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 - 2024年EBITDA利润率分别为76.8%、80.2%、81.0%[12] - 2022 - 2024年收入分别为9.443亿港元、8.34亿港元、7.847亿港元,税前溢利分别为2873万港元、2790万港元、2333万港元[13] - 2024年公司收入为7.8465亿港元,较2023年的8.33975亿港元减少4932.5万港元,下跌5.9%[17] - 2024年公司除税前溢利为2.33265亿港元,较2023年的2.79021亿港元减少4575.6万港元,下跌16.4%[18] - 2024年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2.05221亿港元,较2023年的2.37654亿港元减少3243.3万港元,下跌13.6%,每股基本及摊薄溢利皆为22.10港仙[19] - 公司已宣派及派付中期现金股息每股4.50港仙,董事会通过宣派2024年末期现金股息每股6.50港仙,2023年为每股14.50港仙[20] - 2024年公司收入为7.8465亿港元,较2023年的8.33975亿港元减少4932.5万港元,下跌5.9%[39] - 2024年股东应占溢利为2.05221亿港元,2023年为2.37654亿港元[39] - 2024年每股基本溢利及每股摊薄溢利皆为22.10港仙,2023年为25.59港仙[39] - 2024年公司收入为7.8465亿港元,较2023年的8.33975亿港元下跌5.9%,主要因卫星转发器容量收入减少[52][57] - 2024年公司毛利为2.84129亿港元,较2023年的3.55565亿港元下降20.1%[52] - 2024年公司除税前溢利为2.33265亿港元,较2023年的2.79021亿港元减少16.4%[52] - 2024年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2.05221亿港元,较2023年的2.37654亿港元下跌13.6%[52][57] - 2024年公司EBITDA为6.02477亿港元,较2023年的6.6888亿港元下降9.9%,EBITDA利润率为76.8%,较2023年下降3.4个百分点[52] - 2024年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总额为24.48394亿港元,较2023年的21.48555亿港元增加14.0%[54] - 2024年公司总资产为69.6613亿港元,较2023年的70.85442亿港元下降1.7%[54] - 2024年公司总负债为8.77443亿港元,较2023年的10.04523亿港元减少12.7%[54] - 2024年公司资产负债率为12.6%,较2023年的14.2%下降1.6个百分点[54] - 2024年公司其他净收益总额增加至1.11811亿港元,主要因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增加[58] - 2024年出售进业全部上市股份投资,公允价值113.3万港元,确认公允价值收益113.3万港元[61] - 2024年税项支出3094.5万港元,较2023年的4136.7万港元下跌[63] - 2024年EBITDA为6.02477亿港元,利润率由80.2%降至76.8%[64] - 2024年物业、厂房及设备资本开支4873.3万港元,2023年为1718.2万港元[65] - 2024年底总负债8.77443亿港元,较2023年底减少1.2708亿港元,资产负债率降至12.6%,下降1.6个百分点[69] - 2024年净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流入2.8262亿港元,经营业务净现金流入4.55912亿港元[69] - 2024年底现金及银行结余24.48394亿港元,88.74%为美元、9.25%为人民币、1.97%为港元、0.04%为其他货币[70] - 2024年底已抵押银行存款36.7万港元,物业抵押账面净值256万港元[74] - 2024年底已订约资本承担1.25758亿港元,2023年为1.69871亿港元[75] - 2024年底亚太星联已提取买方信用贷款本金8.7472亿港元及应计利息1218.8万港元,财务担保负债235.5万港元[78] 卫星业务相关数据 - 2024年公司在轨亚太系列卫星及地面卫星测控系统保持良好运行状态[21] - 公司卫星组合覆盖超全球75%以上人口地区[22] - 亚太5C卫星搭载63个转发器,公司拥有该卫星约57%的权益[23] - 亚太6C、亚太7号、亚太9号卫星分别搭载45、56、46个转发器[24][25][26] - 公司运营亚太5C、亚太6C、亚太7号、亚太9号、亚太6D及亚太6E在轨卫星,定点于东经138度、134度、76.5度及142度地球同步轨道位置,覆盖全球约75%人口地区[38] 地面站及关口站业务数据 - 公司已在香港、澳大利亚、印尼及马来西亚等地建成或获取关口站服务能力[31] - 公司已在舂坎角地面站建成C频段天线设施,将扩展C频段遥测由大埔测控站转移至舂坎角地面站[31] 董事会及公司治理相关 - 公司董事会成员包括2名执行董事、6名非执行董事及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89] - 2024年董事会举行4次董事会会议和1次股东大会[91] - 2024年3月31日林成广辞任非执行董事,梁嘉辉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92] - 孙京为董事会主席及非执行董事,汪鸿滨为公司总裁及执行董事[93] - 公司非执行董事须每三年一次轮值退任,主席及总裁可毋须轮值退任[94] - 2024年整个年度内公司符合企业管治守则,除第B.2.2条外[87] - 董事会已设立审核及风险管理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及薪酬委员会[86] - 公司已成立内部监控及风险管理委员会及内部审计队伍[86] - 董事会已采纳一系列守则及措施促进诚实及道德业务操守[86] - 公司已采纳有关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行为守则,董事遵守规定准则[88] - 董事会于2013年8月26日制定成员多元化政策,要求以用人唯才为原则,按多元化条件考虑董事人选[95] - 2024年12月31日,董事会成员年龄分布为30 - 49岁2人、50 - 59岁6人、60岁及以上5人;性别比例为男84.6%、女15.4%;服务年资为5年以下6人、5年至10年0人、10年以上7人[97] - 董事会于2022年建立独立性评估机制,年内所有董事通过问卷完成独立性评估,评估结果满意[98] - 董事获委任时将获职责培训、集团简介材料及高级行政人员业务介绍,集团持续提供上市规则等最新发展[9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除林成广外,其他董事均参与企业管治和反贪污培训项目[102] - 薪酬委员会由五名成员组成,包括四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一名执行董事,对董事会负责[103] - 公司薪酬政策基于技能、知识等因素,执行和非执行董事薪酬构成不同,且不参与决定自己薪酬[104] - 薪酬委员会2024年举行三次会议,审议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政策和待遇并提建议[104] - 薪酬委员会成员2024年有权出席会议次数均为3次,实际出席次数也均为3次[106] - 提名委员会由5名成员组成,2024年举行1次会议,成员出席率100%[108] - 审核及风险管理委员会由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2024年举行2次会议,成员出席率100%[113] - 2024年公司外聘核数师就集团财务报表审核及持续关连交易审核收取费用877,300港元[11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董事会检讨公司企业管治政策及常规等多项内容[117] - 管理层定期向董事会汇报集团财务状况,涵盖年度及中期业绩公布[118] - 2024年12月31日,董事会所知无重大不明朗因素影响公司持续经营能力[118] - 审计与风险管理委员会定期审查审计师独立性[119] - 董事会负责确保公司维持稳健有效的内部监控及风险管理[120] - 薪酬委员会2024年工作包括审阅董事袍金标准、管理层激励计划成绩及考核办法等[106] - 公司已成立内部监控及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设计、实施并监督集团的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121] - 2024年集团内部监控及风险管理委员会对内部监控系统及风险管理有效性进行年度审核,未发现重大监控失误事件[125] - 公司秘书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接受不少于15小时的相关专业培训[131] - 任何持有公司实缴股份(附有股东大会表决权)不少于十分之一的股东,有权要求董事会召开股东特别大会,大会应在呈递要求两个月内举行[134] - 公司制定了股东及投资者通讯政策,促进与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有效沟通[135] - 公司已就派付股息采纳股息政策,董事会可根据公司财政状况等因素建议及/或宣派股息,末期股息须经股东大会批准[136] - 集团建立了内幕消息政策,确保平等、适时及有效地向公众披露内幕消息[128] - 集团建立了举报人保护政策和投诉处理程序,处理员工相关投诉并严格保密举报人信息[129] - 集团制定商业行为及业务道德准则,防止腐败和贿赂行为,设有投诉处理程序并开展反腐倡廉活动[130] - 公司向股东提供联络资料,方便股东提出查询,董事会主席应出席股东周年大会[132] - 2024年5月23日股东周年大会通过修订公司细则特别决议,以符合2023年12月31日生效的相关规定[137] ESG相关数据 - 报告范围为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在香港主要营运中的环境和社会责任表现[150] - 公司识别出37项重要性议题,并邀请持份者对其关注程度进行问卷调查[155] - 经分析确定排在前11位的为集团重大ESG议题[156] - 董事会负责监督集团ESG愿景、目标确立及策略实施,每年审议评估ESG事宜[151] - 内部监控及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集团ESG相关事宜,审查评估内部运营[151] - 公司通过多种沟通渠道与不同持份者保持积极沟通[153][154] - 报告编制遵循“重要性”“量化”“平衡”“一致性”汇报原则[144] - 公司重视环境保护,致力于控制废弃物产生和辐射排放[140] - 公司重视个人资料保护,已建立隐私政策并在网站公布[140] 员工相关数据 - 公司84%的员工位于香港,严格遵守香港雇佣法规[16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122名雇员,2023年为108名[165] - 2024年香港特区雇员102人,占比83.6%;2023年94人,占比87.0%[165] - 2024年男性雇员93人,占比76.2%;2023年74人,占比68.5%[165] - 2024年全职雇员122人,占比100%;2023年108人,占比100%[166] - 2024年30 - 50岁雇员76人,占比62.3%;2023年69人,占比63.9%[166] - 2024年雇员流失12人,流失率10.0%;2023年流失21人,流失率19.0%[166] - 2024年男性雇员流失4人,流失率4.3%;2023年流失18人,流失率24.3%[166] - 2022 - 2024年无因工死亡事故[171] - 2022 - 2024年须报告工伤宗数、工伤比率、损失工作日数及损失工作日比率均为0[172] - 2024年接受培训雇员人数为101人,占比82.8%,2023年为101人,占比93.5%[174] - 2024年男性接受培训雇员73人,占比78.5%;女性28人,占比96.6%[174] - 2024年管理层接受培训雇员7人,占比87.5%;中层9人,占比100.0%;一般员工85人,占比81.0%[174] - 2024年接受培训雇员培训时数为1563小时,雇员平均受训时数为12.8小时[176] - 2024年男性雇员平均受训时数为10.7小时,女性为19.6小时[176] - 2024年管理层平均受训时数为11.8小时,中层为26.7小时,一般员工为11.7小时[176] 供应商及客户相关数据 - 2024年公司与722间供应商合作,2023年为714间[182] - 2024年来自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供应商占比52.6%,中国内地占比22.7%,其他地区占比24.7%[182] - 2023年来自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供应商占比53.1%,中国内地占比22.8%,其他地区占比24.1%[182] - 报告期内无主要客户对服务质量投诉,也不知悉严重违反与侵犯个人隐私相关法律及规例情况[183][184] 社区及合规相关数据 - 本年度未接获与贪污相关的投诉[187] - 本年度社区投资未动用资金[189] 环境排放相关数据 - 2024年氮氧化物排放28,516克,2023年为
亚太卫星(01045) - 202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