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泓基集团(02535) - 2024 - 年度财报
泓基集团泓基集团(HK:02535)2025-04-22 16:45

收入和利润表现 - 收入增加约28.2百万港元或7.6%,从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约370.2百万港元增至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约398.5百万港元[16] - 公司收入从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约3.702亿港元增加约2820万港元或7.6%至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约3.985亿港元[25][34][37] - 集团录得毛利约71.4百万港元(2023年:约71.1百万港元)[16]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31.5百万港元(2023年:约25.2百万港元)[16] - 公司年利润从2023年的2520万港元增长630万港元或25.0%至2024年的3150万港元[45][49] - 公司净利润率从2023年的6.8%提升至2024年的7.9%[45][49] - 每股基本盈利约为1.7港仙(2023年:约1.7港仙)[16] 成本和费用 - 服务成本从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约2.991亿港元增加约2790万港元或9.3%至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约3.271亿港元[35][38] - 毛利率从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约19.2%下降至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约17.9%[36][39] - 行政开支从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约1910万港元增加约740万港元或38.7%至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约2650万港元[43] - 行政开支从2023年的1910万港元增加740万港元或38.7%至2024年的2650万港元[47] - 公司其他收入及其他亏损净额包括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价值减少约50万港元[40] - 公司其他收入及其他亏损净额包括人寿保险合同价值增加约20万港元[40] 资产、债务和现金流 - 公司净流动资产从2023年的1.177亿港元增至2024年的2.189亿港元[50][5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3年的870万港元大幅增至2024年的1亿港元[50][54] - 银行借款从2023年的990万港元减少至2024年的590万港元[52][55] - 资产负债比率从2023年的9.5%下降至2024年的5.0%[53][56] - 公司于2024年12月31日录得净现金状况,净债务权益比率从2023年的3.1%改善[57][62] - 资本开支从2023年的140万港元大幅增至2024年的1700万港元[59][64] - 金融资产及合约资产减值亏损从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约160万港元降至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约6.4万港元[44] - 金融资产及合约资产减值亏损从2023年的160万港元大幅减少至2024年的6.4万港元[48] - 2023年12月31日担保贷款总额约990万港元,其中700万港元为非循环贷款,200万港元为循环贷款[70] - 主要金融工具包括贸易应收款、定期存款、银行借款及租赁负债等[74][76] 业务运营和项目 - 集团专注于香港建造项目的结构钢供应、制造及安装业务[18] - 公司手头项目数量从2023年12月31日的19个增至2024年12月31日的22个,但未完成项目价值从约5.505亿港元降至约3.221亿港元[26][28] - 香港房地产市场不稳定对建筑业造成巨大压力[19] - 集团通过关注政府资助的基础设施项目维持稳定项目管道[19] - 集团投资于工厂和机械以提高生产力和效率[19] - 集团计划扩大结构钢生产能力作为其业务策略之一[143][146] - 集团计划竞争钢结构工程项目及扩大市场份额[143][146] 上市和融资活动 - 公司股份于2024年3月8日在联交所主板成功上市[18] - 股份发售所得款项总额为1.25亿港元,净额约为9100万港元[80][84] - 所得款项净额中5600万港元已用于项目前期成本,3310万港元将用于收购土地及建立新生产设施[86] - 所得款项净额中190万港元拟用于扩充人手,截至2024年12月31日仅动用60万港元,剩余130万港元[86] 股息政策 - 董事会议决不建议派付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16] - 公司于2024年1月宣派中期股息约2660万港元,其中1000万港元以现金支付,1660万港元与董事及相关公司应收款项抵销[91] - 集团确认2024年度不派发末期股息(2023年:无)[92] - 2024年1月宣派中期股息约26.6百万港元(每股约26.6港元),其中10.0百万港元以现金结清,16.6百万港元抵销应收董事及关联公司款项[9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重组前,一附属公司宣派及结付股息20,000,000港元[94] - 董事会决议不派付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2023年:无)[94] 人力资源和员工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员工总数为137人,较2023年148人减少7.4%[77][81] - 集团计划扩大员工队伍作为其业务策略之一[143][14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137名员工,其中女性员工15名,占比10.9%[180] - 公司目标在未来三年内维持女性员工比例不低于10%[18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女性员工占比为10.9%(15名女性/137名总员工)[178] - 公司目标在未来三年维持女性员工占比不低于10%[178] - 梁乐谦先生为项目经理,拥有逾8年结构钢材行业经验[137] - 梁乐谦先生曾两次加入公司,累计服务期近6年(2012年10月至2014年6月及2015年8月至今)[137] 董事会和管理层构成 - 董事会由八名董事组成,包括三名执行董事、两名非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95][99] - 董事会由8名成员组成包括3名执行董事2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50] - 公司董事会共有8名成员,包括3名执行董事、2名非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62] - 执行董事服务协议任期为3年,非执行董事及独立非执行董事委任函任期均为1年[163][165] - 独立非执行董事人数占董事会成员比例至少为三分之一(3/8)[164][166] - 董事会中有2名女性成员(陈淑雯女士及蔡植昌女士)[177][179] - 执行董事陈鑫基(49岁)担任集团行政总裁,负责整体管理及业务策略制定,拥有超过25年钢结构行业经验[96][97][100] - 执行董事陈鑫江(46岁)担任集团营运总监,负责项目管理及中国业务运营,拥有近20年行业经验[102][103][105] - 执行董事陈淑雯(44岁)负责集团日常运营及行政管理,拥有8年钢结构行业经验及超过10年金融行业背景[105][106] - 非执行董事陈永康(76岁)担任董事会主席,拥有超过40年钢结构及金属工程经验,为集团共同创始人[108][109] - 陈淑雯持有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理学士学位及香港城市大学与法国巴黎第九大学联合颁发的金融数学精算科学硕士学位[107] - 陈淑雯女士拥有金融行业逾10年经验,钢构工程行业逾8年经验[110] - 陈永康先生在钢构工程行业拥有逾40年经验,1999年共同创立公司[111] - 蔡植昌女士在钢构工程行业拥有逾25年经验,1999年加入公司[114][117] - 车灝华先生拥有香港法律界逾8年经验,2018年获认可为高等法院律师[118] - 车灝华先生曾担任百能国际能源控股(股份代号:8132)独立非执行董事12个月[119][123] - 车灝华先生曾担任威诚国际控股(股份代号:8107)独立非执行董事10个月[119][123] - 余俊杰先生拥有公司财务及审计逾13年经验[122] - 余俊杰先生自2018年起担任保德控股(股份代号:8601)财务总监及公司秘书[122] - 余俊杰先生自2019年起担任环球智能控股(股份代号:8496)公司秘书[122] - 车灝华先生目前正在瑞士商学院攻读工商管理博士学位[120][123] - 余俊傑先生獲委任為獨立非執行董事,擁有逾13年企業融資、會計及審計經驗[124] - 廖志崑先生獲委任為獨立非執行董事,擁有逾38年結構工程經驗[126][127] - 譚漢輝先生為公司秘書,曾於德勤審計部門任職近5年(2006年9月至2011年8月)[133] - 譚漢輝先生擔任樂誼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合夥人近11年(2012年1月至2022年11月)[133] - 余俊傑先生自2022年4月起擔任新火科技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號:1611)獨立非執行董事[125][129] - 譚漢輝先生自2019年8月至2024年9月擔任中國新零售供應鏈集團有限公司(股份代號:3928)獨立非執行董事[136] - 譚漢輝先生自2020年12月至2022年2月擔任新維國際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號:8086)公司秘書[136] - 公司高級管理團隊及董事會成員均持有相關專業資格(香港會計師公會、註冊結構工程師等)[126][128][134][139] 公司治理 - 从上市日期至2024年12月31日期间举行了4次董事会会议所有董事出席率为100%[161] - 公司已为针对董事的法律诉讼安排了责任保险保险范围将每年审查一次[154] - 董事会拟至少每年定期召开四次会议[156] - 从上市日期至报告日期公司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的适用规定[141][145] - 所有董事确认在报告期间已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的规定[144][147] - 所有董事在报告年度均参加了业务相关研讨会及阅读监管材料[174] - 公司已建立董事会多元化政策,考虑因素包括专业技能、背景、性别等客观标准[176][179] - 独立非执行董事每年需提交书面独立性确认并披露外部任职情况[169][171] - 董事会主席每年与独立非执行董事举行无执行董事参与的单独会议[171] - 审计委员会于2024年2月5日成立,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82][183] - 审计委员会在上市日至2024年12月31日期间举行了3次会议,所有成员出席率均为100%[187][189] - 薪酬委员会于2024年2月5日成立,由2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1名执行董事组成[191][192] - 薪酬委员会在上市日至2024年12月31日期间举行了1次会议,所有成员出席率均为100%[197][19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有1名高级管理人员薪酬在0-100万港元范围内[198] - 公司董事薪酬政策包含固定薪资和服务费以及可变组成部分(如奖金和股票期权)[200] - 审计委员会审查了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中期财务报告和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年度财务报告[190] - 审计委员会监督公司的财务报告流程、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182][190] 风险因素 - 集团外汇风险敞口显著,收入主要以港元结算而部分成本以人民币结算[72][7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未持有任何对冲工具且未进行外汇对冲操作[73][75] - 集团坚持审慎的财务管理以确保财务成本最优化及资本充足[143][146] 关联方和外部任职 - 陈鑫江自2019年4月起担任香港金属制造业协会常务副会长,2018年8月起担任东莞市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大岭山分会常务副会长[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