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京城股份(600860) - 2024 Q4 - 年度财报
京城股份京城股份(SH:600860)2025-03-28 23:35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A股股票简称京城股份,代码600860,上市于上海证券交易所;H股股票简称京城机电股份,代码00187,上市于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21] - 公司股东接待日为每月10日及20日(节假日顺延),时间为上午9:00 - 11:00,下午2:00 - 4:00[22] - 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普通货运、专业承包、设备开发销售等多项业务[39][40] - 京城机电持有公司约44.87%之股权[13] - 报告期为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1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47.70万元,年末未分配利润为 - 70,987.66万元,2024年度不进行利润分配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6] - 2024年营业收入16.49亿元,较2023年增长17.32%[25]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47.70万元,2023年为亏损5167.51万元[25]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0.84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1.71%[25] - 2024年末总资产30.87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9.75%[25]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0.01元/股,2023年为 - 0.10元/股[26]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0.70%,2023年为 - 4.92%[26] - 2024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3.21亿元,第二季度4.28亿元,第三季度3.66亿元,第四季度5.34亿元[28] - 2024年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652.31万元,第二季度盈利314.82万元,第三季度亏损1269.18万元,第四季度盈利2354.37万元[28] - 2024年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含已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冲销部分)为171,297.46元,2023年为151,692.79元,2022年为324,288.25元[29] - 2024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特定除外)为4,072,411.03元,2023年为10,193,307.32元,2022年为15,296,825.69元[29] - 2024年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为1,676,183.45元,2023年为2,737,096.40元,2022年为4,869,414.50元[30] - 2024年债务重组损益为11,007,756.35元,2023年为115,344.66元,2022年为3,806,900.04元[30]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13,033,533.93元,2023年为13,196,594.96元,2022年为23,162,312.12元[30] - 营业收入为16.4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7.32%;营业成本为13.4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2.51%[49] - 销售费用为4433.56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62%;管理费用为1.2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6.07%;研发费用为6902.1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87%;财务费用为1172.36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3.53%[49][59] - 研发投入合计为6902.14万元,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19%[6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为12.39亿元,同比减少0.14%;经营活动现金流出为12.96亿元,同比增加10.41%[64]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为1720.66万元,同比增加441.91%;投资活动现金流出为1.03亿元,同比减少35.87%[64]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为2.95亿元,同比减少29.69%;筹资活动现金流出为1.74亿元,同比增加6.65%[64] - 应收票据本期期末数为1404.89万元,较上期期末增加291.33%[66] - 应收账款本期期末数为4.99亿元,较上期期末增加29.81%[66] - 在建工程本期期末数为2.80亿元,较上期期末增加278.22%[66] - 短期借款本期期末数为2.30亿元,较上期期末增加64.29%[66] - 境外资产为8386.17万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2.72%[67] - 期末受限资产账面余额合计为2.36亿元,账面价值合计为1.71亿元[68] - 报告期利润总额比上年同期增加约9311.00万元,营业利润同比增加约9420.26万元,营业收入增加约24336.46万元,营业成本增加约14908.42万元[82] - 税金及附加较上年同期增加337.68万元,增长42.68%;投资收益增加501.55万元,增长41.80%[82] - 期末资产总额308661.33万元,比年初增加约27426.98万元,增加9.75%;负债总额约167445.61万元,比年初增加约24051.93万元,增加16.77%;股东权益总额约141215.72万元,比年初增加3375.05万元,增加2.45%[83] - 2024年资产负债率为54.25%,2023年为50.99%;速动比率2024年为119.29%,2023年为127.30%;流动比率2024年为152.85%,2023年为164.76%[85] - 报告期末短期借款比期初增加9000.00万元,增长64.29%;长期借款比期初增加6335.00万元,增长90.50%[85] - 报告期经营活动现金流入123883.99万元,现金流出129643.26万元,现金流量净额 - 5759.27万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入1720.66万元,现金流出10277.24万元,现金流量净额 - 8556.59万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入29500.00万元,现金流出17426.14万元,现金流量净额12073.86万元[87]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净额同比减少约12395.26万元,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加约7150.44万元,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减少约13545.17万元[88][89] - 股东权益141215.72万元,其中少数股东权益32800.06万元;负债总额167445.61万元,资产总额308661.33万元,期末资产负债率54.25%[90] - 流动负债合计96175.27万元,占资产比重31.16%;股东权益合计141215.72万元,占资产比重45.75%;少数股东权益占资产比重10.63%[90]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储备约为人民币0元[19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未向股东宣派及分派股息,2023年同期也无[191]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气体储运板块聚焦大客户需求,复合气瓶市场开拓有进展,扩大钢瓶产品直销范围[33] - 智能制造板块在3C生产设备领域突破,提高定制化能力,拓展新场景新领域[33] - 公司全年保持较高研发投入,四型瓶关键技术和复合气瓶生产线智能化升级有成果[33] - 气体储运板块主要产品有车用LNG气瓶、CNG气瓶等[42] - 智能制造板块主要产品有地面输送装配系统产品等[42] - 气体储运板块有规模与品牌、技术、销售体系、人力资源等竞争优势,有七个生产基地及一个美国公司,国内三十多个经销网点,境外八个销售网点[43][44] - 智能制造板块有技术、销售、人力资源、公司制度、战略协同等竞争优势[46][47][48] - 气体储运产品营业收入为12.77亿元,营业成本为11.17亿元,毛利率为12.53%,较上年增加4.95个百分点[53] - 自动化制造设备系统集成营业收入为2.66亿元,营业成本为1.83亿元,毛利率为31.19%,较上年减少3.04个百分点[53] - 国内市场营业收入为9.66亿元,营业成本为7.41亿元,毛利率为23.22%,较上年增加5.40个百分点;国外市场营业收入为6.42亿元,营业成本为5.76亿元,毛利率为10.32%,较上年减少0.05个百分点[53] - 常规钢瓶生产量为102.33万只,销售量为130.51万只,库存量为18.70万只,较上年分别增加11%、12%、1%[54] - 复合气瓶及系统集成产业生产量为13.65万只,销售量为12.80万只,库存量为1.18万只,较上年分别增加41%、30%、207%[54] - 低温储运产业生产量为1.11万只,销售量为1.05万只,库存量为0.16万只,较上年分别增加26%、35%、7%[54]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为3.81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23.14%;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为3.64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29.85%[58][59] - 2024年气体储运板块国际市场保持份额、开拓新业务,国内市场产品升级、扩充场景;智能制造板块子公司北洋天青营收与利润增长,业务拓展迅速[96] 公司研发情况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205人,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为14.9%[62] - 子公司北京天海完善两级研发体系,加强4A顶层架构设计,促进复合气瓶生产线智能化升级[97] - 子公司北洋天青自主研发控制系统项目,在冰箱自动上压机全自动化领域实现技术进步[97] 行业市场数据 - 2024年全国燃料电池汽车产销数据分别为5548辆和5405辆,同比减少10.4%和12.6%[36] - 202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14.2%,国产产品出口量和市场份额显著增长[76] 公司业务定位与发展规划 - 气体储运板块企业定位为打造全球领先的气体储运装备制造及服务企业[77] - 智能制造板块企业定位为打造行业领先的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商[78] - 2025年公司将全面推动管理提升,加速推动氢能产业发展壮大[79] 公司业务策略 - 复合气瓶产业在氢能市场利用四型瓶优势,非氢市场推广产品,国际市场拓展客户[100] - 钢瓶产业国际市场关注政策调整策略,国内中高端巩固客户,中低端降本,开拓电子特气市场[100] - 低温储运产业加大工业低温瓶市场开拓,开拓新的医疗气体市场[100] - 智能制造板块获取家电订单,推进项目实施,优化生产线,加强管理和人才培养[100] 公司治理结构 - 公司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含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4名非执行董事、1名执行董事,另有2名董事候选人待批准[105] - 公司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含1名职工代表监事,聘任监事会秘书1名[106] 公司人事变动 - 2024年5月28日董事会收到独立非执行董事熊建辉辞职报告,其辞职申请待股东大会选举新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填补空缺后生效[114][115] - 2024年5月28日第十一届董事会第六次临时会议同意提名陈均平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候选人,任期自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至2025年年度股东大会,其年度袍金为8万元[116] - 2024年6月27日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选举陈均平为独立非执行董事,熊建辉辞职生效[116] - 2024年6月28日第十一届董事会第八次临时会议推选陈均平担任审计委员会及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委员,任期至2025年年度股东大会[117] - 2024年12月30日董事会收到非执行董事吴燕璋、成磊辞职报告,吴因退休、成因工作原因辞职[117] - 2024年12月30日第十一届董事会第十次临时会议接受吴燕璋、成磊辞职,于当日生效,同意王凯接替吴燕璋、赵细华接替成磊为非执行董事候选人,任期待股东大会批准至2025年年度股东大会[118] 公司人员持股与报酬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年初持股总数为550,000股,年末持股总数为550,000股,年度内股份无增减变动[109][110] - 报告期内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454.83万元[110] - 执行董事张继恒年初和年末持股数均为150,000股,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74.58万元[109] - 监事李哲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62.08万元[109] - 总会计师冯永梅年初和年末持股数均为100,000股,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67.47万元[109] - 总工程师石凤文年初和年末持股数均为100,000股,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62.08万元[109] - 总法律顾问李铣哲年初和年末持股数均为100,000股,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57.16万元[109] - 董事会秘书栾杰年初和年末持股数均为100,000股,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税前报酬62.19万元[109] - 报告期末全体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实际获得报酬合计454.83万元[123] -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报酬由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拟定方案,高级管理人员报酬由董事会审议批准,董事报酬由董事会审议通过报请股东大会批准,监事报酬由监事会审议通过报请股东大会批准[123] - 董事在董事会讨论本人薪酬事项时需回避[123]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或独立董事对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报酬事项发表同意意见[123] - 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报酬按照公司制定的薪酬标准结合年度考核指标确定[123] - 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