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管理层变动 - 公司2024年1月22日首席执行官发生变更,耿涛先生辞任,高子奇先生获委任[5] - 耿涛于2024年1月22日辞任首席执行官,高子奇同日获委任[152] - 高子奇于2024年1月22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葛新于2024年10月4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52][160] - 靳庆军先生、舒华东先生和葛新女士将在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但符合资格并愿重选连任[108] - 赵令欢先生和高子奇先生服务协议任期分别自2018年12月28日和2024年1月22日起计三年,耿涛先生任期自2022年9月13日起计三年,谭仕英先生任期自2022年4月22日起计一年后续任一年,靳庆军等四人初步任期一年后续任一年[111] 业务发展与战略 - 2024年公司在新任首席执行官领导下推进业务目标取得重大进展,加强投资管理及策略直投业务[8] - 2024年公司因应市场波动调整投资策略,重点关注多元化、创新及可持续发展[15] - 集团识别出两个可呈报分部,分别为IM及SDI业务[57] - 集团从事投资管理业务,收益受AUM、费率及投资增值影响,近年投资流出使资管规模增长承压,行业有降费率压力[68] - 表现费按规定时间内资管规模增值百分比收取,投资表现受缺乏投资机会、市场流动性减少等不利影响[68] 业务线介绍 - 公司从事投资管理(IM)业务及策略直投(SDI)业务并录得盈利[12] - 公司IM业务包括提供证券咨询服务及资产管理、证券买卖[12] - 公司SDI业务包括在金融市场上从事的自营投资活动[1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IM服务收益从2023年的22,309,000港元增至2024年的25,525,000港元,增幅14%[17][19] - 投资股息收益从2023年的517,000港元增至2024年的1,350,000港元,增幅161%[17]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及负债的公允价值利得净额从2023年的21,500,000港元增至2024年的70,618,000港元,增幅228%[17][24][25] - 其他收益从2023年的47,288,000港元减至2024年的39,951,000港元,降幅16%[17][21] - 经营开支总额从2023年的43,928,000港元增至2024年的63,508,000港元,增幅45%[17][22] - 除所得税前利润从2023年的47,178,000港元增至2024年的72,161,000港元,增幅53%[17][24] - 管理资产(AUM)从2023年12月31日的436百万美元增至2024年12月31日的455百万美元,增幅4%[17]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从2023年的46,393,000港元增至2024年的67,366,000港元,增幅45%[25]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股东权益约为9.65495亿港元,2023年为7.76737亿港元[38]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28.31797215亿股,2023年为114.95494321亿股[38] - 2024年现金及存款总额167,993,000港元,较2023年的114,585,000港元增加,主要因配新股所得现金流量[42]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比率及速动比率为7.24,2023年为10.16[43]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策略直投约3.25038亿港元[48]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持有TechStar 5,060,000股A类普通股,成本约5351.4万港元,占已发行股份总数5.05%,公允价值5362.8万港元,占总资产约5.16%[48]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持有Feasible Result 3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总数30%,成本2600万美元,权益公允价值约2.52566亿港元,占总资产约24.3%[4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持有的美图股份账面价值约2096.4万港元,占总资产约2.01%[50] - 2024年及2023年12月31日,公司因有现金净额,资产负债比率不适用[54] - 2024年已支付的员工薪酬总额(包括董事酬金)约为4255.9万港元,2023年约为2729.8万港元[59]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股份溢价约为17.36亿港元,2023年约为17.19亿港元[93]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约1.98亿港元之商誉及1052万港元之无形资产,其中1052万港元为无固定使用年限之无形资产[95] - IM业务五年期间管理资产的平均年增长率为12.3%(2023年:29.5%),五年期间投资组合复合年回报率介于3.0%至21.0%(2023年:3.0%至16.0%)[96] - 2024年12月31日,IM业务的可收回金额约为2.72亿港元,2023年约为3.71亿港元[96] 收购与投资事项 - 2024年12月3日,公司以2.028亿港元代价向United Strength Dignity Limited收购Feasible Result Investments Limited已发行股份总数的30%,差额9218.4万港元视为注资[29] - 2024年6月28日,公司签署协议自Hony Capital Group Limited收购三项优质资产,总代价约为3800万美元[34] - 2024年6月28日,集团完成多项收购,包括Feasible Result 30%股份(代价2600万美元,约2.0306亿港元)、USFL 32%股份(代价500万美元,约3905万港元)及TechStar相关股份和权证(代价687.7万美元,约5364.1万港元)[46] - 2024年6月28日,集团订立买卖协议,以500万美元收购USFL 3200股股份,占其全部已发行股本32%,收购于2025年1月7日完成[145] - 2025年2月21日,集团通过配售代理以约4680万港元认购780,000股迈富时股份;此前12个月内,集团以约1586万港元购买264,400股迈富时股份[145] 市场情况 - 2024年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大幅上升29%,恒生指数录得18%的升幅[32] 融资事项 - 2024年上半年公司通过股份发行计划成功筹集3000万港元[33] - 2024年4月26日,公司与认购人订立认购协议,将发行1,336,302,894股新普通股,认购价每股0.02245港元,所得款项总额3000万港元,净额约2960万港元[40] - 2024年12月31日,认购事项所得款项净额的90%用于扩展直接投资业务,10%用作一般营运资金[40] 员工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有24名雇员,2023年为22名,其中5名雇员于中国工作(2023年:6名),19名雇员于香港工作(2023年:16名)[58] - 2024年按职能分类,管理9人(2023年:7人)、业务10人(2023年:9人)、财务行政及人力资源2人(2023年:2人)、销售及市场推广1人(2023年:1人)、研发2人(2023年:3人)[59] 客户与供应商情况 - 2024年最大客户及五名主要客户所贡献收益分别占集团服务收益约46%及约89%,五大客户中两名受最终控股股东及执行董事赵令欢共同控制[85] - 2024年最大供应商提供服务额占集团采购总额约14%,五大供应商提供服务额占集团采购总额约39%[85] 股息政策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2024年末期股息,公司已采纳股息政策,宣派股息由董事会酌情决定[86] 股份相关事项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根据认购事项配发及发行合共1,336,302,894股每股面值0.01港元的新普通股[8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概无发行任何可换股债券、期货或授出任何期权或其他类似权利[91] - 行使购股计划所有购股后可发行股份上限为1,134,647,232股,分别相当于购股计划采纳日的10%和报告日已发行股份的约8.84%[124] - 截至授出日期12个月内,向每位合资格参与者授出购股可发行股份上限以授出日已发行股份的1%为限[124] - 截至2024年1月1日及12月31日,购股计划上限可供授出的购股数目约为1,021,187,000份[125] - 2024年林赞辉先生持有的购股于1月1日和12月31日尚未行使数量均为113,460千股,行使价为0.07港元[126] - 购股计划自2020年6月4日起生效10年,报告日期剩余年期约为5年2个月[123] - 授出购股的要约可在承授人支付1港元名义代价后,自要约日期起30日内接纳[125] - 股份奖励计划自2020年9月21日起十年内有效,剩余年期约为5年零5个月,项下授出股份总数不得超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5%[127] - 2024年1月1日及2024年12月31日,股份奖励计划限额可供授出的奖励数目分别约1,507,226,000份及1,712,210,000份[127] - 股份奖励计划将向特定参与人授出但未归属的最高股份数目不得超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127] - 购股权分5批次归属,分别于2020年9月21日、2020年12月31日、2021年12月31日、2022年12月31日及2023年12月31日归属20%,自归属日期开始十年内可行使[129] - 股份于2020年9月18日前的收市价为每股0.067港元[12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无购股权获授予、被行使、失效或被注销[129] - 自采纳日期起,合共334,720,000股股份已根据股份奖励计划授出,相当于公司于2024年12月31日已发行股份总数的约2.61%[13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根据所有计划授出的购股权及奖励可发行的股份数目除以已发行股份的加权平均数为零[131] - 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于2025年6月5日举行,公司将由2025年6月2日至2025年6月5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134] - 于报告刊发前的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公司维持公众人士持股至少占已发行股本总量25%的足够公众持股量[140] - 2025年3月7日,董事会建议实施股份合并,每五十股每股面值0.01港元的现有股份合并为一股每股面值0.5港元的合并股份,生效后每手买卖单位由10,000股现有股份改为1,000股合并股份[146] 企业管治与合规 - 集团将按联交所上市规则附录C2刊发2024财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60] - 回顾年度董事确认无情况须根据上市规则第13.13条至13.19条披露[61] - 集团深知遵守法律法规重要性,回顾年度内已遵守多项相关规则及法规[76] - 另类投资管理行业监管环境变化可能对基金投资价值等产生不利影响,未来监管变革影响无法预测[72] - 若适用法律等变更,投资管理人投资的证券可能需缴纳预扣税,或对相关基金资产净值产生不利影响[73] - 集团致力于成为环保企业,关注自然资源保护,要求供应商厂房遵守环境法规[7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企业管治守则第2部所有守则条文[14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董事遵守标准守则及操守守则规定标准[15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所有董事完成独立评估,评估结果令人满意[16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审视独立评估机制实施及效力,结果令人满意[162] - 非执行董事任期一年,每届股东大会上三分之一董事须轮席退任,且每名董事最少每三年轮席退任一次[164] - 董事会每年至少举行四次会议,回顾年度举行了四次会议[165][167] - 赵令欢出席董事会会议3/4,高子奇、谭仕英、靳庆军、李建平、舒华东出席4/4,耿涛、葛新出席0/0[167] - 全体董事于本年度及报告日期均参与合适的持续专业发展培训活动[168][170] - 公司为董事及高级职员安排了合适的责任保险[172] - 公司成立了审计、薪酬、提名三个董事委员会[173] - 审计委员会由靳庆军、李建平、舒华东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舒华东为主席[174] - 回顾年度审计委员会举行两次会议[174][176] - 舒华东、靳庆军、李建平出席审计委员会会议次数均为2/2[176] - 审计委员会认为集团2024年度经审计综合财务报表符合适用会计准则和上市规则并已充分披露[176] - 提名委员会由一名执行董事赵令
金涌投资(01328) - 202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