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世纪建业(00079) - 2024 - 年度业绩
世纪建业世纪建业(HK:00079)2025-03-28 22:59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收益为48,042千港元,较2023年的53,037千港元下降约9.42%[2] - 2024年毛利为15,064千港元,较2023年的21,711千港元下降约30.61%[2] - 2024年除所得税前亏损为32,392千港元,2023年为33,129千港元,亏损幅度收窄约2.23%[2] - 2024年本年度亏损为31,846千港元,较2023年的28,900千港元增加约10.2%[2] - 2024年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为9.53港仙,2023年为8.81港仙[4] - 2024年非流动资产为315,685千港元,较2023年的345,138千港元下降约8.53%[5] - 2024年流动资产为64,146千港元,较2023年的72,609千港元下降约11.65%[5] - 2024年流动负债为146,103千港元,较2023年的153,451千港元下降约4.78%[5] - 2024年资产净额为220,653千港元,较2023年的252,474千港元下降约12.6%[6] - 2024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221,297千港元,较2023年的252,358千港元下降约12.3%[6] - 2024年主营业务收益48042千港元,2023年为53037千港元,2024年其他收入1078千港元,2023年为4491千港元[13] - 2024年除所得税前亏损32392千港元,2023年为33129千港元[16] - 2024年分部资产总额369316千港元,2023年为405817千港元;合并资产总额2024年为379831千港元,2023年为417747千港元[19] - 2024年分部负债总额52156千港元,2023年为57506千港元;合并负债总额2024年为159178千港元,2023年为165273千港元[19] - 2024年发型设计、借贷、物业投资、旅店及款待服务利息收入总计17000港元,2023年为18000港元[20] - 2024年指定非流动资产添置总计68000港元,2023年为8174000港元[2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物业、厂房及设备等确认减值亏损总数1378000港元,2023年为1339000港元[20] - 2024年香港指定非流动资产账面价值239366000港元,2023年为263439000港元[24] - 2024年来自外部客户的收益总计48042000港元,2023年为53037000港元[24] - 2024年融资成本总计7382000港元,2023年为10814000港元[26] - 2024年除所得税前亏损扣除核数师酬金560000港元等项目后列账[28] - 2024年所得税抵免即期税项(香港利得税)为 - 546000港元,2023年为 - 4229000港元[30] - 公司2024年净亏损增加10%至约3184.6万港元,收入减少约9%至4804.2万港元,毛利减少约31%至1506.4万港元[38] - 其他收入减少76%至107.8万港元,融资成本减少343.2万港元,行政开支减少130.4万港元至2854.5万港元[39]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净值约为2.20653亿港元,每股资产净值约为0.68港元,总资产及总负债分别约为3.79831亿港元及1.59178亿港元[39]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财务资产中,持作买卖之上市股本证券公平值从2023年的5109.8万港元降至2024年的4300万港元[34] - 应收贷款、其他应收账款、按金及预付款项从2023年的972.8万港元降至2024年的889.6万港元[34] - 营业应付账款从2023年的80万港元降至2024年的76万港元[35]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财务资产约为4300万港元,较2023年的5109.8万港元减少[53]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为1241万港元,流动负债净额为8195.7万港元,流动比率约为0.44倍[57]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权益总额为2.20653亿港元,定息、浮息、免息负债分别占总股本权益6%、55%、12%,资产负债率约为5%[5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总员工成本(不包括董事薪酬)约为港币13,166,000元,2023年为港币13,005,000元[61]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发型设计服务收益12397千港元,2023年为15277千港元;旅店及款待服务2024年收益29246千港元,2023年为31393千港元[13] - 2024年发型设计分部收益12864千港元,2023年为15832千港元;借贷分部2024年收益80千港元,2023年为81千港元[15] - 2024年物业投资分部收益3174千港元,2023年为2796千港元;证券投资2024年收益2678千港元,2023年为2935千港元[16] - 2024年旅店及款待服务分部收益29246千港元,2023年为31393千港元;物业项目管理2024年收益为0,2023年也为0[16] - 香港及澳门投资物业租金收入总额为317.4万港元,较去年增加约14%,出租投资物业回报率约为4%[40] - 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500万港元,出售投资物业亏损414万港元,分部亏损上升至1477.9万港元,2024年12月31日投资物业总估值下跌至8710万港元[41] - 香港上环零售店及太古城住宅单位(出售前)租金收入总额减少约20%至95.7万港元,上环余下零售店铺投资收益率约为7%[42] - 澳门物业租金收入增加约39%至港币2,217,000元,平均收益率约4%[43] - 发型设计业务营业额较去年同期下跌约19%至港币12,864,000元,产品销售减少16%,但录得分部溢利港币12,000元[45] - 旅店及款待服务业务平均入住率按年上升3%至85%,中价酒店入住率高达89%,但平均每日房租较去年下跌4.5%[48] - 旅店及款待服务业务营业额减少7%至港币29,246,000元,录得分部亏损港币3,276,000元[49] - 上环宾馆及北角旅馆营业额分别较去年同期减少3%及14%,每日平均房租分别下跌2%及14%[49] - 油麻地酒店整体平均每日房租较去年同期上升4%[49] - 2024年证券投资股息收入为267.8万港元[53] - 物业项目管理业务2024年无收入,扣除开支后亏损8000港元[55] - 其他业务分部2024年利息收入8万港元,经营亏损4000港元,2023年利息收入8.1万港元,溢利1000港元[56] 财务准则及政策变化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于2027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需追溯应用并重列2026年12月31日止财政年度的比较资料[11] - 香港诠释第5号之修订于2027年1月1日或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投资者与其联营公司或合营企业之间的资产出售或注资生效日期待定[12] 外部市场环境变化 - 美国联邦储备局2024年9月起三次降息后,2025年1月暂停,联邦基金利率稳定维持在4.25% - 4.5%[37] - 香港接待访港旅客人数较2023年增加约31%,达44.5百万人次,内地分别占访港旅客及过夜旅客约76%及67%[48] - 澳门零售店舖租金较疫情前水平下跌约49%,到期办公室租约实际租金增加约26%,住宅租约租金增幅约为28%[43] - 仲量联行澳门预测零售商舖租金将上升5%,资本价值保持稳定[44] - 2024年底港股恒生指数较年内低位大幅上扬18%,年终证券投资公平值亏损由约1200万大幅减少82%至200万[52] - 美国对中国进口额外征收10%的关税已生效[64] - 内地政府定下2025年全年增长约5%的目标[65] 公司运营及管理相关 - 董事不建议派发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31] - 2024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亏损根据亏损 - 31086000港元及普通股股数计算[33] - 2024年集团连续十七年获香港社会服务联会颁发的「商界展关怀」[70] - 2024年集团连续十年获强制性公积金计划管理局嘉许为「积金好雇主」[70] - 2024年集团连续六段期间获雇员再培训局「人才企业嘉许计划」中嘉许为「人才企业」[70] - 2024年集团连续六段期间获香港生产力促进局颁发的「社会资本动力」奖[70] - 2024年公司除若干不合规情况外,已遵守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证券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之企业管治常规守则[71] - 集团核数师已核对初步公布与本年度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数字一致[73] - 公司年内无赎回、购买或出售本身股份[74] - 公司将于2025年5月27日至5月30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75] - 欲出席股东大会并投票,股份过户表格及股票须于2025年5月26日下午4时30分前送达指定处[75]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之标准守则,全体董事回顾年度遵守规定[76] - 公布刊发日期,董事会有7名董事[78] - 其中3名为执行董事[78] - 4名为独立非执行董事[78] - 2024年集团以1806万港元出售两项太古城物业,录得出售亏损414万港元[60]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共聘用约45名雇员,2023年为44名[61] - 董事不建议派发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2023年亦无[62] - 集团若干物业等抵押取得约1.20769亿港元银行借贷[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