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瀚川智能(688022) - 2024 Q4 - 年度财报
瀚川智能瀚川智能(SH:688022)2025-04-23 22:3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4年度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0,298.83万元[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母公司累计可供分配利润-50,632.60万元[6] - 2024年营业收入473,967,699.24元,较2023年的1,339,433,032.22元下降64.61%[22]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1,102,988,258.03元,较2023年的 -84,536,018.41元下降1,204.76%[22]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650,848,643.58元,较2023年末的1,763,717,522.34元下降63.10%[22]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为 -6.27元/股,较2023年的 -0.49元/股下降1,179.59%[24]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 -91.03%,较2023年的 -5.03%减少86个百分点[24] - 2024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0.59%,较2023年的7.96%增加2.63个百分点[24] - 2024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267,027,199.05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049,122.07元[28] - 2024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153,898,131.15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38,100,015.37元[28] - 2024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46,538,492.68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87,771,387.15元[28] - 2024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6,503,876.36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789,165,977.58元[28] - 2024年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为-4709379.82元,2023年为-356798.87元,2022年为-1149120.67元[30] - 2024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6738688.12元,2023年为15168171.45元,2022年为7016156.04元[30] - 2024年非金融企业持有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等为-11408902.77元,2023年为11091585.15元,2022年为44759936.76元[30] - 2024年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为244029.07元,2022年为10107670.00元[30] - 2024年处置子公司形成的投资收益为6772812.74元[31] - 2024年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为-4335238.59元,2023年为-4452911.11元,2022年为-1886917.37元[31]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4499836.44元,2023年为40870139.75元,2022年为47717847.75元[31]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期初余额为155249468.09元,期末余额为131394539.67元,当期变动为-23854928.42元,对当期利润影响金额为1480442.46元[34] - 衍生金融负债期初余额为408000.00元,期末余额为2956090.32元,当期变动为2548090.32元,对当期利润影响金额为-3335618.35元[34] - 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5018.90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0.59%[41] -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总收入47,396.77万元,同比减少64.61%;归母净利润-110,298.83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109,848.84万元[96] - 报告期公司计提信用减值17,612.53万元,计提资产减值55,846.02万元[97] - 报告期内公司境外营业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为18.43%[99] - 2024年度公司前五大客户的销售收入占销售总收入的比例为54.86%[100] - 报告期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为78.46%,流动负债在负债总额中的比例为87.37%[102] -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894.83万元[102] - 报告期末公司应收账款余额为36,542.39万元,占期末流动资产比重为21.73%[102] - 报告期末公司存货账面余额为124,031.02万元,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55,441.89万元,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占存货账面余额比例为44.70%[103] - 公司营业收入473,967,699.24元,较上年同期1,339,433,032.22元减少64.61%,主要因宏观经济及业务战略收缩影响[109] - 营业成本502,423,551.35元,较上年同期1,106,029,637.84元减少54.57%,因收入下降及质保费用计入成本[109] - 销售费用54,054,363.60元,较上年同期86,891,035.62元减少37.79%,因新能源业务收缩人员减少[109] - 管理费用210,165,489.88元,较上年同期156,496,155.41元增加34.29%,因战略收缩人员优化及装修费计入[109] - 研发费用50,189,005.23元,较上年同期96,361,661.24元减少47.92%,因战略调整研发人员和项目减少[109]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88,948,309.31元,较上年同期-325,148,228.93元增加41.89%,因收入下降及收支错配[109]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08,106,258.31元,较上年同期-581,388,500.62元增加118.59%,因出售子公司股权[109]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31,141,408.25元,较上年同期897,731,818.59元减少85.39%,因偿还银行借款较多[109] - 智能制造整机装备生产量178台,较上年减少73%;销售量142台,较上年减少77%;库存量450台,较上年增加132%[115] - 汽车智能制造装备直接材料成本233,901,564.26元,占总成本46.55%,较上年同期减少30.75%[116]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25,999.78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54.86%,关联方销售额为0万元[118]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44,777.67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48.82%,关联方采购额为0万元[121] - 销售费用本期数54,054,363.60元,上年同期数86,891,035.62元,变动比例-37.79%[12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数-188,948,309.31元,上年同期数-325,148,228.93元,变动比例41.89%[124] - 资产减值损失2024年为-558,460,178.25元,2023年为-28,445,037.52元,增加幅度1863.3%[125] - 货币资金本期期末数182,074,813.57元,占总资产6.11%,上期期末数133,806,490.38元,变动比例36.07%[128] - 应收账款本期期末数365,423,947.85元,占总资产12.26%,上期期末数743,353,450.43元,变动比例-50.84%[128] - 固定资产本期期末数912,053,239.57元,占总资产30.60%,上期期末数645,522,678.22元,变动比例41.29%[128] - 合同负债本期期末数468,374,535.76元,占总资产15.71%,上期期末数179,744,949.17元,变动比例160.58%[129] - 境外资产4,005.86万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1.34%[13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受限资产账面余额570,480,433.58元,账面价值510,256,543.97元,其中固定资产账面余额553,631,451.18元,账面价值493,407,561.57元;货币资金账面及账面价值均为6,848,982.40元;债权投资账面及账面价值均为10,000,000.00元[131]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期初数155,249,468.09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7,873,284.42元,本期出售/赎回金额15,981,644.00元,期末数131,394,539.67元[134] -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拟投资总额6000万元,报告期内投资金额 -338.1644万元,截至报告期末已投资金额5661.8356万元,报告期利润影响 -132.73万元,累计利润影响 -218.26万元[136]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4年将自身核心业务延伸至人工智能算力中心智能制造,获客户多条产线订单,获“苏州市人工智能终端重点企业”称号[36] - 报告期在线束等产品线技术库上传302个标准模块[41] - 报告期公司及子公司新增申请专利54项,其中发明专利12项;新获得授权专利86项,其中发明专利19项[41] - 公司电连接智能装备由6大智能制造产品线组成[48] - 插针机PA350生产效率高,插针≥6次/秒[49] - 插针机PA400生产效率高,插针≥3次/秒[49] - 板端连接器非注塑成型自动化产线插针速度≥8次/秒,OEE>85%;注塑成型自动化产线插针速度≥8次/秒,TA>90%[49] - 高压线端连接器等自动化产线OEE>85%[50] - TPMS自动化解决方案CT<6s/Pcs[50] - IBS电池传感器自动化解决方案大电流测试400A,测试精度达0.01%[50] - 48VBSG自动化解决方案整线换型30分钟,良率>98%[51] - 公司盈利主要来自向多领域客户提供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采用“以销定产、以产定购”定制化经营模式[53] - 标准类产品采用“备货采购”和“以产定购”结合模式,定制类产品采用“边设计、边采购、边生产”模式[53] - 公司针对定制化产品采用“以销定产”模式,部分标准类产品适度库存生产[54] - 公司主要采用直销模式获取订单,包括与客户沟通、交付获认可、拓展宣传渠道等方式[54] - 公司所属行业为专用设备制造业,产品和服务属高端装备制造产业[55] - 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增长34.4%和35.5%,新车销量占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0.9%,较2023年提高9.3个百分点[66] - 汽车电子在新能源汽车制造成本中占比高达65%[66] - 全球背板连接器市场规模预计未来十年内翻倍增长,中国高速背板连接器市场增长势头强劲[68] - AI服务器和数据中心要求板对板连接器间距精确至0.3 - 0.6mm,数据传输速率提升至40Gbps以上[68] - 特斯拉Optimus单机所需连接器数量达500 - 800个,全球市场3 - 5年内有望突破1000亿美元,年复合增速35%[70] - 特斯拉Optimus高速线束线缆总长近2英里[70] - 公司在一年时间内完成 V2.0 和 V2.1 技术平台开发,在线束等产品线技术库上传 302 个标准模块[77] - 2024 年完成 GEMNET90°和 180°产品开发及交付,下半年完成安费诺万兆以太网项目预验收并交付至墨西哥工厂[77] - 公司实现 CCS 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从 0 到 1 的突破[77] - 2024 年研发团队对原有垫板式 PA350 程序迭代优化,推出顶杆式 PA400 解决方案,开发出三合一插针机头原理样机及短行程超高速插针机头数字样机[77] - 2024 年对 TGS 输送系统等模块优化升级,开发出实物样机,提升精度并降低成本[78] - 脉冲强磁焊接技术开发的新一代铜铝高压端子产品替代 50%以上铜材及铜材损耗,完成设备从 0 到 1 的售卖[79] - 本年新增发明专利申请数 12 个、获得数 19 个,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数 33 个、获得数 60 个等,合计申请数 63 个、获得数 103 个[79] - 本年度费用化研发投入 50189005.23 元,较上年度 96361661.24 元下降 47.92%;资本化研发投入 0 元,较上年度 10294200.86 元下降 100%;研发投入合计下降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