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净利息收入为1.123亿元,净利润为9630万元,贷款余额达7.277亿元[8] - 截至2024年和2023年12月31日,公司股本均为6.8亿元[1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本净额为12.212亿元,2023年为12.685亿元[13] - 2024年公司贷款/资本净额比率为0.60倍,2023年为0.73倍[13] - 2024年发放贷款利息收入为112,740千元,银行贷款及保证金贷款利息支出为384千元,租赁负债利息支出为54千元,利息收入净额为112,302千元;2023年发放贷款利息收入为140,179千元,银行贷款及保证金贷款利息支出为627千元,租赁负债利息支出为173千元,利息收入净额为139,379千元[32] - 公司利息收入从2023年的1.402亿元减少19.6%至2024年的1.127亿元[35] - 未偿还非不良贷款平均结余从2023年的7.605亿元减少25.4%至2024年的5.67亿元,平均实际年利率从15.9%降至14.7%[33][35] - 借款平均结余从2023年的1130万元减少至2024年的820万元,实际年利率从5.24%降至4.71%[36] - 发放贷款及应收账款减值准备计提净额从2023年的2620万元降至2024年的1310万元[37] - 业务及管理费用从2023年的2400万元减少至2024年的2300万元,主要因员工成本减少[40][41] - 金融工具投资收益净额从2023年的420万元增加至2024年的5490万元[43] - 其他净收入及溢利从2023年的631.8万元降至2024年的583.2万元[45] - 所得税费用2023年为2340万元,2024年为2980万元,实际税率分别为23.5%和23.6%[46] - 2023年和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7620万元和9630万元,母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分别为6480万元和9170万元[48] - 负债率从2023年的 - 9.6%增加至2024年的 - 9.2%,主要因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4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为2亿元,营运资金调整前为7130万元[5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投资活动使用现金流量净额为5370万元,主要是重整投资协议款项[5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筹资活动使用现金流量净额为1.549亿元,主要包括支付股利等多项支出[54] - 截至2023年及2024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总额分别为1.115亿元及1.03亿元,减少主要因偿还保证金贷款[55][5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发放贷款及应收款净额从2023年的8.616亿元降至6.702亿元,因信贷政策放宽[6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商誉从2023年的1470万元降至560万元,因减值评估确认910万元损失[6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资产合计12.39109亿元,负债合计1793万元,净资产12.21179亿元[56] - 递延税项资产从2023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32.6百万元减少至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24.3百万元[65] - 其他资产从2023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22.9百万元增加至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23.3百万元[67] - 应付所得税在2023年及2024年12月31日分别为人民币11.5百万元及人民币3.1百万元[68] - 其他应付款项从2023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0.3百万元减少至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0.0百万元[69] - 租赁负债从2023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7百万元减少至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0百万元[70] - 2024年资本开支为人民币65,637千元,2023年为人民币155千元[72] - 权益回报率从2023年的5.6%增长至2024年的7.5%,资产回报率从2023年的5.8%增加至2024年的7.8%,总贷款与总资产比率从2023年的71.3%减少至2024年的58.8%,负债率从2023年的–9.6%增加至2024年的–9.2%[75][76] 贷款业务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对客户授出的贷款总额为8.882亿元,来自发放贷款的利息收入为1.127亿元[1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贷款本金余额为7.277亿元,2023年为9.259亿元[13] - 公司贷款本金余额从2023年的9.259亿元降至2024年的7.277亿元,因信贷政策放宽银行扩大份额[1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总贷款本金余额为727,656千元,2023年为925,867千元[16][17][18][20][22] - 2024年制造业贷款结余300,425千元占比41.3%,2023年为363,003千元占比39.2%[16] - 2024年循环贷款本金余额525,797千元占比72.3%,定期贷款201,859千元占比27.7%[17] - 2024年信用贷款本金余额15,000千元占比2.1%,保证贷款36,519千元占比5.0%[18] - 2024年最大客户未偿还贷款结余37.4百万元占比5.1%,前五大客户131.4百万元占比18.1%[18] - 2024年一年内到期贷款占总贷款本金余额94.4%,一年以上到期占5.6%[20] - 2024年逾期贷款本金额190.1百万元占比26.0%,2023年为108.3百万元占比11.7%[20][21] - 2024年逾期贷款减值损失准备为53.9百万元,2023年部分逾期贷款减值损失准备为22.3百万元[21] - 2024年贷款本金余额最多为1.0百万元的借款人104个,金额44,139千元占比6.1%[22] - 前五大客户贷款年利率为13.2%至18.0%,贷款期限为3个月至24个月[1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正常贷款本金余额为378,801千元,占比52.1%;关注贷款为321,732千元,占比44.2%;次级贷款为3,958千元,占比0.5%;可疑贷款为21,949千元,占比3.0%;损失贷款为1,216千元,占比0.2%;合计727,656千元[2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正常贷款本金余额为479,513千元,占比51.7%;关注贷款为373,628千元,占比40.4%;次级贷款为59,828千元,占比6.5%;可疑贷款为11,647千元,占比1.3%;损失贷款为1,251千元,占比0.1%;合计925,867千元[24] - 次级类贷款从2023年12月31日的59.8百万元降至2024年12月31日的4.0百万元,可疑类贷款从11.6百万元增至21.9百万元[25] - 2024年不良贷款比率为3.7%,不良贷款余额为27,123千元,总发放贷款余额为729,008千元;2023年不良贷款比率为7.9%,不良贷款余额为72,726千元,总发放贷款余额为928,989千元[26] - 2024年拨备覆盖率为216.9%,贷款损失准备为58,823千元;2023年拨备覆盖率为92.8%,贷款损失准备为67,480千元[26] - 2024年减值损失准备率为8.1%,损失比率为11.7%,发放贷款减值准备计提净额为13,142千元,利息收入为112,738千元;2023年减值损失准备率为7.3%,损失比率为18.6%,发放贷款减值准备计提净额为26,127千元,利息收入为140,166千元[26] - 不良贷款从2023年12月31日的72.7百万元降至2024年12月31日的27.1百万元,不良贷款比率从7.9%降至3.7%[2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一年内及一年以上到期的贷款分别占发放贷款总额的94.4%及5.6%[60] - 截至2023年及2024年12月31日,保证贷款及附担保物贷款分别占发放贷款的15.7%、84.1%及5.0%、92.9%[61] 公司业务与运营相关 - 按2024年收入计算,公司是福建省最大的持牌小额贷款公司[13] - 公司主要通过股东的股本为营运提供资金[13] - 公司主要从事贷款业务,为当地个人企业家、中小企业和微型企业提供融资方案[13] - 公司在2024年遵守福建省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不得少于100百万元等多项主要监管规定[29] - 公司利息收入几乎都来自贷款利息,利息支出源于银行贷款及保证金贷款[31] - 公司主要向当地企业家、中小企业和微型企业提供短期融资解决方案[115] - 公司附属公司详情于2024年12月31日的载于年报财务报表附注1[12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与雇员维持良好关系,无与客户重大纠纷[121] - 公司在受严格监管行业运营,需遵守不断演变的法律法规及政策[122] - 公司主要依赖客户及或其担保人信用,信用贷款追款能力受限[123] - 公司业务可持续性和未来增长取决于管理贷款信用风险和维持低减值贷款比率能力[123] - 公司现有业务主要位于泉州市,当地经济或营商环境恶化会有不利影响[124] - 公司坚持维护良好企业管治,遵守中国适用法律法规及相关条例规则条文[11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来自五大客户的利息收入合并占公司总利息收入少于30%[127] - 公司作为小额贷款公司,并无任何主要供应商[12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概无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且年末无库存股份[142] - 公司年内概无订立或年末存续的股票挂钩协议[14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理财产品、结构性存款、上市证券、非上市股权投资及私募股权基金结余分别为3030万元、2100万元、1.776亿元及5140万元[62] - 其他无形资产在2023年及2024年12月31日维持在人民币0.1百万元[64] 公司人员与治理结构 - 吴智锐48岁,自2012年11月20日及2021年1月18日起分别担任公司执行董事及董事长,有约22年企业管理经验[88] - 周永伟62岁,自2010年1月8日起担任公司执行董事,在金融及投资领域有约37年经验[90] - 颜志江43岁,自2013年11月11日、2014年9月3日及2021年1月18日起分别担任公司执行董事、联席公司秘书及总经理,有约21年法律及风险管理经验[92] - 刘爱琴48岁,自2017年8月25日起担任公司执行董事,2021年7月2日获委任为董事会秘书,负责财务管理[93] - 吴智锐2000年7月毕业于厦门大学获管理学学士,2006年6月获厦门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89] - 周永伟2013年12月取得中国南京政治学院经济与行政管理学士学位[91] - 颜志江2003年7月取得中国中山大学法学学士学位,2006年2月获法律职业资格证,2013年8月9日获上海证券交易所认证的董事会秘书资格[93] - 蒋海鹰自2015年6月12日起担任公司非执行董事,有逾30年企业管理经验[95] - 蔡鎔駿自2018年6月12日起担任公司非执行董事,2016年12月毕业于江西科技学院[95][97] - 郑文坚自2023年6月9日起担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2005年7月毕业于厦门大学[98][99] - 杨东自2023年6月9日起担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有逾21年财务相关经验,2024年10月1日获委任为榕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及首席财务官[100] - 杨章华自2023年6月9日起担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986年6月毕业于中国福建农林大学[102][103] - 王世杰于2021年6月11日重新获委任为职工代表监事并任监事会主席,2011年8月获法律职业资格证书[105] - 阮岑自2014年7月10日起担任职工代表监事,2004年7月取得中国华侨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士学位,2011年1月取得中级经济师资格[106][107] - 李建成自2016年2月4日起加入集团担任股东代表监事,2017年8月22日辞任,2018年6月12日重任[107] - 2024年12月31日,董事会包括4名执行董事、2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97] - 公司已完全
汇鑫小贷(01577) - 202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