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为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股票简称美迪西,代码688202[17] - 公司上市时已盈利[3] - 公司业务完整,具有直接面向市场独立持续经营的能力,持续经营能力不存在重大风险[3] - 公司所处行业长期向好趋势不变,不存在持续衰退或技术替代等情形[3] - 公司由归国专家创立,二十多年来为全球领先药企及创新性药企提供服务,掌握新药研发各领域关键技术及评价模型[67] - 公司是覆盖新药临床前研发各流程的国内主要综合性CRO企业之一[67] - 公司盈利模式包括FTE模式及FFS模式[47] - 公司服务模式有产品定制、设计研发、联合攻关三种模式[48] 财务审计与利润分配 -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为本公司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4] - 公司聘请的境内会计师事务所为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办公地址在上海市黄浦区南京东路61号4楼[18] - 公司2024年度拟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剩余未分配利润滚存至下一年度[4] - 本次利润分配预案需提交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4] 公司合规情况 - 公司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7] - 公司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7] 报告期相关信息 - 报告期为2024年1月 - 12月,报告期末截至2024年12月31日[11] - 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的保荐机构为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持续督导期间为2023年8月16日 - 2025年12月31日[1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为10.3774573063亿元,较2023年的13.6563088393亿元减少24.01%[21]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 3.3084582197亿元,2023年为 - 0.332106031亿元[21]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0.2274759587亿元,较2023年的0.3331857917亿元减少168.27%[21]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1.4015722304亿元,较2023年末的25.1077936363亿元减少14.76%[21] - 2024年末总资产为28.2325968059亿元,较2023年末的32.6584748054亿元减少13.55%[21]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为 - 2.47元/股,2023年为 - 0.26元/股[22]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 - 14.24%,较2023年的 - 1.75%减少12.49个百分点[22]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9.32%,较上年增加0.36个百分点[23] - 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3,084.58万元,亏损较上年增加29,763.52万元;扣非净利润为-34,771.32万元,亏损较上年增加29,009.70万元[23] - 公司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减少32,788.52万元[23] - 报告期内,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274.76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5,606.62万元[23] - 公司基本每股收益、稀释每股收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分别同比下降2.21元/股、2.21元/股、2.14元/股[24]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16,867,346.28元,2023年为24,405,532.56元,2022年为31,125,002.86元[29]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初余额518,231,957.07元,期末余额261,223,042.06元,当期变动-257,008,915.01元[31]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期初余额9,000,000.00元,期末余额32,334,855.11元,当期变动23,334,855.11元[31] - 应收款项融资期初余额2,242,019.40元,期末余额1,981,918.00元,当期变动-260,101.40元[31]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38亿元,同比下降24.01% [35] - 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33,084.58万元,较上年同期亏损增加29,763.52万元 [35] - 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 -34,771.32万元,较上年同期亏损增加29,009.70万元 [35] - 本年度费用化研发投入96,729,000.25元,上年度为122,389,418.05元,变化幅度-20.97%[76] - 本年度研发投入合计96,729,000.25元,上年度为122,389,418.05元,变化幅度-20.97%[76] - 本年度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为9.32%,上年度为8.96%,增加0.36个百分点[76] - 报告期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占期末流动资产的比例为38.18%[126] - 报告期内公司境外业务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37.96%,2023年度、2024年度汇兑损益分别为31.56万元、 - 758.66万元[126]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3,774.57万元,同比下降24.01%[130]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 33,084.58万元,较上年同期亏损增加29,763.52万元[130]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 34,771.32万元,较上年同期亏损增加29,009.70万元[130] - 营业收入本期数为1,037,745,730.63元,上年同期数为1,365,630,883.93元,变动比例为 - 24.01%[131] - 营业成本本期数为972,274,090.64元,上年同期数为1,041,021,891.56元,变动比例为 - 6.60%[131] - 销售费用本期数为81,416,344.16元,上年同期数为79,607,111.85元,变动比例为2.27%[131] - 管理费用本期数为113,618,204.20元,上年同期数为142,148,529.94元,变动比例为 - 20.07%[131] - 财务费用本期数为 - 6,977,701.14元,上年同期数为4,589,637.61元,变动比例为 - 252.03%[131] - 本期财务费用较上年同期减少1156.73万元,因汇兑收益同比增加[132] - 报告期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 -2274.76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5606.62万元,因营业收入和回款金额减少[132] - 报告期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 -8997.1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69758.08万元,因购买的理财产品到期收回[132] - 报告期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 -10671.10万元,同比下降110.36%,因上期收到再融资募集资金[133] - 报告期主营业务收入103728.54万元,较2023年下降24.04%,其中药物发现与药学研究营收49507.47万元,下降21.64%;临床前研究营收54221.07万元,下降26.11%[133] - 临床前CRO业务毛利率6.28%,较上年减少17.49个百分点,营业收入降24.04%,营业成本降6.61%[134]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四个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259,506,479.47元、261,914,728.54元、280,304,304.26元、236,020,218.36元[26] - 报告期内境内客户收入6.44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62.04%;境外客户收入3.94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37.96% [35] - 报告期内境外新签订单金额同比增长超过20% [36] - 2024年药物发现与药学研究收入495,074,688.54元,同比减少21.64%[41] - 2024年临床前研究收入542,210,707.67元,同比减少26.11%[41] - 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合计1,037,285,396.21元,同比减少24.04%[41] - 报告期内公司境外订单同比增长超20%[42] - 报告期内公司按照中美双报标准要求进行的项目收入为2.64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25.46%[57] 公司研发与业务进展 - 公司已投入使用8.5万平方米研发办公场地,南汇园区实验室扩建项目主体结构封顶并申请验收[34] - 报告期内公司参与研发完成的新药及仿制药项目99件通过审批进入临床试验,2015年以来已有520件通过审批进入临床试验 [37] - 公司实施股份回购,未来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 [38] - 公司药物发现与药学研究、临床前研究等主营业务板块稳步发展 [38][39] - 公司拥有超760种药效评价模型,可对多种药物提供全面系统评价[40] - 公司建成约2.9万平方米GLP实验室,GLP服务范围增至9项[41] - 2025年3月子公司新增三项NMPA GLP认证资质[41] - 2023年9月美国波士顿首个研发实验室建成并创收,2024年8月第二座研发中心投入运营[42] - 公司在与多家AI创新药研发公司合作基础上搭建AI药物发现平台,“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一站式创新药临床前研发服务平台项目”获政府立项并已服务客户[66] - 公司在现代合成化学领域技能广泛深入,在多个热点领域有突出技术经验[68] - 公司通过不对称合成等技术提高手性药物研发效率,承接多个糖类药物研发项目[68] - 公司构建美迪西AI药物研发综合技术平台,运用干湿结合路径提升研发效率和质量[68] - 公司将AI技术运用到多种新型技术平台中进行模块构建和优化[68] - 公司开发AI ADMET预测模型,加快先导化合物分子优化步伐[68] - 公司拥有蛋白、细胞水平筛选技术及SPR药物筛选技术的筛选平台[68] - 公司建立计算机生物学和分子模型构建技术进行虚拟筛选,完善蛋白质降解技术平台[68] - 约70%的新药候选化合物为难溶性药物,公司通过增溶技术平台解决相关问题[69] - 公司建立超过480种肿瘤药效评价模型,全面评价各类新药[69] - 公司建立多个原料药研究平台,包括新型造影剂等12个平台[69] - 公司建立多个制剂技术平台,包括PROTAC药物等6个平台[69] - 公司建立基于mRNA展示技术的环肽筛选平台,助力相关药物发现[69] - 公司建立BSL - 2实验室用于细胞和溶瘤病毒药物研究[69] - 公司建立中药研发平台,在中药多方面取得一定研究成果[69] - 公司建立纳米药物制剂研究平台,正拓展纳米抗体制剂研发领域[69] - 公司建立原料药生产体系,满足客户不同阶段原料药生产需求[69] - 公司分析测试中心实验室通过CNAS现场评审,构建质量管理体系[69] - 公司拥有超280种非肿瘤新药药效研究评价动物模型[70] - 公司目前拥有超760种肿瘤和非肿瘤药效建模技术[72] - 报告期内公司参与研发完成的99件新药及仿制药项目通过审批进入临床试验,其中89件通过NMPA批准,10件通过美国FDA、澳大利亚TGA审批[72] - 报告期内公司新取得授权专利9项,截至报告期末拥有已授权专利共计40项[74] - 报告期内发明专利新增申请13个、获得6个,累计申请66个、获得32个;实用新型专利新增申请3个、获得3个,累计申请11个、获得8个;软件著作权新增申请4个、获得4个,累计申请27个、获得25个[75] - 报告期内公司获多项荣誉并入选多个榜单,部分项目验收完成或获政府立项[73] - 公司构建新药临床研究申请综合平台,在多领域形成特色,核心技术先进性未重大变化[70] - PROTAC技术对膜蛋白降解开发项目预计总投资1500万美元,本期投入139.84万美元,累计投入1459.77万美元,已完成阶段性成果[79] - ATR抑制剂研究项目预计总投资1500万美元,本期投入237.10万美元,累计投入1490.60万美元,已完成阶段性成果[79] - 细胞治疗眼科用药非临床药效学等技术建立及应用项目预计总投资700万美元,本期投入109.23万美元,累计投入666.09万美元,已完成阶段性成果[80] - 含氟药物研发技术平台的建立项目预计总投资450万美元,本期投入74.21万美元,累计投入351.59万美元,已完成阶段性成果[80] - PROTAC膜蛋白降解技术能作用于100%的药物靶点[79] - PROTAC技术对膜蛋白降解开发项目拟每年帮助产生10个左右PROTAC候选药物[79] - ATR抑制剂研究项目拟完善公司药物设计与合成平台在ATR抑制剂研发中的应用[79] - 细胞治疗眼科用药项目建立可开展CGT治疗的眼科临床前研发实验室等多项成果[80] - 含氟药物研发技术平台已设计合成近二百个含氟中间体[80] - 细胞治疗眼科用药项目建立3种以上CGT相关的眼科动物长效模型[80] - 异喹啉类药物技术平台项目预算450万美元,已花费817,133.27美元,剩余3,298,274.84美元[81] - 靶向ALK的PROTAC技术平台项目预算200万美元,已花费394,855.41美元,剩余
美迪西(688202) - 2024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