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4年公司收入总额约为人民币19.48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约30%[7]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减少至人民币12.82亿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9.99亿元或约44%[8] - 2024年公司收入总额达人民币19.48亿元,同比增长约30%[16] - 2024年公司持有人应占亏损大幅缩窄,财务状况稳健[16] - 2024年公司毛利为人民币14.49亿元,较2023年增长73.5%[13] - 2024年每股基本亏损为人民币1.30元,较2023年缩窄44%[13] - 2024年中国会计准则下公司收入为人民币19.48亿元,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一致[15] - 2024年中国会计准则下公司毛利为人民币15.15亿元,高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15] - 公司2024年收入达19.4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30%,核心产品特瑞普利单抗国内销售收入同比增长约66%[25] - 公司2024年每股基本亏损为1.28元,较2023年的2.28元改善43.9%[119]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4年研发开支总额约为人民币12.75亿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34%[8] - 研发开支约为人民币12.75亿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6.62亿元或约34%[104] - 临床研究及技术服务开支约为人民币7.66亿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39%[104] - 员工薪金及福利开支约为人民币3.7亿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21%[104] - 折旧及摊销开支约为人民币8600万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31%[104] - 其他经营开支约为人民币5300万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24%[104] - 销售及分销开支为人民币985百万元,同比增长17%,其中员工薪金及福利开支492百万元(+13%),营销及推广开支460百万元(+21%),其他经营开支33百万元(+15%)[106] - 行政开支为人民币548百万元,同比减少2%,其中行政员工成本211百万元(-13%),折旧与摊销开支140百万元(+19%),日常运营开支111百万元(+11%),其他杂项开支86百万元(-4%)[107] 核心产品表现 - 核心产品拓益®国内销售收入约为人民币15.01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约66%[7] - 核心产品拓益®国内销售收入达人民币15.01亿元,同比增长66%[16] - 核心产品特瑞普利单抗2024年国内市场销售收入约15.0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6%[26] - 截至报告期末,特瑞普利单抗已在全国近6000家医疗机构及超过3000家专业药房销售[26] - 特瑞普利单抗在中国内地获批11项适应症,其中10项纳入国家医保目录[27][30] - 2024年新增3项适应症纳入国家医保目录(2023年版),2024年11月新增4项适应症纳入国家医保目录(2024年版)[27] - 拓益®新增4项适应症于2024年11月成功纳入国家医保目录乙类范围,其在中国内地获批的10项适应症已全部纳入国家医保目录[11] - 拓益®新增4项适应症纳入国家医保目录,目前已有10项获批适应症纳入国家医保目录[56] - 拓益®已累计在全国近6000家医疗机构及超过3000家专业药房及社会药房销售[56] 国际化进展 - 特瑞普利单抗(美国商品名:LOQTORZI®)于2023年10月获得FDA批准上市,是美国首个用于治疗鼻咽癌的药物[9] - 特瑞普利单抗联合顺铂/吉西他滨用于鼻咽癌治疗的上市许可申请于2024年10月获得PPB批准,成为中国香港首个且唯一用于鼻咽癌的肿瘤免疫治疗药物[9] - 特瑞普利单抗(欧洲商品名:LOQTORZI®)的上市许可申请于2024年9月获得EC批准,成为欧洲首个且唯一用于鼻咽癌治疗的药物[10] - 特瑞普利单抗于2024年11月获得英国MHRA核准签发的上市许可,成为英国首个且唯一用于鼻咽癌治疗的药物[11] - 特瑞普利单抗于2023年10月获得FDA批准上市,2024年1月正式在美国市场销售[31] - 特瑞普利单抗2024年1月在新加坡的上市许可申请获得HSA受理并获优先审评认定,2025年3月获批成为新加坡首个鼻咽癌免疫治疗药物[31] - 特瑞普利单抗2024年7月获CHMP积极意见,2024年9月获EC批准在欧盟27国及冰岛、挪威、列支敦士登上市[31] - 特瑞普利单抗2024年11月获MHRA批准在英国上市,成为英国首个鼻咽癌治疗药物[31] - 特瑞普利单抗2024年9月及11月分别在印度和约甸获批上市,2024年已在印度商业化销售[31] - 特瑞普利单抗已在全球超过10个国家和地区获批上市,并在80多个国家达成商业化合作[33] - 2025年1月特瑞普利单抗在澳大利亚获批上市,成为当地首个鼻咽癌免疫治疗药物[35] - 特瑞普利单抗通过奥比斯项目在多个国家加速审批,成为首个纳入该项目的国产肿瘤药[31][35] - 特瑞普利单抗已在包括中国内地、中国香港、美国、欧盟等超过80个国家和地区获得批准上市[57] - 公司与Hikma、Dr. Reddy's等合作伙伴在超过80个国家达成商业化合作[57] 研发进展 - 公司已有4款商业化药品(拓益®、君迈康®、民得维®以及君适达®),近30项在研药物处于临床试验阶段,超过20项在研药物处在临床前开发阶段[9] - 拓益®联合阿昔替尼用于中高危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肾细胞癌患者的一线治疗的sNDA于2024年4月获得NMPA批准,是中国首个获批的肾癌免疫疗法[9] - 拓益®联合贝伐珠单抗一线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的III期临床研究(HEPATORCH研究)的主要研究终点PFS和OS均达到预设优效边界,相应sNDA于2025年3月获得NMPA批准[10] - 抗BTLA单抗tifcemalimab正在开展两项III期注册临床研究,针对局限期小细胞肺癌和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19] - PD-1/VEGF双特异性抗体JS207处于临床II/III期研究阶段[19] - 公司全年开展92项临床研究,入组人数超过2,100人,产品期刊发表超过145篇,影响因子合计超过1,200分[25] - JS207联合依托泊苷及铂类一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II/III期临床研究申请已于2025年3月获得NMPA批准[36] - JS125(靶向HDAC抑制剂)的IND申请于2024年9月获得NMPA批准,2025年1月在澳大利亚获得伦理批准开展联合探索[41] - JS212(重组人源化EGFR和HER3 ADC)的IND申请于2025年3月获得NMPA批准[41] - JS213(PD-1和IL-2双功能性抗体融合蛋白)的IND申请于2025年2月获得NMPA批准[41] - JS207联合依托泊苷及铂类一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II/III期临床研究已获NMPA批准[96] - JS203预计关键注册临床试验将于2025年启动[97] 生产基地和产能 - 上海临港生产基地目前产能达42,000升,支持商业化生产[20] - 公司苏州吴江生产基地已获得中国、美国、欧盟的GMP认证[20] - 公司全资附属公司苏州众合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于2024年7月获得HPRA颁发的《药品GMP证书》,特瑞普利单抗相关生产设施首次通过欧盟成员国GMP认证[11] - 苏州吴江生产基地拥有4,500升发酵能力,已获得中国、美国及欧盟的GMP认证[40] - 上海临港生产基地目前产能42,000升,已获得NMPA的GMP认证[40] 资金和财务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银行结余及现金和金融产品余额合计约人民币29.17亿元[8] - 公司银行结余及现金和金融产品余额合计约29.17亿元人民币,资金储备充足[25] - 银行结余及现金和金融产品余额合计人民币2,917百万元,较2023年减少861百万元,金融产品公允价值为431百万元[109] - 融资活动净现金流入1,017百万元,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出1,443百万元,投资活动净现金流出877百万元[109] - 2020年A股发行募集资金净额人民币4,497百万元,发行费用339百万元[110] - 创新药研发项目已动用资金1,216,655千元,君实生物科技产业化临港项目已动用700,000千元,偿还银行贷款及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已动用824,509千元[111] - 超募资金已动用1,610,669千元,未动用190,509千元,原计划于2025年1月31日前悉数动用[111] - 2021年H股配售净额人民币2,104百万元,配售价每股70.18港元,共发行36,549,200股[113] - 公司2024年药物研发和管线扩充动用资金814百万元,占配售事项所得款项净额的38.7%[114] - 公司2024年创新药研发项目已动用资金732百万元,占募集资金净额的19.5%[117] - 公司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增加至510百万元,同比增长6.3%[122] - 公司2024年逾期90天以上的贸易应收款项为108.99百万元,较2023年的8.39百万元增长1199.5%[124] - 公司2024年其他资产、预付款项及其他应收款项减少至719百万元,同比下降22.9%[126] - 公司2022年A股发行募集资金净额3745百万元,每股发行价53.95元[116] - 公司2024年君实生物科技总部及研发基地项目已动用资金223百万元,占募集资金净额的6.0%[117] - 公司2024年信贷亏损拨备为4.08百万元,较2023年的18.36百万元下降77.8%[123] - 公司2024年累计回购库存股815,871股,占普通股加权平均数的0.08%[119] - 按金总额从2023年的938,535千元降至2024年的719,073千元,降幅23.4%[127] - 预付款项中的即期部分从2023年的245,217千元降至2024年的199,825千元,降幅18.5%[127] - 可收回增值税的非即期部分从2023年的57,948千元激增至2024年的258,641千元,增幅346.5%[128]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从2023年的1,706百万元降至2024年的1,548百万元,降幅9.3%[129] - 研发应计开支从2023年的408,516千元降至2024年的310,884千元,降幅23.9%[130] - 无抵押借款余额从2023年的1,703百万元增至2024年的1,884百万元,增幅10.6%[133] - 资本开支从2023年的2,011百万元降至2024年的984百万元,降幅51%[137] - 公司获得不超过8,000百万元的信贷额度支持生产经营[138] - 资本负债率为6.51%(2023年不适用)[139] - 银行借款总额从2023年的1,735,185千元增至2024年的2,874,281千元,增幅65.6%[136] 管理层和董事会 - 鄒建軍博士於2022年6月獲委任為首席執行官及總經理[157] - 首席执行官邹建军博士和联席首席执行官李聪先生负责公司业务发展和日常管理[197] - 董事会目前由14名董事组成,包括8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及5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93] - 独立非执行董事人数占董事会成员超过三分之一,符合上市规则要求[198] - 2024年2月28日李鑫博士由非执行董事调任执行董事[193] - 2024年6月21日冯辉博士退任非执行董事,杨悦博士获委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93] - 2024年12月20日酈仲賢先生和鲁琨女士获委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93] - 沈竞康博士于2024年10月21日逝世导致独立非执行董事人数暂时低于三分之一[198] - 董事会定期会议每年至少召开四次,需大多数董事参与[195] - 主席熊俊先生与独立非执行董事举行单独会议[196] - 董事任期均为三年,届满后需股东重选[199]
君实生物(01877) - 202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