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表现 - 2024年收入为人民币768.9百万元,同比增长13.9%[28] - 公司业务收入为人民币768.9百万元,较2023年增长13.9%[33]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为人民币768.9百万元,同比增长13.9%[56] - 总收入同比增长13.9%至768.9百万元人民币,血液净化业务收入增长22.4%至482.3百万元人民币[69][70] - 2024年溢利为人民币192.5百万元,同比下降6.1%[28] - 2024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人民币150.8百万元,同比下降1.6%[28]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人民币150.8百万元,同比下降1.6%[56] - 年内溢利下降6.1%至192.5百万元人民币,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下降1.6%至150.8百万元人民币[69] - 经调整年内溢利增长9.9%至233.5百万元人民币,经调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增长9.5%至172.4百万元人民币[69] - 经调整净溢利(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由2023年人民币212,398千元增加9.9%至2024年人民币233,469千元[86] - 经调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净溢利(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由2023年人民币157,372千元增加9.5%至2024年人民币172,355千元[86] - 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9.77分,同比下降0.1%[28] 成本和费用 - 2024年毛利为人民币419.4百万元,同比增长10.1%[28] - 公司毛利为人民币419.4百万元,较2023年增长10.1%[33] - 公司2024年毛利为人民币419.4百万元,同比增长10.1%[56] - 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增长10.5%至84.1百万元人民币,血液净化业务该项开支增长39.1%至35.3百万元人民币[72] - 一般及行政开支增长31.7%至156.8百万元人民币,血液净化业务该项开支增长37.0%至69.6百万元人民币[73] - 再生医用生物材料业务一般及行政开支增长118.8%至29.1百万元人民币[74] - 确认无形资产公平值增量793.7百万元人民币,月摊销额自2024年8月起增至3.3百万元人民币[74] - 研发开支由2023年约人民币41.1百万元增加7.3%至2024年约人民币44.1百万元[76] - 血液净化业务研发开支由2023年约人民币15.9百万元增至2024年约人民币18.2百万元[76] - 其他收益净额由2023年约人民币48.9百万元减少5.5%至2024年约人民币46.2百万元[78] - 经营溢利由2023年约人民币187.4百万元减少4.2%至2024年约人民币179.5百万元[80] - 财务收入净额由2023年约人民币43.7百万元增加15.1%至2024年约人民币50.3百万元[81] - 所得税开支由2023年约人民币26.0百万元增加43.0%至2024年约人民币37.2百万元[82] - 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由2023年约人民币0.06百万元增至2024年约人民币1.2百万元[79] - 股份薪酬开支确认为人民币12.0百万元(行政)、5.7百万元(销售)、0.3百万元(研发)及0.5百万元(制造)[87] - 贸易应收款项亏损拨备人民币19.1百万元,覆盖应收账款人民币92.0百万元[89] 毛利率 - 公司全年毛利率为54.6%[33] - 公司2024年整体毛利率为54.6%[56] - 毛利率由56.4%下降至54.6%,血液净化业务毛利率由53.4%降至51.0%[69][71] 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专注于中国医疗器械行业中高增长及高利润率的板块,业务分部为输液器、血液净化产品和再生医用生物材料[4] - 血液净化业务销量录得稳定增长[33] - 输液器业务稳健发展[33] - 再生医用生物材料业务开启商业化布局[33] - 输液器业务营业收入人民币286.6百万元,同比增长2.0%,占综合营业收入37.3%[57] - 血液净化业务营业收入人民币482.3百万元,同比增长22.4%,占综合营业收入62.7%[58] - 血液净化业务增长主要由于销售增加[56] - 输液器业务收入增长2.0%至286.6百万元人民币[69][70] - 公司专注于高增长高利润率的医疗器械市场,布局输液器、血液净化和再生医用材料三大业务板块[57] 产品与研发 - 公司是首批获得药监局批准生产精密过滤输液器的生产商,并且是首三家获得药监局批准制造非PVC输液器的生产商之一[6] - 公司是中国国内首家获得高通量血液透析器注册证书的生产商[6] - 公司于2024年取得血液透析设备和连续性血液净化设备的注册证书[34] - 公司于2024年3月取得泵用输液器的产品注册证[62] - 公司于2024年7月取得连续性血液净化设备的注册证书[62] - 公司于2024年7月取得可吸收口腔修复膜产品和乳房组织补片产品的注册证书[62]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提交注射用组织填充剂产品的注册申请[62] - 公司已取得58个产品注册证[60] - 公司拥有173项产品专利包括67项输液器产品相关专利83项血液净化产品专利及23项再生医用生物材料产品专利[63] - 公司已申请57项新专利[63] - 公司研发团队与外科医生、医院、高校研究中心及其他研究机构保持密切合作[164] - 公司旗下伏尔特品牌是中国药监局首批批准的精密过滤输液器生产商之一[164] - 四川睿健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并自主研发透析器全流程生产线[164] - 北京瑞健高科生物科技采用新一代组织再生材料技术研发生产医用生物材料[164] - 公司持续投资新产品创新研发并贯彻"生产一代,研发领先下一代"策略[165] - 公司制定《专利奖酬管理制度》等规章,覆盖专利申请到维护、保护及运营各环节[184] 子公司与资本运作 - 公司子公司四川睿健医疗已完成新三板挂牌并计划于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35] - 公司非全资附属公司四川睿健医疗股份于2024年12月5日挂牌新三板代码874652[47][51] - 四川睿健医疗预计发行不超过43,000,000股发售股份(未行使超额配股权)相当于其已发行股份总数约14.0%[66] - 若超额配股权全额行使四川睿健医疗预计发行不超过49,450,000股发售股份相当于其已发行股份总数约16.1%[66] - 四川睿健医疗已于2025年3月25日向北京证券交易所提交上市申请[66] - 公司股份自2013年11月8日在联交所主板上市[6] - 公司累计回购股份78,897,000股,占回购前总股本5.04%,累计金额86.8百万港元[68] - 公司持有合共46,496,000股库存股份[37] 资产与负债 - 2024年总资产为人民币5,160.9百万元,同比增长0.2%[30] - 2024年总负债为人民币357.6百万元,同比增长9.3%[30] - 2024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人民币3,971.4百万元,同比下降1.8%[30]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减少至人民币166.8百万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180.4百万元下降约7.5%[88] - 血液净化业务贸易应收款项减少至人民币35.4百万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48.6百万元下降27.2%[88] - 存货减少11.9%至人民币120.3百万元,主要因血液净化业务存货降至人民币79.4百万元[90] - 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少至人民币891.7百万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906.9百万元下降1.7%[91] - 投资物业减少至人民币262.9百万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264.9百万元下降0.8%[92] - 无形资产及商誉净值减少至人民币1,632.4百万元,年度摊销人民币44.3百万元[93] - 非流动金融资产减少至人民币46.5百万元,主要因股权投资公允价值下降[95] - 现金及银行结余增加至人民币1,682.0百万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1,589.7百万元增长5.8%[96]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达人民币1,682.0百万元[56] - 总借款人民币5,800千元,总权益人民币4,803,368千元,总资本人民币4,809,168千元[102] - 资产负债比率0.12%,去年为0.00%[102] 现金流与资本开支 - 资本承担总额为人民币25.6百万元,较去年的人民币36.1百万元减少[99] - 在建工程资本开支约人民币46.3百万元,较去年的人民币39.5百万元增加[100] - 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以及无形资产开支人民币25.8百万元,较去年的人民币42.4百万元减少[100] 股息与股东回报 - 2024年每股建议末期股息为5.3港仙,同比增长7.1%[28] - 2024年每股股息总额为9.8港仙,同比下降0.5%[28] - 公司建议派付末期股息每股5.3港仙,全年股息总额为每股9.8港仙[36] 风险与敏感性 - 利率变动100个基点将影响年度溢利约人民币49,300元[104] - 银行借款利率敏感度分析显示利率风险可控[104] - 外汇风险主要来自美元及港元货币敞口[103] - 无重大或然负债、担保或诉讼[105] - 无占公司总资产5%以上的重大投资[107] 管理层与董事会 - 公司首席执行官张月娥女士自2011年5月13日起担任执行董事[43] - 公司非执行董事姜黎威先生自2013年6月21日起任职[43] - 公司非执行董事林君山先生自2013年6月21日起任职[43]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王小刚先生自2013年10月14日起任职[43]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陈庚先生自2013年10月14日起任职[43]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王凤丽女士自2021年8月1日起任职[43] - 首席执行官张月娥女士在医疗器械行业拥有近30年工作经验[44] - 非执行董事姜黎威先生在医疗器械行业拥有超过20年管理经验[45] - 副总裁华炜先生自2011年4月加入公司集团[51] - 所有董事任期不超过三年,执行董事张月娥女士任期自2024年2月3日至2025年3月30日[116] - 非执行董事姜黎威先生任期自2022年3月31日起为期三年[116] - 独立非执行董事王凤丽女士任期自2024年8月1日至2025年3月30日[116] - 姜黎威先生和林君山先生将于2025年股东周年大会轮席告退[117] - 所有6名董事在2024年度均参加了监管发展培训和阅读监管最新资讯[119] - 2024年度董事会召开6次会议,所有董事出席率为100%(6/6)[120] - 审核委员会召开3次会议,成员出席率为100%(3/3)[120] - 2024年度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层均未违反证券交易标准守则[121] - 高级管理层年度薪酬范围在0至1,000,000港元有1人,1,000,001至1,500,000港元有3人[127] - 薪酬委员会包含3名成员,其中独立非执行董事占多数并担任主席[125] - 提名委员会包含3名成员,其中独立非执行董事占多数并由董事会主席担任主席[128] - 审核委员会包含3名成员,其中独立非执行董事占多数并具备专业财务资格[132] - 董事会由6名董事组成,包含2名女性董事及法律/会计专业人士[129] - 高级管理层共4人,其中女性占2人[129] - 薪酬委员会已审议董事及高管薪酬政策并向董事会提出建议[126]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财务报告及风险管理体系有效性[135] - 提名委员会已评估董事会组成并认为保持多元化平衡[131] - 张月娥女士同时担任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董事会认为此安排符合公司最佳利益[114] - 公司采纳董事会独立性评估机制,包括成立提名委员会并每年评估全体独立非执行董事的独立性[113]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公司确认其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制度充足有效,并进行了半年度检讨[142] - 公司已制定多项风险管理程序及指引,并每年开展自我评估以确保合规[141] - 公司确认其股东沟通政策在年度内行之有效[148] - 公司已制定股东沟通政策,并通过网站www.pwmedtech.com作为沟通平台[147] - 公司已制定披露政策,为处理机密资料和信息披露提供一般指引[142] - 审核委员会建议在2024年股东周年大会上续聘香港立信德豪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为外聘核数师[140] - 审计服务费用为人民币2040万元,非审计服务费用为人民币1190万元,总审计师费用为人民币3230万元[146] - 公司秘书在年度内完成了不少于15小时的专业培训[144] - 董事会确认其对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财务报表的编制责任[138] - 公司确认不存在对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质疑的重大不明朗事件或情况[139] - 公司大部分产品为第三类医疗器械,执行最严格的全生命周期监管要求[171] - 公司已识别产品质量与安全、合规与监管、员工健康与安全、雇佣与人才发展四大ESG风险[171] - 公司通过质量体系部建立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及企业制度规范保障产品质量安全[171] - 公司产品研发及技术部须根据药监局要求设计研发产品,获得注册证书后方可投入量产[171] - 公司采购部门严格筛选符合要求的供应商控制原材料质量[171] - 公司合规部门密切关注国家及运营地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变动确保合规[171] - 公司对全体员工及合作伙伴提出反腐败要求确保无腐败行为出现[171] - 公司通过员工安全培训及日常安全检查提高员工安全生产意识[171] - 公司为员工提供多种福利并设置研发创新激励维护科研环境[171] - 公司通过股东大会、投资者邮件及定期报告与股东沟通董事会多元化等议题[173] - 公司识别出21项年度重要性ESG议题,涵盖环境、社会及管治三大类别[174] - 公司未收到任何产品投诉且未进行任何产品回收[181] - 公司已取得ISO13485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及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179] - 公司制定并严格执行包括《产品召回管理控制程序》在内的多项产品质量管控政策[178][180] - 公司若需召回产品,需在5日内填写《医疗器械召回事件报告表》[180] - 公司通过严格设备控制、物料控制、生产环境控制及人员控制加强产品生产管理[180] - 公司确定产品责任、雇佣、健康与安全及发展与培训为年度重大实质性议题[175] - 公司严格遵守包括《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在内的多项产品相关法律法规[176] - 公司未发生任何对集团及员工提出或已审结的贪污诉讼案件(2023年同样未发生)[188] - 公司要求供应商针对危险化学品使用提交具备资质检测中心的检验报告[187] - 公司每年年底对供应商进行集中综合评价,涵盖产品质量、交货能力、产品合格率及技术水平等指标[186] - 公司通过《防止误请童工及补救措施》查验候选人年龄证明文件,禁止招收童工[196] - 公司建立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涵盖安全设施、劳保用具、健康检查及安全培训等方面[198] - 公司要求全体员工签署《廉洁自律承诺书》,禁止索取或给予回扣等不正当行为[188] - 公司优先选用合作多年的稳定合格供应商进行物料采购[186] - 员工薪酬结构采用岗位工资制,由基础工资和绩效工资两部分组成[199] - 公司有权解除提供虚假工时、连续旷工或其他违法违规行为员工的劳动关系[199] - 人力资源部根据各部门需求制定招聘计划并报总经理批核后实施[199] - 定期对员工进行考核并将结果作为晋升评判依据[199] - 公司实施保证健康及安全的相关政策[200] 员工与人力资源 - 集团雇员总数1,415人,其中女性员工882人,占比62.3%[129] - 公司为员工提供包括食堂、健身娱乐中心、员工宿舍及通讯补贴在内的额外福利[193] - 公司已雇佣少数民族员工及残疾人士员工并提供特殊关怀[197] ESG与可持续发展 - 公司已针对碳排放、污染物排放、能源消耗、水資源管理制定ESG目标并由董事会进行年度进展检讨[155] - 公司位于北京及徐州的输液器厂房、成都及广州的血液净化业务厂房、北京的再生医用生物材料厂房纳入2024年ESG报告范围[157] - 公司委托专业顾问按国际标准进行
普华和顺(01358) - 202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