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宝色股份(300402) - 2024 Q4 - 年度财报
宝色股份宝色股份(SZ:300402)2025-04-02 20:15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简称宝色股份,代码300402[12]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薛凯[12] - 公司注册地址为南京市江宁滨江经济开发区景明大街15号,2009年11月23日变更至此[12] - 公司董事会秘书为刘义忠,证券事务代表为李萍[13] -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站为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 [14] -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媒体有《证券时报》http://www.stcn.com/chinext/nb/和《上海证券报》https://www.cnstock.com/ [14] - 公司年度报告备置地点为公司董事会办公室[14]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陕西有色金属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控股股东为宝钛集团有限公司[10] - 报告期为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上年同期为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10] 利润分配 - 公司经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246,790,497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90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0股[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收入为17.0567459738亿元,与2023年基本持平,同比增长0.00%[16]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839.84648万元,同比增长6.67%[16]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5806.816867万元,同比增长15.91%[16]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0286523307亿元,同比增长1190.53%[16] - 2024年末资产总额为24.0725956878亿元,同比下降7.01%[16]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4.6165089134亿元,同比增长3.21%[16]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1033.029613万元[20] - 公司2024年营业总收入17.06亿元,较上年略有增长;营业利润7096.88万元,同比增长10.41%;利润总额7078.36万元,同比增长9.4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839.85万元,同比增长6.67%[87]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合计17.06亿元,与2023年基本持平,化工行业收入同比增长91.78%,舰船及海洋工程收入同比增长1055.00%,新能源收入同比下降72.90%[108] - 2024年压力容器产品营业收入15.86亿元,同比下降2.82%,管道、管件产品营业收入8346.72万元,同比增长52.96%[108] - 2024年国内市场营业收入15.99亿元,同比下降3.80%,国外市场营业收入1.07亿元,同比增长143.67%[108] - 化工行业营业成本10.96亿元,同比增长94.19%,新能源营业成本2.18亿元,同比下降73.60%[109] - 压力容器销售量20921.94吨,同比增长10.98%,生产量20883.94吨,同比增长10.75%[110] - 管道管件销售量299.03吨,同比下降9.93%,生产量299.03吨,同比下降9.93%[110] - 压力容器材料费2024年为994,418,810.66元,占营业成本比重76.91%,同比减少8.17%[112] - 管道管件材料费2024年为61,574,269.90元,占营业成本比重79.61%,同比增加3.54%[112]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为881,825,747.81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51.69%[113]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为408,107,247.21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55.49%[113] - 销售费用2024年为21,730,335.93元,同比增长8.81%,主要因职工薪酬增长[115] - 管理费用2024年为103,353,851.01元,同比增长2.04%,主要因职工薪酬增长[115] - 财务费用2024年为1,635,270.83元,同比减少83.70%,因利息支出减少及募集资金利息收入增加[115] - 研发费用2024年为71,805,781.38元,同比增长0.41%[115] - 2024年研发人员数量155人,较2023年的160人减少3.13%,占比22.79%,较2023年增加0.19%[117] - 2024年本科研发人员79人,较2023年的89人减少11.24%;硕士14人,与2023年持平[118] - 2024年30岁以下研发人员20人,较2023年的26人减少23.08%;30 - 40岁60人,较2023年的77人减少14.29%[118] - 2024年研发投入金额71,805,781.38元,占营业收入比例4.21%,研发支出资本化金额为0[118]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851,048,385.52元,较2023年减少33.61%;现金流出小计548,183,152.45元,较2023年减少56.44%[120]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02,865,233.07元,较2023年增加1190.53%,主要因信用结算方式购买商品、接受劳务结算增加[120][121] - 2024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5,000元,较2023年增加100%;现金流出小计5,800,183.90元,较2023年减少46.82%[120] - 2024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03,051,751.83元,较2023年减少81.26%;现金流出小计421,223,146.15元,较2023年减少18.39%[120] - 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77,499,139.08元,较2023年减少86.68%[120] - 投资收益140,971元,占利润总额比例0.20%;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354,385.49元,占比 -0.50%;资产减值 -2,384,533.17元,占比 -3.37%;营业外收入393,038.73元,占比0.56%;营业外支出578,233.67元,占比0.82%;信用减值 -28,599,021.12元,占比 -40.40%[124] - 2024年末货币资金801,625,630.51元,占总资产33.30%,较年初比重增加5.05%;应收账款659,476,028.68元,占比27.40%,比重增加13.23%;存货260,514,391.74元,占比10.82%,比重减少18.20%[126] - 2024年末固定资产342,102,745.33元,占总资产14.21%,比重增加0.49%;在建工程年初有5,762,637.96元,占比0.22%,年末无,比重减少0.22%;短期借款年初160,132,547.04元,占比6.19%,年末无,比重减少6.19%[126] - 2024年末合同负债150,644,662.85元,占总资产6.26%,比重减少10.38%;长期借款180,000,000元,占比7.48%,比重增加3.07%;租赁负债645,033.35元,占比0.03%,比重增加0.03%[126] - 2024年末预付款项24,080,514.94元,占总资产1.00%,比重减少3.13%;其他应收款5,569,508.75元,占比0.23%,比重减少0.12%;应付账款333,944,460元,占比13.87%,比重增加3.60%[126] - 2024年末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24,415,284.65元,占总资产1.01%,比重减少3.39%[126] - 货币资金期末受限账面价值12,777,233.33元,受限原因是保证金、ETC业务冻结[128] - 报告期投资额5,087,155.96元,上年同期投资额6,499,600元,变动幅度 -21.73%[129] 行业发展情况 - 公司所处行业为特材非标装备制造业,是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重要细分领域[23] - 我国特材非标压力容器制造业自2010年至今步入快速发展阶段,产业集中度逐步提高[25] -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特材非标压力容器制造业整体水平存在一定差距[26] - 特材非标压力容器制造业竞争格局受多种因素影响,大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占高端领域,民营企业在中低端竞争,外资企业市场份额有限[148] - 华东、华北和华南地区是特材非标压力容器制造业产业集中且竞争激烈区域,中西部地区是新兴市场[149] - 我国特材非标压力容器制造行业发展态势向好但不均衡,中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能相对不足[150] - 未来行业将呈现“强者越强、弱者越弱”格局,产品向大型化、高效节能等方向发展[151] - 2023 - 2028年中国特材压力容器装备市场规模将从685亿元增加到1063亿元[152] - 截至2024年底中国PTA产能为6630万吨,国内PTA行业市场规模达2437.3亿元,预计2022 - 2027年我国PTA行业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为5.3%,到2027年将达3320亿元[155] - 2023年全球醋酸市场规模为1387.28亿元,预计将以5.69%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到2029年将达2049.66亿元[157] - 截至2023年底中国已有36套PDH装置,总产能达1844.5万吨/年,预计到2028年底国内PDH产能将达3512.5万吨,在丙烯总产能中占比约37% [158] - 2023年全球化工新材料产量超1.1亿吨,产值约4700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达4800亿美元[160] - 我国精细化工产业2021年总产值突破5.5万亿元,预计2027年超11万亿元[161] - 美国、欧盟及日本精细化工率接近或超过60%,我国计划到2025年将精细化工率提高到55% [162] - 2024年中国煤化工市场规模达5.9万亿元,同比增长8.8%,预计2025年突破6.5万亿元,复合增长率超7%,现代煤化工产能利用率超85%,进口替代率达60%[163] - 截至2024年底,我国光热发电累计装机容量838.2MW,全球占比升至10.6%,在建项目总装机3300MW,规划项目约4800MW[165] - 2025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同比增幅可达10%,我国光伏新增装机215 - 255GW,全球占比超40%[167] - 2024年全球多晶硅市场规模86亿美元,预计2029年增长至120亿美元[168] - 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5.5%,新车销量占比40.9%,较2023年提高9.3个百分点,2025年预计销量1600万辆,同比增长24.4%[169] - 2025年我国汽车产业总销量预计达3290万辆,同比增长4.7%[169] - 2030年当年新增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交通工具比例达40%左右[169] - “十四五”期间全国光热发电每年新增开工规模达300万千瓦左右[164] - 自2025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提出积极发展光热发电[164] - 国务院《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指出要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等[169] 公司业务优势 - 公司是国内特材非标装备制造领域头部企业,有30年技术深耕和市场拓展历史[30] - 公司在特材化工装备制造领域占据稳固市场地位,多项大型特材化工核心装备属国内首制[31] - 公司在新能源装备制造领域跨越式发展,是国内少数具备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原材料和光伏多晶硅核心生产装置生产能力的专业制造商之一[31] - 公司在高端大型、重型特材装备制造方面,市场占有率和综合竞争实力居行业第一梯队[31] - 公司舰船装备板块业务为国家深海事业提供技术支撑,丰富产品结构,增强抗风险和市场竞争力[32] - 公司主营业务为有色金属及其合金等特种材料非标压力容器装备的研发等,产品面向有特殊性能要求的行业[37] - 主要产品为高端特材非标设备,用于化工、能源等众多行业,承担关键生产工艺过程[38] - 公司采用“订单式生产”经营模式,根据客户订单要求进行设计、采购、制造和交付[51] - 销售采用直接销售模式,销售结算一般采用“预收款、进度款、发货款、质保金”方式[51] - 定价采用成本加成法,核算产品成本后附加合理利润确定最终价格[52] - 采购采用“以销订购”模式,由物流中心统筹,向合格供应商采购[53][54] - 设计模式有公司自行设计和客户提供外来设计图纸的原图审查设计两种[55] - 公司与国内外知名企业构建良好合作机制,销售区域覆盖国内大部分地区且打入国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