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奥士国际(08042) - 2024 - 年度财报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4年收益约2.133亿港元,较2023年的约1.436亿港元增加约6970万港元或48.6%[9] - 公司2024年总收益从约1.43566亿港元增加约6973.1万港元或48.6%至约2.13297亿港元[19] - 公司2024年净亏损约254.7万港元,较2023年的约415.7万港元有所收窄[19] - 2024年总收益2.13297亿港元;2023年为1.43566亿港元[33] - 公司2024年收益从2023年约1.43566亿港元增加约6973.1万港元或48.6%至约2.13297亿港元[32] - 2024年和2023年招聘服务收益分别约为7667.5万港元和8478.9万港元,分别占总收益约36.0%及59.1%[34] - 2024年和2023年调派及支薪服务收益分别约为1.36622亿港元和5877.7万港元,分别占总收益约64.0%及40.9%,收益增加约7784.5万港元或132.4%[35] - 2024年和2023年香港市场分别贡献约86.8%及86.3%的总收益,收益增加约6132.9万港元或49.5%至约1.85207亿港元[36] - 2024年其他收入约为161.3万港元,较2023年增加约28.9万港元或21.8%[37] - 2024年员工成本约为1.87687亿港元,占收益约88.0%,较2023年增加约6807.4万港元或56.9%[38][39] - 2024年其他开支及亏损约为2997万港元,较2023年增加约168.1万港元或5.9%[40] - 2024年所得税开支约为8.9万港元,较2023年减少约63.8万港元,所得税抵免约为44.1万港元[42] - 2024年集团净亏损约254.7万港元,全面开支总额约306.6万港元,较2023年有所收窄[43]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比率约为3.6倍,资本负债比率为17.6%,租赁负债约为1023.2万港元[45][46] - 2024年公司储备约为5016.3万港元,较2023年减少约306.6万港元[48] - 2024年12月31日,银行存款240万港元(2023年:300万港元)已抵押以取得银行融资[5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员工成本(包括董事酬金)约1.87687亿港元(2023年:约1.19613亿港元)[54] - 公司2024年慈善及其他捐款29.1万港元,2023年为38.6万港元[76]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予股东之储备约为367万港元,2023年约为365.1万港元[7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最大客户占总收益约18.7%(2023年:约7.5%),五大客户合共占总收益约32.5%(2023年:约23.4%)[108]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香港招聘服务收益2024年约为5160万港元,较2023年的约6790万港元减少约1630万港元或24.0%[9] - 公司在中国内地招聘服务收益2024年约为2010万港元,较2023年的约1660万港元增加约350万港元或21.6%[9] - 调派员工成本2024年约为1.223亿港元,较2023年的约5120万港元增加约7110万港元或138.8%[10] - 公司香港招聘服务收益由2023年的约6787.3万港元减少约1628.9万港元或24.0%至2024年的约5158.4万港元[21] - 公司香港调派及支薪服务收益由2023年的约5600.5万港元增加约7761.8万港元或138.6%至2024年的约1.33623亿港元[21] - 公司中国内地招聘收益从2023年约1655.1万港元增至2024年约2013.4万港元,增幅约358.3万港元或21.6%[23] - 新加坡2024年GDP增长4.4%,公司新加坡招聘收益从2023年约36.5万港元增至2024年约495.7万港元,增幅约459.2万港元[25] - 2024年香港招聘服务收益5158.4万港元,占比24.2%;2023年为6787.3万港元,占比47.3%[33] - 2024年中国内地招聘服务收益2013.4万港元,占比9.5%;2023年为1655.1万港元,占比11.5%[33] - 2024年新加坡招聘服务收益495.7万港元,占比2.3%;2023年为36.5万港元,占比0.3%[33] - 2024年香港调派及支薪服务收益1.33623亿港元,占比62.6%;2023年为5600.5万港元,占比39.0%[33] - 2024年澳门调派及支薪服务收益299.9万港元,占比1.4%;2023年为277.2万港元,占比1.9%[33] 公司业务发展与策略 - 2024年公司在上海设立新办事处,扩大版图[12] - 公司未来专注收益来源多元化、提升运营效率和巩固市场地位[12] - 公司积极寻求人力资源相关顾问服务机会[12] - 公司于2024年在上海设立办事处,目标是成为香港、中国内地及东南亚领先的人力资源服务供应商[16] - 公司收益来源多元化减轻传统招聘服务压力[9] - 香港招聘市场疲弱,公司在香港支薪及调派服务收益显著改善[8] - 公司在中国内地及新加坡招聘业务业绩有所改善[8] - 公司策略专注于扩大服务范围,使收益来源多元化[17] - 公司持续投资于团队,实施措施提高运营效率[19] 宏观经济环境 - 香港本地生产总值增长由2023年的3.2%降至2024年的2.5% [20] - 香港以名义价值计算的零售销售价值于2024年全年按年减少7.3% [20] - 2024年市场持续波动、经济前景不明朗,香港招聘环境趋于谨慎[17] - 2024年中国内地经济温和增速为5.0%,低于2023年的5.4%[22] 公司股权与股东相关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陈家健先生、陈家安先生、陈家成先生分别持有公司600,000,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约75%[102] - 在600,000,000股股份中,450,000,000股以KJE Limited名义登记,150,000,000股以Caiden Holdings Limited名义登记[10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KJE Limited、Caiden Holdings Limited和周家伟先生分别持有公司6亿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约75%[10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维持至少25%已发行股份的充足公众持股量[11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董事不知悉有任何人士于公司证券中拥有须根据《证券及期货条例》相关规定披露或列入登记册内的权益或淡仓(已披露的董事或公司最高行政人员除外)[106] 公司治理与合规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并无关于附属公司、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之任何重大收购或出售[51]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并无持有重大投资,报告日期亦无重大投资或其他资本资产增加计划[50]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并无任何重大或然负债(2023年:无)[5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不知悉对业务有严重影响的重大违法违规事件[7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8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股本无变动[8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未发行任何债券[82] - 本年度内,公司并无就整体业务或任何重要业务之管理及行政工作签订或存有任何合约[107] - 年内公司并无主要供应商(2023年:无),董事等相关人员并无于主要客户中拥有权益[10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与控股股东或其附属公司之间并无重大合约[11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董事不知悉有任何关联方交易构成公司须予披露的关连交易或持续关连交易[116] - 2024年12月31日后及直至年报日期,公司或集团并无发生重大期后事项[11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综合财务报表已由德博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审核,公司将提呈决议案续聘其为核数师[118] 公司组织架构与人员 - 公司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包括4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独立非执行董事占比超三分之一[12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全体董事遵守证券交易规定标准及操守守则,未发现雇员违反守则事件[125] - 2024年举行了3次董事会会议和1次股东大会[132] - 2024年各董事出席会议情况:陈家健、陈家安、陈家成出席股东大会和董事会会议比例均为100%;杨硕硕因10月1日获委任未参与会议;独立非执行董事出席股东大会、董事会及各委员会会议比例均为100%[133] - 上届股东周年大会于2024年5月16日举行,董事会主席及各委员会主席和外聘核数师出席[134] - 公司自2022年起每两年对董事会及其委员会进行一次表现评核,上一次评核于2023年3月进行[135] - 杨硕硕女士将于2025年5月16日举行的公司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且合资格重选连任[95] - 陈家健先生及潘启健先生将在公司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席退任,且合资格重选连任[96] - 各执行董事与公司订立的服务合约为期三年,各独立非执行董事的委任函件为期三年[98] - 2025年2月13日起,张锦丽女士辞任公司秘书,黄嘉敏女士获委任[15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张锦丽女士及黄嘉敏女士接受不少于15小时相关专业培训[15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共有133名(2023年:112名)内部员工及999名(2023年:679名)调派员工[5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员工中女性占66.25%(2023年:73.07%),男性占33.75%(2023年:26.93%)[143] 公司委员会相关 - 董事会成立审核、薪酬、提名三个委员会并制定职权范围[144] - 审核委员会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潘启健先生为主席,2024年举行两次会议,一次有外聘核数师出席[145] - 审核委员会2024年工作包括审阅年报、业绩公告,建议续聘外聘核数师,检讨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成效等[146][147] - 集团2024年财务报表审计前,审核委员会与外聘核数师商讨审计规划等工作并批准审计费用[147] - 薪酬委员会于2018年9月13日成立,2024年举行两次会议[14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1名高级管理层成员(非董事)薪酬在150.0001万至200万港元[149] - 提名委员会于2018年9月13日成立,2024年举行两次会议[150] - 提名委员会建议陈家健先生及潘启健先生于2025年5月16日股东周年大会重选连任[150] 公司政策与制度 - 公司制定人力资源和反贪污政策,通过培训强化依法、合乎道德和负责任行事的价值观[122] - 公司提倡从董事会到员工的问责文化,通过开放沟通和透明绩效评估系统审查员工[123] - 公司鼓励团队灵活应对营商环境变化,关注可持续发展[124] - 公司收到独立非执行董事年度独立确认书,认为全体符合独立性指引,且无独立非执行董事任职超9年或在7间以上上市公司任董事[130][131] - 公司为董事及高级职员投购责任保险[13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安排反贪污培训作为董事及员工持续专业发展一部分[138] - 公司采纳董事会多元化政策,提名委员会进行年度检讨并将物色女性候选人提升性别多样性[140] - 公司无内部审核部门,委聘外部专业公司作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审查顾问[157] - 董事会及审核委员会认为未发现重大内部控制缺陷,风险管理及内部审核控制系统有效及充足[157] - 公司制定举报政策,由审核委员会检讨确保调查安排恰当[157] - 公司有反贪污政策,概述商业道德期望及要求和调查报告机制[158] - 公司采纳披露内幕消息政策,确保内幕人士履行责任[158] - 持有公司缴足股本(附有投票权)不少于十分之一的股东可要求董事会召开股东特别大会[160] - 若董事会在呈递要求后21日内未召开大会,要求人可自行召开,但须在寄发要求后2个月内举行[160]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相关 - 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为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