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财年公司收入为人民币2.747亿元,同比增长6.0%[31][36] - 综合IT解决方案服务收入为人民币1.8706亿元,同比增长32.6%[36] - 硬件及软件销售收入为人民币7374.9万元,同比下降2.5%[36][37] - 独立IT服务收入为人民币1391.3万元,同比下降67.1%[36][37] - 整体毛利为人民币6857.3万元,同比下降19.7%[38] - 整体毛利率为25.0%,同比下降8.0个百分点[38] - 综合IT解决方案服务毛利率为26.6%,同比下降13.0个百分点[38][39] - 硬件及软件销售毛利率为18.6%,同比上升0.4个百分点[38][39] - 独立IT服务毛利率为36.6%,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38][39] - 销售开支为人民币650万元,同比下降9.1%[40] - 行政开支由2023财年约人民币41.7百万元减少16.1百万元或38.7%至2024财年约人民币25.6百万元[41] - 研发开支由2023财年约人民币6.0百万元增加0.2百万元或3.3%至2024财年约人民币6.2百万元[42] - 财务成本由2023财年约人民币10.5百万元增加1.6百万元或15.2%至2024财年约人民币12.1百万元[45] - 所得税抵免2024财年确认约人民币1.9百万元,2023财年为所得税开支约人民币4.7百万元[46] - 年内溢利由2023财年约人民币22.6百万元减少22.5百万元或99.5%至2024财年约人民币0.1百万元[47] 成本和费用 - 贸易应收款项及合约资产减值亏损2024财年确认约人民币24.7百万元,2023财年为减值亏损拨回人民币1.3百万元[43] - 销售开支为人民币650万元,同比下降9.1%[40] - 行政开支由2023财年约人民币41.7百万元减少16.1百万元或38.7%至2024财年约人民币25.6百万元[41] - 研发开支由2023财年约人民币6.0百万元增加0.2百万元或3.3%至2024财年约人民币6.2百万元[42] - 财务成本由2023财年约人民币10.5百万元增加1.6百万元或15.2%至2024财年约人民币12.1百万元[45] 各条业务线表现 - 综合IT解决方案服务收入为人民币1.8706亿元,同比增长32.6%[36] - 硬件及软件销售收入为人民币7374.9万元,同比下降2.5%[36][37] - 独立IT服务收入为人民币1391.3万元,同比下降67.1%[36][37] - 综合IT解决方案服务毛利率为26.6%,同比下降13.0个百分点[38][39] - 硬件及软件销售毛利率为18.6%,同比上升0.4个百分点[38][39] - 独立IT服务毛利率为36.6%,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38][3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2024年财务年度报告显示机遇与挑战并存,以技术创新为核心推动AI和云计算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29] - 公司智能教育硬件、城市级AI治理平台和国产算力服务等细分领域正迎来爆发式增长[30] - 公司拓展布局智慧城市和算力等多元化赛道,通过AI+产业解决方案实现全行业赋能[29] - 公司在中国数智化转型全速推进背景下巩固了智能教育领域的领先地位[29][30] - 政府机构与企业部门对降低成本提升效能及数据驱动解决方案的需求持续攀升[30] - 小型城市及新兴市场技术渗透率偏低,留下庞大的市场扩张空间[30] -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颁布为教育智能化升级明确战略导向[30] - AI+行动政策落地实施显著加速AI技术在教育城市治理工业等领域大规模应用[30] - 国产替代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和数据要素市场培育成为未来十年关键增长引擎[30] - 公司面临日趋严苛的产业标准与数据安全监管及竞争格局日益复杂的挑战[30] 公司治理与董事会结构 - 公司执行董事兼董事会主席为李常青先生,46岁,负责制定公司策略及监督整体营运[8] - 公司执行董事兼联席行政总裁(于2025年4月1日获委任)为邓彩蝶女士,44岁,负责监督日常业务营运[9] - 公司执行董事兼技术总监为张光柏先生,41岁,负责监督项目管理部及信息技术职能[15] - 公司执行董事兼副总经理为王宇飞先生,45岁,负责销售及营销以及日常业务经营[11] - 公司董事会由9名成员组成,包括6名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28] - 2025年4月1日起李常青不再担任行政总裁,由邓彩蝶及叶善敏担任联席行政总裁[131] - 董事任期三年且须每三年至少轮值退任一次[132] - 独立非执行董事人数占董事会成员的三分之一[145] - 董事会包括一名女性执行董事,在IT行业拥有逾20年经验[145] - 公司设立审计、薪酬和提名三个专项委员会[138][139][141][143] - 审计委员会由三名成员组成且主席具备专业会计资格[139] - 薪酬委员会负责制定董事及高管薪酬政策[141] - 提名委员会由三名成员组成并负责董事任命建议[144] 股东结构与关联方 - 深蓝海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持有公司306,000,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61.2%[86] - 李先生、王先生、邓女士及张先生分别实益拥有深蓝海52%、25%、15%及8%股权[86] - Canwest Profits Limited由叶先生全资拥有,叶先生直接持有1,502,000股股份[86] - Chan Eong Liat Jason通过受控法团持有36,596,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7.32%[98] - 叶善敏通过受控法团及直接持有合计31,502,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6.3%[86][98] - Million Oak Limited持有28,125,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5.625%[98] - 控股股东与公司间无重大合约或利益冲突[105][107] - 关联方交易不构成须披露的关连交易[115] 上市与募资使用情况 - 公司股份于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股份代号为2501[7] - 上市所得款项净额约为人民币9090万元[119] - 上市所得款项净额总计9.09亿元人民币,已使用8.71亿元人民币,未动用金额为3800万元人民币[120] - 研发中心及人员招募计划使用2530万元人民币,实际使用2340万元人民币,完成计划用途的92.5%[120] - 员工团队招募计划使用830万元人民币,实际使用690万元人民币,完成计划用途的83.1%[120] - IT基础设施升级计划使用1070万元人民币,实际使用1020万元人民币,完成计划用途的95.3%[120] - 偿还银行借款实际使用1850万元人民币,完成计划用途的100%[120] - 一般营运资金实际使用910万元人民币,完成计划用途的100%[120] 风险与内部控制 - 公司未就报告期间派付任何末期股息[64] - 公司无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计划[57] - 公司无重大或然负债[60] - 公司无重大法律诉讼或仲裁[70] - 公司无重大投资及收购活动[75] - 公司未采用外币对冲政策,面临外汇风险[59] - 公司无任何重大争议,与雇员、客户及供应商关系良好[71] - 公司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重大违规[69] - 公司已聘请外部独立内部控制顾问检讨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系统[151] - 审计委员会认为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系统有效且足够[151] - 公司未设立内部审计功能,但将委任外部顾问承担内部审核职能[151] - 董事会每年至少检视一次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系统的有效性[150] - 无重大不确定因素影响公司持续经营能力[134] 环境、社会及管治(ESG)表现 - 公司ESG报告涵盖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财政年度[172] - ESG治理架构包括董事会及ESG工作小组,董事会负整体责任[170] - ESG工作小组由集团各部门高级管理人员组成,负责收集分析ESG数据[170] - ESG报告根据香港联交所《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编制[173] - 报告应用重要性原则,纳入对不同利益相关者属充分重要的ESG因子[174] - 高重要性ESG议题包括客户隐私保护、知识产权保护及客户投诉管理等[184] - 中重要性ESG议题涵盖资源使用效率、能源管理及排放控制等[184] - 公司目标在2029年前将总无害废弃物密度较2024年基线降低3%[185] - 公司目标在2029年前将总能源消耗密度较2024年基线降低3%[185] - 公司计划自2025年起每年进行或参与节水意识建设活动[185] - 公司保持2025年总温室气体排放密度不超过2024年基线[185] - 公司保持2025年总无害废弃物密度不超过2024年基线[185] - 公司2024年直接温室气体排放(范围1)为9.6吨,间接排放(范围2)为145吨,总排放量为154.6吨[189] - 公司每位员工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0.87吨[189] - 公司氮氧化物(NOx)排放量为1,853克,硫氧化物(SOx)为53克,颗粒物质(PM)为136克[188] - 公司无害废物总量为4515千克[193] - 每位员工无害废物丢弃量为25.51千克[193] - 公司总能源消耗量为276,204.77千瓦时[195] - 公司直接能源消耗量为39,247.52千瓦时[195] - 公司间接能源消耗量为236,987.25千瓦时[195] - 每位员工燃料消耗量为1,560.48千瓦时[195] - 公司水资源消耗量为794.98立方米[197] - 每位员工水资源消耗量为4.49立方米[197] 审计与合规 - 公司独立核数师为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位于香港中环遮打道10号太子大厦8楼[6] - 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已审核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综合财务报表[122] - 审计服务费用为人民币2200千元[153] - 审计委员会与外部核数师举行两次会议讨论2023年度及2024中期业绩[140] - 审计委员会于2025年3月28日审阅2024年度经审核综合业绩[140] - 董事会确认负责编制综合财务报表[133] 人力资源与薪酬 - 公司员工总数约180名,分布于中国及香港地区[110] - 公司员工总数180名,其中男性123名(68.3%),女性54名(30.0%),性别比例约为2:1[146] - 公司向中国社会保险计划按工资总额特定比例供款[111] - 董事及高管薪酬由董事会参考经营业绩及市场数据厘定[110] - 公司未发生因劳务纠纷导致的运营中断问题[110] 其他重要事项 - 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已发布,包含综合财务报表及财务概要[3][4] - 公司中国总部位于中国广西南宁市歌海路9号广西体育中心[5] - 公司香港主要营业地点位于香港数码港道100号数码港1座8楼808-809室[5] - 公司开曼群岛注册办事处位于Conyers Trust Company (Cayman) Limited[5] - 报告期内慈善及其他捐赠约为人民币0.2百万元[74] - 公司确认已维持充足公众持股量,至少25%已发行股份由公众持有[121] - 九名董事完成A类(培训课程)和B类(阅读材料)专业发展培训[138] - 董事长与独立非执行董事每年至少会面一次[148] - 公司秘书杨光伟先生已参与不少于15小时相关专业培训[156] - 公司于2024年5月23日召开股东周年大会[159] - 股东特别大会需在股东提交请求后两个月内举行[160] - 请求召开股东特别大会的股东需持有不少于公司有权投票缴足股本的十分之一(10%)[160] - 若董事会未在股东提交请求后21日内召开大会,请求股东可自行召开并由公司偿付其合理开支[160] - 公司无固定股息政策或预先确定的股息派付比率,股息宣派由董事会酌情决定[166] - 报告期间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112] - 公司五大客户收入占比68.48%,最大客户收入占比35.26%[116] - 公司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比74.22%,最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比43.02%[117] - 贸易应收款项结余于2024年12月31日增至约人民币433.3百万元,较2023年12月31日约人民币323.4百万元增长34.0%[4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于2024年12月31日约为人民币40.5百万元,较2023年12月31日人民币47.8百万元减少15.3%[49] - 即期银行及其他贷款于2024年12月31日约为人民币222.4百万元,较2023年12月31日约人民币135.5百万元增长64.1%[50] - 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投资于2024年12月31日估值约为人民币39.0百万元,占公司总资产约6.5%[52] - 资产负债率从2023年12月31日的约57.9%上升至2024年12月31日的约69.9%[58] - 购股权计划可供发行股份总数为50,000,000股,占已发行股本10%[91] - 各参与人于购股权计划下12个月内最高配额不得超过已发行股份总数1%[92] - 向主要股东授出购股权导致12个月内合计持股超0.1%须经股东大会批准[92] - 购股权行使期限不超过10年,计划有效期至2033年10月12日[93][97]
迈越科技(02501) - 202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