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收入为46.17亿元,同比下降19.61%[20]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1亿元,同比下降29.03%[20]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84亿元,同比下降11.80%[20]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5.86%,同比下降2.93个百分点[20] - 2024年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843.78万元,显著高于其他季度[24]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9.61%至46.17亿元,营业成本同比下降18.29%至41.16亿元[47]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41.96%至1.06亿元,主要因收入减少导致研发投入减少[4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11.80%至5.84亿元[47]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大幅下降600.58%至-7.97亿元,主要因购买银行理财增加[48]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88.52%,主要因存款利息收入增加[63]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16.82%,主要因研发投入减少[63]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从2023年的6,290,993,622.68元降至2024年的5,551,878,179.27元,下降11.75%[68]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从2023年的661,651,249.31元降至2024年的583,543,561.06元,下降11.80%[69]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从2023年的-113,721,256.90元降至2024年的-796,704,152.38元,下降600.58%[69] - 净利润从2023年的318,456,561.76元降至2024年的231,814,196.87元[7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从2023年的151,226,736.67元降至2024年的-430,340,191.62元,下降384.57%[71] 业务线表现 - 民用钢管收入占比66.01%,同比下降10.25%[56] - 工业用钢管收入占比28.20%,同比下降36.20%[56] - 废料及其他收入占比5.79%,同比下降12.79%[56] - 2024年公司管道产品总销量90.96万吨,营业收入46.17亿元,归母净利润2.01亿元[46] - 公司全年新增镀锌管直供客户19家,钢塑管领域成功开发23家直供客户[48] - 公司全年获授权发明专利6件、实用新型专利11件,开发7类新产品[49] - 公司卷板库存同比下降44%,钢管库存减少30%,全年调剂积压管材5790吨[51] - 2024年管道制造销售量90.96万吨,同比下降13.20%[58] 研发与技术 - 公司研发投入占比显著,配备光谱分析仪、全自动超声波探伤系统等尖端设备,研发团队由高级职称及硕士以上人员组成[40] - 公司通过ISO9001等多项国际认证,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CNAS认可实验室等科研平台[38] - 公司不锈钢管材采用P+T双枪氩弧焊接技术,建成行业首个全流程数字化智能工厂[42] - 智能立体仓库实现1.5万存储单元全生命周期管理,采用AS/RS自动存取系统[42] - 预精焊生产线焊速提升同时保证高熔深一致性,动态参数补偿系统提升生产效率[42] - 研发人员数量从2023年的304人增至2024年的320人,增长5.26%[66] - 研发投入金额从2023年的182,219,676.81元降至2024年的151,579,019.80元,下降16.82%[66] 行业趋势与市场 - 焊接钢管行业CR10集中度较上年提高较多,行业竞争转向技术、服务与供应链效率的综合比拼[31] - 新能源基建推动海上风电塔筒用厚壁钢管、氢能输送不锈钢焊管等细分品类快速放量[30] - 2024年焊管行业均价同比大幅下降,中小管厂普遍陷入亏损,产能出清加速[31] - 焊接钢管行业2025年需求预计超数百万吨,新基建、水利、电力及城市更新项目为主要驱动力[35] - 钢结构行业产量增速维持高位,预计将拉动中高端焊管需求[35] - 预计到2025年全国油气管网总里程达21万公里,天然气主干管网覆盖率将显著提高[86] - 2025年全国累计完成地下管网改造35万公里,管网漏损率整体下降5个百分点[93] - 2025年地下管网领域搭载50万个智能传感器,非开挖修复技术应用占比超70%[94] - 2025年全国累计改造老旧小区突破15万个,惠及居民超6000万人,城市更新年度投资规模首破5万亿元[95] - 至2025年全国累计新建改造水利管道超12万公里,南水北调后续工程年输水损耗率降至1.2%[97] - 2025年全国已建成运营氢气长输管道超3800公里,年输氢能力突破200万吨[99] - 中国氢气长输管道建设目标为2050年建成10万公里输氢管网[101] - 2025年中国钢管行业高端产品国产化率将从2023年的不足40%提升至65%[102] - 2025年中国钢管行业产能规模达1.2亿吨,产量提升至7200万吨[102] - 2023年中国焊接钢管产能达1.15亿吨,占全球总产能的65%以上[103] - 2025年中国钢管企业参与修订ISO、API国际标准数量较2023年增长3倍[103] - 中国标准X90焊管在中亚天然气管道D线占比达80%,建设成本较欧美同类产品降低25%[103] - 越南台塑河静钢厂配套管线国产化率从30%提升至75%[103] - 未来五年中国城市管网改造总量近60万公里,投资需求约4万亿元[111] 公司治理与股东信息 - 公司控股股东于2023年变更为上海金洲智慧企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21.24%[19]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寿光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19] - 公司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3名,占比33.3%[128] - 公司监事会由5名监事组成,其中职工代表监事2名,占比40%[128] - 公司董事李兴春持有1,466,097股股份,沈淦荣同样持有1,466,097股股份[141] - 监事董国华持有10,000股股份[142] - 公司财务总监鲁冬琴于2024年4月28日离任,柴华良接任财务总监[143] - 监事薛俊于2024年12月17日离任,赵伟于2025年1月6日被选举为新监事[143] - 董事会秘书柴华良于2025年3月6日离任,薛俊于2025年3月10日接任董事会秘书[143]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合计持有1,476,097股股份[14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现金储备进一步增强,显著提高抗风险能力和战略灵活性[45] - 公司镀锌管产品通过金洲管道商会平台整合资源,在市场竞争中展现强劲支撑力[43] - 2025年公司计划通过技术创新和绿色转型提升高端产品市场竞争力[106] - 公司积极推进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布局智慧管道和城市综合管廊领域[110] - 2024年加快推进智能化、数字化改造助力产供销一体化发展[114] - 在油气管道、水利工程、电力铁塔等重点领域提升市场占有率[113] - 持续围绕减人增效、技改增效等四个维度深入推进降本增效[115] - 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制度但仍无法完全消除安全事故风险[123] - 通过工艺改进和装备提升降低能源消耗和人工成本[114]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 公司严格遵守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污染物排放执行多项国家标准[188][189] - 公司生产经营中产生的污染物为废水和废气,均根据国家和地区排放标准监测[189] - 公司排污许可证有效期自2024年11月21日至2029年11月20日止[192] - 管道工业排污许可证有效期自2024年8月30日至2029年8月29日止[193] - 浙江金洲管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核定为≤11.43吨/年,氨氮≤1.143吨/年,氮氧化物≤32.48吨/年,VOCs≤12.761吨/年[194] - 浙江金洲工业有限公司氮氧化物排放总量核定为3.448吨/年[194] - 张家港沙钢金洲管道有限公司废气排放浓度颗粒物为12.7mg/m³,挥发性有机物总量(24种VOCs)为0.102mg/m³至1.4mg/m³[194] - 公司生产废水65%循环利用,35%纳管排放[195] - 公司主要环保设施运转率达95%以上[196] - 年产3万吨高品质薄壁不锈钢管材管件项目环评批复文号为吴环建管[2019]42号,2021年完成阶段性验收[198] - 年产10万吨超大直径城镇引水工程用焊接钢管项目环评批复文号为湖吴环建[2020]26号,2020年完成验收[198] - 公司2024年7月编制修订《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十五里牌厂区)》,备案编号330502-2024-071-M[199][200] 利润分配与分红 - 公司2024年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元(含税)[5] - 现金分红金额为102,499,344元(含税),以其他方式现金分红金额为39,964,820.84元,现金分红总额为142,464,164.84元[177] - 现金分红总额占利润分配总额的比例为100%,可分配利润为1,013,517,714.74元[177] - 每10股派息数为2元(含税),分配预案的股本基数为512,496,720股[177] - 公司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元(含税),不送红股,不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179]
金洲管道(002443) - 2024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