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4年公司收入约为2990万港元,较2023年的1510万港元增加98.3%[10] - 2024年公司毛利约为320万港元,2023年毛利约为730万港元[10] - 2024年工程业务收入增加98.3%,为总营业额贡献约2990万港元收益[14] - 2024年毛利率约为10.8%,2023年毛利率为48.3%[15] - 2024年其他收入约为22.5万港元,2023年约为34.7万港元[15] - 2024年其他收益及亏损(净额)为净收入约470万港元,2023年为净亏损约360万港元[15] - 2024年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之公平值变动之已变现收益约650万港元[15] - 本年度综合亏损约2190万港元,2023年约4510万港元[18] - 2024年度集团亏损净额2191.2万港元(2023年:4507.6万港元),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501.3万港元(2023年:999.3万港元)[13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本年度销售及分销成本约36.4万港元,较2023年同比减少约84.7%[1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聘用11名雇员,本年度员工成本总额约290万港元[27] 各条业务线表现 - 2024年第四季度公司正式推出人工智能开发及云计算新产品[11]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附属公司主要业务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36,集团主要业务为工程业务[46] - 2024年集团非全资附属公司安泽向惠州实体销售及提供产品和服务总代价约为人民币523,000元(相当于约571,000港元)[90]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未来董事会将增加研发投资,加强市场拓展,推动多元化业务发展[37] - 集团业务公平回顾、主要财务表现指标讨论等在年报第4至7页“管理层讨论及分析”提供[46]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已抵押借贷总额约1.398亿港元,无抵押借贷约720万港元,均按5%固定利率计息[1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总资产约2630万港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1400万港元[20]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本总值约6074.6万港元,分为607463599股每股0.1港元的普通股[22] - 2025年3月20日,集团配发及发行45537129股每股0.174港元的新股份,清偿约792.3万港元无抵押借款及未付利息[31] - 中国人工智能采用率为41%,仅9%的中国公司能通过人工智能实现超10%的收入增长,领先国家为19%[35] - 预计到2027年,中国云计算市场将超2.1兆元,未来五年智能计算能力复合年增长率为52.3%[36] - 苏振辉31岁,2024年4月19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等职,苏志团透过Tai Dong New Energy Holding Limited于151,425,197股股份中拥有权益,占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的24.93%[38] - 冯政41岁,2024年4月19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及授权代表[39] - 李家齐32岁,2024年10月31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40] - 谭比利55岁,2012年3月5日加入公司出任独立非执行董事[42] - 徐国俊58岁,2023年11月30日加入公司出任独立非执行董事[43] - 薛玮54岁,2024年7月5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及审核、薪酬、提名委员会主席[44] - 集团环境政策详情载于年报第34至48页“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47] - 公司在香港及中国经营需遵守不同法律法规[48] - 公司致力于平衡不同持份者利益,包括雇员、客户、供应商等[50] - 公司风险管理程序融入日常活动,会考虑内外部因素识别风险并制定行动方案[51] - 全球经济增长逊于预期,中国经济变动可能对公司工程业务造成重大影响[52] - 公司经营所在市场竞争加剧,会调整营商策略适应市场变化[58][59]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无可分派予股东之储备,2023年12月31日亦无[67] - 本年度集团无慈善捐款,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财政年度亦无[68] - 2024年4月19日范宇、仇雪云辞任执行董事,苏振辉、冯政获委任为执行董事;2024年10月31日李家齐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2024年7月5日韩潇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薛玮获委任[69] - 2024年12月31日,苏志团、Tai Dong New Energy Holding Limited分别拥有公司151,425,197股股份权益,持股百分比均为24.93%;港桥投资有限公司拥有41,666,666股股份权益,持股百分比为6.86%;HKBridge Absolute Return Fund, L.P拥有64,148,063股股份权益,持股百分比为10.56%;On Top Global Limited拥有24,397,946股股份权益,持股百分比为4.02%;融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拥有130,212,675股股份权益,持股百分比为21.4%;黄建航先生拥有89,970,697股股份权益,持股百分比为14.81%[83] - 本年度公司接获全体独立非执行董事谭比利、徐国俊及薛玮各自根据GEM上市规则第5.09条就彼等之独立性发出之年度书面确认,公司认为全体独立非执行董事均为并将继续为独立人士[73] - 2024年12月31日,就董事及公司最高行政人员所知,无董事或公司最高行政人员在公司或其任何相联法团股份、相关股份及债券中拥有须知会公司及联交所之权益或淡仓等[74] - 本年度内任何时间,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或相联法团无订立安排让董事等可藉收购股份等获利,董事等无权认购公司或其相联法团股份,亦无行使有关权利[75] - 本年度内任何时间,无董事或其关连实体在公司控股股东或附属公司等订立的重大交易、安排或合约中直接或间接拥有重大权益[76] - 除“关连交易”所述合约外,回顾年度末或本年度内无涉及集团业务的重大合约生效,且董事在该等合约中无直接或间接重大权益[77] - 集团雇员酬金政策由董事会根据工作等设定,董事酬金由董事会参考薪酬委员会建议决定[78][79] - 本年度最大客户占总销售额约60.6%(2023年为34.2%),五大客户共占约98.8%(2023年为91.0%)[87] - 本年度最大供应商占总采购额约95.2%(2023年为6.2%),五大供应商合共占约99.9%(2023年为20.3%)[87] - 融科控股被视为在64,148,063股和24,397,946股公司股份中拥有权益,黄建航先生在80,970,697股公司股份中拥有权益,百分比基于2024年12月31日607,463,697股已发行股份计算[88] - 2023年总协议为公司持续关连交易,须遵守申报、公告及年度审阅规定,获豁免遵守通函、独立财务意见及独立股东批准规定[90] - 独立非执行董事确认2024年交易在一般及日常业务中进行,按一般商业条款或更佳条款进行,条款公平合理且符合公司及股东整体利益[93] - 公司独立核数师确认2024年交易获董事会批准,按2023年总协议订立,总金额未超相关年度上限[94][96] - 本年度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94] - 年报日期董事会有五名董事,包括执行、非执行和独立非执行董事[108][109] - 2024年4月19日范宇和仇雪云辞任执行董事,苏振辉和冯政获委任[108] - 2024年7月5日韩潇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薛玮同日获委任[109] - 2024年10月31日李家齐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公司重新遵守GEM上市规则第17.104条[109] - 薛玮委任为期三年,徐国俊委任为期一年且期满自动续任一年,谭比利初步委任为期两年并已续期[113] - 独立非执行董事须获委任后下届股东大会退任,此后至少每三年轮值退任一次[113] - 公司已接获全体独立非执行董事年度书面独立性确认[113] - 董事会于2012年3月27日成立提名委员会[114] - 董事会会议每年最少举行四次,回顾年度例会提前至少14天通知董事[115] - 公司仍在为董事安排适当责任保险[113] - 本年度薪酬委员会举行三次会议,以制定执行董事薪酬政策、评估表现并批准服务合约条款[122] - 本年度提名委员会举行三次会议[12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及年报日期,薪酬委员会由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薛玮先生(主席)、徐国俊先生及一名执行董事苏振辉先生组成[12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及年报日期,提名委员会由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薛玮先生(主席)、谭比利先生及一名执行董事苏振辉先生组成[126] - 2024年12月31日及年报日期,公司未委任行政总裁,正物色合适人选,日常管理职务由执行董事共同处理[119] - 公司须设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其中薛玮先生具备会计或相关财务管理专才[120] - 全体董事均参与持续专业发展,参加企业管治及法规主题培训课程[117] - 公司主席与行政总裁角色区分,主席职责明确,由苏振辉先生担任[119] - 提名委员会就新董事提名及委任采纳多元化政策,考虑多项因素[125] - 各董事出席董事会及其各委员会会议情况有详细记录[116]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本年度举行四次会议,与外聘核数师举行两次会议[128][13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支付给中職信审计费用75万港元,中職信非审计服务费用3.5万港元,中職信以外核数师审计费用6.2万港元,其他核数师非审计服务费用0.8万港元[134]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本亏绌为16194.9万港元(2023年:14471.8万港元),包括现金及现金等价物1403.8万港元(2023年:1200.3万港元)及其他借贷14699.9万港元(2023年:13844.4万港元)[135]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获授新融资约人民币1826.6万元(相当于1942.8万港元)[137] - 2025年3月20日,公司配發及發行45537129股每股清償股份價值0.174港元的新股份,以清償约792.3万港元未偿还无抵押借款及未付利息[137] - 报告期末后,集团与客户订立约1010万港元工程相关服务销售协议[137] - 2024年股东周年大会于6月30日举行,全体当时在任董事均出席[132] - 审核委员会职责包括检讨与外聘核数师关系、监控财务报表等[129] - 董事会负责履行GEM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职能,已检讨公司多项政策及常规[131] - 2023年1月16日,集团与惠州金达胜订立新融资协议,2024年12月31日获授约1826.6万元人民币(相当于1942.8万港元)新融资[139] - 2025年3月20日,集团配發及發行45537129股每股0.174港元的新股份,清償约792.3万港元未偿还无抵押借款及未付利息[139] - 报告期末后,集团与客户订立约1010万港元工程相关服务销售协议[139] - 公司秘书陈卓豪自2003年起为香港会计师公会资深会员,本年度参与不少于15个小时相关专业培训[143] - 公司每年举行一次股东周年大会,2024年全体在任董事及审核委员会成员出席并回答提问[145] - 持有公司实缴股本不少于十分之一的股东有权要求召开股东特别大会[146] - 提出召开股东特别大会要求后,若21日内董事会未召开,递呈要求人士可自行召开,公司应补偿合理费用[146] - 股东特别大会通知期最少为14个足日[147] - 股东可书面形式向公司秘书寄发致董事会的查询及关注事项[148] - 公司网站为http://www.superrobotics.com.hk,董事会每年检讨与股东沟通渠道成效[150] - 公司于2019年3月26日批准及采纳股息政策,董事会建议及宣派股息前需考虑多项因素[151][152]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期为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154] - 公司于2021年12月成立环境、社会及管治委员会,负责制定相关原则、政策和管理策略方向[155] - 公司与内部持份者(管理层、普通职员、股东等)和外部持份者(投资者、客户、供应商等)沟通参与方法有召开会议、员工表现评核访谈等[160][161] - 公司执行重要性评估,涉及原材料管理、污水管理等多项内容[163][165] - 公司机器人业务实施符合国际标准ISO14001:2015的环境管理系统[167] - 公司实施多项环境管理政策,以衡量机器人业务运营产生的影响[168] - 公司在2021年12月发布的环境、社会及管治政策最新议题中界定主要环境责任[169] - 公司机器人业务预期不会受气候变化重大影响,但减少全球变暖因素是制定可持续发展策略重要考虑因素[174] - 公司目标是2030年前减少10%的温室气体排放,2050年前逐步实现零净排放[177] - 报告期内公司共产生18.23吨温室气体排放,较去年增加,主要因中国内地业务耗电量增加[178] - 2024年公司业务运作产生氮氧化物2.0公斤、硫氧化物0
超人智能(08176) - 202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