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川控股(01420) - 2024 - 年度财报
川控股川控股(HK:01420)2025-04-15 17:09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益为143,750千新加坡元,较2023年的120,832千新加坡元增长18.97%[7] - 2024年公司毛利为18,959千新加坡元,毛利率为13.2%,2023年毛利为8,592千新加坡元,毛利率为7.1%[7][9] - 2024年公司除所得税前溢利为11,220千新加坡元,年内溢利率为5.7%,2023年分别为4,557千新加坡元和2.7%[7][9]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纯利净额为8,141千新加坡元,2023年为3,245千新加坡元[7] - 2024年公司每股基本盈利为0.64新加坡仙,摊薄后为0.61新加坡仙[7] - 2024年末公司非流动资产为106,440千新加坡元,流动资产为85,059千新加坡元,资产总值为191,499千新加坡元[8] - 2024年末公司非流动负债为37,338千新加坡元,流动负债为51,013千新加坡元,负债总额为88,351千新加坡元[8] - 2024年末公司权益总额为103,148千新加坡元,每股资产净值为8.16新加坡仙[8] - 2024年公司流动比率为1.7倍,资产负债比率为0.5倍[9] - 公司收益急增约19.0%,达到约143.7百万新加坡元,公司拥有人应占纯利跃升约150.9%,达到约8.1百万新加坡元,毛利显著提升约120.7%[13] - 公司报告年度收益约14380万新加坡元,同比大幅增加约19.0%[32] - 公司录得毛利约1900万新加坡元,同比显著增长约120.7%[33] - 公司拥有人应占纯利约810万新加坡元,同比显著增长约150.9%[33] - 公司毛利率由约7.1%上升至约13.2%,纯利率由约2.7%增长至约5.7%[33] - 2024年总收益约143.8百万新加坡元,较2023年激增约22.9百万新加坡元或19.0%,毛利增长约120.7%至约19.0百万新加坡元,毛利率增至约13.2%,溢利约为8.1百万新加坡元[50] - 2024年其他收入及收益约为3.2百万新加坡元,较2023年减少约0.8百万新加坡元[54] - 2024年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轻微增加约10.6%至约7.7百万新加坡元[55] - 2024年融资成本增加至约2.0百万新加坡元,2023年为约237,000新加坡元[56] - 2024年所得税开支约为3.1百万新加坡元,2023年为约1.3百万新加坡元[58] - 公司拥有人应占纯利约为810万新加坡元,较2023年的约320万新加坡元大幅增加约150.9%,2024年纯利率达约5.7%,2023年为约2.7%[59] - 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64新加坡仙,每股摊薄盈利为0.61新加坡仙;2023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31新加坡仙,每股摊薄盈利为0.29新加坡仙[60]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3140万新加坡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3010万新加坡元[61][68] - 2024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约2880万新加坡元,2023年约为2250万新加坡元;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约为4300万新加坡元,2023年约为1100万新加坡元;融资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约为1540万新加坡元,2023年融资活动所用约460万新加坡元[62][63][64] - 2023年11月17日的认购事项所得款项净额约为260万新加坡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按拟定用途悉数动用[65][6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有流动及非流动银行借款及租赁负债合共约5210万新加坡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约870万新加坡元有所激增,2024年资产负债比率约为0.51倍,2023年约为0.09倍[67] - 集团持有现金及现金结馀约3270万新加坡元,因担保安排及银行融资抵押扣减约1310万新加坡元[68]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融资由约130万新加坡元的已抵押存款作抵押,租赁负债由账面价值约1530万新加坡元的已出租资产质押作抵押[70]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建筑合约履约保函或然负债约710万新加坡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720万新加坡元[7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投资约1070万新加坡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1230万新加坡元[72]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的资本承担约为210万新加坡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180万新加坡元[72]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涉足物业投资领域,产生收益约710万新加坡元,占总收益约4.9%[32] - 土方工程及配套服务分部收益由约8440万新加坡元攀升至约9740万新加坡元[32] - 土方工程及配套服务分部贡献总收益约67.8%,金额约为9740万新加坡元,较2023年增长约15.4%[3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参与72个正在进行的土方工程及配套服务项目,2024年获得26个新项目,总合约价值约为1.22亿新加坡元[37] - 一般建筑工程分部2024年产生收益约3920万新加坡元,较2023年有策略性增长[38] - 2024年集团参与10个正在进行的一般建筑工程项目,获得3个新项目,总合约价值约为5680万新加坡元[38] - 物业投资收购事项在2024年6 - 12月为集团综合收益贡献约710万新加坡元[39] - 土方工程及配套服务是主要收益来源,占总收益约67.8%,收益同比增加约15.4%至约97.4百万新加坡元,毛利激增逾三倍至约14.4百万新加坡元[51] - 2024年获得26个新的土方工程及配套服务项目,总合约价值约为122.0百万新加坡元,有72个正在进行项目,合约金额合计约为582.4百万新加坡元[51] - 一般建筑工程收益约为39.2百万新加坡元,较2023年有策略性增长,但毛利适度下降至约3.2百万新加坡元[52] - 2024年取得3个新的一般建筑工程项目,合约价值合计约为56.8百万新加坡元[52] - 物业投资为综合收益贡献约7.1百万新加坡元,毛利达约1.3百万新加坡元[53] 公司业务发展与战略举措 - 2024年公司通过收购Hulett Construction全部股权及中标外籍工人宿舍运营标书加强财务基础和运营韧性[12] - 公司获得破纪录的29个项目,估计总合约价值约为178.8百万新加坡元[14] - 公司凭借突出的新加坡建设局A2级别承建商地位,获得大型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组合[14] - 公司实施先进的成本管理生态系统,提升资源运用,降低长期营运成本[15] - 公司革新技术培训模式,开展先进的无人机操作培训[15] - 公司在设施内安装高效能的太阳能电池板阵列,部署先进机器人及智能自动化系统[16] - 公司遵循且超越全球环境标准,符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16] - 新加坡建筑界将把握重大基础设施投资机遇,公司做好策略性准备[17] - 公司基于可供制造和装配的设计原则,提升项目技术能力[18] - 公司以“绿色思维;绿色行动”为业务精神,履行环境保护承诺[18] - 集团策略重点放在土地物业分部和优质甲级办公楼市场,其出租率显著稳定[35] - 集团实施可供制造和装配的设计技术,如先进的混凝土及结构钢构件的场外预铸技术[35] - 集团策略性分散发展至物业重建计划,实施全面风险缓解措施[36] - 集团凭借项目管理能力、投标评估团队专长和运营资源,寻求重大基础设施发展项目机遇[36] - 集团通过严谨项目选择及执行方针、先进项目管理方法,确保最佳资源分配和管理收益周期性[38] - 公司收购Hulett Construction资产,减轻新加坡外籍工人住宿成本上升压力,提升劳工住宿及重型车辆管理基础设施能力[45] - 公司成功取得建屋发展局宿舍营运标书,确保经常性租金收益来源,提升财务稳定性[45] - 公司参与建屋发展局Toa Payoh West项目,负责运河改道等土木工程作业[44] - 公司与建屋发展局合作Telok Blangah C1及Woodlands C1等项目,展现项目执行能力[44] - 公司在物业部署光伏系统,在基础设施项目整合机器人系统,推动可持续发展[46] - 公司实施市场情报系统、财务管治规程及风险缓解策略应对行业挑战[47] - 公司推行人才发展举措,结合绩效花红机制,增强组织适应能力[48] 新加坡市场环境与行业趋势 - 全球经济2024年增长3.1%,欧洲先进经济体增长0.8%,新加坡增长4.4%[24] - 新加坡建造业2024年实际增长3.3%,建筑需求总额达442亿新加坡元,超越350亿新加坡元的年中预测,首三季建筑合约价值同比增加34.1%,进度付款同比上升8.2%[25] - 新加坡建筑格局2024年实施“工业5.0”技术,如樟宜机场5号航站楼预计耗資100亿新加坡元,跨岛大眾捷運線全长50公里,滨海湾金沙擴建项目价值45亿新加坡元,CORENET X平台使项目审批时间缩短20%[26] - 新加坡物业投资2024年投资销售总额达266亿新加坡元,较去年增加32.5%,私宅一季度价格增长1.4%,土地物业一季度价格升幅2.6%[27] - 新加坡2025年建筑实际需求预计达350亿 - 390亿新加坡元,较疫情前增0.3% - 11.7%[43] - 新加坡2025年建造业实际产值预计达300亿 - 320亿新加坡元,略高于2019年水平[43] - 新加坡2025年授出建筑合约价值预计为470亿 - 530亿新加坡元,较2024年估计的442亿显著增加[43] 公司人员与组织架构 - 彭先生获委任为TOTM Technologies Limited独立非执行主席,自2024年12月16日起生效,其在银行业及管理角色有逾30年经验[88] - Bijay Joseph先生于2015年10月5日获调为执行董事,在建造业有逾32年工作经验[89] - 王雪芬女士于2024年11月1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在建造业会计及财务领域有逾19年经验[90] - 黄献英先生于2019年12月17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及审核委员会成员,有逾25年管理经验及逾19年房地产行业经验[91] - 黄家宝先生于2022年5月27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有逾18年提供财务审计及咨询服务经验[92] - 许风雷先生于2020年10月16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在电信等领域有逾21年经验[93] - 刘仁康先生于2015年10月5日获调为执行董事,2022年5月27日退任,在建造业有逾22年工作经验[95] - 王雪芬女士自2020年1月1日起任公司首席财务官,自2024年6月26日起任人力资源部门主管[90] - 黄家宝先生于2005 - 2013年在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工作八年,最后职位为审计经理[92] - 许风雷先生于2011 - 2017年为ZTE Singapore Pte. Ltd.董事总经理[93] - 2024年1月1日彭耀傑先生由非執行董事獲調任為執行董事,2024年11月1日王雪芬女士獲委任為執行董事[105] - 2024年12月31日,董事會由七名董事組成,包括四名執行董事及三名獨立非執行董事[106] - 本年度內及直至本年報日期,董事會遵守上市規則第3.10(1)、3.10(2)及3.10A條的規定[109] - 目前董事會有三名獨立非執行董事,佔超過三分之一的董事會人數,且其中至少一名具備適當專業資格或會計或相關財務管理專長[109] - 本年度內,概無獨立非執行董事通知公司有影響其獨立性的情況變動,公司收到每名獨立非執行董事年度獨立性確認函[109] - 行政总裁兼执行董事林桂廷基本薪金从每年1,041,600新加坡元上调至1,113,600新加坡元,上调幅度约6.91%[113] - 执行董事Bijay Joseph基本薪金从每年276,000新加坡元上调至336,000新加坡元,上调幅度约21.74%[113] - 董事会主席兼执行董事彭耀傑每年基本薪金为120,000新加坡元[113] - 首席财务官兼执行董事王雪芬每年基本薪金为176,400新加坡元,固定年终花红14,700新加坡元[114] - 所有董事任期三年,至少每三年于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值退任一次和重选连任[113] - 林桂廷服务合约自2022年6月1日开始为期三年[113] - 彭耀傑新服务合约自2024年1月1日开始为期三年[113] - Bijay Joseph服务合约自2022年6月1日开始为期三年[113] - 王雪芬新服务合约自2024年11月1日开始为期三年[114] - 独立非执行董事黄献英自2022年12月17日起续约三年,年董事袍金21,000新加坡元[115] - 独立非执行董事黄家宝自2022年5月27日起任职三年,年董事袍金180,000港元[115] - 独立非执行董事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