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业总收入相关 - 2024年营业总收入为人民币36,667.14万元,同比下降54.21%[3] - 2024年营业总收入为366,671,355.92元,2023年为800,701,885.77元,2024年较2023年下降约54.20%[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营业收入为366,671,355.92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为800,701,885.77元[22]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667.14万元,同比下降54.21%;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45,643.29万元,同比亏损增加21,322.92万元[30] 净利润及亏损相关 - 2024年归属上市公司所有者净亏损为人民币45,643.29万元,上年同期为人民币24,320.37万元[3] - 2024年每股基本亏损为人民币1.97元,上年同期为人民币1.48元[3] - 2024年净利润为 - 540,264,195.14元,2023年为 - 300,077,038.04元,亏损扩大约79.91%[6] - 2024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 456,432,854.37元,2023年为 - 243,203,674.62元,亏损扩大约87.68%[6] - 2024年少数股东损益为 - 83,831,340.77元,2023年为 - 56,873,363.42元,亏损扩大约47.39%[6] - 2024年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为 - 32,019,387.20元,2023年为18,708,500.00元,由盈转亏[7] - 2024年综合收益总额为 - 572,283,582.34元,2023年为 - 281,368,538.04元,亏损扩大约103.40%[7]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为 - 1.97元,2023年为 - 1.48元,亏损扩大约33.11%[7] - 2024年稀释每股收益为 - 1.97元,2023年为 - 1.48元,亏损扩大约33.11%[7] - 2024年基本每股亏损1.97元,较2023年的1.48元亏损增加;归属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合并净亏损456,432,854.37元,较2023年的243,203,674.62元亏损增加[26] 资产相关 - 2024年末流动资产合计3,276,729,037.21元,2023年末为3,341,036,086.57元[4] - 2024年末非流动资产合计1,502,239,825.90元,2023年末为1,604,684,689.67元[4] - 2024年末资产总计4,778,968,863.11元,2023年末为4,945,720,776.24元[4] 负债相关 - 2024年末流动负债合计1,754,569,233.81元,2023年末为1,322,112,247.94元[5] - 2024年末非流动负债合计181,055,251.09元,2023年末为216,465,679.30元[5] - 2024年末负债合计1,935,624,484.90元,2023年末为1,538,577,927.24元[5] 股东权益相关 - 2024年末股东权益合计2,843,344,378.21元,2023年末为3,407,142,849.00元[5] 营业成本相关 - 2024年营业总成本为706,485,700.32元,2023年为968,656,768.22元,2024年较2023年下降约27.07%[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主营业务成本为319,457,850.76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为552,046,700.65元[2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其他业务成本为1,497,277.81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为144,244.84元[2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营业成本为320,955,128.57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为552,190,945.49元[22] 主营业务与其他业务收入相关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主营业务收入为363,670,191.00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为799,191,040.48元[2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其他业务收入为3,001,164.92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为1,510,845.29元[22] - 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363,670,191元,较2023年的799,191,040.48元下降[23] 应收账款与坏账准备相关 - 2024年末应收账款余额2,195,580,854.96元,较2023年末的2,075,750,677.89元增加;坏账准备648,071,553.84元,较2023年末的453,785,205.36元增加[23] 应付账款相关 - 2024年末应付账款669,625,643.10元,较2023年末的572,538,653.10元增加[24] 减值损失相关 - 2024年信用减值损失合计201,142,245.18元,较2023年的99,482,634.25元增加[24] - 2024年资产减值损失合计70,171,287.33元,较2023年的62,921,351.69元增加[24] 所得税费用相关 - 2024年所得税费用8,690,382.05元,2023年为 - 19,487,444.93元[25] 公司业务范围相关 -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燃料电池系统制造商,收入主要来自燃料电池系统销售、燃料电池部件销售及提供技术服务[8] 会计准则执行影响相关 -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7号》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执行该规定未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重大影响[15][16][17][18] - 《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执行该规定未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重大影响[19] -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8号》自2024年12月6日印发之日起施行,公司自2024年度起执行,2024年度合并报表销售费用减少4,361,664.40元、营业成本增加4,361,664.40元,2023年度合并报表销售费用减少11,975,489.70元、营业成本增加11,975,489.70元;2024年度母公司报表销售费用减少656,638.75元、营业成本增加656,638.75元,2023年度母公司报表销售费用减少5,134,372.05元、营业成本增加5,134,372.05元[20][21] 子公司相关荣誉与合作项目 - 公司旗下重要子公司获评“2024年度高工金球奖”,获取中国汽车工程协会颁发的“科技进步一等奖”[30] - 公司与高校等合作推进国家重点研发氢燃料电池在热电联供领域应用项目,成立现场教学基地[30] 燃料电池汽车市场数据相关 - 2024年全国燃料电池汽车销量5405辆,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国共发布1167款燃料电池汽车整车公告,其中搭载公司燃料电池系统的整 车公告163款[31] -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预计至2035年,中国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将超100万辆[32] 子公司成立与股权变动相关 - 2024年1月成立间接非全资子公司广州神力氢能科技有限公司[37] - 2024年5月成立间接非全资子公司广西亿华通氢能科技有限公司[37] - 2024年6月成立间接非全资子公司广西中电华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和广西凌云中电华通新能源有限公司[37] - 2024年12月对外出让上海夔通科技有限公司60%股权,持股比例降至40%,自2024年12月1日起其及附属子公司不再纳入集团合并财务报表范围[37] 公司发展战略相关 - 公司将继续优化燃料电池系统及核心零部件的研发[32] - 公司打算战略性扩大客户基础及地域覆盖[33] - 公司将扩展及强化供应链[34] - 公司拟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整合,切入“制-储-运-加-研-用”产业端[36] 股本变动相关 - 2024年7月公司通过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每10股现有股份发行4股新股,总股本从165,465,772股增至231,652,081股,增加66,186,309股,其中包括55,939,177股A股及10,247,132股H股[43] 股份发售相关 - 公司以每股60港元发行普通股,在香港发售17,628,000股H股并超额配售670,450股H股,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0.22亿港元[45] 股息派发相关 - 截至公告日期,公司董事会尚未宣布就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派发末期股息(2023年度:无)[46] 股权收购相关 - 2025年3月12日公司与旭阳集团订立框架协议,拟收购定州旭阳氢能有限公司全部股权并发行新A股募集配套资金,审计及估值工作未完成[47] 证券交易相关 - 报告期内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2024年12月31日公司无库存股[44] 董事及监事证券交易守则相关 - 报告期内公司就董事及监事证券交易采纳不低于上市规则附录C3标准的行为守则,各董事及监事已遵守[42] 公司治理相关 - 公司董事会认为由同一人担任董事长及总经理利于保证集团领导一致,使整体战略策划更有效高效[40] - 公司将继续检讨并监控企业管治常规,确保遵守企业管治守则[41] 财务资料审计与公告相关 - 本公告所载公司全年业绩财务资料未经核数师审计,股东及潜在投资者买卖证券时需审慎[49] - 本公告刊于公司及联交所网页,整份年报将适时刊于上述网页[48]
亿华通(02402) - 2024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