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威国际(00058) - 2024 - 年度财报
新威国际新威国际(HK:00058)2025-04-22 16:5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建筑材料业务收入256,385,000港元较上年246,531,000港元增长4%[10] - 收入增长4.0%至256.385百万港元,较去年246.531百万港元有所提升[152] - 公司年度净亏损为8009.5万港元,较上年的6426.2万港元扩大24.7%[158] - 公司本年度综合亏损较2023年同期增加约25%[6]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年度亏损为80095千港元,较上年的64262千港元扩大24.5%[57] - 年度亏损扩大至80.095百万港元,较去年64.262百万港元增加24.7%[152] - 公司2024年度净亏损约80,095,000港元[133] - 公司2024年度净亏损约80,095,000港元[165] - 全面亏损总额扩大至91.070百万港元,较去年67.761百万港元增加34.4%[153] - 公司非控股权益应占年度亏损为23973千港元,较上年的19116千港元增加25.4%[57] - 其他收益及亏损净额为7,037,000港元亏损(上年为601,000港元收益)[11] - 汇兑损失大幅增加至1083.2万港元,上年同期为493.4万港元[158][160] - 物业重估亏损14.3万港元,上年同期为收益143.5万港元[158] - 重估物业厂房设备确认亏损约191,000港元[137] - 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亏损增加约9,000,000港元[7]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减值亏损增加约33,000,000港元[6] - 预期信贷亏损模型下确认减值亏损38.815百万港元,较去年6.241百万港元大幅增加522%[152]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30.71港仙,较去年25.14港仙增加22.2%[15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行政开支22,105,000港元较上年23,977,000港元减少8%[12] - 毛利率为17.1%,较去年15.2%有所改善[15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现金流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10,593,000港元,计息借贷17,337,000港元[1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61.8%至10.593百万港元,去年为27.749百万港元[15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期末余额为1059.3万港元,较上年同期的2774.9万港元减少61.8%[160] - 公司经营现金净流出约13,062,000港元[133] - 公司2024年度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约13,062,000港元[165] -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1306.2万港元,上年同期为净流入2769万港元[159] - 融资活动现金净流入480.4万港元,主要来自新股发行359.2万港元及可转债发行3000万港元[160] - 贸易应收款项及票据增加3137.5万港元,对现金流造成压力[159] - 预付款项及其他应收款减少2347.9万港元,改善现金状况[159] - 新增借贷1750.3万港元,同时偿还借贷1881.7万港元[16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资产负债 - 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62,007,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33%[13] - 公司总资产净值从2023年的135674千港元下降至78742千港元,降幅达42.0%[58] - 资产净值下降42.0%至78.742百万港元,去年为135.674百万港元[156] - 公司流动负债为191591千港元,与上年190637千港元基本持平[58] - 公司非流动负债从4627千港元增至10784千港元,增幅达133.0%[58] - 公司总负债为202375千港元,较上年195264千港元增加3.6%[58] - 公司非控股权益从43713千港元减至16735千港元,降幅达61.7%[58] - 流动负债超出流动资产约33,863,000港元[133] - 公司流动负债超出流动资产约33,863,000港元[165] - 流动负债净额33.863百万港元,较去年流动资产净额5.591百万港元显著恶化[155] - 资产负债比率(流动及非流动负债/权益总额)约257%[13] - 贸易应收款项、应收票据及应收贷款增加5.8%至114.453百万港元[155] - 贸易应收款项及票据扣除拨备后约114,453,000港元[135] - 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扣除拨备后约8,940,000港元[135] - 物业厂房设备重估价值约79,991,000港元[137] - 可换股票据余额从630万港元增至3573.6万港元,增幅467.4%[158] 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主要业务为制造买卖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等建筑材料[38] - 建筑材料业务收入256,385,000港元较上年246,531,000港元增长4%[10] 地区表现 - 公司资产主要位于中国,面临人民币净汇率风险[23] - 公司参考广东省GDP约14万亿元及进出口总额突破9万亿元的宏观环境开展业务[2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已采取积极措施收回贸易应收款项以改善现金流[169] - 公司计划通过严格成本控制提升营运效率[169] - 公司考虑其他融资安排以增加资本支持日常营运[169] - 公司董事认为拥有充足营运资金应对12个月内到期财务责任[167] - 公司计划在2024年第四季度前实现董事会至少包含1名不同性别董事[102] - 公司持续物色主席及最高行政人员人选以符合上市规则[111] 融资与资本活动 - 公司完成股份认购及发行可换股票据,总金额约1030万港元(扣除全面要约开支约140万港元前)[17] - 股份认购事项以每股0.1港元价格向富亨发行35,920,000股普通股[19] - 发行本金额3000万港元的可换股票据,转换权悉数行使可发行最多300,000,000股换股股份[17][19] - 公司向富亨集团配发及发行35,920,000股股份,总代价3,592,000港元[73] - 公司向富亨集团发行可换股票据本金30,000,000港元,换股股份上限300,000,000股[73] - 所得款项净额实际用途为191万港元,远低于原定1030万港元计划,仅完成计划的18.5%[18] - 所得款项净额中董事薪酬及员工成本实际支出34万港元,仅占原计划390万港元的8.7%[18] - 审计费及其他专业开支实际支出137万港元,占原计划440万港元的31.1%[18] - 租金及行政开支实际支出20万港元,仅占原计划200万港元的10%[18] 公司治理与董事会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确认财务报告符合会计准则及上市规则[80]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2024年召开3次会议[98] - 提名委员会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1名非执行董事组成[102] - 公司已采纳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并认为董事会已达充分多元化[104] - 公司未设立内部审核部门,委聘外部专业顾问担任内部监控核数师[105] - 董事会认为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有效及足够[105][109] - 内部监控核数师每年对财务及营运系统履行内部审核并分级报告风险缺陷[108] - 公司已采纳政策确保内幕消息依法适时披露[110] - 公司未指定主席或最高行政人员,违反上市规则C.2.1条[111] - 公司采纳反贿赂反贪污政策并实施零容忍方针[112] - 全体雇员入职时接受反贿赂培训并定期提供相关培训[113] - 审核委员会全面负责监察及定期检讨举报政策[117] - 董事会可寻求独立专业意见费用由公司承担[118] - 全体董事年内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3证券交易准则[122] - 执行董事罗进财先生出席全部14次董事会会议及2次股东大会[90] - 独立非执行董事蔡本立先生出席全部3次审核委员会会议及2次薪酬委员会会议[90] - 非执行董事林柏森先生出席13/14次董事会会议后于2025年1月15日辞任[90] - 新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曾傲嫣女士于2024年12月24日获委任[92] - 余瑞生先生于2025年1月15日由独立非执行董事调任为非执行董事[92] - 公司秘书罗进财先生年內接受不少于15小时专业培训[96] 股东结构与关联方 - 富亨集团持有公司股份109,796,566股及可换股票据300,000,000份,总计权益占比190.14%[73] - 富亨集团持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约50.95%[73] - Business Century Investments Limited持有公司股份12,873,166股,权益占比5.97%[73] - Everun Oil Co., Limited持有公司股份17,316,200股,权益占比8.03%[73]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215,520,000股[73] - 公司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约41%,最大客户占比12%[59] - 公司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总采购额约79%,最大供应商占比41%[59] 审计与合规 - 核数师变更为中职信(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任期至2025年股东周年大会结束[81] - 公司维持足够公众持股量,符合上市规则要求[78] - 外聘核数师总费用为752千港元,其中审计服务费用649千港元,非审计服务费用103千港元[100] - 2024年审计服务费用较2023年684千港元下降5.1%至649千港元[100] - 审计师强调持续经营存在重大不确定性[133] - 公司存在重大不确定因素可能对持续经营能力产生严重疑虑[166] - 2024年度综合财务报表经审计符合香港财务报告准则[131] - 外聘核数师需出席股东大会回答股东提问[123] 人力资源 - 公司在中港两地共聘用258名全职员工[22] - 公司聘用258名全职员工,涵盖管理、行政、技术及生产部门[60] - 三名高级管理层人士薪酬范围介于零至1,000,000港元[101] 会计政策与估计 - 应收款项减值评估涉及重大管理层判断[135] - 物业估值采用市况假设及独立估值公司[137] - 公司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修订对财务表现无重大影响[168] - 公司预计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将影响未来损益表呈列[171] - 商誉每年或出现减值迹象时进行减值测试,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值时优先冲减商誉[176] - 外币货币项目按期末通行汇率重新换算,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77] - 汇兑差额计入其他全面收入,累计于权益项下汇兑波动储备[178] - 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年率:楼宇2%至5%,厂房机器及办公设备10%至33%,汽车20%,家具装置10%至33%[180] - 重估物业升值计入其他全面收入,减值超出重估储备部分确认损益[180] - 短期租赁(12个月以下)和低价值资产租赁采用直线法确认租赁支出[181] - 使用权资产按成本减累计折旧及减值计量,折旧按使用年限或租期较短者直线计提[182][183] - 租赁负债按未付租赁付款现值确认,采用增量借贷利率折现[185] - 物业及使用权资产可收回金额按公允价值减出售成本与使用价值孰高计量[188] - 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列账,成本采用加权平均法计量[189] - 公司使用实际利率法计算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并分配期间利息收入或开支[190] - 金融资产利息收入按实际利率法确认 对出现信贷减值的资产自下一报告期起按摊余成本计算利息收入[191] - 金融资产按摊余成本计量需满足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的的业务模式及合同现金流量仅为支付本金和未付本金的利息[193] - 公司对无重大融资成分的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确认全期预期信贷亏损[194] - 信贷风险显著上升时确认全期预期信贷亏损 否则按12个月预期信贷亏损计量拨备[194] - 合同付款逾期超过30日推定信贷风险显著增加 除非有合理依据证明相反情况[196] - 金融工具逾期超过90日即属违约 除非有证据支持更适用的滞后标准[198] - 预期信贷亏损计量基于违约概率 违约损失率和违约风险敞口的函数[200] - 贸易应收款项使用拨备矩阵和简便方法估计预期信贷亏损 结合历史经验和前瞻性信息[200] - 预期信贷亏损为合同应付现金流量与预计收取现金流量按实际利率贴现的差额[200] 风险因素 - 公司面临建筑材料行业竞争加剧及外币汇率风险[41] - 公司货币资产主要以人民币及港元列值承受汇率风险[41] 股息与储备 - 公司不派付2024财政年度末期股息[44] - 公司无可供分派储备为5237.9万港元[52] 借款与融资成本 - 借贷年利率区间1.91%至7.50%[13] 股东权利与章程 - 股东特别大会需在收到十分之一股本股东书面要求后两个月内召开[125] - 股东提议决议案需获得不少于二十分之一总投票权或百名股东联署[126] - 公司于2022年6月15日通过特别决议采纳修订公司章程[129] 附属公司与财务报表附注 - 公司附属公司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39[39] - 公司物业厂房设备变动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17[45] - 公司股本变动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31[46] - 公司可换股票据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32[47] - 公司购股权计划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3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