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和顺电气(300141) - 2024 Q4 - 年度财报
和顺电气和顺电气(SZ:300141)2025-04-20 15:4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812.5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6.52%[4]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 - 2,676.88万元,全年利润由盈转亏[4]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994.53万元[4] - 2024年公司资产总额为1,069,673,254.79元,较2023年末增加4.79%[19]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648,248,739.77元,较2023年末减少3.04%[19]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为 - 0.1100元/股,较2023年减少466.67%[19]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 - 4.09%,较2023年减少5.13%[19] - 2024年营业收入扣除金额为9,454,828.91元,较2023年的9,111,122.57元有所增加[20] - 2024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69,801,775.18元、124,249,852.72元、90,409,000.19元、143,665,222.69元[22] - 2024年第一至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856,935.81元、953,966.34元、 - 2,353,733.49元、 - 26,225,935.69元[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分别为325,999.30元、 - 86,571.20元、 - 2,990,019.32元、 - 26,247,682.45元[2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28,072,259.32元、19,600,874.81元、19,706,700.72元、32,565,482.92元[23] - 2024 - 2022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分别为2,229,506.64元、 - 2,586,612.35元、339,017.42元[26][27] - 2024年度公司营业总收入4.28亿元,同比增长26.52%[48]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4.28亿元,同比增长26.52%,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业收入4.19亿元,占比97.79%,同比增长27.15%[57] - 2024年销售费用为25,887,127.32元,同比减少3.08%;管理费用为37,544,032.48元,同比增加38.79%;财务费用为1,724,723.07元,同比减少26.66%;研发费用为29,121,042.27元,同比增加91.51%[65]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487,454,697.01元,同比增长40.08%;现金流出小计为387,509,379.24元,同比增长35.30%;现金流量净额为99,945,317.77元,同比增长62.32%[70] - 2024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225,273,652.31元,同比增长573.07%;现金流出小计为1,280,466,940.48元,同比增长444.14%;现金流量净额为 -55,193,288.17元,同比减少3.59%[71] - 2024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77,000,000.00元,同比增长18.46%;现金流出小计为89,375,509.53元,同比减少13.99%;现金流量净额为 -12,375,509.53元,同比增长68.19%[71] - 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32,376,520.07元,同比增长205.76%[71] - 投资收益为3,781,338.42元,占利润总额比例为 -14.84%;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124,205.49元,占比 -0.49%;资产减值为 -15,524,468.45元,占比60.93%[73] - 营业外收入为548,815.19元,占利润总额比例为 -2.15%;营业外支出为1,278,072.71元,占比 -5.02%;其他收益为3,482,649.38元,占比 -13.67%[73] - 2024年末货币资金231,631,403.67元,占总资产比例21.65%,较年初比重增加3.42%[74] - 2024年末应收账款310,295,404.52元,占总资产比例29.01%,较年初比重减少1.71%[74] - 2024年末存货24,285,661.71元,占总资产比例2.27%,较年初比重减少2.64%[74] - 2023年公司合并报表归母净利润6896675.81元,母公司净利润9214967.26元,未分配利润147006338.43元[156] - 2023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以253884600股为基数,每10股派现0.12元,共派发现金红利3046615.20元[156] - 2024年公司拟不派现、不送红股、不转增股本,未分配利润结转下一年度[159] - 2024年可分配利润117190957.50元,现金分红总额占利润分配总额比例为0.00%[158]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电力成套设备业务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65亿元,同比增长0.72%,占营业总收入比例62.00%,营业成本2.13亿元,毛利率19.83%[48][50] - 防窃电电能计量装置业务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0.36亿元,同比增长304.13%,毛利率20.17%[49][51] - 安装施工业务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0.61亿元,同比增长214.25%,占营业总收入比例14.29%,毛利率约3.28%[49][52] - 储充装置业务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0.30亿元,同比增长129.49%[49] - 光伏发电业务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0.25亿元,同比增加5.11%,占营业总收入比例5.88%,毛利率约42.98%[49][52] - 2024年电力成套设备收入2.65亿元,占比62.00%,同比增长0.72%;安装施工收入0.61亿元,占比14.29%,同比增长214.25%[57] - 2024年防窃电电能计量装置收入0.36亿元,占比8.50%,同比增长304.13%;储充装置收入0.30亿元,占比7.12%,同比增长129.49%[57] - 2024年华东地区收入2.43亿元,占比56.85%,同比增长20.87%;华北地区收入0.65亿元,占比15.27%,同比增长198.50%[57] - 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业毛利率18.41%,同比下降5.03%;电力成套设备毛利率19.83%,同比下降3.30%[59] - 安装施工毛利率3.28%,同比增长4.76%;防窃电电能计量装置毛利率20.17%,同比下降8.14%[59] - 2024年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业销售量182,363套,同比增长25.55%;生产量173,485套,同比增长28.03%[60] - 2024年电力成套设备直接材料成本2.08亿元,占营业成本比61.34%,同比增长6.67%;储充装置直接材料成本0.24亿元,占比7.20%,同比增长138.46%[62] 行业环境相关 - 2024年年末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3140万辆,增加1099万辆,充电桩保有量1281.8万台,同比增长49%,车桩比2.45[31] - 到2025年,配电网具备5亿千瓦左右分布式新能源、1200万台左右充电桩接入能力[31] - 2024年全国新增光伏装机277.57GW,同比增长28.3%,累计装机突破880GW[34] 公司业务布局与发展 - 公司所属行业为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所处领域为电力行业及新能源行业[29] - 公司主营业务为智能电网产品制造,兼营储充装置及充电站建设运营、光伏发电项目建设运营、氢能电源系统等综合业务[35] - 公司输配电设备及一二次融合设备业务订单量有望受益于电网建设发展[30] - 公司推出一二次融合成套环网箱等相关智能电网产品和整体解决方案[30] - 公司自2015年起开展光伏、风电等项目投资、安装施工总承包业务,2018年启动投资建设运营光伏发电项目[38] - 公司是国内较早进入充电桩领域的公司之一,已成功研发并规模化生产多种规格交、直流充电设备[39] - 2024年新设天津、重庆、安徽三家能源科技公司,均纳入合并范围[63] - 2025年经营目标为稳定电网智能配电设备市场份额,推进光储充智能微电网建投运维,氢燃料电池实现多领域首台套应用[85] - 2025年度工作主题为“团结奋进,提质降本,变革突破”[86] - 2025年将多元拓展市场,加强营销网络建设,深耕电力系统,开拓新兴市场[87] - 报告期内通过设立或投资等方式取得天津、重庆、安徽三家全资子公司,有助于储充装置、光伏等领域业务[82] - 公司加大研发创新投入,瞄准大功率燃料电池发电机组研发,聚焦高压液冷超充、储充一体技术应用[88] - 公司精简管理团队,严格绩效考核,落实质量和成本管控[90] - 公司有效落实资金预算和两金管控,向金融机构申请授信确保资金供应[91] - 公司确保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探索新融资渠道,开展银企合作[92] - 公司加强对国家能源等政策研究预测,适时调整战略布局[93] - 公司加大应收账款考核力度,制定严格信用管理制度[94] - 公司建立健全市场政策、客户需求分析机制,开拓新业务[96] 公司治理结构 - 公司董事会设董事7名,其中独立董事3名[106] - 公司监事会设监事3名[108] - 公司治理实际状况与相关规定不存在重大差异[113] - 公司在业务、资产、人员、财务、机构等方面与控股股东等完全独立[114] - 王东为董事长兼总经理,任职起始于2023年3月30日[123] - 顾峰于2023年3月30日任职董事,2024年4月25日离任[123] - 郁强于2024年5月17日开始担任董事[123] - 顾一峰于2024年4月25日因个人原因辞任董事[124] - 郁强于2024年5月17日被选举为董事,补选董事[124][127] - 王东自2023年3月30日起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126] - 何德军自2023年3月30日起任公司董事会非独立董事[127] - 周昌山现任公司非独立董事、副总经理,2010年至今就职于公司[128] - 袁建军自2023年3月30日起任公司独立董事[128] - 马云星自2023年3月30日起任公司独立董事[129] - 徐茜自2023年3月30日起任公司独立董事[124][129] - 赵川自2023年3月30日起任公司监事会主席[130] - 樊梦月自2023年9月13日起任公司监事[130] - 缪龙飞2023年5月15日起任公司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132] - 王凯2023年5月15日起任公司财务总监[133] - 何德军自2020年11月1日起任苏州绿脉电气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134] - 赵川自2020年11月1日起任苏州绿脉电气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监事[135] - 何德军自2022年10月1日起任星光农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董事[135] - 郁强自2023年02月01日起任中达通智慧物流(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136] - 赵川自2021年01月01日起任星光农机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136] - 何德军自2024年03月01日起任中城捷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136] - 何德军自2024年04月01日起任卓越汽车有限公司执行董事[136] - 何德军自2024年09月01日起任云南文旅交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136] - 公司董事、监事报酬由股东大会决定,高级管理人员报酬由董事会决定,按职务领薪酬[139] - 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按规定结合经营绩效等确定并发放,且已全额支付[139][140] - 董事长兼总经理王东税前报酬总额为107.30万元[142] - 董事周昌山税前报酬总额为36.30万元[142] - 独立董事袁建军、马云星、徐茜税前报酬均为7.80万元[142] - 监事束济银税前报酬总额为10.59万元[142] - 副总经理李良仁税前报酬总额为78.92万元[142] - 财务总监王凯税前报酬总额为56.54万元[142] - 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缪龙飞税前报酬总额为44.54万元,公司报告期内董监高报酬合计357.59万元[142] - 第五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于2024年4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