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份代号为8215[2][17] - 公司网站为www.fcfg.com.hk[17] - 公司主要往来银行是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有限公司和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17] 贷款业务数据变化 - 公司贷款余额从2023年12月31日约9659万港元降至2024年12月31日约1229万港元[18] - 集团贷款结余从2023年12月31日约9659万港元减少至2024年12月31日约1229万港元[23] 贷款业务策略 - 2023和2024财年公司采取保守放贷策略致利息收入减少[19] - 2025年公司计划聚焦优质个人贷款客户并严格筛选标准[21]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将重点追讨香港和中国内地未偿还贷款[21] - 2025年公司旨在集中资源发展个人贷款,选择客户实施更严格标准控制违约风险[24] - 2025年上半年信贷控制部门及债务追收代理将主力追收香港和中国的未偿还贷款[24] 资金状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及集团银行和现金余额约243万港元[22] - 公司认为现有资金足以维持当前经济环境下的运营[2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银行及现金结余约243万港元,公司认为资金充足维持运营[24] - 2024年12月31日银行及现金结余约243万港元,2023年约为374万港元[75][7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净额约243万港元,2023年约374万港元,2024年和2023年资产负债比率均为零[95] 费用控制 - 公司通过预算控制措施努力控制费用[22] 收益数据变化 - 2024年收益约183万港元,较2023年约635万港元减少约71.18%[28][31] 净息差数据变化 - 2024年放债业务净息差约3.74%,去年同期约12.00%[35][36][38] - 无抵押貸款净息差从2023年约13.78%降至2024年约5.90%,有抵押貸款从约8.73%降至约0.31%[37][38][39] 其他收入及收益数据变化 - 其他收入从2023年约3万港元增加至2024年约391万港元,2024年主要来自坏账收回[40][44] - 2024年录得其他收益约87万港元,2023年录得其他亏损约453万港元[41][44] 行政开支数据变化 - 2024年行政开支约485万港元,较2023年约1012万港元减少,主要因雇员开支和折旧费用减少[47] - 2024年行政开支约485万港元,2023年约为1012万港元,减少因雇员开支及折旧费用减少[51] 应收贷款减值相关数据变化 - 2024年应收贷款减值亏损拨回约703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13707万港元,减少主要因终止确认应收贷款的亏损减少[49][52] - 2024年应收利息减值亏损约9095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216万港元[50][52] - 2024年应收贷款独立评估的预期信贷亏损为6117.4万港元,2023年为13022.3万港元[62] - 2024年应收贷款集体评估的预期信贷亏损为 - 6820.8万港元,2023年为684.6万港元[62] 其他经营开支数据变化 - 2024年其他经营开支约372万港元,2023年约为529万港元,减少因债务回收机构服务费和其他一般费用减少[65] - 2024年其他经营开支降至约372万港元,较2023年的约529万港元减少[67] 财务成本数据变化 - 2024年财务成本约9万港元,2023年约为15万港元,主要包括租赁负债利息和应付债券利息[66] - 2024年财务费用降至约9万港元,较2023年的约15万港元减少,其中租赁负债利息从11万港元降至0.8万港元,应付债券利息从3.8万港元增至8万港元[68][69] 公司拥有人应占综合亏损数据变化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综合亏损减少约8599万港元,2023年约为1.5295亿港元[71][72] 流动资产净值及流动比率数据变化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净值约1545万港元,2023年约为9746万港元,流动比率约13.28倍,2023年约为50.55倍[76][79] 员工数据变化 - 2024年全职员工11名,2023年为12名,2024年员工薪酬总额约429万港元,2023年约为690万港元[83][87] 重大收购、投资及资产相关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无重大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无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的具体未来计划[81][85] - 2024年12月31日无持有超过集团资产总值5%的重大投资[82][86] 资产抵押及负债率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无已抵押资产,资产负债率为零,2023年亦为零[89][90][94] 股份交易情况 - 公司股份自2017年11月24日起暂停交易,直至另行通知[93] - 公司股份自2017年11月24日起暂停买卖,将维持至另行通知[98] 公告刊发情况 - 公司根据GEM上市规则第17.26A条,在2018年8月1日至2025年1月28日期间多次刊发公告[99][102] 金融工具对冲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未使用金融工具进行对冲[96] 或然负债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并无或然负债,2023年也无[97] 企业管治守则遵守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全年,除企业管治守则第C.2.1至C.2.9条及第F.2.2条外,公司已遵守全部守则条文[107][111] 董事证券交易操守守则情况 - 公司已采纳有关董事证券交易的操守守则,2024年无违规事件[109][112] 董事会职责及构成 - 董事会负责集团战略、重大交易等,向股东负责公司战略发展[114][115] - 截至企业管治报告日期,董事会符合GEM上市规则相关要求,含至少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比至少三分之一[116] - 公司收到独立非执行董事年度独立性确认,认为他们均独立[117] - 截至年报日期,董事会由两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独董占比超三分之一[123][127] - 根据公司细则,三分之一董事须在股东周年大会轮席退任,每名董事最少每三年轮值退任一次[124][127] - 执行董事与公司订立的服务协议不超三年,独立非执行董事委任书为期两年[126][127] - 公司已遵守GEM上市规则,董事会含至少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且占比至少三分之一[120] 董事会人员变动 - 2025年3月18日,何婉薇辞任执行董事及信贷委员会成员,邓锡聪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及信贷委员会成员[128] - 2025年3月27日,吕卓锋辞任执行董事及信贷委员会主席[128] - 前董事会主席李䤼洪于2020年3月9日离世,截至报告日期主席职位悬空[129][133] 行政总裁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何婉薇担任行政总裁[131][133] 董事会日常管理及会议安排 - 董事会授权执行董事及管理人员负责日常管理,定期检讨财务业绩及表现[119][121] - 全体董事有权获公司秘书、管理人员及监察主任提供意见及服务,费用由公司承担[121] - 董事会预定每半年定期举行两次会议,需至少提前14日通知董事;各会议前至少提前3日或协定日期发议程草案及文件[136][139] 董事出席率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何婉薇、赖思妤等多位董事董事会会议出席率为100%(5/5),股东周年大会出席率为100%(1/1),谢丝董事会会议出席率为40%(2/5)[141] 董事专业发展情况 - 2024年所有董事参与持续专业发展,确认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第C.1.4条守则条文[144][148] 提名委员会情况 - 提名委员会每年评估独立非执行董事独立性,参考上市规则独立性标准[145][149] - 提名委员会于2011年成立,截至报告日期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2024年举行两次会议,各成员出席会议次数与会议举行次数之比均为2/2[159][160][161][162] - 提名委员会主要职能为检讨董事会架构等并就董事相关事宜向董事会提建议[162][163] - 董事任命以任人唯才为准则,考虑董事会多元化可量度目标,提名委员会按提名政策评估候选人并尽职审查后向董事会推荐[164][169] - 提名委员会定期检讨提名政策及董事会多元化政策,讨论修订并推荐给董事会批准[165][169] - 自2020年3月9日前任主席离世,提名委员会努力物色人选,截至报告日期主席职位仍空缺,但认为董事会整体运作保持权力及授权平衡[166][169] - 提名委员会认为董事会成员多元化达适当平衡,评估独立非执行董事独立性,讨论及检讨董事退任及重选等事宜[167][170] - 公司有董事会多元化政策,设计董事会组成时从多方面考虑多元化,所有任命基于任人唯才[168] - 董事会设有提名政策,明确董事甄选、委任及重新委任的程序和标准[173][176] - 提名委员会定期评估董事会空缺,采用多种方法物色董事候选人[174][177] 审核委员会情况 - 审核委员会于2011年成立,截至报告日期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50][15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审核委员会召开两次会议[151] - 审核委员会成员黄瑞洋于2024年2月2日获委任为主席,王志维于2024年9月23日终止委任,各成员出席会议次数与会议举行次数之比均为2/2[152] - 审核委员会主要功能为监察公司财务报表等完整性,定期检讨公司财务监控等体系,年内已审阅集团财务业绩等并就外聘核数师重新委任向董事会提建议,董事会与审核委员会意见一致[152][153][154][155] - 截至企业管治报告刊印日期,公司遵守GEM上市规则第5.28条关于审核委员会组成规定[158][160] 薪酬委员会情况 - 薪酬委员会于2011年成立,截至2024年报告日期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75][178] - 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薪酬委员会举行两次会议,各成员出席率均为100%(2/2)[179][180] - 薪酬委员会主要职责包括向董事会提薪酬建议、厘定薪酬方案等[180][183] 高级管理人员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除董事以外并无其他高级管理人员[182][184] 信贷委员会情况 - 信贷委员会于2007年设立,截至报告日期由两名执行董事组成[186][187] - 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信贷委员会举行一次会议,部分成员出席率为100%(1/1)[187][188] 合规委员会情况 - 合规委员会于2010年成立,旨在确保集团遵守相关法律法规[188] - 截至报告日期,合规委员会由1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91][198] - 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合规委员会举行2次会议[192] - 合规委员会成员冯锦文博士、赖思妤女士、王志维先生、黄健宁先生、黄瑞洋先生出席会议次数均为2/2[193] - 合规委员会定期审阅集团遵守放债人条例、GEM上市规则、证券及期货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事宜[193][194] - 回顾年度内,合规委员会未发现集团存在重大合规问题[196][199] - 合规委员会向董事会及公司管理层提出内部控制、环境、社会及管治和企业管治方面建议[196][199] - 合规委员会职责包括设立及审阅公司企业管治政策、监察人员培训、监督行为守则等[189] - 公司已采纳相关合规手册规管集团合规事宜[193][194] 信贷复核委员会情况 - 信贷复核委员会于2018年成立[189][200] - 截至报告日期,信贷复核委员会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91][198] - 信贷复核委员会职责包括根据报告对贷款个案定期复核、审阅已获批贷款是否符合信贷政策[200] 贷款风险管理措施 - 公司至少每季对应收贷款及利息的减值拨备进行集体评估,每月进行独立评估[53][54][56] - 公司发放贷款前进行信贷风险评估,采用“双眼”程序审批,贷款提取后定期监察还款状况[58][59][61] - 公司密切监察应收贷款及利息评估信贷风险,加大追收力度,或与客户协商还款安排及采取法律行动[60][61]
FIRST CREDIT(08215) - 2024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