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tlantic stal Acquisition II(ACAB) - 2024 Q4 - Annual Report

公司股权与融资相关 - 2024年11月13日公司完成合并,新公司向原股东发行或预留约5000万股普通股,向PIPE投资者发行336.7401万股,向供应商发行128.2852万股,取消96.6442万股[34] - 2024年10月30日公司与YA签订SEPA,YA同意在特定事件发生时最多预付500万美元[37] - 2024年11月7日公司与YA签订远期购买协议,最高涉及50万股普通股,结算时卖方购买10万股,支付约110万美元,2025年1月28日YA提前终止协议并支付约10万美元[38] - 2024年11月14日公司发行300万美元可转换本票,原发行折扣8%,净收益275.5万美元,到期日为2025年11月13日,利率0%(违约时18%)[39] 产品临床试验计划 - 公司预计2026年上半年启动ABP - 102临床试验,下半年启动ABP - 201临床试验[41] - 公司计划2026年上半年启动ABP - 102的1/2期临床试验,聚焦HER2 +乳腺癌和胃癌[64] - 公司计划2026年下半年推进ABP - 201进入1期临床试验,用于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64] - 公司计划在2026年上半年与合作伙伴Celltrion启动ABP - 102针对HER2 +乳腺癌和胃癌的临床试验[100] - 公司计划于2026年上半年与Celltrion合作开展ABP - 102针对HER2 +实体瘤的首次人体1/2期临床试验[122] - 公司计划对ABP - 201在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中进行1期多次递增剂量评估,确定最大耐受剂量或最大给药剂量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后,计划开展更大规模的随机2期研究[58] - 公司计划对ABP - 201开展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et AMD)的1期多剂量递增安全性和初步疗效评估,确定最大耐受剂量(MTD)或最大给药剂量(MAD)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后,计划开展更大规模的随机2期研究[135] - 公司预计2027年上半年启动ABP - 110的临床试验,全球肝癌治疗市场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129亿美元[153] - 公司预计2027年上半年启动ABP - 150的临床试验,全球胃癌市场预计到2029年将达到131亿美元[160] 产品合作开发与收益 - 公司与Celltrion合作开发ABP - 102,已获初始里程碑付款200万美元,有望获得最高17.5亿美元净销售里程碑付款和400万美元开发里程碑付款,2022年获200万美元股权投资[42] - 公司与Abpro Bio合作开发ABP - 201,已获3000万美元股权投资,有望获得最高4.85亿美元净销售里程碑付款和5650万美元开发里程碑付款[43] - 公司与Celltrion合作开发和商业化ABP - 102,收到初始里程碑付款200万美元和200万美元F系列优先股股权投资,商业化收益和第三方合作款项按50/50分成,公司有权获得最高超17.5亿美元开发和销售里程碑款[171][174] - 公司与Abpro Bio合作开发和商业化ABP - 201,Abpro Bio支付3000万美元E系列优先股股权投资,公司有权获得约5.4亿美元开发和销售里程碑款,Abpro Bio支付低十几的两位数百分比特许权使用费[177][178] - 公司与NJCTTQ合作开发ABP - 150,NJCTTQ支付技术接入费并报销前期研发成本,双方平分CMC开发和GLP毒理学成本,NJCTTQ支付最高4.05亿美元里程碑款,公司支付500万美元里程碑款[181] 市场规模与增长预测 - 全球HER2 +市场预计到2030年增长至121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5%[50] - 全球乳腺癌单克隆抗体市场规模预计在2022 - 2027年间增长15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2.5%,北美预计贡献42%的增长[97] - 2019年肿瘤治疗药物品牌药销售额达1430亿美元,约占全球药品销售额的20%,预计到2024年将达250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2% [98] - 2022年全球眼科市场规模为510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达84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6.4%;2018年全球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市场规模为69亿美元,预计到2024年将达104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7.1% [99] - 2022年HER2靶向疗法全年销售额约为103亿美元,其中PERJETA约46亿美元、KADCYLAZ约23亿美元、HERCEPTIN约22亿美元、ENHERTU约12亿美元[103] - 2023年美国预计约297,790例女性被诊断为浸润性乳腺癌,约55,720例被诊断为导管原位癌(DCIS),约43,700名女性将死于乳腺癌;预计约26,500例胃癌新病例,约11,130例死亡病例[102] - 2021年超94%的DME患者使用抗VEGF玻璃体内注射剂和植入物进行治疗[127] - 抗VEGF生物制剂治疗湿性AMD,不到20%的患者视力提高15个字母以上[128] - 截至2022年全球约4.22亿人患有糖尿病,预计未来20年将增至5.92亿人[131] - 2021年北美在DME和湿性AMD治疗市场价值方面占比超60%[131] - 湿性AMD约占AMD病例总数的10%,但造成90%的AMD相关严重视力丧失[132] - 北美每年约诊断出20万例湿性AMD病例[132] - 2022年Eylea和Lucentis全球销售额超104亿美元[133] - 2022年第三季度首个Lucentis生物仿制药获批[133] 产品特性与优势 - ABP - 102是针对HER2 +实体瘤的下一代T细胞衔接器,具有多种特性以提高安全性和疗效[47] - ABP - 201是针对眼部血管疾病的配体陷阱,具有双重抑制、高亲和力结合等特性[55][56] - 公司的DiversImmune平台可打破免疫耐受,加速抗体发现,MultiMab平台可提供多样双特异性和多特异性抗体格式,缩短先导物选择时间[86] - 公司的TetraBi抗体格式相比第一、二代双特异性T细胞接合抗体,具有Fc区域、双价结合肿瘤抗原、结构对称便于制造等优势[91] - 公司的ABP - 102对HER2具有双价结合能力,在临床前小鼠研究中不激活无肿瘤细胞环境下的T细胞,但能以HER2依赖方式诱导T细胞杀伤肿瘤细胞[93] - 公司认为TetraBi抗体疗法相比CAR T疗法,治疗更简便、方便患者,更易管理毒性,成本更低[96] - ABP - 201约为Eylea大小的两倍,约为Lucentis大小的四倍,且对VEGF和ANG - 2各有两个结合位点,预计给药频率更低[136] - ABP - 201制剂浓度达到100mg/ml,具有可接受的生物物理特性,尤其是粘度[149] - 在大鼠激光诱导脉络膜新生血管模型中,玻璃体内注射ABP - 201在减少血管渗漏和血管病变体积方面与Eylea相当[138] - 临床前药代动力学模型显示,ABP - 201在眼部的半衰期优于Faricimab(RG7716/Vabysmo)或Eylea(阿柏西普)[142] 产品专利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ABP - 102的两个专利家族,相关专利预计2042年到期[19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从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获得ABP - 110的一个专利家族许可,相关专利预计2033年到期[19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ABP - 150的一个专利家族,相关专利预计2041年到期[19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一个涵盖ABP - 201产品候选物的专利家族,相关专利预计2042年到期[19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通过子公司从MedImmune/AstraZeneca独家许可了三个专利家族[195] - 其中一个许可的专利家族包含3项美国已授权专利及其他国家已授权专利和欧洲、印度待申请专利,预计2025年到期[196] - 另外两个许可的专利家族各包含2项美国已授权专利及其他国家已授权专利和部分国家待申请专利,预计2037年到期[197][198] - 美国专利期限通常为自非临时专利申请最早提交日期起20年,可因专利期限调整或延长改变[199] 产品监管与合规 - 公司治疗产品候选物需通过FDA的生物制品许可申请(BLA)流程获批才能在美国合法销售[202] - IND申请提交后30天自动生效,除非FDA在此期间将其置于临床搁置状态[205] - 人体临床试验通常分三个阶段,可能重叠或合并,还可能有获批后试验(4期)[207][211] - BLA申请提交后60天内,FDA会审查其是否基本完整以决定是否受理[214] - 根据《处方药使用者付费法案》(PDUFA),每个BLA申请需附带高额使用者费用,费用每年调整[213] - 孤儿药指用于治疗美国患病人数少于20万的罕见病或病症的药物,首个获批特定活性成分治疗特定疾病的孤儿药申请者可获7年美国独家销售期[220] - 2010年ACA法案实施,调整了医疗补助药品回扣计划中制造商回扣计算方法,提高了多数制造商最低回扣,扩大了回扣计划覆盖范围,对某些品牌处方药征收新的年费和税款,创建了新的医保D部分覆盖缺口折扣计划[230] - 自2019年1月1日起,医保D部分覆盖缺口折扣计划中制造商需提供的折扣从50%提高到70%,2025年1月1日起进一步修订[230] - 2025年1月1日起,2022年《降低通胀法案》的某些条款将使医保D部分受益人年度自付费用上限从7050美元降至2000美元,有效消除覆盖缺口[230] - 产品获批后,若未遵守监管要求或出现问题,FDA可能撤回批准,某些变更需进一步FDA审查和批准,FDA可能要求开展测试和监测计划[217] - 公司生产或分销的治疗药物需持续接受FDA监管,包括注册、接受定期检查、遵守cGMP等,生产过程变更可能需FDA批准[218] - 公司产品获批销售后,需确保第三方支付方提供覆盖和足够报销水平,可能需进行昂贵的药物经济学研究,但仍可能不被认为有医疗必要性或成本效益[223][224] - 各国政府实施成本控制计划,如价格控制、报销限制等,可能限制公司产品销售收入,覆盖政策和报销率可能随时变化[226] - 公司运营若违反医疗保健法律法规,可能面临制裁,包括刑事罚款、民事处罚、监禁等,有效合规计划可降低风险但不能完全消除[228][229] - 公司在海外销售药品需遵守各国监管要求,审批过程可能涉及额外产品测试和行政审查,时间可能长于美国,且一国获批不保证他国获批[222] 其他 - ABP - 110和ABP - 150目前处于临床前开发阶段[64] - 公司于2019年1月与NJCTTQ达成合作协议,共同开发ABP - 150,NJCTTQ拥有中国和泰国的独家商业化权利,公司保留其他地区的商业化权利[64] - 公司通过AbMed子公司从MedImmune(现阿斯利康)获得ABP - 201的某些知识产权许可,但违反了许可协议条款[57] - ABP - 201由公司多数控股子公司AbMed持有,阿斯利康持有AbMed少数股权,在亚洲、中东和其他一些国家,ABP - 201通过与Abpro Bio的区域合作进行开发和商业化,公司保留世界其他地区的权利[60] - ABP - 102通过与Celltrion的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进行开发和商业化[60] - 公司根据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授予的专利许可,拥有ABP - 110的全球独家权利[60] - ABP - 102临床前研究中,PBMCs按10:1的E:T比例(100,000 PBMCs: 10,000目标细胞)添加并孵育42小时进行细胞毒性分析[114] - 截至2023年10月,全球新冠确诊病例超7.71亿,死亡病例超600万,公司曾开发新冠抗体但临床试验未成功[161] - 公司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和阿斯利康(前Medimmune)签订知识产权相关的授权协议[163] - 2023年10月公司对与NIH的专利许可协议进行修订,支付25000美元发行费,需支付25000美元最低年度特许权使用费,按净销售额支付个位数百分比特许权使用费,最高约1600万美元基准特许权使用费,按转授权收入支付中个位数到低两位数百分比转授权特许权使用费[164] - 公司通过子公司AbMed与AstraZeneca合作,AbMed需支付最高2.44亿美元里程碑付款,包括1400万美元临床开发里程碑款、8000万美元监管事件款和1.5亿美元全球商业销售门槛款,以及按各国产品年化净销售额计算的高个位数至低两位数百分比特许权使用费[167][168] - 公司持有AbMed 82%的资本股份,AstraZeneca持有其余部分[167] - 公司与Celltrion合作开发ABP - 102,产品商业化后公司需向Celltrion偿还其直接和部分间接成本的250% [174] - 公司与NJCTTQ的合作协议初始期限为五年,到期后未续约,但低个位数特许权使用费和公司基于自身区域商业批准需支付给NJCTTQ的500万美元里程碑款仍适用[18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