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益292,444千港元,较2023年的314,840千港元减少7.1%[5] - 2024年公司经营溢利5,200千港元,2023年经营亏损68,531千港元[5] - 2024年公司持续经营业务年内亏损14,662千港元,较2023年的74,737千港元减少80.4%[5] - 2024年公司基本每股亏损1.0港仙,较2023年的4.3港仙减少76.7%[5] - 2024年公司总资产642,939千港元,较2023年的712,011千港元减少9.7%[6] - 2024年公司总负债462,676千港元,较2023年的520,856千港元减少11.2%[6] - 2024年公司资产负债率36.7%,较2023年的45.3%有所下降[7] - 2024年公司股本回报率-7.9%,较2023年的-33.0%有所提升[7] - 2024年公司贸易应收款项周转天数255天,较2023年的247天增加[7] - 公司2024年总收入约29240万港元,较2023年约31480万港元减少约2240万港元(或约7.1%)[22][23][28] - 2024年公司总收益约29240万港元,较2023年约31480万港元减少约2240万港元,减少约7.1%[35] - 2024年公司材料成本约4140万港元,较2023年约4810万港元减少约670万港元,减少约13.9%,占2024年收益约14.2%,低于2023年的约15.3%[36] - 2024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约为2400万港元,较2023年约3460万港元减少约1060万港元,减少约30.6%[37] - 2024年公司雇员福利开支约为4400万港元,较2023年的约4860万港元减少约460万港元,减少约9.5%[38] - 2024年公司技术服务费约为12440万港元,较2023年约14310万港元减少约1870万港元,减少约13.1%[39] - 2024年金融资产减值拨回净额约为1120万港元,2023年为金融资产减值亏损净额约为560万港元[40] - 2024年公司经营利润约为520万港元,2023年则为经营亏损约6850万港元[43] - 2024年公司分占联营公司净亏损约700万港元,2023年为分占净利润870万港元[44] - 2024年公司亏损约为1470万港元,较2023年约7470万港元减少约6000万港元,减少约80.3%[45]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于联营公司的权益约为8440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约9070万港元减少约630万港元,持有百勤能源股权从约28.45%降至约27.67%[48] - 2024年12月31日,其他应收款项及按金总额约4220万港元,较2023年减少约2350万港元(或约35.8%)[49] - 2024年12月31日,存货约为840万港元,较2023年减少约1270万港元(或约60.2%),存货周转天数约为130天[50] - 2024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约为2.016亿港元,较2023年减少约410万港元(或约2.0%),平均周转天数约为255天,较2023年增加约8天[51] - 2024年12月31日,合约资产约1.101亿港元,较2023年减少约1000万港元(或约8.3%)[52] - 2024年12月31日,贸易应付款项约为2.032亿港元,较2023年减少约1950万港元(或约8.8%),平均周转天数约为470天,较2023年增加约25天[53] - 2024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1560万港元,较2023年减少约1070万港元,约2870万港元银行存款被法院冻结[54] - 2024年12月31日,银行及其他借款约1.472亿港元(2023年:1.871亿港元),其中约72.3%(2023年:54.5%)须于一年内偿还[55] - 2024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比率约为36.7%(2023年:45.3%)[56]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决定不建议派付2024年任何末期股息[16] 各地区市场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中国市场2024年收入约26820万港元,较2023年约26630万港元增加约190万港元(或约0.7%),占2024年总收入约91.7% [22] - 海外市场2024年收入约2420万港元,较2023年约4850万港元减少约2430万港元(或约50.1%),占2024年总收入约8.3% [22][23] - 中国北方市场2024年收入约4980万港元,较2023年约6770万港元减少约1790万港元(或约26.4%)[24] - 中国西南市场2024年收入约18520万港元,较2023年约17240万港元增加约1280万港元(或约7.4%)[25] - 中东市场2024年收入约1840万港元,较2023年约4780万港元减少约2940万港元(或约61.5%)[26] - 其他海外地区2024年收入约580万港元,较2023年约70万港元增加约510万港元(或约728.6%)[27] 各业务类型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油田项目工具及服务2024年收入约26750万港元,较2023年约26290万港元增加约460万港元(或约1.7%)[28] - 咨询服务2024年收入约2490万港元,较2023年约5190万港元减少约2700万港元(或约52.0%)[28][29] 钻井服务业务数据 - 2024年公司完成18口井的钻井服务,2023年为15口[32] 公司雇员相关情况 - 2024年,公司安排133次合计逾9222小时的培训,有178名雇员参加,2024年12月31日雇员人数195名,较2023年减少约23.8%[6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深圳及重庆办事处全职雇员189名,2023年为256名[130] - 公司雇员中女性占比85%,男性占比15%[132] - 公司18 - 25岁雇员占比6%,26 - 35岁占比4%,36 - 45岁占比32%,46 - 55岁占比36%,56岁或以上占比22%[132] - 公司高级管理层占比9%,中级管理层占比88%,前线及其他员工占比3%[132] - 公司中国内地雇员占比83%,伊拉克雇员占比2%[132] - 公司每年进行薪酬检讨,薪酬增幅取决于营运地点、团队及个人绩效[135] - 公司每年进行晋升考评,雇员可基于能力获得内部晋升机会[138] - 公司实行非歧视雇佣惯例,确保所有雇员享有公平平等晋升机会[139] - 公司报告期内向残疾人就业保障基金捐款,支持残疾人就业[139] - 报告期内集团共有87名雇员离职,总流失率为46.03%[141] - 男性雇员流失84人,流失率为52.17%;女性雇员流失3人,流失率为10.71%[141] - 18 - 25岁年龄组流失15人,流失率为214.29%;26 - 35岁年龄组流失36人,流失率为60.00%[141] - 前线及其他员工流失85人,流失率为51.20%;中级管理层流失2人,流失率为11.76%;高级管理层流失0人,流失率为0.00%[141] - 中国内地流失49人,流失率为26.34%;伊拉克流失33人,流失率为1100.00%[141] - 报告期内发生1宗工伤事故,因工伤损失工作天203天,最近三年无雇员因工死亡[148][149] - 报告期内大部分(94%)雇员接受了培训,总培训时数为9222小时,每名雇员平均受训48.8小时[151] - 办事处内部雇员培训覆盖率较上一报告期整体增加3%[151] - 高级管理层受训雇员百分比为83.33%,每雇员平均受训时数为29.3;中级管理层受训雇员百分比为70.59%,每雇员平均受训时数为33.0;前线及其他员工受训雇员百分比为96.99%,每雇员平均受训时数为51.1[153] - 男性受训雇员百分比为98.14%,每雇员平均受训时数为54.2;女性受训雇员百分比为71.43%,每雇员平均受训时数为17.6[153] 公司专利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有33项实用新型专利及10项发明专利,正申请33项实用新型专利及8项发明专利[6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深圳及重庆办事处拥有43项专利,2023年为31项[165] - 深圳办事处创新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23项,重庆办事处创新专利0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165] - 公司正在申请8项创新专利及33项实用新型专利[165] ESG报告相关 - 此为百勤油田服务有限公司第八份ESG报告,报告期为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64] - 深圳及重庆办事处占报告期内集团总收益约95.5%[64] - 与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相比,报告范围无重大运营变动[65] ESG管理与政策 - 集团制定HSE政策,致力于实现零工伤运营等目标[69][70] - 集团遵守联合国相关公约,彰显道德商业惯例等承诺[70][72] - 集团可持续发展管治由董事会监督,成立ESG专责小组[73] - 集团每年在第三方顾问协助下进行在线调查确定重要ESG议题[73] - 集团设定ESG相关目标,ESG专责小组每年检讨环境目标[74] - 集团为雇员提供更多培训,审批服务运营计划[77] - 集团改进加强对供应商环境及社会责任规定并进行年度评估[77] - 公司制定《环境保护管理程序》《废弃物管理制度》《井场环保管理制度》等制度政策[88] - 公司与承包商及服务供应商制定HSE管理协议,确保合约期内有效管理环境及社会问题[166] 公司认证与荣誉 - 公司获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认证为广东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及南山区“绿色通道”企业[79] - 公司获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ISO 45001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安全生产许可证、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79] 持份者沟通 - 公司通过会议、电邮及客户调查等与主要持份者持续交流,进行重要性评估让持份者对18个议题评分[79] - 对持份者而言重要的ESG问题均属社会方面,公司已实施政策管理[85] - 公司与股东、雇员、供应商等主要持份者通过多种渠道沟通,如股东周年大会、财务报告等[86] 环境排放数据 - 2024年NOx排放量为12.68公斤,2023年为12.81公斤,2022年为14.23公斤;2024年SOx排放量为0.54公斤,2023年为0.38公斤,2022年为0.42公斤;2024年RSP排放量为0.93公斤,2023年为0.94公斤,2022年为1.05公斤[94] - 报告期内公司业务运营产生15,651.94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排放,温室气体总排放密度为0.056吨二氧化碳当量/千港元[95] - 公司温室气体排放来自直接(范畴1)、能源间接(范畴2)、其他间接(范畴3)活动及范畴[96] - 2024年、2023年、2022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分别为15,651.94吨、12,466.97吨、13,922.14吨二氧化碳当量[97] - 2024年、2023年、2022年温室气体排放密度分别为0.056、0.043、0.049吨二氧化碳排放当量/千港元[97] - 2024年固定源燃料燃烧柴油排放9,928.60吨二氧化碳当量,2023年为12,170.30吨,2022年为13,799.64吨[97] - 2024年移动源燃料燃烧汽油排放97.54吨二氧化碳当量,2023年为68.98吨,2022年为76.39吨[97] - 2024年购买电力排放29.31吨二氧化碳当量,2023年为29.31吨,2022年为24.42吨[97] - 2024年送往堆填区之废纸排放3.73吨二氧化碳当量,2023年为3.01吨,2022年为2.50吨[97] - 若将上一报告期相同排放源作比较,报告期温室气体排放10,247.57吨二氧化碳当量或0.037吨二氧化碳排放当量/千港元,较上一报告期减少25%[102
百勤油服(02178) - 202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