,2023年初、年末及2024年初为20亿股;已发行及缴足股份数目2024年末为51.7亿股,2023年初为12.3亿股[24] - 2024年12月10日股东特别大会通过股份拆细决议案,将每股面值1港仙的股份拆细为四股每股面值0.25港仙的股份[28] 公司业务发展与战略 - 公司主要业务为提供微创手术解决方案及医疗产品和相关服务等多项业务[8] - 中国微创外科器械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为17.1亿美元,2030年将达26.8亿美元,2024 - 2029年复合年增长率为9.45%[26] - 公司将通过加强开发能力、扩大分销网络、开发新产品、促进资源整合提升竞争力,巩固在医疗行业的地位[26] - 公司考虑将现有业务扩展至亚太地区,尤其是中国,除劳务派遣服务外,还考虑为劳动力提供增值服务[28] 公司股息情况 - 截至2024年及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未派付或宣派股息[18] - 董事会不建议就2024财年派付股息[39] 公司所得款项使用情况 - 上市所得款项净额为8260万港元(相当于1410万新加坡元),截至2024年12月已动用7890万港元[43] - 因劳务派遣及配套服务业务下滑,集团将增购卡车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的预期动用时间延至2025年12月[43][47] - 2023年10月18日配售事项所得款项净额为9900万港元,每股认购股份净发行价1.584港元,认购价较相关收市价折让19.60%[48] - 截至2024年12月,所得款项净额已动用8700万港元,未动用1200万港元,扩展劳务派遣及配套服务业务的未动用款项预计2025年动用[48] 公司借款与负债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即期及非即期借款及租赁负债共1450万新加坡元,较2023年的1010万新加坡元增长[4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率为44.3%,2023年为26.9%[49] 公司银行及现金结余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及现金结余为1040万新加坡元,12.3%以新加坡元计值、82.7%以人民币计值、5.0%以港元计值[50] 公司汇兑收益情况 - 2024财年,集团因新加坡元兑港元及人民币升值,录得未变现汇兑收益30万新加坡元[51] 公司收购与注资情况 - 2023年11月30日,集团完成收购目标公司100%权益,目标公司财务业绩并入集团报表[55] - 2024年7月22日,集团附属公司拟向上海派力亚注资最多1650万元人民币,注资后预计持股55%[57] 公司购股计划情况 - 购股计划余下年期为10年[70] - 因行使购股计划及其他购股计划授出的全部购股可发行股份总数不超2023年12月29日已发行股份的10%[71] - 任何十二个月期间向各参与者授出购股发行股份总数不超当时公司已发行股份的1%[71] - 购股归属期不得短于12个月[72] - 接纳获授购股须缴付1港元名义代价[73] - 2024年1月9日公司授出128,603,750份购股,可认购128,603,750股股份[74] - 授出购股行使价为每股2.54港元[75] - 购股有效期为自授出日期起十年[75] - 购股权分三批归属,2025年4月30日归属20%,2026年4月30日归属30%,2027年4月30日归属50%[7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尚未行使的购股数为509,245,000份,已计及股份拆细并按比例调整[78] - 报告期内,5,170,000份购股已失效,已就股份拆细作出调整[7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计划项下授出购股可发行股份数除以已发行股份加权平均数为0.1[79] 公司其他事项 - 2024年新加坡经济温和增长4.4%,预计2025年增长放缓至1.0% - 3.0%,公司预计2025年新加坡建筑业整体继续面临挑战[25] - 2024年12月31日后至公告日期无重大事项发生[80] - 本年度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行为[81] - 本年度所有董事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该守则也适用于集团其他特定高层管理人员[82] - 本年度公司应用企业管治守则原则并采纳适用条文,遵守所有适用守则条文[85][86] - 审核委员会认为本年度综合财务报表按适用准则、规则及法律编制,且披露充足[87] - 公告日期公司已在整个年度维持上市规则规定的充足公众持股量[89]
今海医疗科技(02225) - 2024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