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招商局港口(00144)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5 16:55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118.42亿港元,同比增长3.1%;归属公司权益持有者利润79.19亿港元,同比增长27.0%[3] - 2024年基本每股盈利1.886港元,同比增长23.1%;末期股息0.636港元,同比增长32.5%[3] - 2024年末总资产1694.74亿港元,同比下降1.6%;公司权益持有者应占股本及储备1038.25亿港元,同比增长1.6%[3] - 2024年经营业务产生之现金净额85.47亿港元,同比增长18.1%[3] - 2024年集团收入为港币118.42亿元,上升3.1%,剔除宁波大榭去年同期收入贡献后上升9.0%[19] - 2024年集团归属公司权益持有者利润为港币79.19亿元,上升27.0%,经常性利润为港币75.50亿元,上升22.6%[19] - 董事会建议2024年每股普通股股息合共港币0.886元,派息率47.0%,末期股息预计2025年7月10日前后派发[2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收入118.42亿港元,同比上升3.1%,剔除宁波大榭去年同期收入贡献后同比上升9.0%[51] - 2024年归属公司权益持有者之利润增至79.19亿港元,同比上升27.0%;经常性利润增至75.50亿港元,同比上升22.6%[51]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总资产1694.74亿港元,与年初基本持平;总负债480.42亿港元,较2023年下降6.7%;归属公司权益持有者之净资产1038.25亿港元,与年初基本持平[5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85.47亿港元,同比增加18.1%;收到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现金股息27.16亿港元,同比增加33.5%[54] - 2024年集团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入由上年度25.69亿港元减至3.45亿港元;融资活动现金净流出由上年71.08亿港元增至96.37亿港元[54]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拥有现金及银行存款约114.10亿港元,其中港币占3.2%、美元占22.1%、人民币占66.9%、巴西雷亚尔占2.9%、其他货币占4.9%[55] - 2024年集团资本开支达14.78亿港元,拥有未提取双边银行贷款额度137.44亿港元[55]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4,198,009,186股股份[57]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净负债与净资产比率约为19.1%;拥有载有一般交叉失责条文的银行贷款、应付票据及永续资本债券共280.05亿港元[58] - 2024年公司收入为118.42亿港元,较2023年的114.82亿港元增长3.14%[80] - 2024年除税前利润为102.78亿港元,较2023年的85.59亿港元增长20.08%[80] - 2024年年内利润为90.81亿港元,较2023年的73.85亿港元增长22.97%[80] - 2024年归属于本公司权益持有者之利润为79.19亿港元,较2023年的62.33亿港元增长27.05%[80] - 2024年基本每股盈利为1.886港元,较2023年的1.532港元增长23.11%[80] - 2024年每股股息为0.886港元,较2023年的0.700港元增长26.57%[80] - 2024年非流动资产为1529.09亿港元,较2023年的1546.03亿港元下降1.1%[80] - 2024年净流动负债为74.96亿港元,2023年为26.58亿港元[80] - 2024年11月20日派发中期股息,每股0.25港元,总额10.50亿港元;建议2025年7月10日或前后派发末期股息,每股0.636港元,合共26.70亿港元(2023年末期股息每股0.48港元)[161] - 2024年12月31日可供分派储备达27.39亿港元(2023年为32.34亿港元)[168] 各业务线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港口业务收入109.92亿港元,同比增长2.9%;保税物流业务收入6.39亿港元,同比增长7.8%[4] - 2024年EBITDA合计70.43亿港元,同比增长6.6%,其中港口业务65.55亿港元,同比增长6.7%[4] - 2024年分占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之利润减亏损65.13亿港元,同比增长15.4%[4] - 2024年非经常性收益4.57亿港元,同比增长173.7%[4] 公司业务拓展与项目进展 - 4月在斯里兰卡的HIPG启动集装箱业务;6月完成收购印尼NPH之51%股权[10][12] - 2024年集团完成印尼NPH项目51%股权交割,开拓东南亚布局[18] - 2024年妈湾智慧港通过“五星级中国智慧港口”现场评审,“招商芯”CTOS服务8个国家27家客户企业[18] - 2025年2月28日,公司及全资附属公司拟收购巴西VAST 70%权益[171] - 2025年3月24日,完成2025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发行,本金总额20亿元人民币,票面利率1.98%,为期三年[172] 公司ESG评级相关 - 10月明晟(MSCI)调升公司ESG评级由BB级至BBB级[13] - 2024年国际ESG评级机构MSCI上调集团ESG评级至BBB级,为内地及香港上市港口公司最高评级[18] - 国际ESG评级机构明晟上调公司的ESG评级至BBB级,为中国内地及香港上市港口公司中最高评级[38] - 2024年明晟连续第二年上调公司ESG评级至BBB级(2023年:BB级),香港质量保证局可持续发展表现评估获A级(2023年:A-级)[73] 港口业务吞吐量数据 - 集团2024年投资的全球港口项目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4575万TEU,增长6.0%;散杂货吞吐量5.59亿吨,增长0.3%[17] - 2024年集团国内及海外港口集装箱业务呈较快增长,内地、香港及台湾港口项目完成10891万TEU,增长5.3%;海外项目完成3684万TEU,增长8.1%[17] - 2024年集团深圳西部港区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469万TEU,增长19.3%[17] - 2024年深圳西部港区集装箱吞吐量创历史新高,业务增长高于深圳全港业务量增长[33] - 公司港口项目2024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4575万TEU,同比增长6.0%[39] - 2024年中国内地、香港及台湾港口项目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0891万TEU,同比增长5.3%[39] - 2024年海外地区港口项目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684万TEU,同比增长8.1%[39] - 港口散杂货业务2024年吞吐量为5.59亿吨,同比增长0.3%[39] - 珠三角深圳西部港区2024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469万TEU,同比增长19.3%[41] - 长三角上港集团2024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5151万TEU,同比增长4.8%[42] - 环渤海辽港股份2024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232万TEU,同比增长7.7%[43] - 海外巴西的TCP 2024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56万TEU,同比增长24.3%[49] - 2024年海外主控码头斯里兰卡的CICT、巴西的TCP和多哥的LCT的集装箱吞吐量均创历史新高[34] 行业宏观数据 - 2024年全球经济体预计同比增长3.2%,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发达经济体预计增长1.7%,同比持平;新兴及发展中经济体预计增长4.2%,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全球贸易额同比增长3.4%[27] - 2024年中国GDP同比增长5.0%;货物进出口总额为人民币43.85万亿元,同比增长5.0%;出口总额为人民币25.45万亿元,同比增长7.1%;进口总额为人民币18.39万亿元,同比增长2.3%[28] - 2024年中国与新加坡、越南、马来西亚等RCEP成员国以人民币计价进出口额分别同比增长3.9%、14.6%及12.7%[29] - 2024年全球集运货运量预计增长4%至5%,全球集装箱船队运力增长了10.2%,新增船舶运力291万TEU[31] - 2024年亚洲港口完成吞吐量5.14亿TEU,同比增长5.9%;东南亚地区港口完成吞吐量3824万TEU,同比增长8.9%;欧洲和北美地区港口分别完成吞吐量1.41亿TEU和7819万TEU,同比增长5.9%和12.2%;非洲和拉美港口分别完成吞吐量3769万TEU和5713万TEU,同比增长9.1%和10.1%;中东港口完成吞吐量3786万TEU,同比下降12.2%[32] - 2024年中国内地港口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176亿吨,同比增长3.7%;累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32亿TEU,同比增长7.0%[32] - IMF预计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3.3%,比2024年提高0.1个百分点[74] - 预计2025年全球货物与服务贸易增长3.2%,比2024年回落0.2个百分点[74] - 预计2025年全球CPI约为4.2%,比2024年回落1.5个百分点[74] 公司未来发展战略 - 2025年集团将以“全球布局”“精益运营”“创新升级”驱动,推进高质量发展[23] - 公司未来将聚焦战略落地、效益提升、改革创新、精益运营、支撑保障五个方面开展工作[75][76][77] 公司治理与董事会相关 - 董事会提呈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年报之企业管治报告,公司基本遵守相关法规要求,仅董事会主席因外地公干未出席2024年股东周年大会[88][89] - 公司核心宗旨是为股东谋取更多回报,目标是成为“高质量的世界一流港口综合服务提供商”[91] - 董事会成员包括非执行董事、执行董事和独立非执行董事,各成员有不同的年龄和服务任期[92] - 涂晓平于2024年10月14日辞任公司财务总监,杨国林于2024年12月13日辞任公司非执行董事[92][94] - 本年度公司召开了15次全体董事会会议,严刚、陈晓峰等董事出席率达100%,冯波鸣出席率为86.67%,徐颂等出席率为93.33%[93] - 提名委员会及董事会每年参考品格、诚信等因素评估董事独立性[95][98] - 所有定期董事会会议通知于会议举行最少14天前发出,会议议程及文件至少提前3天送交董事[96] - 每位董事会成员有权查阅文件、获取秘书意见,所有董事参与持续专业发展[97] - 本年度董事参与了A、B、C等类型的培训,杨国林不适用[99] - 公司采纳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本年度各董事均遵守规定[100] - 董事会主席为冯波鸣,首席执行官和董事总经理分别为徐颂和陆永新[101] - 公司董事会由10名董事组成,其中非执行董事2名,独立非执行董事5名[108] - 董事会有2名女性董事以遵守上市条例第13.92条的性别多元化规定[108] - 提名委员会成员包括1名执行董事及3位独立非执行董事,2024年举行1次会议,成员出席率均为100%[104] - 2024年10月14日涂晓平辞任财务总监,仍为执行董事;同日委任黄镇洲为财务总监[103][104] - 2024年12月13日杨国林辞任非执行董事,王志荣停任提名委员会成员[103][104] - 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于2013年8月获采纳,2018年12月17日采纳提名政策[106] - 严刚、陆永新、涂晓平及陈远秀将在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值退任并符合资格膺选连任[107] - 港交所对企业管治守则的修订于2025年7月1日生效,董事会于2025年3月31日更新提名委员会职权范围书[104] - 每次股东周年大会上,三分之一(或最接近但不少于三分之一)董事须轮席退任,每名董事至少每三年轮席退任1次[102] - 薪酬委员会有5位独立非执行董事,2024年举行1次会议,陈晓峰、陈远秀、李家晖、王志荣出席率100%,涂晓平出席率0%,黄珮华不适用[111] - 薪酬委员会评估执行董事表现并调整薪酬,无董事参与自身薪酬讨论[111] - ESG委员会有2位非执行董事、3位执行董事及1位独立非执行董事,2024年举行1次会议,冯波鸣、徐颂出席率0%,严刚、陆永新、黄珮华出席率100%,涂晓平、王志荣不适用[115] - ESG委员会审视集团ESG表现,审阅2023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并建议董事会批准[115] - 审核委员会有5位独立非执行董事,2024年举行8次会议,李家晖、陈远秀、王志荣、黄珮华出席率100%,陈晓峰出席率87.5%[117] - 审核委员会审阅2023年度及2024年上半年财务报告、2023年度关联交易等多项工作[117] - 薪酬委员会主要职能包括向董事会提薪酬政策建议、厘定或建议执行董高薪酬等[113][116] - 董事薪酬按雇佣合约等因素,参考薪酬委员会建议厘定,详情见综合财务报表附注9[112] - 2024年度高级管理人员(不含董事)酬金按组别划分,详情见综合财务报表附注10[114] - ESG委员会主要职能包括制定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