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4年营业收入为159,155.84万元,同比下降20.56%[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86,499.31万元,同比下降300.66%[6]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91,809.14万元,同比下降195.37%[6] - 2024年营业收入为15.92亿元,同比下降20.56%[28]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65亿元,同比下降300.66%[28] - 2024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9.18亿元,同比下降195.37%[28] - 2024年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08亿元,占全年亏损的93.4%[31]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为-1.67元/股,同比下降288.37%[28]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51.54%,同比下降41.59个百分点[2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费用2024年为36,328,967.50元,同比增长9.38%[156] - 管理费用2024年为161,434,612.06元,同比增长14.80%[156] - 财务费用2024年为237,479,769.84元,同比减少3.73%[156] - 研发费用2024年为105,060,515.31元,同比减少31.45%,主要因研发相关投入减少[156] - 环境综合治理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为1,029,772,809.19元,占总营业成本64.28%,同比增长4.02%[151] - 水处理业务主营业务成本为990,591,142.55元,占总营业成本61.83%,同比增长18.95%[151] - 土壤修复业务主营业务成本为24,830,327.93元,占总营业成本1.55%,同比下降74.39%[151] 经营活动现金流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3,727.31万元,同比下降34.75%[6]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37亿元,同比下降34.75%[28] - 2024年第四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4亿元,环比增长83.1%[3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37,273,083.56元,同比下降34.75%[162] 业务线表现 - 公司2024年环境综合治理收入为8.659亿元,占总收入54.41%,同比下降1.84个百分点[84] - 水处理业务收入8.996亿元,占比56.52%,同比增长10个百分点[84] - 土壤修复业务收入-0.229亿元,占比-1.44%,同比下降7.69个百分点[84] - 运营收入5.769亿元,占比36.25%,同比增长1.5个百分点[84] - 专业技术服务收入1.332亿元,占比8.37%,同比下降0.03个百分点[84] - 公司总营业收入15.916亿元,较2023年20.034亿元下降20.6%[84] - 环境综合治理收入占比54.41%,同比下降23.16%[142] - 水处理业务收入8.996亿元,同比下降3.51%[142] - 土壤修复业务收入-2289.88万元,同比下降118.29%[144] - 海外地区收入6.095亿元,同比增长395.95%[144] - EP销售模式收入9.931亿元,同比增长82.88%[144] - 工业板块实现收入99,287.66万元,同比增长49.11%,占主营业务收入的62.38%,同比提升29.15%[128][129] 订单和项目进展 - 公司在手工业类设备供货订单约17.34亿元人民币(含已中标)[8] - 公司在手工业类设备供货订单约17.34亿元人民币(含已中标),其中海外订单11.58亿元[129] - 全年完成27个项目竣工验收工作,涉及有效合同金额6.80亿元;完成送审项目58个,送审合同额为21.32亿元[131] - 报告期内节能环保工程类新增订单金额为66,672.79万元,其中EPC订单44,276.37万元,EP订单22,396.42万元[148] - 期末在手订单总额为255,688.27万元,其中EPC订单107,959.17万元,EP订单147,729.10万元[148] - 节能环保特许经营类订单中,BOT项目运营收入为25,610.27万元,ROT项目运营收入为2,572.41万元[149] 研发和技术 - 公司及子公司共获得授权专利487项,其中发明专利88项,报告期内新增24项[89] - 自主研发的二氧化氯制备技术打破国外垄断,实现技术出口,单套系统全球最大产能[91] - 废水处理技术应用于国内外200多家企业,包括UMAR/UCAR厌氧反应器等核心装备[92] - 直热式链板型热脱附系统攻克油泥热处置难题,入选国家工信部技术装备目录[94] - 废旧锂电池湿法资源化技术已获授权专利15件,其中发明专利4件[95] - 电催化氧化技术处理污水规模达9,600m³/d,氨氮去除率100%,COD去除率95%以上,总氮去除率90%以上[103] - 锂电回收第二代技术金属锂回收率达93.5%,镍/钴/锰回收率达99.2%,综合能耗降低10%以上[105] - 特色果蔬保鲜技术使蓝莓/葡萄防霉抑菌率超95%,保鲜期延长至60天以上,生产成本同比下降17%[106] - 研发人员数量从2023年的1,093人减少至2024年的839人,同比下降23.24%[160] - 研发投入金额从2023年的153,253,654.70元下降至2024年的105,060,515.31元,同比下降31.45%[162]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从2023年的7.65%下降至2024年的6.60%[162] 资产和负债 - 截至2024年末,公司负债规模为794,297.72万元,资产负债率为84.38%[9] - 2024年末应收账款及合同资产账面价值合计238,858.46万元,占流动资产总额的67.81%[10] - 2024年末资产总额为94.14亿元,同比下降13.99%[28]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3.13亿元,同比下降36.05%[28] - 货币资金从年初的389,095,594.62元减少至213,942,704.96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1.29%[168] - 应收账款从年初的1,502,022,629.81元减少至1,212,232,409.45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0.84%[168] - 短期借款从年初的1,716,703,032.62元增加至1,742,842,873.93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2.82%[170] - 长期借款从年初的1,437,208,054.35元减少至1,384,174,313.23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1.57%[170]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从年初的1,101,458,597.82元减少至358,930,042.62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6.25%[170] - 受限资产合计期末账面价值为2,344,013,733.31元,其中货币资金受限123,521,217.02元,固定资产受限550,162,013.81元,无形资产受限648,852,227.00元,在建工程受限118,693,493.30元,应收账款+合同资产受限902,784,782.18元[174] 非经常性损益 - 2024年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为26,526,977.54元,较2023年的52,827,125.86元下降49.8%[34] - 2024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20,482,716.72元,较2023年的37,830,525.46元下降45.9%[34] - 2024年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30,025,295.64元,较2023年的1,017,727.25元激增2850.5%[34]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53,098,380.78元,较2023年的94,939,840.85元下降44.1%[34] - 公司债务重组导致2024年亏损12,795,690.86元[34] - 2024年其他营业外收支净亏损3,393,265.36元,而2023年盈利5,168,582.90元[34] 行业趋势和政策 - 2023年中国污水处理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500.1亿元,较2022年的1,437.4亿元增长4.4%[40] - 2022年中国污水处理行业市场规模为1,437.4亿元,较2021年的1,369.6亿元增长4.95%[40] - 环保装备制造业产值目标2025年达到1.3万亿元[41] - 到2025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目标60%,分类收运能力目标70万吨/日[44] - 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突破千亿元[43] - 2027年环保装备制造业先进技术装备市场占有率显著提升,重点领域技术装备产业链"短板"基本补齐[41] - 危险废物重大工程建设目标2025年建成国家技术中心、6个区域技术中心和20个区域处置中心[44] -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目标2025年基本建立,2035年全面建立[46] - 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目标2035年基本建成,达到世界先进水平[46] - 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要求将碳排放评价纳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46] - 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技术装备开发及应用列入2024年产业结构调整鼓励类目录[43] - 环保装备制造业2030年目标从传统污染治理向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全面升级[41] - 国家目标到2025年环卫车辆电动化比例力争达到80%[48] - 2024年政策推动环卫车辆和设备新能源化更新,重点推广电动环卫车辆[48] - 2024年住房城乡建设部要求市政基础设施设备更新纳入智慧化管理,推动环卫设备智能化升级[48] - 202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环卫行业碳排放纳入统计体系,推动低碳化转型[48] - 2022年国务院启动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四年内全面查清农用地土壤质量[49] - 2023年生态环境部推进土壤污染绿色低碳修复,提升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49] - 2024年《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行动计划》强化受污染农用地溯源整治[5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2024年度拟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资本公积转增股本[12] - 南化集团认购公司定向增发股票金额不超过5.91亿元[139] - 表决权委托涉及股份数量1.225亿股[139] - 公司与政府方就花垣县环境综合治理PPP项目签订解除协议,取得实质进展[133] - 累计完成2,184.14万元债权重组;全年启动法律程序项目90个,涉及金额2.97亿元[131] - 推动10.28亿元应收账款纳入地方化债清单;通过舆论监督方式清收回款1,000多万元[131]
博世科(300422) - 2024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