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简称华源控股,代码002787,上市于深圳证券交易所[13] - 公司法定代表人是李志聪,注册地址在苏州市吴江区桃源镇桃乌公路1948号,邮编215236 [13] - 公司办公地址在苏州市吴江区松陵镇夏蓉街199号20幢,邮编215299 [13] - 董事会秘书是邵娜,证券事务代表是杨彩云,联系电话0512 - 86872787,传真0512 - 86872990 [14] -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站为深圳证券交易所(http://www.szse.cn),媒体为《证券时报》、巨潮资讯网(http://www.cninfo.com.cn),报告备置地点在公司证券部[15] - 公司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320500703698097R [16] - 公司控股股东为李志聪,实际控制人为李志聪、李炳兴、陆杏珍[10] 公司业务发展历程 - 2018年并购瑞杰科技后,公司主营业务增加塑料包装的生产与销售[16] - 2023年公司购买能精密60%股权,业务新增电池精密结构件[17] - 2018年公司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40,000万元,用于清远和咸宁项目,报告期内两项目正常投入使用并盈利[53] - 2019年1月2日公司审议置换议案,截至2018年12月3日自筹资金预先投入募投项目1172.13万元,置换金额相同[8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收入24.49亿元,较2023年增长1.60%[18]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73.70万元,较2023年增长739.00%[18]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929.70万元,较2023年增长1358.48%[18]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4亿元,较2023年增长33.63%[18] - 2024年末总资产28.25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2.90%[18]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8.39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12.11%[18] - 2024年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690.37万元,2023年为36.63万元,2022年为5.34万元[24] - 2024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641.56万元,2023年为440.13万元,2022年为1194.30万元[24]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44,925.88万元,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49]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2,449,258,799.69元,同比增长1.60%,2023年为2,410,777,067.46元[56] - 2024年销售费用3264.12万元,同比增长22.01%;管理费用1.27亿元,同比增长12.00%;财务费用2777.98万元,同比下降32.99%;研发费用8925.72万元,同比下降4.83%[65] - 2024年研发人员数量228人,占比11.41%,较2023年分别下降5.79%和0.66%[67] - 2024年研发投入金额8925.72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3.64%,较2023年分别下降4.83%和0.25%[67]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04亿元,同比增长33.63%;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4187.23万元,同比增长58.32%;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4645.75万元,同比增长131.65%[69] - 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2.09亿元,同比增长320.65%[69] - 投资收益 -157.57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 -1.67%;公允价值变动损益6.71万元,占比0.07%;资产减值 -2163.08万元,占比 -22.93%;营业外收入62.03万元,占比0.66%;营业外支出405.38万元,占比4.30%[71] - 2024年末货币资金534,474,085.70元,占总资产比例18.92%,较年初增加6.94%[72] - 2024年末应收账款495,720,351.12元,占总资产比例17.55%,较年初减少1.62%[72] - 2024年末存货341,030,412.35元,占总资产比例12.07%,较年初减少2.83%[72]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初数149,170,975.00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67,068.49元,本期购买179,589,025.00元,本期出售260,010,000.00元,期末数30,067,068.49元[73] - 截至报告期末,受限资产合计19,779,282.60元,包括货币资金14,954,023.08元和应收票据4,825,259.52元[7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2024年度实际使用募集资金0万元,累计已使用41,204.19万元[8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累计收到银行存款利息扣除手续费等净额为1,823.37万元[8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募集资金余额为0.04万元[81]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金属包装业收入1,830,805,618.72元,占比74.75%,同比增长1.14%;塑料包装业收入567,351,042.26元,占比23.16%,同比下降0.45%;其他收入51,102,138.71元,占比2.09%,同比增长66.19%[56] - 2024年化工罐收入1,336,140,547.78元,占比54.54%,同比增长3.58%;食品包装收入494,665,070.94元,占比20.20%,同比下降4.91%[57] - 2024年华东地区收入1,040,844,051.83元,占比42.50%,同比增长6.92%;华中地区收入302,317,776.55元,占比12.34%,同比下降10.63%[57] - 2024年金属包装销售量66,262万只,同比下降4.48%,生产量65,651万只,同比下降4.52%;塑料包装销售量14,319万只,同比增长2.00%,生产量14,309万只,同比增长1.74%[59] - 2024年金属包装直接材料成本1,250,580,004.89元,占比79.38%,同比下降0.83%;直接人工成本129,460,211.77元,占比8.22%,同比增长8.00%[61] - 2024年塑料包装直接材料成本359,129,949.73元,占比75.99%,同比下降2.66%;直接人工成本42,335,993.12元,占比8.96%,同比下降2.00%[61] - 2024年直销收入2,449,258,799.69元,占比100.00%,同比增长1.60%[57] 公司业务相关情况 - 公司主营业务为包装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涵盖金属和塑料包装业务[30] - 2023年公司业务新增电池精密结构件,封装壳体市场容量显著增长,高端电池结构件市场潜力大[33] - 公司化工罐用于化学颜料等包装,未来将扩建产能等提高市场份额[34] - 公司食品包装包括金属盖、食品罐、印涂铁,金属盖收入占比逐步提高,食品罐小批量生产,印涂铁成主要利润来源之一[34] - 公司注塑包装产品满足多行业包装需求,吹塑包装可向日用化学品小包装瓶行业延伸[34] - 公司采购采用集中采购与需求部门请购结合,生产为“以销定产+计划储备”,销售按合同和订单组织[35] - 公司凭借技术实力等提供产品和技术支持实现盈利[36] - 包装行业未来发展前景良好,为公司业绩驱动因素之一[37] - 公司金属包装高端客户有立邦等,塑料包装客户有壳牌等,食品包装客户有奥瑞金等[37] - 公司在多方面形成核心竞争优势,在化工罐和塑料包装行业有开拓新客户优势[38] - 公司拥有多项发明专利,与多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技术领先[39] - 金属包装产品有3大系列、1000多个品种,涵盖0.25 - 42L所有标准规格[41] - 注塑类包装容器规格为1L - 25L[41] - 公司金属包装高端客户有立邦、阿克苏等国际国内大型化工涂料企业[42] - 公司塑料包装业务主要客户有壳牌、美孚等国内外知名企业[42] - 公司食品包装自2014年陆续供货的客户包括奥瑞金、娃哈哈等[42] - 公司在华东、华南、华北、西南、华中地区分别设有生产基地[44] - 公司主要研发项目如配件一体集成化系统等已投入生产[66][67] - 烫印效率提升项目推广阶段目标班产提升60%;贴标产线改造项目推广阶段目标贴标产能提高40%;高速制桶机应用项目推广阶段目标同比生产效率提高20%[67] - 国内金属包装企业80%以上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及环渤海地区,塑料包装容器行业东部沿海较集中,中西部产量年均增幅高于东部[91] - 公司已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成渝经济圈、华中三角城市群等地设立生产基地,初步形成覆盖全国的产业布局[92] - 食品包装将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未来会加大在该领域的研发和产能投入[93] - 公司将加大技术开发和自主创新力度,与科研院所等协同创新[94] - 公司会扩大与高端品牌客户合作,巩固市场份额,同时向中低端客户延伸,开发新客户[94] - 公司重视人才培养和引进,将完善激励机制稳定人才队伍,加大人才引进力度[94] - 公司通过技术升级改造等践行绿色发展,构建安全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保护制度[95] 公司治理相关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召开一次年度股东大会及一次临时股东大会,采取现场与网络投票结合方式表决[103] - 公司与控股股东在业务、人员等方面保持独立,无控股股东占用资金和公司为其担保行为[104] - 报告期内公司董事会成员7人,其中独立董事3人,董事会召开七次会议[105] - 报告期内公司监事会成员3人,其中职工代表监事1人,监事会召开五次会议[106] - 公司指定《证券时报》和巨潮资讯网为信息披露媒体[108] - 公司建立较完善绩效考核标准和激励约束机制,未来将不断完善[109] - 公司尊重和维护相关利益者权益,关注环保和公益事业,重视社会责任[110] - 公司制定《内部审计管理制度》,设独立内部审计部门对审计委员会负责[111] - 公司在业务、人员、资产、机构、财务方面与控股股东有效分离[112] - 公司拥有独立完整业务体系,与实际控制人不存在同业竞争[113] - 公司董事、监事、高管聘任按规定程序进行,人员管理独立于控股股东[114] - 公司拥有独立生产经营场所和完整资产结构,产权界定清晰[115] - 公司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各部门职责分明独立行使职权[116] - 公司设有独立财务部门,资金运用决策独立,无违规担保和资金占用情况[117] - 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46.91%,于2024年4月19日召开[118] - 202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47.96%,于2024年8月19日召开[118] - 董事李志聪期初持股108,123,870股,本期无增持、减持,期末持股仍为108,123,870股[119] - 沈华加持有公司股份1797328股,任期从2021年05月19日至2027年04月19日[120] - 陆林才持有公司股份1889128股,任期从2021年05月19日至2027年04月19日[120] - 邵娜持有公司股份610322股,任期从2018年04月09日至2027年04月19日[120] - 钟燕飞持有公司股份1000股,任期从2022年05月19日至2027年04月19日[120] -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合计持有股份112421648股[120] - 独立董事章军于2024年04月19日因换届任期满离任[122] - 独立董事姚卫蓉于2024年04月19日因换届被聘任[122] - 李志聪自2021年5月至今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123] - 沈华加自2021年5月至今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123] - 陆林才自2021年5月至今任公司董事[123] - 报告期内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329.27万元,其中李志聪100.04万元,沈华加60.1万元,陆林才60.1万元等[130] - 2024年公司召开多次董事会会议,如第四届董事会第十七次会议于2月7日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于4月19日召开等[131][132] - 董事出席董事会及股东大会情况:李志聪本报告期应参加董事会7次,现场出席4次,出席股东大会2次等[133] - 公司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制定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薪酬计划或方案,经相关审议通过后实施,按月支付基本年薪,绩效年薪根据上年度经营情况和考核标准核定后兑现[128][129] - 公司独立董事从公司领取津贴,公司负担其履职费用,报告期内已向董事、监事、高级
华源控股(002787) - 2024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