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泰丰国际控股(09689) - 2024 - 年度财报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营业额约为人民币11.2亿元,销售总数量约36.1万吨,石腦油占比38%,其他化工产品占比3%,汽柴油占比59%[6] - 2024年公司实现毛利约人民币1300万元,毛利率为1.1%,较2023年减少[6] - 2024年公司上缴各种税金约人民币1100万元[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毛利较2023年减少约人民币4511.8万元,降幅77.9%[1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成品油销售录得约人民币1621.3万元的毛亏[1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确认服务收入约为人民币2582.8万元[1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益总额约为人民币11.19646亿元,较2023年减少约9.7%[11] - 2024年公司收益减少主要由于其他石化产品销售下降[11] - 2024年和2023年收益总额分别为11.19646亿元和12.39515亿元[12] - 2024年和2023年销售成本分别为11.06868亿元和11.81619亿元[13] - 2024年和2023年整体毛利率分别为1.1%和4.7%,扣除服务收入后分别为 -1.2%和1.0%[15] - 分销开支从2023年的1620万元减少32.0%至2024年的1102.2万元[17] - 行政开支从2023年的2361.5万元减少42.1%至2024年的1366.7万元[18] - 财务收入净额从2023年的89.6万元增加至2024年的123.1万元[19] - 除所得税前从2023年溢利573.4万元转为2024年亏损1060万元[20] - 年内亏损从2023年的150.9万元增加733.3万元至2024年的884.2万元[22] - 2024年和2023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约为3341万元和1.89706亿元[24] - 2024年流动资产净额较2023年减少969.1万元[25]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无已抵押资产和重大或然负债[30][31]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在中国有20名全职雇员,2024年总员工成本约616.6万元,2023年为495.8万元[38]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主要业务位于中国,从事石油及其他石油产品批发,业务分成品油、燃料油和其他石化产品[103] - 2024年公司收益减少主要由于其他石化产品销售下降[11] 各地区表现 - 2024年香港雇员1人,较2023年的2人减少50%;广州雇员13人,较2023年的16人减少18.75%;珠海雇员6人,较2023年的5人增加20%[146]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集团预计在当地供应链发挥更大作用,2024年12月31日无未来一年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具体计划[39][40] - 公司将在下一报告期研究调整产品结构,以适应市场需求和监管标准[137] - 公司关注气候变化带来的过渡风险和实体风险,优先解决主要气候相关风险[138] - 政策及法律过渡风险方面,政府法规和政策趋严或致合规成本上升,公司经营灵活应对,长期考虑温室气体及碳定价[139] - 技术及市场过渡风险方面,低碳转型使技术要求提高、成本上升,市场偏好转向低碳产品,公司升级设施、扩大市场份额并探索环保产品批发[139]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公司2018年GEM上市、2023年转主板上市,股份发售所得款净额约2080.3万元按招股章程分配[41] - 提升增城油库码头停泊量项目预计2025下半年完成施工,翻新增城油库油罐等设施工程已完成[4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提升码头停泊量已动用756.4万元,翻新增城油库已动用976.5万元,总计已动用1732.9万元,未动用347.4万元[42] - 预计余下未动用所得款净额于2025年12月31日悉数据动用[42] - 2024年12月31日后至报告日期无其他重大期后事项[44] - 董事不建议就2024年度派付末期股息[45] - 徐子明先生和黄四珍女士分别于480,150,000股股份或相关股份中拥有权益[46][47] - 徐雅怡女士于130,140,000股股份或相关股份中拥有权益[48] - 徐小平先生于2004年7月取得法学学士学位,2006年7月取得民事及商业法硕士学位[48] - 徐雅怡女士于2012年取得商务与管理学士学位,2023年加入集团[48] - 徐兴珊先生于2017年12月20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49] - 靳绍聪先生于2017年9月13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49] - 鄂宏达女士于2024年9月2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50] - 刘发龙先生于2005年1月1日获委任为集团财务经理[52] - 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1第二部分所载之企业管治守则规定[54] - 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董事皆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3作为证券交易的操守守则[55] - 董事会由七名董事组成,包括四名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比约42.86%和57.14%[58] - 独立非执行董事委任期为三年[6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审核委员会举行三次会议[6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薪酬委员会举行两次会议,审阅董事及集团高级管理层薪酬待遇[6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零至500,000港元薪酬范围的集团高级管理成员有1人[6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提名委员会举行两次会议,审阅董事会组成、架构及人数[70] - 董事会目前由七位董事组成,其中三位为女性,占比约42.86%[70] - 两位董事属于60 - 69岁年龄层,一位董事属于50 - 59岁年龄层,三位属于40 - 49岁年龄层,一位属于30 - 39岁年龄层[70] - 2024年鄂宏达女士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70] - 审核委员会审核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之年度财务报表以及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之中期财务报表[6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举行一次股东周年大会[74] - 执行董事徐子明、黄四珍、徐小平、徐雅怡出席董事会会议比例均为100%(7/7),出席2024年股东周年大会比例均为100%(1/1)[75] - 独立非执行董事陈沛衡出席董事会会议比例为100%(3/3),出席审核、提名、薪酬委员会会议比例均为100%,出席2024年股东周年大会比例为100%(1/1)[75] - 独立非执行董事徐兴珊出席董事会会议比例为100%(7/7),出席审核、提名、薪酬委员会会议比例均为100%,出席2024年股东周年大会比例为100%(1/1)[75] - 独立非执行董事靳绍聪出席董事会会议比例为100%(7/7),出席审核、提名、薪酬委员会会议比例均为100%,出席2024年股东周年大会比例为100%(1/1)[75] - 独立非执行董事鄂宏达出席董事会会议比例为100%(3/3),出席审核委员会会议比例为100%(1/1)[7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全体董事均参与董事职责相关持续专业发展等或审阅业务及工业发展材料[76] - 吴家齐先生获公司聘任为公司秘书,其遵守上市规则规定的资历、经验及培训要求[78][79] - 执行董事徐雅怡被指定为公司主要联系人,负责与公司秘书沟通公司事务[7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业务无重大变动,现有风险评估框架、方法及程序仍适用[83] - 公司主要业务位于中国,多数资产及负债以人民币计值,仅部分贸易应收款、现金等价物和应付款项以港元计值,认为港元与人民币汇率波动风险不重大,未进行对冲交易[85] - 公司管理流动资金风险时,会监控现金流量并维持充足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水平[86] - 公司管理营运风险的责任由各功能分部及部门承担,管理层会定期识别和评估主要营运风险[8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检讨认为公司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系统有效且足够,未发现重大关注领域[89] - 公司目前无内部审核职能,董事会承担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系统检讨的整体责任,已委聘外部顾问进行2024年度内部控制审阅及评估工作[88] - 公司目前无处理及发布内幕消息的书面政策,但采取措施确保保密,员工需遵守相关规则及法规[90][9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董事未察觉有重大不确定事件或状况对公司持续经营能力构成重大疑问,按持续经营基准编制财务报表[93] - 公司已安排责任保险支付董事及高级管理层的弥偿,保险费用由董事会每年审阅[9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已付或应付公司核数师富睿玛泽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审核及审核相关服务薪酬总额为人民币800,000元,该公司未提供非审核服务[95] - 持有公司已缴股本不少于十分之一且有权在股东大会投票的股东,有权书面要求董事会或公司秘书召开股东特别大会,大会应在呈递要求后两个月内举行[96] - 公司可现金或其他方式向股东宣派及派付股息,股息决定及数额取决于集团运营、财务等状况[98]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涵盖202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与2024年年报财政年度一致[100] - 董事会每年至少一次专门处理及监控环境、社会及管治相关事宜[101] - 公司制定与中国碳中和目标一致的绿色低碳策略,优先选择碳足迹较低的供应商[101] - 董事会全年保持强有力内部监控,未发现污染事件[102] - 2024年氮氧化物排放量为1.23千克,较2023年的1.31千克减少6.11%[117] - 2024年硫氧化物排放量为0.02千克,与2023年持平[117] - 2024年颗粒物排放量为0.09千克,较2023年的0.10千克减少10.00%[117] - 2024年废气排放总量为1.34千克,较2023年的1.43千克减少6.29%[117] - 集团通过优化车辆使用使废气排放总量较2023年合共减少6.29%[119] - 集团将继续密切监测废气排放,维持目前排放水平[119] - 集团业务活动涉及在中国批发石油及其他石油产品,密切监控能源使用以减少碳足迹[115] - 2024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37.95吨,较2023年减少29.66吨,降幅约43.87%[121][122] - 2024年范围1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2.87吨二氧化碳当量,较2023年的2.93吨减少2.05%[121] - 2024年范围2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34.74吨二氧化碳当量,较2023年的63.94吨减少45.67%[121] - 2024年范围3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0.34吨二氧化碳当量,较2023年的0.74吨减少54.05%[121] - 2024年总温室气体排放密度(每位员工)为1.90吨二氧化碳当量/员工,较2023年的2.94吨减少35.37%[121] - 2024年危险废弃物(油渣)总量为0吨,较2023年的1吨减少100%[127] - 2024年总有害废弃物密度(每百万元收益)为0吨/人民币百万元收益,较2023年少於0.01吨减少100%[127] - 2024年能源消耗总量为66.46兆瓦时,较2023年的115.45兆瓦时减少42.43%[130] - 2024年所消耗的不可再生燃料为10.47兆瓦时,较2023年的10.66兆瓦时减少1.78%[130] - 2024年用电量为55.99兆瓦时,较2023年的104.79兆瓦时减少46.57%[130] - 2024年用水总量为520立方米,较2023年的1200立方米减少680立方米,降幅56.67%[135][136] - 2024年总用水密度(每楼面积)为0.03立方米/平方米,较2023年的0.08立方米/平方米下降56.67%[135] - 2024年总用水密度(每位员工)为26.00立方米/员工,较2023年的52.17立方米/员工下降50.17%[135] - 用水量减少主要因一个燃料库于2024年停止运作[136] - 公司从事石油及产品批发业务,运营面临火灾、爆炸等职业危机,但未发现大量污染物排放[137] - 公司采取节能和资源节约措施,向雇员提供环保培训,减少业务对环境的负面影响[13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共有20名全职雇员[146] - 2024年男性雇员14人,较2023年的17人减少17.65%;女性雇员6人,与2023年持平[146] - 2024年30岁以下雇员为0人,较2023年的4人减少100%;30至50岁雇员14人,较2023年的15人减少6.67%;50岁以上雇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