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年内收益约为2603.1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11.8%,溢利约为56.5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17.3%[15] - 本年度公司毛利下降约8.6%至约188.4百万港元,毛利率减少1.7个百分点至约7.2%,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约为53.9百万港元,按年增加约14.3%,纯利率增加约0.1个百分点至约2.2%,每股盈利为13.0港仙[19] - 2024年和2023年收益分别约为26.031亿港元和23.275亿港元,增加约11.8%[34] - 2024年和2023年服务成本分别约为24.147亿港元和21.214亿港元,分别占相关年度收益约92.8%及91.1%[35] - 2024年毛利约为1.884亿港元,较2023年约2.061亿港元减少约8.6%[36] - 2024年和2023年毛利率分别约为7.2%及8.9%[37] - 2024年和2023年其他收入、收益及亏损分别约为960万港元及450万港元,增幅约为114.5%[38] - 2024年和2023年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分别约为220万港元及240万港元,减少约7.8%[39] - 2024年和2023年行政开支分别约为1.193亿港元及1.287亿港元,减少约7.3%,占年内总收益约4.6%[40] - 2024年和2023年财务成本分别约为1060万港元及1370万港元,分别占总收益约0.4%及0.6%[41] - 2024年和2023年公司权益股东应占纯利分别约为5390万港元及4710万港元,增加约14.3%[42] - 本年度资本开支约为3030万港元,2023年为4330万港元[45]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已订约资本承担约为730万港元,2023年为20万港元[4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根据租赁负债须一年内支付的款项约为1200万港元,2023年为830万港元;须于一年后但五年内支付的款项约为1150万港元,2023年为1240万港元;须超过五年支付的款项约为1460万港元,2023年为1590万港元[48]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已抵押银行存款约为730万港元,2023年为720万港元;已抵押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240万港元,2023年为5.1万港元;土地及楼宇按揭约为5980万港元,2023年为6240万港元;已抵押贸易应收款项约为1.329亿港元,2023年为1.602亿港元[48]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聘有10329名雇员,2023年为10229名雇员[51] - 董事建议向2025年6月23日名列公司股东名册之股东派付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3.8港仙,合计约1580万港元,将于2025年7月7日或前后支付[71] - 2024年12月31日,根据开曼群岛公司法计算的公司可供分派储备约1.013亿港元,其中约1580万港元为拟派付的本年度末期股息[77] - 本年度公司及集团的储备变动详情分别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43及第51页的综合权益变动表[75] - 本年度公司股本变动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32[76] - 本年度集团物业、厂房及设备变动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13[78] - 集团于2024年12月31日之银行借贷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28[79] - 本年度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赎回或出售公司任何上市证券[81] - 2024年12月31日,吴永康、陈淑娟持股279,256,000股,占比67.29%;吴玉群、麦志辉持股26,736,000股,占比6.44%;Baguio Green (Holding) Limited持股275,000,000股,占比66.27%;David Michael Webb持股24,924,000股,占比6.00%;Preferable Situation Assets Limited持股14,324,400股,占比3.45%[91] - 本年度NSL向集团提供IT产品及服务交易金额约3,199,000港元,未超年度上限6,000,000港元[97] - 回顾年度内,向集团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本年度销售总额76.6%(2023年:76.6%),最大客户销售额占50.2%(2023年:55.1%)[100] - 回顾年度内,向集团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本年度采购总额39.4%(2023年:39.7%),最大供应商采购额占15.1%(2023年:14.1%)[100]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清洁业务收益约2086.8百万港元,同比增加14.2%,占集团总收益约80.1%[15] - 废物管理及回收业务收益约285.8百万港元,同比增加约2.5%,占集团总收益约11.0%,毛利大幅增加约58.2%至约33.5百万港元[15] - 园艺业务收益160.2百万港元,同比增加22.7%,占总收益6.2%;虫害管理业务收益70.3百万港元,同比减少22.5%,占总收益2.7%[21] - 清洁业务毛利率由8.8%降至6.1%,废物处理及回收业务毛利率由7.6%增至11.6%,园艺业务毛利率由14.6%增至15.5%,虫害管理业务毛利率由4.6%增至4.7%[22] 公司业务发展机遇 - 未来十年内约308,000个新公营房屋单位将落成,利于公司业务发展[7] - 公司把握政府推动香港迈向智慧城市机遇,绿色科技业务增长迅速[8] - 政府预计未来两年内出台塑胶饮料容器及纸包饮品盒生产者责任计划,为公司回收业务带来机遇[9] - 香港联交所要求上市公司加强气候相关披露,为公司ESG相关业务带来新机遇[10] 公司业务战略与定位 - 公司力求增加核心业务市场份额,加快在香港及国际市场扩展步伐[11] - 公司核心业务包括清洁、废物管理及回收、绿色科技、园艺及虫害管理[14] - 公司作为综合环境服务集团,在各核心业务范畴扮演主导角色[14]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本年度集团主要业务性质无重大改变[68] - 本年度集团所有业务于香港进行,来自外界客户的收益全部源自香港及东南亚[70] 公司人员与组织架构 - 刘志贤66岁,2014年4月24日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2008 - 2011年任湛江国联水产董事、珠海恒基达鑫监事,2005 - 2021年任金码资本执行董事[56] - 郑大昭67岁,2023年5月31日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在高等教育领域工作超40年,发表超1000篇论文,2010 - 2020年被列为被引用最多的科学家(前1%)[58] - 陈百恒45岁,2023年担任财务总监兼公司秘书,拥有超20年会计等方面经验[60] - 周榆桐51岁,2021年11月获委任为策略及投资总监,拥有超25年金融市场等方面经验[61] - 何成辉45岁,2020年8月获委任为人力资源主管,拥有超20年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经验[61][62] - 黄绍文博士54岁,2019年7月获委任为总经理-回收,2023年3月获委任为ESG服务主管,拥有超25年业务开发等方面经验[64] - 林志强60岁,2022年3月获委任为rPlastic Company总经理,2023年3月职责扩展至管理其他循环再造设施及业务[64] - 公司董事会现共有6名成员,包括3名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43] - 公司主席与行政总裁角色分开,分别由吴永康先生和吴玉群女士担任[147] - 本年度董事会委任至少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人数占董事会成员二分之一[148] - 董事会六名董事中有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比二分之一[14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员工男女比例为41.9%:58.1%[156] - 董事会由4名男性和2名女性成员组成[156] - 园艺分部助理总经理为女性[156] 公司会议与决策 - 薪酬委员会本年度举行一次会议,所有成员均参加[161] - 本年度提名委员会举行1次会议,审核委员会举行4次会议,可持续发展督导委员会举行4次会议,董事会举行3次会议[165][169][175][176] - 审核委员会建议重新委任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为公司2025年外聘核数师,须经股东于股东大会批准[169] - 提名委员会成员包括郑大昭教授、冼浩钊先生、刘志贤先生、吴玉群女士[165] - 审核委员会成员包括刘志贤先生、冼浩钊先生、郑大昭教授[168] - 可持续发展督导委员会成员包括吴玉群女士、梁淑萍女士、冼浩钊先生、刘志贤先生、郑大昭教授、陈百恒先生、周榆桐先生、何成辉先生、何美欣女士[173] - 董事吴永康先生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3/3),薪酬委员会出席率100%(1/1),提名委员会出席率100%(1/1),审核委员会出席率50%(2/4),股东大会出席率100%(1/1)[176] - 董事吴玉群女士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3/3),提名委员会出席率100%(1/1),审核委员会出席率25%(1/4),股东大会出席率100%(1/1)[176] - 董事梁淑萍女士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3/3)[176] - 独立非执行董事冼浩钊先生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3/3),薪酬委员会出席率100%(1/1),提名委员会出席率100%(1/1),审核委员会出席率100%(4/4),股东大会出席率100%(1/1)[176] 公司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 - 公司风险管理框架于2016年建立,遵循COSO企业风险管理-综合框架[181] - 2024财年公司依靠外部核数师作为第三道防线,2025财年将聘请独立专业公司加强内部监控审查流程[183] - 公司通过结合由上至下及由下至上的方式识别风险,新风险包括注重健康安全、自动化及智能清洁技术兴起等[186] - 董事会定期获得集团表现、状况及前景评估的简要报告[177] - 董事会旨在呈列对公司表现、状况及前景的均衡、清晰及全面评估[178] - 董事会认为公司会计及财务申报职能的资源、雇员资质及经验、培训课程及预算充分[178] - 就董事所知,无对集团持续经营能力造成重大疑虑的重大不明朗因素[179] - 董事会负责制定及审阅公司企业管治政策及惯例等多项职责[180] - 本年度董事会通过审核委员会检讨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有效性,认为该系统有效及充分[182] - 公司管治架构遵循“三道防线”模式[183] - 公司拟收购一间香港物业管理公司以应对客户集中风险[187] - 审核委员会每年检讨集团的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最近结果表明需加强财务规划及分析过程[193] - 自2024年4月起对实践进行调整,包括风险管理、财政权力等方面[193] - 财务团队每月对财务业绩进行更深入分析并报告主要发现结果[194] - 各业务单位及部门在主管带领下进行更深入分析并通过会议和报告沟通[194] - 通过加强每月财务报告,使预算制定与业绩评价更紧密结合[195] - 审核委员会可直接与执行董事及财务总监沟通,确保关键财务问题透明及时[195] - 公司对环境法规进行全面合规检查以降低环境相关风险[191] - 公司建立员工培训计划提高员工职业健康与安全认识[191] - 公司针对重大营运风险制定具体减轻措施[191] - 公司通过寻求外部审计并纳入反馈意见,承诺持续改进风险管理实践[196] - 公司通过持续培训计划培养员工持续学习文化,增强对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的理解[196] - 公司规划加强风险管理框架,尤其在气候相关风险方面[196] - 公司制定与国际标准一致的全面气候战略并投资技术改善气候影响数据分析[196] - 公司采取多项程序及措施处理和发布内幕消息[197] - 公司董事会采纳举报政策及制度,员工和业务往来人士可向审核委员会秘密匿名提出关注[199] - 公司董事会采纳《反贿赂及反腐败政策》,明确员工识别和预防贿赂腐败事件的责任[199] 公司购股与股份奖励计划 - 根据购股计划及其他购股计划授出购股期权获行使可发行股份最高数目不超上市日已发行股份10%(即40,000,000股)[108] - 根据购股计划及其他购股计划授出但待行使的未行使购股期权获行使可发行股份总数不超已发行股份30%[111] - 截至授出日期12个月内,向合资格人士授出及将授购股期权获行使已发行及将发行股份最高数目不超已发行股份1%[115] - 2015年10月16日公司向合资格参与者授出购股期权以认购5,216,000股普通股,占报告日期已发行股份约1.26%[113] - 2024年4月23日购股期权计划届满失效,3,012,000份购股期权失效[113] - 授出购股期权要约须在21日内接纳,承授人接纳每份要约应付公司1.00港元[112] - 行使价至少为授出当日收市价与前五个营业日平均收市价较高者,且不低于股份面值[114] - 2024年年初未行使购股期权涉及股份3,012,000股,年末为0[116] - 2015年10月16日授出的购股期权于2017年10月16日归属[116] - 本年度除已披露外,无购股期权根据计划条款获授出或行使[117] - 股份奖励计划于
碧瑶绿色集团(01397) - 202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