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太和控股(00718) - 2024 - 年度业绩
太和控股太和控股(HK:00718)2025-03-31 22:36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收益总额为120,548千港元,2023年为211,786千港元[2] - 2024年除税前亏损为905,318千港元,2023年为1,366,609千港元[3] - 2024年年度亏损为759,743千港元,2023年为1,169,257千港元[3] - 2024年年度全面开支总额为769,633千港元,2023年为1,189,367千港元[3] - 2024年基本每股亏损为14.48港仙,2023年为22.25港仙[3] - 2024年非流动资产为1,372,998千港元,2023年为2,343,988千港元[4] - 2024年流动资产为397,491千港元,2023年为212,809千港元[4] - 2024年流动负债为3,423,665千港元,2023年为3,351,553千港元[4] - 2024年负债净额为1,736,432千港元,2023年为966,799千港元[5] - 2024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1,737,152千港元,2023年为966,989千港元[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产生亏损净额约7.59743亿港元[1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净额约为30.26174亿港元[1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负债净额约为17.36432亿港元[15] - 截至2024年和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总收益分别为1.20548亿港元和2.11786亿港元[1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除税前亏损为9.05318亿港元[22] - 2023年除税前亏损13.66609亿港元,2024年未提及[24] - 2024年预期信贷亏损模式项下减值亏损净额为3.23049亿港元,2023年为3.24271亿港元[26] - 2024年其他收益或亏损净额为2276.4万港元,2023年亏损675万港元[27] - 2024年其他经营开支为6039.9万港元,2023年为6209.7万港元[27] - 2024年财务成本为1.63462亿港元,2023年为1.7313亿港元[27] - 2024年每股基本亏损为14.48港仙,2023年为22.25港仙[29] - 2024年应收账款为1118.1万港元,2023年为5174.3万港元[31] - 2024年借贷总计14.3532亿港元,2023年为16.73546亿港元[33]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账面价值约5.40531亿港元(2023年:8.6207亿港元)的投资物业已抵押,作为约14.30004亿港元(2023年:14.79499亿港元)有抵押银行借贷的抵押[34] - 2024年12月31日,无抵押定息银行借贷约为531.6万港元(2023年:537.7万港元),按固定利率3.85%(2023年:3.85%)计息,须一年内偿还[35] - 2024年及2023年12月31日,有抵押定息银行借贷获戴先生提供担保,按固定利率7%[35] - 2024年及2023年12月31日,财务担保合约负债拨备分别约为11.8738亿港元及9.39688亿港元[45] - 2024年及2023年12月31日,公司投资物业账面价值分别约为10.59479亿港元及14.0437亿港元[45] - 截至2024年及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财务担保合约预期信贷亏损金额分别约为3.29289亿港元及2.95321亿港元[45] - 截至2024年及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动亏损金额分别约为3.5587亿港元及8.58305亿港元[4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产生亏损净额约7.59743亿港元,流动负债净额约为30.26174亿港元,负债净额约为17.36432亿港元[4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逾期银行借贷约14.30004亿港元,应计利息约5.36757亿港元[4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益约为1.205亿港元,较2023年重新分类后收益约2.118亿港元大幅减少43.1%[5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除税前亏损约9.053亿港元,较2023年除税前亏损13.666亿港元减少33.8%[50]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从2023年的约1168.0百万港元减少至2024年的约760.3百万港元[51] - 2024年广州购物中心相关财务成本约163.5百万港元,较2023年的约173.1百万港元略减[52] - 2024年就担保合约作出约329.3百万港元拨备[52] - 2024年集团整体业绩亏损约7.981亿港元,较2023年减少约39.2%,主要因担保合约拨备等因素[63]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综合负债净值约17.364亿港元,较2023年增加约7.696亿港元[70]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结余及现金约3.643亿港元,流动比率为0.12倍,较2023年的0.06倍有所提升[71]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债务融资总额约为14.353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16.735亿港元[72]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净债务约为22.698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24.94亿港元[72]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亏损总额约为17.364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9.668亿港元[72] - 2024年末资产负债比率为 - 0.83,2023年12月31日为 - 1.73[72]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借贷约14.3亿港元由若干资产抵押,2023年12月31日约为16.682亿港元[75] - 2024年集团确认财务担保合约的减值亏损约1.18738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9396.88万港元[79] - 2024年在损益中录得亏损约3.29289亿港元,2023年为2.95321亿港元[80]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销售医疗设备收益为2.0718亿千港元,2023年为2.8482亿千港元[19] - 2024年销售地板材料收益为2.2341亿千港元,2023年为10.5603亿千港元[19] - 2024年物业管理及相关服务收益为4.5061亿千港元,2023年为4.901亿千港元[1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物业投资分部收益为7.6875亿千港元,业绩为 - 7.98116亿千港元[2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医疗设备销售分部收益为2.0718亿千港元,业绩为2176万千港元[2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地板材料销售分部收益为2.2341亿千港元,业绩为 - 1472万千港元[22] - 2023年各业务分部收益总计2.11786亿港元,其中物业投资7650.9万港元、医疗设备销售2848.2万港元、地板材料销售1.05603亿港元、金融服务及资产管理119.2万港元[24] - 2023年各业务分部业绩总计亏损13.36232亿港元,其中物业投资亏损13.12876亿港元、医疗设备销售亏损47.32万港元、地板材料销售亏损79.36万港元、采矿及勘察天然资源亏损84.69万港元、金融服务及资产管理亏损22.19万港元[24] - 2024年中国投资物业公允值减少约355.9百万元,英国投资物业售出损失约30.2百万港元[52] - 2024年中国购物中心业务收益约74.6百万港元[58] - 出售英国投资物业亏损3020万港元,2024年英国投资物业收益约230万港元,较2023年减少32.4%[63] - 2024年地板材料贸易业务收益约2230万港元,较2023年减少78.9%,因中美贸易关系紧张[64] - 2024年医疗设备贸易和其他商业业务收益约2070万港元,较2023年减少27.4%,因国家采购政策和医保调整[65] - 2024年采矿及勘察天然资源业务未录得收益,采矿权账面价值为零,较2023年减少约100%[66] - 2024年金融服务及资产管理分部亏损约450万港元,较2023年重新分类后增加[67] - 2024年不良债务资产管理业务亏损约480万港元,较2023年增加[69] 会计准则相关 - 本年度应用香港会计师公会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修订本,对过往及本期已确认金额无影响,预计对未来无重大影响[9] - 香港会计准则第21号(修订本)将于2025年1月1日生效[11]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7号(修订本)等多项准则将于2026年1月1日生效[11]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将于2027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可提早应用,预计影响损益表列示和未来财务报表披露[13] - 综合财务报表根据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编制,包含上市规则及香港公司条例规定的适用披露[14] 股本情况 - 截至2023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2024年1月1日及2024年12月31日,按每股0.05港元之法定普通股股份数目为345.66666668亿股,股本为17.28333亿港元[36] - 截至2023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2024年1月1日及2024年12月31日,按每股0.05港元之已发行及缴足普通股股份数目为52.50019852亿股,股本为2.62501亿港元[37] - 截至2023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2024年1月1日及2024年12月31日,按每股0.05港元之法定优先股股份数目为54.33333332亿股,股本为2.71666亿港元[38] - 截至2023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2024年1月1日及2024年12月31日,按每股0.05港元之已发行及缴足优先股股份数目为0[39] 财务担保及违约情况 - 集团为集团外公司银行借贷提供约10.59亿港元资产质押及财务担保,法院裁定集团负责金额约97亿元人民币,相关银行贷款仍违约[1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财务担保合约为9.39688亿港元,该年度已作出财务担保合约的预期信贷亏损拨备2.95321亿港元[4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借款人违约银行贷款本金为人民币72.699亿元[44] - 2023年及2022年12月31日,公司确认财务担保合约分别为9.39688亿港元及6.64394亿港元,2023年进一步计提拨备2.95321亿港元[4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借款人违约银行贷款本金为人民币34亿元[76] - 广州融智和锦州嘉驰担保最大负债分别为本金人民币5.699亿元及人民币33亿元[79] 物业相关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安阳、锦州、广州购物中可出租楼面面分别为24,815平方米、38,809平方米、38,879平方米,已出租楼面面分别为15,843平方米、25,008平方米、21,746平方米[58][60] - 2024年12月31日,安阳、锦州、广州购物中心投资物业公允值分别约为271.9百万港元、约518.9百万港元、约540.5百万港元[59] - 公司在英国曾持有高端豪华房地产,地址为6–9 Buckingham Gate, London, the United Kingdom, SW1E 6JP,租赁年期999年[61] - 英国投资物业业务涉及高端豪华住宅物业租赁及物业管理,出租予高端游客及租户赚取租金收入[61] - 2024年4月23日公司与买方订立买卖协议,以5000万英镑出售目标公司全部已发行股份,交易于2024年12月完成[62] 未来展望及计划 - IMF预计2025年全球经济将增长3.2%,与2024年持平[84] - 中国2025年维持5%增长目标,经济将延续复苏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