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信资源(01205)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4 16:37

公司投资权益情况 - 公司在波特兰铝冶炼厂合资企业中有22.5%的参与权益,自2024年7月18日起持有美国铝业公司约3.03%的股权[6] - 公司在Coppabella和Moorvale煤矿合资企业中有14%的参与权益,并在澳大利亚多个煤炭勘探业务中有权益[9] - 公司完成持有Alumina Limited 9.6117%股权与Alcoa的换股交易,实现税后收益约1.1亿港元[20] - 截至2024年7月18日,公司持有AWC 278,900,000股普通股,占股9.6117%,年内应占联营公司收益约为1730万港元,2023年为应占亏损约1.125亿港元[47] - 自2024年7月18日起,公司持有Alcoa约3.03%股权,投资成本约为22.854亿港元,账面价值约占集团总资产18.1%,年内权益公允价值增加约429.9万港元,收取股息约1241.7万港元[50] - 公司通过持有CCEL的100,000股普通股拥有KBM的50%附投票权已发行股份,占KBM已发行股份总数47.3%,2024年12月31日,CCEL投资成本约为19.248亿港元,投资账面价值占集团资产总额约21.2%[53]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95亿港元,同比增长约148.3%[16] - 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约5.7亿港元,同比增长约3.8%[16] - 2024年公司净资产收益率约7.4%[16] - 2024年公司派发每股2.5港分的股息[16] - 2024年公司收入9497808千港元,较2023年的3825577千港元增加148.3%[24] - 2024年公司EBITDA为1472083千港元,较2023年的1342906千港元增加9.6%[24] - 2024年公司经调整EBITDA为2091723千港元,较2023年的2056110千港元增加1.7%[24] - 2024年公司普通股股东应占溢利572581千港元,较2023年的551803千港元增加3.8%[24] - 2024年公司现金和存款2031447千港元,较2023年的1483816千港元增加36.9%[25] - 2024年公司资产总额12673143千港元,较2023年的11624391千港元增加9.0%[25] - 2024年公司总负债2011520千港元,较2023年的1830739千港元增加9.9%[25]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缴入盈余约为358,625,000港元,与2023年持平;保留溢利为5,935,180,000港元,2023年为6,123,144,000港元[150] - 2024年集团五大客户应占收入金额占年度总收入约67.3%,2023年为66.9%;最大客户应占收入金额占年度总收入约22.7%,2023年为36.8%[153] - 2024年来自集团五大供应商的采购额占年度总采购额约70.6%,2023年为37.9%;最大供应商的采购额占年度总采购额约25.9%,2023年为16.8%[153] 公司业务战略与发展 - 公司以“投资 + 贸易”双轮驱动,油氣贸易体系搭建完成,业务规模快速增长[16] - 公司计划未来2 - 3年通过低风险贸易业务增强市场影响力,获取更多上游投资机会[18] - 公司投资业务聚焦铝等关键金属产业链,获取产品包销权益[18] - 公司推进绿电化改造、产业链延伸、尖端原铝制造等多领域产业升级[18]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油气贸易业务正式开展,全年实现贸易收入59.3亿港元[20] - 2024年公司通过销售约960万桶原油及石油产品,实现贸易收入约59.3亿港元[39] - 电解铝业务收入为13.637亿港元(2023年:12.396亿港元),增幅约10%,业绩为7150万港元(2023年:2.066亿港元),降幅65%[32] - 电解铝业务铝产品平均售价上涨约7%,销售量下降约6%,2024年因生产成本降低录得盈利毛利率[32] - 电解铝厂2024年产能提升至约80%(2023年:75%)[35] - 煤业务收入为7.871亿港元(2023年:11.112亿港元),降幅29%,业绩为3600万港元(2023年:3.764亿港元),降幅90%[35] - 煤炭平均实现售价比2023年下跌约19%,2024年毛利率较低因成本推高[35] - 商品贸易业务收入为59.306亿港元(2023年:50万港元),业绩为收益170万港元(2023年:亏损410万港元)[36] - 2024年电解铝业务澳元兑美元汇率波动产生汇兑净收益约3300万港元(2023年:270万港元)[35] - 2024年EHA3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约为1660万港元(2023年:亏损约3030万港元)[35] - 2024年煤业务澳元兑美元汇率波动产生汇兑净收益约560万港元(2023年:460万港元)[3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Seram区块核实石油储量约240万桶,较2023年的270万桶减少[40] - 2024年CITIC Seram分类业绩溢利约260万港元,较2023年的4340万港元下降[40] - 2024年Seram区块平均原油实现价格每桶59.3美元,较2023年上升2%,销量下降21%,收入下降19%[40] - 2024年Seram油田实现公司普通股股东应占净利润约170万港元,较2023年同比减少约95.9%[4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月东油田核实石油储量约2150万桶,较2023年的2430万桶减少[45] - 2024年,KBM油田实现归属公司普通股股东净溢利约2.396亿港元,同期下降约39.9%[54] - 2024年Urals Mediterranean原油平均基准收市价为每桶71.5美元,较2023年上涨15%;Dated Brent原油为每桶80.7美元,较2023年下降2%[55] - 2024年平均原油实现价格为每桶67.8美元,较2023年上涨1%,销量为659.6万桶,较2023年增加7%,收入为34.895亿港元,较2023年增加8%[55] - 2024年沥青平均售价为每吨315.6美元,较2023年上涨27%,销量为12.1万吨,较2023年减少32%,收入为2.982亿港元,较2023年下降14%[55] - 每桶销售成本较2023年增长约3%,其中直接营运成本上升约2%,折旧、损耗及摊销费用上升约9%[57] - 每桶销售和分销成本较2023年上升约10%,每桶出口关税和每桶出口税分别上升约7%和23%[57] - 2024年12月31日,Karazhanbas油田探明石油储量估计为1.215亿桶,较2023年的1.304亿桶减少[53] 公司法律诉讼相关 - 2024年7月30日,山东省法院裁定CACT无信用证欺诈行为,但基于公平原则需向威海银行支付约115万元补偿,双方8月上诉[37] - 威海银行2020年4月对CACT等提出三项索赔,涉及三张金额为2840万美元的信用证[39] - 2023年CITIC Seram转让石油分成合同10%参与权益,年内录得亏损约680万港元[44] - 2022年CITIC Seram收到税务评估函,涉及少缴税款及罚款共210万美元,诉讼仍在进行[44] 公司人员变动与治理 - 范仁达博士于2025年3月18日辞任董事[71] - 蔡晋博士于2024年12月19日获委任为董事[71] - 郝维宝先生2023年4月加入公司,任执行董事、主席兼行政总裁[71] - 王新利先生2007年加入公司,2023年12月获委任为执行董事[72] - 陈健先生2017年加入公司,任非执行董事[73] - 范仁達博士64岁,2000年加入公司任独立非执行董事,2025年3月18日辞任[74] - 陆东先生60岁,2015年加入公司任独立非执行董事,2025年3月18日起任审核委员会主席[75] - 吕德泉先生65岁,2023年12月加入公司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在石油化工及国际贸易方面有逾39年经验[76] - 蔡晋博士43岁,2024年12月加入公司任独立非执行董事,2025年3月18日获委任为审核委员会及提名委员会成员[77] - 赵红兵先生57岁,2017年加入公司附属公司,2021年任公司副总裁,在石油和天然气行业有超36年经验[79] - 2025年3月14日,董事會由七名成員組成,包括兩名執行董事、一名非執行董事和四名獨立非執行董事;2025年3月18日起,董事會由六名成員組成,包括兩名執行董事、一名非執行董事及三名獨立非執行董事[85][86] - 2024年12月31日,董事會由七名董事組成,其中包括一名女性董事[91] - 范仁达博士自2025年3月18日起不再担任薪酬委员会成员[102] - 范仁达博士自2025年3月18日起不再担任提名委员会成员,蔡晋博士同日获委任[106] - 范仁达博士自2025年3月18日起不再担任审核委员会主席,陆东先生同日获调任为主席,蔡晋博士获委任为成员[108] - 范仁达博士自2025年3月18日起不再担任风险管理委员会成员[111] - 蔡晋博士于2024年12月19日获委任为风险管理委员会成员[111] - 2024年12月19日下午五时起,蔡晋博士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及风险管理委员会成员[182] - 2025年3月18日起,范仁达博士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务[182] - 2025年3月18日起,陆东先生获调任为公司审核委员会主席[188] - 2025年3月18日起,蔡晋博士获委任为公司审核委员会及提名委员会成员[188] 公司治理相关政策与制度 - 公司设立供款退休福利计划,包括澳大利亚和香港的界定计划[69] - 公司设立购股计划,为合资格人士提供激励和奖励[7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除偏離企業管治守則的守則條文C.2.1外,已採用和遵守企業管治守則的原則和適用守則條文[82] - 公司已採納董事買賣其證券的行為守則,全體董事本年度內遵守該守則要求標準[83][84] - 每名董事重選後最少每三年輪值告退一次,每一屆股東週年大會上三分之一的董事需輪值告退[87] - 新任董事接受全面、正式及量身定制的入職培訓,公司秘書向所有董事提供更新的上市規則和其他法律及監管規定[87] - 董事會保留長期目標及策略、擴大業務、委任事宜、年度預算案等重要事項的決定權[89] - 公司建立機制讓董事會獲得獨立意見及輸入數據,並每年檢討機制實施情況及有效性[89] - 董事會採納多元化政策,甄選人選按客觀標準及多元化範疇為基準,公司及提名委員會每年檢討該政策[90] - 公司承諾保持良好合理的企業管治架構,以「化解風險、提質增效、優化管理」為核心業務,爭取回報股東和投資者[8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及公告日,主席与行政总裁由郝维宝先生兼任,董事会认为偏离企业管治守则条文C.2.1并非不恰当[93] - 非执行董事人数占董事会成员一半,能有效作出独立判断[94] - 非执行董事初步任期为一年,后续按年继任,需在股东大会接受重选[94] - 年内主席与独立非执行董事举行一次会议,其他执行董事未列席[95] - 年内所有现任董事参与持续专业发展培训,涵盖法律等更新及董事职责[96] - 董事会每年至少举行四次会议,定期会议至少提前14天预定时间[97] - 2024年共举行五次董事会会议,会议出席率令人满意[98] - 董事会设立薪酬、提名、审核和风险管理委员会,各有书面职权范围[99] - 薪酬委员会就集团董事和高管薪酬政策等向董事会提供建议[100] - 集团薪酬政策提供公平市场薪酬,酬金根据个人情况及集团业绩厘定[101] - 薪酬委员会年内举行三次会议,批准应付董事薪酬、董事袍金及薪金[102] - 提名委员会年内举行两次会议,认为董事会具备多元化,为重新委任董事提供推荐建议[106] - 审核委员会每个财政年度最少举行两次会议,年内举行两次,推荐毕马威为公司2025年度外聘核数师[109] - 审核委员会与高级管理人员和外聘核数师审阅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和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财务报表等事项[109] - 公司现任核数师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在应届股东周年大会结束时退任,不再寻求续聘[109] - 风险管理委员会年内举行了2次会议[112] - 执行董事郝维宝、王新利出席董事会会议次数为5/5,出席风险管理委员会会议次数为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