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业绩:收入和利润(同比变化) - 公司2024年总收入为4.816亿港元,同比下降1.1%或550万港元[21] - 公司2024年综合亏损为3.402亿港元,较2023年1.644亿港元扩大107%[21] - 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为1.669亿港元,较2023年1.734亿港元下降3.7%[22] - 基础亏损为3900万港元,较2023年2830万港元扩大37.8%[22] - 香港业务毛租赁收入增长至2.929亿港元,同比增长1250万港元或4.5%[27] - 酒店房费及餐饮收入下降至1.018亿港元,同比减少530万港元或4.9%[27] - 美国Montgomery Plaza毛租赁收入下降至5730万港元,同比减少1280万港元或18.3%[28] 财务业绩:成本和费用(同比变化) - 投资物业公允值亏损(扣除递延税)为3.012亿港元,较2023年1.36亿港元增长121%[21] - 资本性开支降至1580万港元(2023年:3650万港元)[30] 业务表现:物业租赁 - 香港物业租赁收入同比增长4.5%,但被美国业务收入下降所抵消[21] - 办公室出租率降至55%(2023年:65%)[28] - 投资物业估值下降3.4%至92.95亿港元,减少3.265亿港元[22] - 公司采用多元化租赁策略并积极策划租客组合以提升弹性[149] - 公司更频繁检视定价策略并采取弹性措施应对市场变化[149] - 公司与物业代理保持密切联系以掌握市场供求变化[149] - 经济波动导致租户可能终止租赁或拖欠租金[152] - 对潜在租户进行行业质量和稳定性评估[152] - 征收更高按金或要求董事个人担保作为租赁担保[152] 业务表现:酒店及餐饮 - 酒店及餐饮业务收入同比下降4.9%[21] - 雅格酒店平均入住率降至81.2%(2023年:85.0%),日均房价降至1110港元(2023年:1142港元)[27] - 翡格酒店平均入住率升至94.0%(2023年:93.1%),日均房价升至1284港元(2023年:1278港元)[27] - 酒店业务收入占比约25%[151] - 酒店入住率已下降至约60%-70%[151] - 酒店实施无纸化入住手续 客房采用森林管理委员会认证再生纸[185] 财务结构和负债 - 集团银行贷款总额增加至26.297亿港元(2023年:25.800亿港元)[29] - 净负债比率升至30.8%(2023年:28.9%)[29] - 长期银行贷款中1年内到期部分降至3.605亿港元(2023年:11.432亿港元)[35] - 权益总额下降4.2%至85.412亿港元[22] - 公司银行借贷以浮动利率计息,受香港银行同业拆息或美国有担保隔夜融资利率波动影响[148] - 公司面临高水平的利率风险及资金流动性风险[148] - 公司采取利率互换安排固定利率以管理风险[148] - 公司保留充足手头现金并通过足够承诺信贷额度补充可用资金[148] 股息和分派 - 提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5港仙,较2023年6港仙减少16.7%[23] - 公司宣派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港币4仙,合共港币11,507,000元[50] - 公司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港币5仙,合共港币14,383,000元[5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股息合计为每股普通股港币9仙[51] - 公司于2024年12月31日可分派储备为港币595,165,000元[58] - 公司于2023年中期股息为每股普通股港币6仙,合共港币17,260,000元[50] - 公司于2023年可分派储备为港币610,309,000元[58] - 公司股息政策无固定派息比率,股息形式可包括现金、股份或其他董事会认可形式,未申领股息6年后可被董事会没收[86][87] 董事会和公司治理结构 - 董事会由7名成员组成,包括5名执行董事(含主席兼行政总裁马清伟)和2名非执行董事[4][7] - 主席兼行政总裁马清伟现年71岁,1974年加入公司,1984年起担任主席[7] - 副主席马清鏗现年66岁,1981年加入公司,2005年起担任副主席,现为大生银行董事会主席[8] - 副主席马清扬现年61岁,1987年加入公司,2019年起担任副主席,2010年获管理博士学位[9] - 常务董事马清权现年72岁,1976年加入公司,1984年起担任常务董事,现为大生银行行政总裁[10] - 常务董事马清秀现年74岁,1974年加入公司,1991年起担任常务董事,为薪酬委员会成员[11] - 非执行董事张永锐现年75岁,1983年加入公司,为审核委员会成员及胡关李罗律师行顾问[12] - 公司董事会由5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和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符合上市规则要求至少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且占比至少三分之一的规定[96] - 公司董事会主席与行政总裁由同一人(马清伟)兼任,自2017年6月15日起生效[107] - 公司2024年度基本遵守联交所企业管治守则,仅豁免守则条文第C.2.1条(主席与行政总裁角色分立)[93] - 所有非执行董事签署三年任期委任书,超九年任期需股东独立决议审议[108] - 何志强于2024年5月24日获委任为董事,已根据上市规则第3.09D条获取法律意见[97] - 四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周国勋、姚纪中、陈龙清、何志强)参与审计委员会[110] - 五名执行董事(马清伟、马清铿、马清扬、马清权、马清秀)完成企业治理与专业技能培训[106] - 新委任董事接受企业治理及法规培训,内容涵盖会计/财务/管理技能[106] - 独立非执行董事每年提交书面独立性确认,提名委员会每年评估其独立性[96][101] - 非执行董事薪酬不包含绩效相关的股本权益薪酬(如购股权或授股)[100] - 董事会每年最少举行4次会议,大部分董事亲自或通过电子通讯方式参与,会议通知期至少14天[104] - 董事会主席每年至少与独立非执行董事举行一次无其他董事参与的会议[105] - 董事会年内举行4次会议,所有董事均全勤出席[124] - 股东周年大会所有董事均出席[124] 委员会运作 - 审计委员会年内举行两次会议,负责财务报告、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审查[110][111] - 薪酬委员会年内举行两次会议,评估执行董事表现并建议奖金结构及退休金计划[111] - 提名委员会年内举行1次会议[115] - 审核委员会年内举行2次会议,相关董事均全勤出席[124] - 薪酬委员会年内举行2次会议,相关董事均全勤出席[124] - 审计委员会建议委任罗兵咸永道为独立核数师并批准其薪酬条款[113] - 薪酬委员会参考同业公司薪资水平制定执行董事及高管薪酬政策[111] 股权结构和主要股东 - 执行董事马清伟持有公司普通股164,744,839股,占总股本57.2688%[65] - 执行董事马清铿持有公司普通股8,778,269股,占总股本3.0515%[65] - 锦灿公司持有公司普通股138,998,248股,占总股本48.3187%[67] - 运璿投资有限公司持有公司普通股21,138,237股,占总股本7.3481%[67] - 金运投资有限公司持有公司普通股15,488,636股,占总股本5.3842%[67] - 公司确认截至2024年12月31日保持超过25%的公众持股量[74] - 所有执行董事同时担任锦灿公司董事及股东,存在潜在业务竞争[75] 审计和核数师 - 公司核数师为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负责审计财务报表[5] - 核数师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完成本年度综合财务报表审计并愿续任[91] - 核数师审计费用为港币224.6万元,非审计服务费用为港币81.6万元[127] - 其他核数师审计相关费用为港币77.9万元,非审计服务费用为港币32.1万元[127] 风险管理与内部监控 - 董事会每年至少一次检讨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系统效能[140] - 内部监控系统依据COSO《内部监控-综合框架(2013)》原则建立[141] - 审核委员会2025年3月确认风险管理系统足够有效[153] - 董事会确认无重大监控失误或弱项[153] - 公司维持董事责任保险,为集团董事提供履职相关损失及责任的保障[89][90] 市场环境与风险因素 - 公司面临因经济及地缘政治持续波动带来的高风险市场环境[149] - 香港居民"北上消费"趋势增强对本地零售及餐饮物业需求造成不利影响[149] - 香港银行贷款利率持续波动增加企业财务成本不确定性[149] - 联交所2024年4月发布加强气候相关披露新规[150] - 公司成立环境、社会及管治工作小组应对新规[150] - 公司评估极端天气导致运营和供应链中断风险相对较低因供应商和业务主要在香港[200] - 极端天气可能增加公司能源消耗进而增加运营成本[200] - 香港特区政府2050年前碳中和目标可能增加公司运营成本和额外业务支出[200] - 公司正努力提高气候抵御力以最小化对运营的影响[200] 环境、社会及管治(ESG)表现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涵盖2024年度及2023年对比数据[157] - 公司香港办公室及营运地点贡献集团约88%收入[162] - 公司识别出23个重要ESG主题涵盖排放物、资源使用及气候变化等领域[170] - 董事会每年至少与ESG工作小组举行一次会议监督策略实施[166] - ESG风险评估结果每年向董事会汇报进行检讨[167] - 报告范围不包括美国分部环境及社会数据[162] - 重要性评估采用识别、优先排序及验证三步骤管理可持续主题[168] - 持份者意见通过网上调查收集用于确定ESG主题优先次序[171] - 邦盟汇骏环境顾问有限公司为ESG报告提供有限度保证[163] - 数据统计方法与上年保持一致确保可比性[159] - ESG工作小组由行政总裁及营运和酒店业务主管组成[166] 排放物管理 - 氮氧化物排放量为36.6千克,同比下降3%[180] - 硫氧化物排放量为0.6千克,同比持平[180] - 颗粒物排放量为2.0千克,同比下降9%[180] - 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范围I及II)同比增加1%[181] - 物业分部温室气体排放量为3,632.6吨二氧化碳当量[181] - 酒店分部温室气体排放量为1,719.1吨二氧化碳当量[181] - 物业分部碳排放密度为每平方米0.03吨二氧化碳当量[181] - 酒店分部碳排放密度为每位客户0.01吨二氧化碳当量[181] - 公司设定至2032财年废气排放量较2022财年基准减少10%的目标[180] - 公司设定至2032财年温室气体排放量较2022财年基准减少10%的目标[182] - 公司范围I温室气体直接排放227.5吨二氧化碳当量 较上年223.1吨增长1.97%[183] - 公司范围II间接排放5124.2吨二氧化碳当量 其中物业用电排放3507.0吨 酒店用电排放1591.5吨[183] - 范围III其他间接排放64.5吨二氧化碳当量 其中商务出差排放21.4吨 较上年13.1吨增长63.4%[183] - 温室气体排放总量5416.2吨二氧化碳当量 物业分部占3676.1吨 酒店分部占1740.1吨[183] - 物业分部碳密度0.03吨二氧化碳当量/平方米 酒店分部碳密度0.01吨二氧化碳当量/客户[183] - 商务旅行减排措施包括优先选择视频会议及直飞航班[187] 资源使用和能源管理 - 公司总能源消耗为10,313.4兆瓦时,较2023财年9,907.6兆瓦时增长4%[192] - 电力消耗占能源总量90%,达9,295.6兆瓦时[190][192] - 直接能源消耗中汽油用量393.9兆瓦时(物业)同比下降7.5%[192] - 酒店煤气消耗548.6兆瓦时,较上年478.6兆瓦时增长14.6%[192] - 物业电力消耗6,884.3兆瓦时,同比增长7.8%[192] - 总耗水量40,511.2立方米,同比下降6%[194] - 物业耗水密度0.14立方米/平方米,较上年0.15下降6.7%[194] - 酒店耗水密度保持0.18立方米/客户[194] - 设定2032财年能源消耗较2022基准减少10%目标[190] - 设定2032财年耗水量较2022基准减少10%目标[193] - 公司定期检查酒店供水设施确保无渗漏[199] - 公司使用双冲水式厕所系统节约用水并重复使用淡水冷却塔系统排水[199] - 公司安装自动感应水龙头以节约用水[199] - 公司在采购决策中优先考虑有效节水产品[199] - 公司定期检查喉管及管道是否有漏水裂缝并及时维修[199] - 公司选用水务署用水效益标签计划下1级或2级水泵器材和设备[199] 废物管理 - 无害废物总量3.6吨 较上年4.5吨下降20% 其中物业废物2.3吨 酒店废物1.3吨[185][188] - 废物密度指标保持稳定 物业分部0.00002吨/平方米 酒店分部0.00001吨/客户[185][188] - 公司设定2032财政年度总废物量较2022基准减少10%的目标[186] 人力资源和薪酬 - 高层管理人员薪酬在350万至400万港元区间有2人[114] - 高层管理人员薪酬在250万至300万港元区间有1人[114] - 高层管理人员薪酬在150万至200万港元区间有1人[114] - 公司女性员工(含高层管理人员)占比为46%[121] - 董事会由1名女性董事和9名男性董事组成[121] 慈善和社区投资 - 公司慈善及其他捐款金额为港币3,032,000元[53] - 公司于2023年慈善捐款金额为港币2,734,000元[53] 供应商和客户集中度 - 最大供应商采购占比7.8%,前五大供应商合计采购占比24.6%[73] - 最大客户收入占比15.4%,前五大客户合计收入占比31.9%[73] 银行关系和融资 - 公司银行业往来机构包括东亚银行、恒生银行、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及大生银行[4] 股东权利和通讯 - 持有至少5%表决权的股东可要求召开股东特别大会[129] - 持有至少2.5%表决权或至少50名股东可提呈股东周年会议决议[132] - 股东建议决议需在会议前6周提交不超过1000字的陈述书[133] - 公司设有股东通讯政策确保信息及时全面披露[136] - 股东可选择收取公司通讯的语言和形式(印刷本或电子)[137] 公司秘书和合规 - 公司秘书年度接受专业发展培训超过15小时[128]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准则,所有董事确认2024年度均遵守该准则[94][95] 未发生事项声明 - 公司未签订任何股票挂钩协议[71] - 公司未签订任何管理及行政合约[72] - 公司未发生董事拥有重大权益的重要交易、安排及合约[70]
大生地产(00089) - 202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