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4年营业额约为57950万港元,较2023年的约62940万港元下降约7.9%[12][17] - 公司2024年毛利约为14620万港元,较2023年下降约12.5%[12][17] - 公司2024年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约6030万港元,较2023年下降约19.7%[12][17] - 公司纯利下降主要由于销售订单减少及生产成本上升[12][17] - 2024年公司收益为579,537千港元,较2023年的629,430千港元下降7.9%[32] - 2024年公司除税前溢利为70,854千港元,较2023年的89,288千港元下降20.6%[32] - 2024年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60,310千港元,较2023年的75,083千港元下降19.7%[32] - 2024年公司每股基本盈利为25.1港仙,较2023年的31.3港仙下降19.8%[32] - 2024年公司每股股息为6.0港仙,较2023年的10.0港仙下降40.0%[32] - 2024年公司资产总值为1,123,769千港元,较2023年的1,068,718千港元增长5.2%[35] - 2024年公司净债务(不包括现金及银行结余以及已抵押存款)为497,932千港元,较2023年的461,565千港元增长7.9%[35] - 2024年公司股东权益为745,229千港元,较2023年的720,648千港元增长3.4%[35] - 2024年公司收益约为57950万港元,较去年减少约7.9%,主要因销售订单减少[69][74] - 2024年公司毛利约为14620万港元,较去年减少约12.5%;毛利率约为25.2%,较去年的26.5%减少约1.3%,主要因生产成本上升[70][74] - 2024年公司经营开支总额约为10090万港元,较去年约9740万港元增加约3.6%,主要因一般及行政开支增加[71][75] - 2024年公司EBITDA约为8180万港元,去年约为10670万港元[71][76] - 2024年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约为6030万港元,去年约为7510万港元[72][76] - 其他收入及收益由2023年约2190万港元增加约920万港元或42.0%,至2024年约3110万港元,主要因银行利息收入增加约810万港元及汇兑收益净额增加约160万港元[73][77] - 销售及分销开支从2023年的约2030万港元降至2024年的约2020万港元,减少约0.1百万港元或0.5%[78][83] - 一般及行政开支从2023年的约7710万港元增至2024年的约8070万港元,增加约360万港元或4.7%[79][84] - 其他开支从2023年的约170万港元增至2024年的约390万港元,增加约220万港元或129.4%[80][85] - 融资成本从2023年的约60万港元增至2024年的约160万港元,增加约100万港元或166.7%[81][86] - 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从2023年的约7510万港元降至2024年的约6030万港元,减少约19.7%[82][87] - 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净值从2023年到2024年增加约230万港元,2024年末约为2.767亿港元[88][93]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在2024年末较2023年末减少约3000万港元[89][94] - 贸易应付款项在2024年末较2023年末减少约560万港元[90][95] - 银行借款从2023年末的约3310万港元增至2024年末的约5940万港元,增加约2630万港元[91][96] - 2024年末资本承诺约为2770万港元,2023年为640万港元[102]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本承担约为2770万港元,2023年为640万港元,增幅因年内新签购买机器及设备协议[109] - 董事会建议就2024年度派付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6.0港仙,2023年为每股10.0港仙[110]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有746名雇员,2023年为739名[119][126] - 2024年雇员福利开支总额约为9520万港元,2023年约为9080万港元[119][126]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1989年进入印刷电路板行业,2014年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13][18] - 2024年是公司成立35周年和上市10周年[13][18] 公司业务线情况 - 公司35年来专注印刷电路板生产和销售业务[14][18] - 公司为PCB原设备制造供应商,专注制造高质量PCB,产品符合行业标准和客户规定 [54][57] - 公司目标锁定传统PCB,具备制造多层及特殊物料PCB的能力,应用于多个领域 [54][57] - 公司持续多元化产品组合及市场覆盖,减少对单一产品及市场的依赖,汽车电子收益比重较大 [55][57] - 公司与亚洲、欧洲等多地的OEM客户建立长期关系,部分合作超十年 [58] PCB行业环境 - PCB行业经营环境受技术创新、国际贸易政策、产业竞争和环境法规等因素影响[16][19] - 中国PCB企业面临全球供应链波动、国际贸易摩擦等困难[22] - 中国PCB企业需从提高生产效率、提供高质量产品等多方面应对挑战[22] - 2024年全球PCB产值约为803亿美元,预计2029年将达到966亿美元,预测期内复合年增长率为4.87%[39] - 预计2024年中国PCB产值将达到4121亿元人民币,2025年有望达到4333亿元人民币,占全球市场的50%以上[40] - 2024年全球经济增长率约3.2%,低于2023年的3.3% [42] - 2024年全球PCB产值约803亿美元,到2029年达966亿美元,2024 - 2029年复合年成长率为4.87% [42] - 预计2024年中国PCB产值达4121亿元人民币,2025年达4333亿元人民币,占全球市场超5成 [43] - 中国信通院估算5G在2030年的直接产出为6.3万亿元人民币 [45][49] - 中国劳动成本上升,沿海地区招工难,国内PCB企业向内地迁移或推进自动化智能化 [52][56] - 应客户需求,出现南向投资风潮,泰国成为PCB新兴聚落 [53][56] - 2024年高生产成本持续影响PCB行业,公司需加大环保资金投入,抵销部分利润[61][64] - 2024年全球PCB行业因AI等需求复苏,高端产品成增长核心,部分制造商下滑[145] - 2025年全球PCB行业增长受AI等驱动,库存下降,需求有望上升,但需关注地区冲突和保护主义风险[145][146] - 因疫情和政治不稳定,全球供应链部署改变,部分PCB企业将生产基地从中国迁至东南亚,短期内对中国企业影响小,长期或有阻碍[147] - 2024年全球PCB产业复苏,高阶产品成增长核心引擎,2025年增长由AI、汽车电子与5G通讯带动,库存回落有望提升需求[150] - 2025年全球存在地区冲突风险和保护主义,中国PCB产业占全球份额大,会受经济和需求冲击,部分企业将产能转移至东南亚,新产能短期难贡献营收,可能使毛利率下降[151] 公司认证情况 - 公司符合ISO9001、ISO14001、IATF16949等多项国际质量标准及系统,2009年获AS9100认证,2022年获ISO 13485认证[59][63] - 2023年公司通过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60][64] 公司未来规划 - 公司计划在深圳坪山以外地区或东南亚建立新生产基地,除总部及研发部门留深圳坪山,将大批量生产逐步迁往新基地[66][67] 公司股份相关安排 - 为确定股东出席2025年5月30日股东大会资格,5月27日至30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113] - 为确定股东获派股息权利,2025年6月6日至11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114] 公司投资及负债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无重大投资[125] - 集团采取审慎财务管理方针,2024年维持稳健流动资金状况[10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面临换算外币计值金额的外汇风险,该年度未从事衍生工具活动对冲风险[107] - 本年度及去年公司资本架构无变动,资本包括普通股及资本储备[10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无重大投资,无重大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事项,无重大或然负债(2023年:无)[129][138][140][143] - 2024年及过往年度公司未根据购股权计划授出任何购股权[128] - 2020年5月8日集团签订深圳坪山城市更新项目合作协议,部分批次付款到期未付,双方未就进一步延期达成协议[131][134] - 2025年2月24日集团签订马来西亚物业收购协议,总代价4375万马来西亚令吉(约7656.25万港元),尚未完成[132][135] - 2025年3月18日集团与承建商订立施工协议,机电及内部工程服务总代价277.2286万美元(约2156.8385万港元)[133][136] - 2025年2月21日集团签订股份收购协议,收购Denshi Maruwa全部已发行股本,总代价110万美元,已完成收购53.4% [139][14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投资物业约400万港元(2023年:580万港元),已抵押银行存款约2400万港元(2023年:3190万港元)[144] 公司管理层情况 - 公司董事会负责业务管理经营,报告期董事包括执行、非执行和独立非执行董事[154] - 陈荣贤先生75岁,2025年1月1日辞任执行董事,1992年1月起参与集团管理,辞任后任高级顾问,有超35年PCB产销经验[155][163][166][167] - 陈勇女士75岁,为公司主席、执行董事及副总裁,1996年9月起参与集团管理,负责行政、采购等,是四间附属公司董事之一[155][156][158] - 陈恩永先生45岁,为行政总裁及执行董事,2003年7月加入集团,有约21年PCB行业经验,是十一间附属公司董事之一[155][160][161][164][165] - 陈恩光先生46岁,2017年11月1日任非执行董事[155] - 钟玉明先生77岁,2014年11月18日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55] - 邱荣耀先生57岁,2014年11月18日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55] - 刘顺铨先生74岁,2016年9月30日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55] - 陈恩光46岁,2011年4月加入公司,2014年7月 - 2017年10月任执行董事,2017年11月起任非执行董事,为七间附属公司的董事之一[170][171][175] - 钟玉明77岁,2014年11月18日被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在制造汽车、玩具、电子及电讯领域有逾35年经验[177][182] - 刘顺铨74岁,2016年9月30日被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是退休银行家,在银行业有逾37年经验[179][183] - 邱荣耀57岁,2014年11月18日被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在金融及会计领域有逾29年经验[180][183] - 黎孝贤57岁,2014年3月任首席财务总监,8月任公司秘书,在审计和会计领域有超31年经验[185] - 梁少逸60岁,2004年11月加入公司任生产经理和副总裁,在PCB行业有逾31年经验[185][187] - 贺培严69岁,任公司副总裁[185] - 钟玉明1989年5月在澳门大学取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78][183] - 刘顺铨1973年7月获得香港大学理学士学位[179][183] - 黎孝贤1992年12月获得澳大利亚迪肯大学商学学士学位,2000年5月获得澳大利亚西海岸管理与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86] - 黎孝贤57岁,2014年3月任首席财务总监,8月任公司秘书,有逾31年审核及会计经验[188] - 梁少逸60岁,2004年11月加入集团,负责PCB厂房生产,有逾31年PCB行业经验[189] - 贺培严69岁,2004年1月任副总裁,负责市场拓展及产品销售,有逾27年PCB行业经验[190][193] - 贺培严于1980年6月获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理工学院机械技术文凭[191][193] 公司企业文化与目标 - 公司企业文化秉持“目标、规划、执行、方向、使命、价值”信念[195] - 公司长期发展目标是成为世界级企业,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196] - 公司凭借敏锐商业洞察力制定全面、精确、可行的计划[197] - 公司执行需团结、细致、高效、精确和
恩达集团控股(01480) - 202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