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表现 - 收入增加8%至918.3万美元(2023年:851.2万美元)[11][15]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170.6万美元(2023年:亏损397.4万美元)[11][15] - 每股基本盈利为0.16美分(2023年:每股基本亏损0.36美分)[11][15] - 海运业务溢利贡献增至309.7万美元(2023年:222.7万美元)[11] - 出售一间附属公司收益10.6万美元(2023年:亏损210万美元)[11] - 就一艘船舶拨回减值亏损9.1万美元(2023年:确认减值亏损100.8万美元)[11] - 按公允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债务工具信贷亏损拨备减少至38.9万美元(2023年:114.6万美元)[11] - 不存在公司分占一间合营公司亏损(2023年:78.8万美元)[11] - 海运业务收入增长9%至918.3万美元(2023年:844.9万美元)[16] - 海运业务溢利增长39%至309.7万美元(2023年:222.7万美元)[16]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170.6万美元(2023年:亏损397.4万美元)[26] 成本和费用 - 公司员工成本93万美元,员工总数18名,船务代理开支193.6万美元用于64名船员服务[37] - 公司借贷已全部偿还,2024年财务成本为2万美元,较2023年的18.7万美元下降89%[28] 现金流和财务状况 - 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总额为1893.8万美元(2023年:1784.9万美元)[27] - 流动比率大幅提高至19.60(2023年:9.76)[27] - 公司银行利息收入增长27%至77.6万美元,2023年为61.2万美元[28] - 公司借贷比率降至零,2023年底借贷总额75.6万美元除以权益总额5709.8万美元,比率约为1%[28] - 公司可供分派储备达1777.2万美元[62] - 公司两艘船舶账面金额2557.4万美元曾抵押给金融机构,2024年底已解除抵押[34] - 公司公开发售筹得净额862.1万美元,其中580万美元拨作海运业务营运资金[31] 业务线表现 - 海运业务收入增长9%至918.3万美元(2023年:844.9万美元)[16] - 海运业务溢利增长39%至309.7万美元(2023年:222.7万美元)[16] - 投资控股业务确认信贷亏损拨备38.9万美元(2023年:114.6万美元)[20][21] - 商品贸易业务自2021年度起暂停运营,投资物业已于2022财年出售,两项业务在2023及2024财年均无产生收入[134] - 公司主要业务为海运、投资控股、物业持有及投资以及商品贸易,其中海运业务包括船舶租赁活动[131] 市场环境与运营 - 全球散货商品需求上升推动海运市场基本面改善[10][15] - 红海危机加剧全球运力紧张局势推动市场运费上升[10][15] - 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在2024年3月达2400点高位,12月降至1000点低位[16] - 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在2024年波动剧烈,3月达2400点高位,12月跌至1000点低位[39] - 公司面临航运市场波动、地缘政治风险及贸易限制导致的运价波动风险[40] - 公司存在因漏油、碰撞等事故导致的运营中断及保险无法覆盖全部索赔的环境风险[43] 资产交易 - 收购二手干散货船"Diva"代价为1475万美元[18] - 出售干散货船"Zorina"获得1380万美元[19] 客户和供应商集中度 - 最大客户占年销售额约51.5%[64] - 前三大客户占年总销售额约96.8%[64] - 最大供应商占年总采购额约36.4%[64] - 前五大供应商占年总采购额约55.0%[64] 公司治理 - 董事会由6名董事组成包括3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89] - 2024年举行4次董事会会议和2次股东大会[94] - 执行董事李春阳和王煜出席全部4次董事会会议及股东大会[94] - 独立非执行董事周奇金、鲍少明和曹海豪出席全部4次董事会会议[94] - 新任执行董事胡英厦于2024年10月8日获任命出席1次董事会会议[90][94] - 前执行董事苏家乐于2024年11月22日辞任出席3次董事会会议[94] - 自2024年11月22日起偏离企业管治守则主席职位空缺[95] - 独立非执行董事委任任期为12个月可自动续期[96] - 独立非执行董事至少每三年轮值退任一次[96] - 公司承担董事寻求独立专业意见的费用[89][92] - 薪酬委员会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年内举行2次会议,成员出席率均为100%[97] - 提名委员会由3名成员组成,包括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98] - 提名委员会年内举行2次会议,成员出席率均为100%[99] - 审计委员会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05] - 审核委员会在2024年度举行了3次会议,所有成员出席率均为100%[106] - 公司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系统有效性获得年度审阅[106][108] - 公司委聘罗马风险咨询有限公司作为独立外判内部核数师进行年度风险检阅[108][110] - 经检阅确认2024年度无重大内部监控及风险管理弱点[111] - 董事会全面负责股东通讯政策的执行和定期审查[124][125] - 股东通讯政策通过多种渠道实施包括股份登记处、公司网站及股东大会[124] - 公司网站www.courageinv.com发布年报、通告及公司通讯等资料[127] - 公众持股量至少占公司已发行股份总额的25%[128] - 股东特别大会召开需持有不少于10%缴足股本的股东书面要求[116] - 股东提出动议需持有不少于总投票权5%或不少于100名股东[119] - 股东提名董事候选人需提前至少7日提交书面通知[120] - 举报政策为集团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113] - 反欺诈及反贪污政策适用于所有员工及业务伙伴包括客户供应商和债务人[112] - 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上市证券的记录[79] - 公司无股票挂钩协议(除购股权计划外)[80] - 无董事在重大合约中拥有重大权益[69] - 无董事持有竞争性业务权益[77] - 董事酬金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11[68] - 购股权计划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26[71] - 关连交易获豁免申报及批准要求[75] - 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享有董事及高级职员责任保险保障[67] - 公司秘书王煜女士在2024年度完成至少15小时专业培训[114] - 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已审核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综合财务报表[83] - 外聘核数师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审计服务酬金为113万港元[104] - 外聘核数师非审计服务酬金为2万港元[104]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已获审阅并建议董事会审批[106]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已获审阅并建议董事会审批[106] - 公司确认2024年度财务报告真实公平反映集团财务状况并符合会计准则[107] - 集团未设立内部审计职能,但通过外判核数师进行风险监控[108] - 董事会认为集团拥有充裕财务及人力资源履行会计及财务报告职能[111] 股息政策 - 公司不派付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58] - 股息政策考虑因素包括集团财务表现、可分派储备及流动资金状况等[126] 股权结构 - 刘赛囡女士通过华建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315,990,132股,占已发行股本28.79%[74] ESG表现 - 2024财年ESG报告涵盖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数据,并提供2023财年可比数据(如适用)[133] - ESG报告范围涵盖集团所有业务运营(除物业持有及投资和商品贸易业务外),这些业务以办公室办公为主[134] - ESG绩效指标数据来自集团直接控制的公司和附属公司[134] - 董事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会议监督ESG事宜,包括制定总体方法、管理风险及审查绩效[132] - 业务及职能部门指定人员每年至少向董事会报告一次ESG策略、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机制的评估情况[132] - 集团通过股东大会、年报、公告及投资者会议与股东及投资者沟通,关注持续盈利及股东回报[139] - 集团与供应商通过满意度评估、实地参观及定期会议沟通,关注公平公开采购及合作共赢[139] - 集团通过培训、绩效检讨、内联网及定期会议与雇员沟通,关注薪酬福利及雇员发展[139] - 公司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密度为172.87 tCO2e/雇员[150] - 公司范围2间接温室气体排放为5.24 tCO2e[151] - 公司范围3其他温室气体排放为3106.494 tCO2e[151] - 公司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3111.734 tCO2e[151] - 公司设定2030财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密度降低20%的目标[146] - 公司2023财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8.94 tCO2e[151] - 公司2023财年范围2间接温室气体排放为6.93 tCO2e[151] - 公司2023财年范围3其他温室气体排放为2.01 tCO2e[151] - 公司2023财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密度为0.53 tCO2e/雇员[151] - 公司无害废物总量密度为0.02吨/雇员,较2023财年0.01吨/雇员增长100%[153][154] - 公司无害废物总量为0.37吨,较2023财年0.16吨增长131%[154] - 办公室用纸量为0.37吨,较2023财年0.16吨增长131%[154] - 公司能耗总量为7943千瓦时,较2023财年10189千瓦时下降22%[158] - 能耗总量密度为441.28千瓦时/雇员,较2023财年599.35千瓦时/雇员下降26.37%[157][158] - 间接电力消耗为7943千瓦时,较2023财年10189千瓦时下降22%[158] - 公司制定2030财年降低无害废物密度目标[155] - 公司计划2026财年前完成办公室照明全面改用LED灯泡[159] - 公司计划2026财年前安装占用传感器实现照明自动控制[159] - 公司以2024财年为基准年制定2030财年降低用电总量密度目标[159] - 公司在供应商评选中优先考虑已获得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供应商[199] - 公司通过定期实地考查监控供应商或分包商的环境及社会风险[199] - 公司鼓励业务伙伴及供应商考虑气候变化对其运营构成的风险[199] 人力资源 - 公司于2024年12月31日共有18名全职雇员,较2023年财政年度的17名增加1名[171] - 2024年财政年度雇员总流失率为27.78%,2023年财政年度流失率为0%[184] - 按性别划分的男性雇员流失率为57.14%,女性雇员流失率为9.09%[185] - 按年龄组别划分的30-50岁雇员流失率为11.11%,50岁以上雇员流失率为50.00%,30岁以下雇员流失率为0.00%[185] - 按地理位置划分的香港雇员流失率为22.22%,新加坡雇员流失率未确定[185] - 公司雇员性别分布为男性7名、女性11名(2024年12月31日)[172] - 公司雇员年龄分布为30岁以下1名、30-50岁9名、50岁以上8名(2024年12月31日)[175] - 公司雇员地理分布为香港18名、新加坡6名(2024年12月31日)[176][178] - 公司雇员类别分布为高级管理层1名、管理层8名、普通雇员9名(2024年12月31日)[179] - 2024年财政年度离职雇员总数为5名,2023年财政年度为0名[184] - 2024财年公司受训雇员百分比为77.78%,较2023财年76.47%有所提升[196] - 2024财年雇员平均受训时数为20.00小时,较2023财年35.59小时有所下降[196] - 男性雇员2024财年受训百分比为85.71%,平均受训时数25.71小时[196] - 女性雇员2024财年受训百分比为72.73%,平均受训时数16.36小时[196] - 高级管理层2024财年受训百分比保持100%,平均受训时数25.00小时[196] - 管理层2024财年受训百分比保持100%,平均受训时数40.00小时[196] - 普通雇员2024财年受训百分比为55.56%,平均受训时数13.33小时[196] - 2024财年及过往三年均无因工伤亡事件报告[194] - 2024财年无因工伤造成的工作日损失[194] - 公司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包含安全管理手册和船上应急计划[195] - 1名高级管理人员年薪在50万港元至100万港元范围内[97] - 董事会由2名女性董事和4名男性董事组成,性别比例为1:2[100] - 员工(含高级管理人员)男女比例约为7:11[101] 供应商管理 - 公司2024财年主要供应商数量为9名,较2023财年的6名增加了3名或50%[200] - 公司2024财年涉及供应商聘用实务的主要供应商数量为2名,与2023财年持平[200] - 公司2024财年香港地区主要供应商数量为2名,与2023财年持平[200] - 公司2024财年中国地区主要供应商数量为3名,较2023财年的2名增加了1名或50%[200] - 公司2024财年新加坡地区主要供应商数量为1名,较2023财年的2名减少了1名或50%[200] - 公司2024财年其他地区主要供应商数量为3名,2023财年该数据为0[200] - 公司高级管理层负责招标过程中的所有决策[200]
勇利投资(01145) - 202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