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收入42.89亿元,同比下降1.47%[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1亿元,同比增长5.51%[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06亿元,同比增长16.92%[2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0.41亿元,同比增长27.81%[23] - 2024年末总资产116.96亿元,同比增长10.96%[23] - 公司2024年实现合并营业总收入4,288,892,642.14元,净利润252,433,710.01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1,145,028.20元,较上年上升5.51%[55] - 公司合并资产负债率60.26%,较年初上升1.60个百分点[55] - 营业收入4,288,892,642.14元,同比下降1.47%,主要因环保设备收入下降[57] - 营业成本3,286,583,176.84元,同比下降6.11%,因降本增效措施[57] - 财务费用20,297,902.78元,同比下降54.47%,因优化融资结构[57] - 研发费用175,728,357.69元,同比上升9.34%,因增加研发投入[57]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041,407,661.56元,同比上升27.81%,因加强资金回收[57]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602,941,011.60元,主要因子公司新增浦江水资源投资16.47亿元[58]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合计42.6亿元,同比下降1.44%,营业成本32.8亿元,同比下降5.86%,毛利率23.01%,同比增加3.62个百分点[61]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88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94.24%[125] - 2024年公司营业成本32.87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89.56%[125] - 2024年公司三项费用3.94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75.77%[125]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四季度收入占比年度49.69%,主要系环保设备业务在四季度确认收入较多[25] - 大气事业部取得订单32.6亿元,备品备件订单2400万元[30] - 紫光环保中标浦江县金坑源区块水资源生态产业经营项目16.47亿元[30] - 新兴市场领域签订碳足迹碳标签合同525万元,智慧环保订单1600万元[30] - 管带输送与污泥干化合同值1.62亿元,创历史新高[30] - 环保设备业务营业收入3,303,588,508.41元,毛利率18.43%,同比提升3.63个百分点[59] - 环保设备生产量268台,销售量282台,库存量55台,销售量同比增长4.83%[60] - 除尘器及其配套设备收入17.93亿元,占比42.09%,同比增长5.18%,毛利率24.84%,同比增加4.16个百分点[61] - 烟气脱硫设备收入5.11亿元,同比增长124.35%,毛利率7.25%,同比增加0.81个百分点[61] - 公司拥有余干能源和织金环境两家控股子公司,聚焦垃圾焚烧和清运领域[122] - 公司持续推进"厂网一体"专业化运行维护,构建以污染物收集效能为导向的绩效考核体系[122] - 公司深化CCUS、碳足迹碳标签等技术和工艺的研究和应用,布局"双碳"赛道[123] 各地区表现 - 公司为印度、巴基斯坦、菲律宾等19个沿线国家提供了超20亿元的环保装备[46] - 公司下属紫光环保业务遍及浙江、江苏、湖北、安徽、福建、甘肃等多个省市[50] - 公司参与国家电投集团、国家能源集团、浙江能源等企业的超低排放工程全周期服务[4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2025年公司目标实现营业收入47亿元,利润总额3.4亿元[126] - 2025年公司目标合同订单65亿元,三项费用不超过5.21亿元[126] - 公司计划全年标准化工地建设不少于10%[127] - 公司2023年提出2024年经营目标:合同订单62亿元,营业收入45.5亿元,营业成本36.70亿元[125] - 公司面临宏观经济及行业政策变化风险,需密切关注国家产业政策、财税政策、货币政策等调整对上下游产业的影响[135] - 市场竞争加剧,行业集中度不高,企业面临市场份额争夺和价格竞争压力,需通过多领域市场开拓和技术创新提升竞争力[135] - 环保行业专业技术人才需求量大,存在人才供给不足或流失风险,公司将加强外部人才引入和内部培养晋升机制[135] - 公司项目执行周期长导致资金回收滞后,可能影响现金流和资产周转效率,需深化项目全周期管理和资金回收管控[136] - 海外市场拓展面临汇率变动、成本上升、运输延迟等风险,公司将通过项目审慎评估和强化跟踪管理应对[136] 其他财务数据 - 公司2024年利润分配预案为以总股本889,703,140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0元(含税)[6] - 现金分红金额为88,970,314元,占合并报表净利润的36.89%[174] - 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现金分红比例为42.90%,年均净利润207,406,220.33元[176] - 2023年末母公司未分配利润为负值,未进行利润分配[172] 公司治理和股东信息 - 2024年2月8日公司控股股东由杭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变更为浙江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仍为浙江省国资委[9] - 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经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并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5] -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并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4] - 公司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8] - 公司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8] - 公司严格遵循《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法规,完善治理结构并修订16项重大制度确保规范运作[139] - 公司通过信息披露直通车平台在上交所网站及三大证券报真实、准确、完整、及时披露法定信息[139] - 公司建立独立财务体系和决策核算体系,办公机构与控股股东分开,确保业务独立性[140][141] - 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于2024年5月10日召开,审议通过全部议案且无否决议案情形[142] - 公司总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未在控股股东环保集团兼任职务或领薪,保持人员独立性[140] 研发和创新 - 新增授权专利75件,发布国标2项,获得品牌荣誉及科技奖项共计32项[32] - 完成宁钢万吨级CCUS示范项目验收[32] - 公司拥有工业烟气除尘、脱硫、脱硝、输灰、电气控制等环保大成套系统的自主设计与集成能力[44] - 公司是全球燃煤电站电除尘装备最大供应商[44] - 公司签署碳足迹、碳标签等项目共34个,组织制定并发布双碳标准46项[45]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为395人,占总人数的18.76%[74] - 研发人员学历结构中,本科人数最多,为249人,占研发人员总数的63.04%[74] - 研发人员年龄结构中,30-40岁人数最多,为194人,占研发人员总数的49.11%[74] 环境和排放数据 - 余干能源1炉氮氧化物排放浓度为238.3 mg/m³,低于排放限值300 mg/m³[187] - 余干能源2炉二氧化硫排放浓度为37.7 mg/m³,低于排放限值100 mg/m³[187] - 余干能源年排放总量中氮氧化物为168.3825吨,二氧化硫为44.199吨[188] - 余干能源固废处理中固化飞灰年产生量为7644.98吨,采用填埋方式处理[188] - 余干能源核定的年排放总量中二氧化硫为61.610吨,氮氧化物为192.528吨[189] - 紫光环保废水排放口2个,废气排放口4个[190] - 福州紫光废水排放口1个,主要污染物为COD、NH4-N、TP,排入福清湾[3] - 开化紫光废水排放口1个,主要污染物为总磷、总氮、COD、氨氮,排入马金溪[3] - 临海紫光废气排放口3个(进水泵房边1个,机修房边2个),废水排放口1个排入灵江[5] - 江南紫光废气排放口5个(进水泵房边2个,脱水机房边3个)[6] - 龙游紫光废水排放口1个,主要污染物为COD、氨氮、总氮、总磷、PH,排入衢江[6] - 瑞安紫光废气排放口1个(细格栅边),废水排放口1个排入飞云江[8] - 三门紫光城市厂废气排放口4个(一期、二期、三期处理设施),废水排放口1个排入海游港[9] - 松阳紫光废气排放口2个(厂东面跟西面各一个),废水排放口1个排入松阴溪[11] - 宿迁紫光废气排放口2个(厂内东侧和中间),废水排放口1个排入西民便河[12]
菲达环保(600526) - 2024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