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变化 - 二零二四年收益为人民币5.929亿元,较二零二三年的人民币6.674亿元下降11.2%[9][13] - 二零二四年毛利为人民币7188万元,较二零二三年的人民币9120万元下降21.2%[9][13] - 二零二四年经营亏损为人民币3832.8万元,较二零二三年的人民币2239.3万元扩大71.2%[9] - 二零二四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为人民币6797.6万元,较二零二三年的人民币2675.4万元扩大154.1%[9][13] - 公司2024财年收益为人民币592.9百万元,同比下降11.2%或人民币74.5百万元[34] - 净亏损为人民币68.2百万元,同比扩大155.6%或人民币41.5百万元[42] - 全面开支总额为人民币68.1百万元,较2023财年增加亏损人民币41.7百万元或158.3%[43] - 公司收益同比下降11.2%至人民币5.929亿元(2023年:6.674亿元)[197] - 毛利润同比下降21.2%至人民币7188万元(2023年:9120万元)[197] - 年度净亏损扩大155.5%至人民币6819.8万元(2023年:2668.4万元)[197] - 基本每股亏损为人民币0.23元(2023年:0.09元)[197] - 公司2024年净亏损人民币67.976亿元,较2023年净亏损人民币26.754亿元扩大154.1%[200] 成本和费用同比变化 - 销售及分销成本为人民币100.9百万元,同比下降9.8%或人民币11.0百万元[37] - 行政开支为人民币27.3百万元,同比增加4.8%或人民币1.2百万元[38] - 融资成本为人民币4.5百万元,同比增加2.3%或人民币0.1百万元[39] - 销售及分销成本同比下降9.9%至人民币1.009亿元(2023年:1.119亿元)[197] - 行政开支同比增长4.8%至人民币2731万元(2023年:2606.8万元)[197] 业务线表现 - 收益减少主要因集采集配业务减少及关闭部分零售店所致,总额减少约人民币7450万元[13] - 零售店业务收益为人民币431.1百万元,同比下降19.0%或人民币101.3百万元[34] - 批发分销收益为人民币161.8百万元,同比增长19.9%或人民币26.8百万元[34] - 公司整体毛利率为12.1%,较2023财年的13.7%下降1.6个百分点[35] - 零售店经营毛利率为15.2%,批发分销毛利率为3.9%[36] - 业务模式包含零售+批发+集采集配+加盟经营+线上线下融合+社群营销[25] 门店网络变化 - 零售店总数从年初61家减少至年末51家,净减少10家[19] - 关闭或转加盟16家零售店,新开设6家零售店[18][19] - 加盟店数量从年初1,008家增加至年末1,181家,净增加173家[22] - 超过1,000家加盟店(具体为1,181家)[22] - 27家存量门店接入云值守功能实现24小时AI智能无人值守[24] 运营策略和渠道 - 通过厂家直供、全国联采、基地直采方式减少中间环节提升毛利水平[24] - 自有电商平台包括"顺客隆优选"和"誉邦行小程序"[24] - 与第三方电商平台美团、饿了么、京东到家合作提升销售额[24] - 在佛山和肇庆持有16个品牌的独家分销权[20][24] 资产和负债状况 - 资产净值从二零二三年的人民币1.504亿元下降至二零二四年的人民币8235.8万元,降幅45.2%[9] - 流动资产净值从二零二三年的人民币6416.9万元下降至二零二四年的人民币2039.1万元,降幅68.2%[9] - 非流动资产从二零二三年的人民币1.3107亿元下降至二零二四年的人民币9349.4万元,降幅28.7%[9] - 流动负债从二零二三年的人民币1.7027亿元上升至二零二四年的人民币1.9082亿元,增幅12.1%[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21.2百万元,较2023财年减少56.5%[46] - 流动资产净值为人民币20.4百万元,较2023财年减少68.2%[46] - 银行借款为人民币62.0百万元,较2023财年增加121.4%[49] - 公司总资产净值从2023年的人民币1504.15亿元下降至2024年的人民币823.58亿元,降幅达45.3%[198][199]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56.5%,从2023年的人民币486.83亿元降至2024年的人民币211.52亿元[198] - 流动负债从2023年的人民币1702.65亿元增至2024年的人民币1908.15亿元,上升12.1%[198] - 银行借款大幅增加121.4%,从2023年的人民币280亿元增至2024年的人民币620亿元[198] - 使用权资产减少37.2%,从2023年的人民币872.04亿元降至2024年的人民币547.85亿元[198] - 公司权益总额从2023年的人民币1504.15亿元下降至2024年的人民币823.58亿元,减少45.3%[199] - 累计亏损从2023年的人民币396.25亿元扩大至2024年的人民币1076.01亿元,增长171.5%[200] - 流动资产净值下降68.2%,从2023年的人民币641.69亿元降至2024年的人民币203.91亿元[198] - 非流动负债中的租赁负债减少29.7%,从2023年的人民币448.26亿元降至2024年的人民币315.27亿元[198] 资产减值和亏损 - 资产减值亏损合计人民币22.7百万元[40] - 亏损增加主因销售收入减少、毛利率降低导致毛利额减少,以及资产减值和供应商渠道收入减少[13] - 确认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值损失人民币593.3万元[197] - 确认使用权资产减值损失人民币1679.6万元[197] - 贸易应收款项减值损失增至人民币210.4万元(2023年:62.9万元)[197] - 零售店现金产生单位减值亏损合计2246.4万元人民币[181] - 贸易应收账款净额3504.2万元人民币,已计提减值准备306.9万元人民币[184] 财务比率和运营效率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22.0天,较2023财年增加4.0天[51] - 存货周转天数54.0天,较2023财年减少6.1天[51] - 股本回报率为-83.6%,较2023财年下降65.7个百分点[51] - 资产负债比率75.3%,较2023财年上升56.7个百分点[51] - 流动比率1.1倍,较2023财年下降0.3倍[51] - 所得税抵免为人民币28.9万元(2023年:77.2万元)[197] 资本开支和资金动用 - 资本开支中物业、厂房及设备支出人民币10.7百万元,使用权资产支出人民币19.1百万元[44]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总额约217.7百万港元(约人民币178.9百万元),每股发行价2.88港元[130]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188.6百万港元(约人民币155.0百万元)[13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所得款项净额已动用人民币146.2百万元,未动用余额人民币8.8百万元[132] - 所得款项重新分配:人民币12.5百万元从“改造分銷中心”变更至“改造零售门店”[131] - 2024财年动用人民币3.7百万元用于改造现有零售门店[132] - 未动用余额人民币8.8百万元预计于2026年12月31日前动用[132] 公司治理和董事会变动 - 王卉因财务违规被证监会警告并处以人民币700,000元罚款[57] - 杜璟自2018年5月起担任供销大集董事会秘书[58] - 杜璟于2021年6月获得天津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60] - 郑学启自2019年起担任嘉兴市燃气集团独立非执行董事[61] - 郑学启曾于2017年至2022年担任泸州市兴泸水务独立非执行董事[62] - 高景远拥有中国合作贸易企业协会超过9年高级管理经验[64] - 高景远自2023年12月起担任中国合作贸易企业协会会长[64] - 吴凯自2024年10月起担任杭品生活科技执行董事兼副行政总裁[65] - 惠国鲁自2024年5月28日起担任公司首席财务总监[67] - 惠国鲁于2023年2月获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认定高级会计师职称[67] - 尚多旭先生和韩玮先生于2024年5月28日辞任执行董事职务[74] - 王仁刚先生和王卉女士于2024年5月28日分别获委任主席和行政总裁[74] - 公司于2023年10月26日后未遵守上市规则第3.10(1)条要求董事会至少包括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71] - 公司于2023年10月26日后未遵守上市规则第3.21条要求审核委员会必须由最少3名成员组成[71] - 公司于2023年10月26日后未遵守上市规则第3.25条要求薪酬委员会多数成员为独立非执行董事[71] - 公司于2023年10月26日后未遵守上市规则第3.27A条要求提名委员会多数成员为独立非执行董事[71] - 高景远先生于2024年3月27日获委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后董事会独立董事人数符合规定[7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完全遵守企业管治守则全部条文[72] 董事会和委员会出席情况 - 董事会于2024年举行4次会议[81] - 执行董事王仁刚出席2次会议(2/2)[83] - 执行董事王卉出席4次会议(4/4)[83] - 非执行董事杜璟出席2次会议(2/2)[83] - 独立非执行董事郑学启出席4次会议(4/4)[84] - 独立非执行董事高景远出席3次会议(3/3)[84] - 独立非执行董事吴凯出席2次会议(2/2)[84] - 前任董事马刃出席1次会议(1/2)[85] - 审核委员会于2024年举行4次会议[94] - 薪酬委员会在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举行2次会议[99] - 薪酬委员会成员高景远出席会议1次(任期总会议1次)[100] - 薪酬委员会前成员尚多旭出席会议2次(任期总会议2次)[100] - 薪酬委员会前成员马刃出席会议1次(任期总会议2次)[100] - 提名委员会在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举行2次会议[102] - 提名委员会成员高景远出席会议1次(任期总会议1次)[103] - 提名委员会前成员尚多旭出席会议2次(任期总会议2次)[103] - 所有董事均通过会议/课程和阅读材料进行持续专业发展[90][91] 审计和内部控制 - 支付信永中和年度审计费用人民币750千元[108] - 支付信永中和中期审阅费用人民币100千元[108] - 公司未设立内部审核职能,委聘外部独立顾问评估内部控制体系[109] - 审计师信永中和(香港)自2017年12月29日起任职[169] - 审计委员会确认财务报表符合国际财务报告准则[173] 股东信息和股权结构 - 间接控股股东供销大集从事零售业务,与公司存在竞争关系[133] - 多名董事持有供销大集股份(24.3万股至24.8万股不等)并存在竞争性利益[133] - 间接控股股东供销大集集团持有公司70.42已发行股份[149] - 董事王卉持有供销大集50,000股(0.00%)[149] - 董事杜璟持有供销大集99,100股(0.00%)[149] -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及其关联实体合计持有公司股份204,558,317股,占总股本的70.42%[151] - Infini Capital Management持有公司股份27,600,000股,占总股本的9.50%[151] - 中合农信通过表决权委托控制供销大集合计21.28%的表决权[152] - 中国供销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持有中合农信69.97%权益[152] - 中国供销集团持有新合作57.45%权益[158] - 中国供销商贸、中合联、新合作将其持有的供销大集股份表决权委托给中合农信[152] - 供销大集通过多层控股结构持有供销大集国际100%股权[158] - 新供销产业发展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持有中合联87.97%权益[152] - 中国供销集团持有新供销产业发展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80.17%权益[152] 股息和可分派储备 - 公司2024年度不宣派任何末期股息[124] - 公司拥有足够保留盈利及可分派储备[128] - 公司可向股东分派的储备约为人民币1.699亿元(169.9百万元)[168] 购股权计划 - 购股权计划可授出股份上限为28,647,700股(约占已发行股份9.86%)[135] - 购股权计划可发行股份上限为全球发售后股份总数的10%,即28,647,700股(约9.86%)[137] - 所有购股权计划合计可发行股份不得超过已发行股份的30%[137] - 任何12个月内向单名参与者授出购股权不得超过已发行股份的1%[138] - 向关联方授出购股权若超过股份0.1%或价值500万港元需股东批准[139] - 购股权行使期最长不超过授予日起10年[140] - 购股权授予代价为1.0港元[142] - 认购价不低于授予日收市价、前五日平均收市价及面值中最高者[145] 供应商和客户集中度 - 最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比7.31%,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合计占比24.94%[170] - 最大客户收益占比3.01%,五大客户收益合计占比8.26%[170] 公司政策和沟通 - 公司自2022年起采纳反贪污及贿赂政策[111] - 公司2022年制定举报政策保障员工权益[111] - 持有不少于10%股本股东可要求召开股东特别大会[113] - 股东可通过ir@skl.com.cn邮箱进行沟通[114][115] - 公司2023年6月6日采纳修订后的公司细则[118] - 公司秘书邱明昊在2024年接受不少于15小时职业培训[112] 股东大会 - 公司于2024年举行1次股东大会[116] - 所有董事在2024年出席会议记录均为1/1(100%出席率)[117] - 股东大会将于2025年6月6日在香港举行[175] - 股份过户登记暂停期为2025年6月3日至6月6日[175] 业务描述 - 公司主要业务为广东省超市连锁店运营[121] 资产负债表项目(非核心业务相关) - 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值2344.9万元人民币,使用权资产账面值5478.5万元人民币[181] 期后事项 - 董事会未发现2024年12月31日后存在需披露的重大事项[174] 员工构成 - 董事会6名董事中包含2名女性董事占比33.3%[77] - 集团雇员中女性占比67.6%包括高级管理层[78]
中国顺客隆(00974) - 202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