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恒基地产(00012)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4 17:36

公司市值与权益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市值为1140亿港元,连同旗下上市附属公司及联营公司总市值约为2530亿港元[2]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对旗下部分公司的应占权益有具体百分比,如对阳光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应占权益为22.09%等[20][21] 土地储备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在香港及内地有庞大土地储备,如新界0.05百万平方呎、九龙2.38百万平方呎等[11] - 香港物业土地储备待售/待发展/发展中物业楼面1090万平方呎(2023年:860万平方呎),小计1230万平方呎(2023年:1010万平方呎);已建成各类收租物业(连酒店)楼面1090万平方呎(2023年:1040万平方呎),合共2320万平方呎(2023年:2050万平方呎)[23] - 中国内地物业土地储备待发展/发展中物业楼面1060万平方呎(2023年:1690万平方呎),已建成可售存货楼面260万平方呎(2023年:150万平方呎),已建成各类收租物业楼面1300万平方呎(2023年:1300万平方呎),合共2620万平方呎(2023年:3140万平方呎)[23]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在港土地储备自占楼面约2320万平方呎,其中待售/待发展/发展中物业楼面1090万平方呎,主要已开售项目可售尚余楼面140万平方呎,已建成收租物业(连酒店)楼面1090万平方呎[47] - 2024年底,公司新界土地储备约4200万平方呎[50] - 12月底除自占楼面面260万平方呎存货外,15个城市另有土地储备,自占楼面面1058万平方呎,64%可发展为住宅物业[70] - 集团市区旧楼重建项目自占楼面面积约170万平方呎,拥有新界土地储备约4200万平方呎[119] 公司获奖情况 - 公司获得2024优质建筑大奖创新项目大奖等多个奖项[13] - “The Henderson”获“创新项目大奖”“最佳写字楼及商业项目组别金奖”等多个奖项[60][62] - 半山卫城道8号项目及红磡“必嘉坊”在“2024 - 2025年度亚太区房地产大奖”中取得五星大奖[62] - 物业管理成员公司采纳符合ISO 9001等体系的综合管理系统,获“香港卓越服务名牌”等嘉许[64] - 物业管理成员公司获“减废证书-卓越级别”等多项环保相关嘉许[65] - 旗舰项目The Henderson 2024年建成,获多项荣誉及认证,集团入选道琼斯领先亚太区指数,标普可持续发展评估跻身亚太区最佳20%[116] 集团架构与业务 - 恒基兆业地产集团架构中各公司有不同业务,如香港中华煤气有限公司于香港及内地生产及分销煤气等[20] 物业发展业务数据 - 2024年物业发展营业额205.48亿港元,较2023年的242.6亿港元减少15%;税前盈利贡献56.32亿港元,较2023年的42.95亿港元增加31%[23] - 2024年公司本港物业发展应占营业额较去年减少16%至约123.23亿港元,应占税前公布盈利约为46.47亿港元[3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在本港自占的合约销售总额约112.85亿港元;2024年12月底,未入账的自占本港物业合约销售总额约为81.65亿港元,其中约78.34亿港元预计2025年入账[31][32] - 本年度入账应占内地物业发展营业额约82.25亿港元,应占税前盈利约9.85亿港元,较去年分别下跌12%及53%[72] - 本年度自占合约销售总额约33.79亿港元,较去年减少48%,自占楼面销售面积约220万平方呎,较去年减少41%[72] - 12月底未入账自占合约销售总额约33.68亿港元,其中26.94亿港元预计2025年入账[72] - 2024年底集团在港及内地未入账自占物业销售金额约115.33亿港元,其中约105.28亿港元预计2025年入账[120] 物业租赁业务数据 - 2024年物业租赁租金总收入89.42亿港元,较2023年的88.43亿港元增加1%;税前租金净收入65.07亿港元,较2023年的64.22亿港元增加1%[23] - 2024年,公司香港应占租金总收入升2%至68.42亿港元,应占税前租金净收入持平为49.16亿港元[54] - 公司持有40.77%权益的国际金融中心项目,本年度自占租金总收入降5%至16.27亿港元[54]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主要收租物业平均出租率为93%,自占已建成收租物业组合扩展至约1040万平方呎[55] - 公司持有自占泊车位约8800个,为租金收入来源之一[55] - 奥运及红磡港铁站附近项目分别提供约16.3万及16.8万平方呎总零售楼面,未来租金收益将提升[57] - 北角“友邦广场”出租率约九成,九龙东写字楼及工贸商厦组合整体出租率约九成[60] - “The Henderson”楼面积达46.5万平方呎,出租率约八成[60] - 上海“星瀚广场”12月底出租率逾八成,“星寰国际商业中心”甲级办公大楼出租率近乎九成[69] - 12月底内地自占已建成收租物业组合约1300万平方呎,写字楼占70%,商业占30%[73] - 内地收租物业按地域划分,北京占17%,上海占52%,广州占20%,其他占11%[73] - 本年度租赁业务租金总收入以人民币计值升1%,计及汇率后应占租金总收入与去年持平达21亿港元[74] - 应占税前租金净收入较去年增加6%至15.91亿港元[74] - 上海“六八八广场”“环智国际大厦”2024年12月底出租率分别为94%及91%[75] - 上海“恒基名人商业大厦”2024年12月底办公楼出租率为98%,商场出租率为95%[75] - 上海“星扬西岸中心”一期可提供约180万平方呎甲级写字楼楼面,2024年出租率已提升至超60%,二期“星瀚广场”楼面积100万平方呎,2024年12月底出租率逾80%[75] - 广州“星寰国际商业中心”甲级写字楼2024年12月底出租率达近90%,其购物及地库商场面积90万平方呎[76] - 广州“恒宝广场”2024年12月底出租率已超70%[76] - 公司在香港及内地分别持有1040万平方呎和1300万平方呎已建成收租物业,2025年底内地自占收租楼面积将扩至1360万平方呎[121] - 中环超甲级商厦「The Henderson」已租出约八成[121] 公司财务关键指标 - 2024年股东应占基础盈利97.74亿港元,较2023年的97.06亿港元增加1%;公布盈利62.96亿港元,较2023年的92.61亿港元减少32%[23][27] - 2024年每股基础盈利2.02港元(2023年:2.00港元);每股公布盈利1.30港元(2023年:1.91港元);每股股息1.80港元(2023年:1.80港元)[23][27][28] - 2024年12月31日每股资产净值66.55港元,较2023年的67.45港元减少1%;净借贷相对股东权益为21.1%,较2023年的22.6%减少1.5个百分点[23] - 2024年末集团净借贷为679.89亿港元,借贷比率为21.1%[113] - 自2020年起集团取得绿色信贷及可持续发展贷款额度超500亿港元,近年发行债务总额增至438亿港元,2024年末股东贷款为662.15亿港元[114] 项目相关数据 - 公司在市区旧楼重建项目方面,已购入全部权益或达致相关强拍申请门槛之自占楼面面约170万平方呎,另有约140万平方呎之自占楼面积已拨入2025年开售计划[33] - 集团待发展/发展中物业及已建成主要存货的总楼面面积为1230万平方呎[34] - 2025年可销售楼面面积为320万平方呎,其中已开售项目尚余未售单位面积140万平方呎,拟2025年开售项目面积180万平方呎[34] - 市区项目楼面面积为500万平方呎,包括已购入全部业权或达强拍门槛的旧楼重建项目170万平方呎等[34] - 新界项目楼面面积为410万平方呎,其中古洞粉嶺上水市地段第263号030万平方呎,洪水橋项目340万平方呎等[3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24个正在出售的主要发展项目尚余住宅单位3831个,尚余实用面积1994363平方呎[36][37][3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24个正在出售的主要发展项目集团尚余自占实用面积1397524平方呎[36][37][39] - The Henley项目尚余住宅单位566个,尚余实用面积293754平方呎,集团所占权益100%[36] - Henley Park项目尚余住宅单位300个,尚余实用面积165230平方呎,集团所占权益100%[36] - The Haddon项目尚余住宅单位403个,尚余实用面积120903平方呎,集团所占权益100%[36] - 高尔夫•御苑项目尚余住宅单位90个,尚余实用面积100848平方呎,集团所占权益100%[36] - 2025年拟发售项目住宅单位总数6196个,住宅总面积3216989平方呎,集团自占住宅总面积1799372平方呎[41][42] - 市区旧楼重建项目已购入全部业权或达强拍门槛,预计自占总楼面面积1682484平方呎,其中香港地区小计771070平方呎,九龙地区小计911414平方呎[43][44] - 市区旧楼重建项目已购两成以上业权但未达强拍门槛,若收购全部业权预计重建后自占楼面约177万平方呎,按已购业权比例计算自占楼面约64万平方呎[46] - 市区旧楼重建项目预计2026年或之后开售或出租,可提供自占楼面面积约170万平方呎[48] - 中环新海滨三号用地项目分两期发展,总楼面面积160万平方呎,绿化休憩空间超30万平方呎,预计2026年Q4和2032年Q4建成[49] - 公司占22.8%权益的油塘湾商住项目改为分期换地发展,预计提供自占楼面面积约91万平方呎[49] - 粉岭北及古洞北约145万平方呎土地被政府以18.64亿港元收回,洪水桥/厦村约385万平方呎土地被政府以43.1亿港元收回[50] - 本年度香港建成6个发展项目,集团所占总楼面积168.6065万平方呎[63] - 2024年建成11个发展项目,集团自占楼面面积极636万平方呎[68] - 星卓在内地管理项目楼面面积约1367万平方呎,包括5100个车位[78] - 集团计划2025年在港推售11个项目,预计有6400个自占住宅单位或300万平方呎自占住宅楼面面积可供销售,另有可售办公及工业楼面面积约18万平方呎[120] - 迎林地盘面积7976平方呎,楼面积49077平方呎,住宅单位122个,预计2025年第一季完工[131] - 利奥坊 • 首隅地盘面积9642平方呎,楼面积88356平方呎,住宅单位234个,预计2025年第二季完工[134] - 晓柏峰地盘面积22889平方呎,楼面积171664平方呎,住宅单位492个,预计2025年第二季完工[138] - Belgravia Place地盘面积45525平方呎,楼面积416317平方呎,住宅单位962个,一期预计2025年第二季完工,二期预计2026年第二季完工[141] - The Haddon地盘面积19721平方呎,楼面积186539平方呎,住宅单位453个,预计2025年第三季完工[145] - 南首地盘面积13113平方呎,楼面积117994平方呎,住宅单位313个,预计2025年第四季完工,公司占比76.468%[152] - 古洞项目地盘面积56,511平方呎,楼面面积339,066平方呎,住宅单位682个,预计2026年第二季完工[159] - 红磡项目F地块预计2026年第二季落成,提供约10.4万平方呎住宅楼面和2万平方呎零售楼面;A地块预计2027年第一季落成,提供约17.7万平方呎住宅楼面和3.5万平方呎零售楼面[162] - 旺角庙街项目地盘面积2,254平方呎,楼面面积20,286平方呎,住宅单位48个,预计2026年第三季完工[166] - 湾仔活道项目地盘面积8,600平方呎,楼面面积86,565平方呎,住宅单位167个,预计2026年第三季完工[169] - 红磡黄埔街项目地盘面积14,400平方呎,楼面面积134,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