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来自平安集团及陆金所的收入为13.07064亿元,2023年为23.60112亿元,同比下降44.6%[9] - 2024年来自第三方客户的收入为9.41039亿元,2023年为11.61479亿元,同比下降19.0%[9]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总收入为22.48103亿元,2023年为35.21591亿元,同比下降36.2%[9]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毛利率为35.8%,2023年为37.7%[9][10]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毛利率为38.2%,2023年为40.4%[9][10]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持续经营业务净亏损为6.69176亿元,2023年为2.11342亿元[9][10]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持续经营业务净利润率为 -29.8%,2023年为 -6.0%[9][10]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每股美国存托股亏损净额(基本及摊薄)为18.42元,2023年为5.82元[9][10]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持续经营及已终止经营业务亏损净额为4.59677亿元,2023年为3.62715亿元[9][10]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持续经营及已终止经营业务净利润率为 -20.4%,2023年为 -10.3%[9][10]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毛利为8.04497亿元人民币,毛利率为35.8%;2023年毛利为13.26017亿元人民币,毛利率为37.7%[13]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毛利为8.57776亿元人民币,毛利率为38.2%;2023年毛利为14.22745亿元人民币,毛利率为40.4%[13] - 2024年收入成本中确认的无形资产摊销为4916.2万元人民币,物业及设备折旧为403万元人民币,股份薪酬开支为87万元人民币[13] - 2023年收入成本中确认的无形资产摊销为8792.8万元人民币,物业及设备折旧为556.7万元人民币,股份薪酬开支为323.3万元人民币[13]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收入由2023年的35.216亿元减少36.2%至2024年的22.481亿元[32]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收入成本由2023年的21.956亿元减少34.2%至2024年的14.436亿元[34]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毛利由2023年的13.26亿元减少39.3%至2024年的8.045亿元,2024年毛利率为35.8%,2023年为37.7%[35]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研发成本由2023年的9.552亿元减少46.5%至2024年的5.109亿元[36] - 2024年公司产生持续经营业务的其他收入、收益或亏损净额为 - 8350万元,2023年同期为6920万元[40] - 2024年商誉减值总额为人民币1.319亿元[42] - 2024年计算使用价值时收入增长率为-25%至10%,利润率为-2%至8%,较2023年的-10%至13%和-2%至14%有所下调[45] - 2024年税 前折现率为21.54%,较2023年末的19.73%增加1.81个百分比[46] - 持续经营业务财务收入从2023年的人民币2960万元增加128.0%至2024年的人民币6750万元[48] - 持续经营业务财务成本从2023年的人民币2010万元减少33.8%至2024年的人民币1330万元[49]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应占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收益为零,2023年为人民币460万元[50]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联营公司减值损失为零,2023年为人民币720万元[51] - 持续经营业务除所得税前亏损从2023年的人民币2.103亿元增加至2024年的人民币2.493亿元[52] - 持续经营业务所得税开支从2023年的人民币980万元增加至2024年的人民币4.554亿元[53] - 持续经营业务亏损从2023年的人民币2.201亿元增加至2024年的人民币7.047亿元[54] - 2024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768亿元,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1.063亿元,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823亿元;2023年同期分别为6.485亿元、3.186亿元、2.136亿元[5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9.479亿元(2023年:13.795亿元),受限制现金及初始期限超三月定期存款为0.519亿元(2023年:4.529亿元),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金融资产为4.55亿元(2023年:9.252亿元)[5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短期借款为0.192亿元(2023年:2.517亿元),信贷融资承诺总额为0.3亿元,未偿还借款加权平均年利率为4.9%(2023年:4.5%)[5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资本负债比率为1.7%(2023年:10.3%)[62]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资本开支为0.274亿元,2023年为0.375亿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无资本承担[6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持续经营业务雇员福利开支为9.29亿元[71] - 2024年12月31日,约0.186亿元用于货币掉期质押,约0.09亿元用于业务担保质押[6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平安集团为最大客户,约占持续经营业务总收入的53.0%(2023年:59.4%)[15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五大客户产生的总收入约占持续经营业务总收入的64.5%(2023年:70.5%)[15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平安集团是最大的供应商,约占采购总额的56.7%(2023年:56.4%)[15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向五大供应商作出的采购总额约占采购总额的80.7%(2023年:69.6%)[153] 业务出售情况 - 2024年4月2日公司完成向陆金所出售虚拟银行业务,代价为现金9.33亿港元[12] - 2024年4月2日公司完成向陆金所出售虚拟银行业务,现金对价为9.33亿港元[24] - 2024年4月2日,公司完成出售平安壹账通银行,现金代价9.33亿港元,所得税后出售收益为2.601亿元[64] - 2023年11月13日公司与陆金所签协议出售平安壹账通银行,2024年4月2日完成出售,代价9.33亿港元[167] - 出售平安壹账通银行估计收益为人民币3.09亿元,待核数师最终审核[167] 业务客户覆盖情况 - 公司成立以来,中国100%的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99%的城市商业银行、65%的财产险公司以及48%的人身险公司已使用公司至少一种产品[15] - 公司于2018年布局东南亚业务,目标是人民币百亿元级的东南亚金融数字化转型市场,客户包括3家顶级区域性银行、12家顶级本地银行以及2家世界顶级保险公司[2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境外业务扩大到20个国家及地区,覆盖最多197名客户[25] 数字化银行解决方案业务 - 公司数字化银行通过数字化零售、数字化信贷、数字化经营三大整体解决方案服务银行业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需求[16] - 数字化零售解决方案为银行客户提供“咨询+系统+运营”一体化解决方案,3E系列产品可赋能银行提升经营能力[16] - 公司通过客群运营服务协助银行针对重点客户群设计经营场景及策略,利用AI等智能工具执行营销策略[16] - 公司AI房抵贷方案“金捷盈”将客户经理产能提升约六倍,贷款审批时间缩短至约一天;3E系列产品将客户AUM提高超20%,商机触达率提升2至3倍,带动私人银行客户数量增长38%[18] - 公司智能信贷解决方案可将贷款处理效率提升60%以上,AI驱动风险控制能力提高50%,模块配置及迭代效率提升30%[19] - 数字化信贷解决方案为银行提供端到端管理系统,提升信贷管理效率,降低运营成本[17] - 2024年公司在产品升级迭代方面取得进展,数字化零售、信贷、经营解决方案丰富应用场景等[18] 其他业务进展 - 自2022年起,公司附属公司平安金融壹账通征信服务(香港)有限公司被评为指定征信公司[23] - 2024年公司与菲律宾的SBFinance及越南的一家顶级银行签订智能信贷平台(“SLP”)升级合约[23] - 2024年公司为端到端产险解决方案构建基准案例,为一家国有产险公司提供解决方案[20] - 2024年公司升级“全能代理人”,推出AI增员筛选模型及多功能光学字符识别(“OCR”)工具[20] - 2024年7月起公司逐步终止经营云服务,下半年及全年云服务平台分部收入大幅下降[22] 公司人事变动 - 2025年2月5日沈崇锋辞任,陈当阳获委任为执行董事、首席执行官及董事长[27] - 陈梓豐自2024年2月23日起任公司秘书,2025年4月11日辞任;林如波和陈婉梅自2025年4月11日起任公司联席秘书[89] - 陈当阳于2025年2月5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沈崇锋于同日辞任[94] - 陈当阳先生等五人将在公司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董事职务或担任董事直至该大会,并合资格且愿意应选连任[100] - 郭晓涛于2024年3 - 12月分别获委任多家公司非执行或执行董事[165] - 付欣于2024年3月 - 2025年3月分别获委任多家公司非执行或执行董事及首席财务官[165] - 周永健于2024年10月8日获委任华润饮料独立非执行董事[165] - 2025年2月5日,陈当阳获委任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沈崇锋辞任[160]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 2024年公司升级优化长期战略规划,加强产品和海外发展战略管理[79] - 公司建立全面的集中度风险管理政策及限额框架并持续监察执行[75] - 公司业务受多政府机构监督监管,通过多种机制管理合规及操作风险[76][78] - 公司面临信息科技风险,2024年修订相关政策,开展多项风险管控工作[80] - 公司建立声誉风险管理体系,2024年修订政策,开展相关活动提升员工风险意识[81][83] - 公司声誉风险管理坚持“预防为主”,推行多层次、差异化管理策略[83] - 公司可能面临流动性风险,建立压力测试机制,运用多种工具加强管理[84] - 公司不断完善战略制定和执行审查机制,确保整体战略目标一致并有效执行[77] 公司治理结构 - 2024年12月31日,董事会由1名执行董事、4名非执行董事和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93] - 公司遵守上市规则第3.10(1)及(2)条和第3.10A条,委任至少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且人数占董事会成员至少三分之一[95] - 公司设立机制确保董事会获独立观点和意见,且每年检讨机制实施情况及有效性[96] - 报告期内,董事会履行企业管治守则相关职能,包括制定检讨政策、监察培训及合规情况等[97] - 三分之一的董事须于每届公司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值退任,每名董事须至少每三年轮值退任一次[100] - 公司与执行董事订立为期三年的服务合约,与非执行董事及独立非执行董事订立为期三年的委任函[100] - 2024年12月31日,董事会已成立审核委员会及薪酬及提名委员会[103]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2024年召开了五次会议[104][105] - 薪酬及提名委员会包括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一名非执行董事[108] - 审核委员会认为集团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综合财务报表符合适用会计准则及上市规则[104] - 每名新任董事获提供正式、全面及度身定制的入职培训[102] - 公司鼓励董事参与持续专业发展,并为董事安排内部简报会及发放阅读材料[102] - 报告期内董事会共举行五次会议,董事会主席与独立非执行董事举行1次会议[115] - 2024年薪酬及提名委员会举行一次会议,成员均出席[109] - 报告期内股东大会会议次数为2次,董事会会议次数为5次,审核委员会会议次数为5次,薪酬及提名委员会会议次数为1次[116] - 公司已采纳董事提名政策和董事会多元化政策[111][113] - 公司已采纳《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全体董事报告期内全面遵守相关规定[117] - 董事会确认编制公司及集团账目的责任,继续以持续经营的基准编制财务报表[119][120] - 董事会为公司全面风险管理的最高治理机构,监督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立等[122] - 审核委员会承担企业风险管理的监督及管理责任,发现重大内部控制缺陷时监督整改[124] - 公司成立风险管理执行委员会,承担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政策等管理职能[124] - 战略和投资委员会负责审查和批准战略投资和资本市场部门的投资建议[124] 公司人员构成与薪酬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1937名雇员,其中研发1226人、业务运营196人、销售和营销344人、一般行政171人[7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董事会有九名董事,其中女性占22%,男性占78%[113] -
金融壹账通(06638) - 202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