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与利润表现 - 收入从153.7百万港元减少86.0百万港元或56.0%至67.7百万港元[13] - 收入大幅下降至6771.1万港元,同比减少55.9%[124] - 年內虧損1301.8万港元,而2023年為溢利726.2万港元[124] - 年度亏损13.0百万港元(上年盈利7.3百万港元),主因毛利下降32.0百万港元[22] - 毛利由55.5百万港元减少至23.5百万港元[14] - 毛利下降至2346.6万港元,同比减少57.7%[124] - 公司年内亏损为1301.8万港元[200] - 公司除所得税前亏损为1335.7万港元[200] - 公司整体经营亏损为1152.8万港元[200] - 每股虧損2.14港仙,而2023年為每股盈利1.15港仙[124] 成本与费用 - 销售成本减少约54.0百万港元或55.0%[14] - 销售成本总额为4424.5万港元[200] - 行政费用为2708.5万港元[200] - 销售费用减少9.7百万港元至4.0百万港元,主要因海外市场销售下滑导致运费下降[16] - 销售费用为400.5万港元[200] - 汇兑亏损净额4.7百万港元,较上年1.9百万港元增加2.8百万港元,因澳元及人民币贬值[18] - 汇兑亏损为466.2万港元[200] - 员工成本总额15.0百万港元(上年15.1百万港元),员工总数41人(上年43人)[34] 业务分部表现 - 隧道业务分部收入减少约86.4百万港元[13] - 地基业务分部收入仍然相对微薄[13] - 隧道分部收入为6346.2万港元,地基分部收入为424.9万港元,合计收入为6771.1万港元[200] - 隧道分部毛利率为35.39%,地基分部毛利率为23.72%,整体毛利率为34.66%[200] - 隧道分部业绩为2245.8万港元,地基分部业绩为100.8万港元,合计分部业绩为2346.6万港元[200] - 销售货物收入为6429.4万港元(2023年:1.4918亿港元)[198] - 维修及保养服务收入为296.7万港元(2023年:415万港元)[198] - 机械租金收入为45万港元(2023年:41.4万港元)[198] - 总收入为6771.1万港元(2023年:1.5375亿港元)[198] 地区市场表现 - 香港市场一个主要隧道项目暂停施工导致切削工具及部件消耗减少[10] - 中国市场经济状况不明朗及大型隧道项目较少导致业绩下滑[11] - 海外市场一个较大项目基本完工导致贡献收入较少[12]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为6.2百万港元,财务费用减少0.9百万港元至2.1百万港元[20] - 经营所得现金净额从2023年的11150千港元下降至2024年的9184千港元,降幅为17.6%[130] - 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从2023年的8406千港元下降至2024年的6162千港元,降幅为26.7%[130] - 已付利息从2023年的3080千港元减少至2024年的2193千港元,降幅为28.8%[130] - 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从2023年的881千港元减少至2024年的727千港元,降幅为17.5%[130] - 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从2023年的7438千港元增加至2024年的9974千港元,增幅为34.1%[13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4539千港元,而2023年为增加87千港元[130] - 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3年的28304千港元下降至2024年的23390千港元,降幅为17.4%[13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23.4百万港元(上年28.3百万港元),流动比率2.46倍(上年2.05倍)[24] - 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減少至2339.0万港元,同比下降17.4%[126] 资产与负债状况 - 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为6737.2万港元[114] - 贸易应收款项减值拨备为662.9万港元[114] - 贸易应收款项预期信贷亏损拨备为662.9万港元(2023年:791.7万港元)[194] - 贸易及其他應收款項減少至6555.8万港元,同比下降15.7%[126] - 銀行借款總額為2148.0万港元,較2023年的2806.8万港元減少23.5%[126] - 资本负债比率1.7%(上年4.7%),净负债1.6百万港元占权益99.0百万港元[27] - 資產淨值下降至1.00145亿港元,較2023年的1.04696亿港元減少4.3%[126] - 存貨減少至3108.5万港元,同比下降6.0%[126] - 土地及楼宇账面值为282.6万港元(2023年:2162万港元)[196] - 租赁土地账面值为613.9万港元(2023年:591.7万港元)[196] 其他收益与亏损 - 其他收入主要包括没收附属公司非控股股东未领取股息[15] - 贸易应收款项减值拨回1.1百万港元,因应收款账龄及未偿还状况改善[19] - 其他全面收益8.9百万港元(已扣税),因澳洲土地及楼宇公允价值上升[23] - 土地及樓宇重估公允價值增加1258.0万港元,扣除稅收影響後為891.3万港元[124] 管理层与董事会 - 执行董事吴丽明拥有香港建筑及工程行业逾30年经验[39] - 执行董事吴丽棠负责中国区销售及业务策略逾30年经验[39] - 执行董事吴丽宝拥有香港及中国财务营运管理逾25年经验[40] - 独立非执行董事戴伟国拥有审计会计财务事务逾30年经验[41] - 董事会成员平均年龄约64岁(61/59/57/55/76/75/60岁)[39][40][41][42][43][44] - 周志文先生44岁自2014年7月起担任明樑(新加坡)区域经理[46] - 公司主席与行政总裁职位由吴丽明先生一人兼任未遵循《企业管治守则》第C.2.1条要求[49] - 陆佩然女士于2024年6月1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55] - 公司2024年改变董事会性别单一状况并致力于提升性别多元化[52]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会由7名成员组成包括3名执行董事和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54] - 全体董事确认在2024年度遵守董事证券交易标准守则[51] - 公司设有4个董事委员会包括审核委员会薪酬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和企业管治委员会[58] - 2024年举行1次股东大会部分董事以电话会议形式参与[57] - 公司获得全体独立非执行董事的独立性年度确认[56] - 全体董事通过培训课程和阅读材料参与持续专业发展[55] - 审核委员会2024年召开3次会议,成员戴伟国、卢觉强、刘志良全勤出席[60] - 薪酬委员会2024年召开2次会议,成员戴伟国、卢觉强、刘志良全勤出席[60] - 提名委员会2024年召开1次会议,成员戴伟国、卢觉强、刘志良全勤出席[60] - 企业管治委员会2024年召开1次会议,成员吴丽宝、戴伟国、卢觉强、刘志良全勤出席[60] - 董事会2024年召开4次会议,执行董事吴丽明、吴丽棠、吴丽宝及独立董事戴伟国、卢觉强、刘志良全勤出席[60] - 审核委员会负责审阅集团财务报告、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原则[61] - 薪酬委员会已审阅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董事薪酬并提出调整建议[62] - 公司2024年委聘外部独立顾问进行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系统审核[66] 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 - 管理层风险控制涉及可接受风险决策及不可接受风险应对方案[37] - 业务模式为按项目基准经营,面临新合约竞争风险[38] - 大部分产品依赖少数供应商[38] - 香港/中国/新加坡/澳洲隧道及地基行业增速放缓可能影响业务需求[38] - 面临客户信贷风险[38] - 公司采用预期信贷亏损模型评估减值[114] - 评估涉及客户财务背景及历史付款趋势等主观判断[114][115] - 管理层需考虑前瞻性经济状况对收款能力的影响[114] - 逾期应收款项需单独评估可收回性[115] - 审计机构聘请专家协助评估减值合理性[115] - 减值评估被列为关键审计事项因涉及重大判断[114] 会计政策与审计 - 公司采纳了多项经修订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但未对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136] - 公司正在评估《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对未来财务报表呈报和披露的潜在影响[140] - 公司采用直线法对物业、厂房及设备计提折旧,主要年折旧率:楼宇1.7%至2.5%,机器及设备10%至25%,家具、固定装置及设备25%,机动车辆25%[148] - 公司确认金融资产初始按公允价值计量,无重大融资部分的贸易应收款项按交易价格计量[151] - 公司对债务工具金融资产按摊销成本计量,使用实际利率法确认利息收入及外汇损益[153] - 公司物业、厂房及设备(永久业权土地除外)按成本或估值减累计折旧及减值列账[146] - 公司外币货币资产及负债按年末汇率换算,汇兑损益一般于损益确认[144] - 公司终止确认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会计政策遵循《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及第7号修订[141] - 公司对非金融资产减值测试,可收回金额为公允价值减出售成本与使用价值较高者[150] - 公司功能货币与呈列货币不同的集团实体业绩按平均汇率换算,汇兑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45] - 公司对附属公司自控制权日起完全综合入账,非控股权益按公允价值或可识别净资产比例计量[143] - 公司物业重估增值在其他综合收益确认并计入权益重估储备,减值先抵销先前增值再计入损益[146] - 贸易应收款项及其他金融资产按预期信贷亏损确认亏损拨备 使用摊销成本计量[154] - 贸易应收款项采用简化方法计量亏损拨备 按全期预期信贷亏损计算[154] - 其他金融资产采用一般方法计量 基于12个月预期信贷亏损确认[154] - 金融资产(贸易应收款项除外)逾期30日被视为信贷风险显著增加[156] - 金融资产(贸易应收款项除外)逾期超过90日或被认定无法履约时视为违约[156] - 贸易应收款项逾期超过90日被视为信贷风险显著增加(国有企业客户除外)[157] - 贸易应收款项逾期超过一年或被认定无法履约时视为违约(国有企业客户除外)[157] - 国有企业客户违约认定不基于逾期天数 采用定性评估和持续沟通机制[157] - 金融资产出现信贷减值时包括债务人重大财务困难或可能破产等情况[158] - 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成本采用先入先出法确定[166] - 递延税项负债为附属公司投资产生的应课税暂时差异作出拨备[173] - 递延税项资产为附属公司投资产生的可扣减暂时差异确认[173] - 雇员离职后计划包括界定供款退休金计划[175] - 花红计划负债按结算时预期支付金额计量[179] - 拨备按预计结算债务所需开支以税前利率计算现值计量[180] - 短期租赁(≤12个月)及低价值资产租赁不确认使用权资产和租赁负债[181] - 使用权资产计量包含初始直接成本及移除相关资产的估计成本[182] - 经营租赁租金收入在租期内按直线法确认[187] - 持作出售资产按账面金额与公允价值减出售成本孰低计量[188] - 存货拨备基于可变现净值估计(参考最新发票价格及市况)[191] - 支付核数师审计服务费用65万港元,非审计服务费用8.3万港元,合计73.3万港元[68] - 立信德豪会计师事务所审计2024年度综合财务报表并出具无保留意见[110] 股息与资本分配 - 公司可供分派储备约为81.8百万港元[84]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派付期末股息[79] - 董事会考虑财务状况及现金需求等因素决定股息分配政策[107] 股权与股东结构 - 购股权计划可配发及发行股份总数不超过60,000,000股(占上市时已发行股份10%)[85] - 购股权计划项下股份认购价不低于授出日收市价、前五日平均收市价或面值中的最高者[88] - 购股权计划有效期为十年[89] - 董事吴丽明通过JAT United持有公司股份364,095,000股,占已发行股本60.68%[98] - 董事吴丽棠直接持有公司股份29,025,000股,占已发行股本4.84%[98] - 董事吴丽宝直接持有公司股份4,500,000股,占已发行股本0.75%[98] - 罗素莲女士(吴丽明配偶)被视为持有364,095,000股,占股本60.68%[99][100] - 公司已维持GEM上市规则要求的最低公众持股量[106] 客户与供应商集中度 - 五大客户合计贡献集团总收入86.2%,单一最大客户占比30.0%[101] - 五大供应商合计占采购总额95.7%,单一最大供应商占比54.8%[101] 业务与资产交易 - 完成澳洲工业物业出售(6.0百万澳元)及购买(2.75百万澳元)交易[29] - 公司主要业务为建筑机械及零配件的贸易及租赁[76] - 公司主要业务为买卖及租赁施工机械及备件[133] - 公司控股股东已全面遵守不竞争承诺条款[95] - 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91] - 公司组织章程文件在2024年度内无变动[74] - 公司董事、主要股东及其关联人未拥有竞争业务权益[94] - 集团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未发生须披露的关连交易[103] 员工信息 - 公司员工总数34人,其中男性21人占比61.8%,女性13人占比38.2%[64]
明梁控股(08152) - 202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