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天弓控股(00428) - 2024 - 年度财报

财务表现:收入和利润 - 公司收入大幅下降至约25.4万港元,同比减少81.8%[27] - 出售交易证券所得款项总额减少至约4911.4万港元,去年同期为6203.2万港元[27] - 股本证券实现收益约667.3万港元,去年同期为25.1万港元[27] - 股本证券公允价值亏损约7889.1万港元,去年同期为收益5486.9万港元[27] - 公司所有者应占亏损约7681.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盈利5350.5万港元[27] - 公司2024年收入及出售交易证券所得款项总额为4900万港元(2023年:6300万港元)[145] 财务表现:成本和费用 - 非上市投资增加至约4844.1万港元,去年同期为4234.6万港元[28]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减少至约1.15713亿港元,去年同期为1.72306亿港元[29] - 可用资金约266.2万港元,主要存放于银行及证券公司[34] - 借款约1393.9万港元,杠杆比率10.72%,去年同期为7.70%[35] 净资产变化 - 净资产下降至约1.30064亿港元,同比减少30.17%[29][35] 融资活动 - 公司于2024年5月完成配售新股,筹集所得款项净额约1020万港元[47] - 其中约670万港元(占净额65.7%)已用于投资上市证券[47] - 约200万港元(占净额19.6%)已用于偿还短期贷款及支付利息[47] - 约150万港元(占净额14.7%)已用作集团营运开支[47] - 公司于2024年8月宣布另一项配售,计划以每股0.300港元配售最多14,158,848股新股[50] - 该次配售总收益约430万港元,净收益约420万港元[50] - 其中拟将约370万港元(占净额88.1%)用于投资上市及非上市证券[50] - 剩余约50万港元(占净额11.9%)拟用作集团一般营运资金[5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配售B净收益中约370万港元已用于投资上市证券[55] - 约50万港元已用作集团营运开支[55] 投资组合:上市证券 - 公司持有18项投资包括16项香港及美国上市权益证券和2项私人实体权益[60][62] - 公司十大投资及价值超过总资产5%的单项投资详情见财务报表附注20至21[60][62][65] - 上市投资腾讯控股2024年前九个月净利润约1450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901.98亿元增长显著[69] - 腾讯控股2024年度获得净股息约5.8万港元2023年度为60万港元[69] - 上市投资Winchester Holding2024年上半年净亏损约2.6万美元[70] - Winchester Holding截至2024年6月净资产约42.2万美元且2024年度未获股息[70] - 腾讯控股2024年前九个月净利润约人民币1450亿元,同比增长60.7%[71] - 腾讯控股2024年派发股息净额约5.8万港元(2023年:60万港元)[71] - 阿里巴巴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约人民币675.69亿元,去年同期净亏损约人民币596.96亿元[73][76] - 阿里巴巴2024年派发股息净额约10.1万港元[73][76] - 中芯国际2024年上半年收入约36.515亿美元,同比增长20.8%[79][81] - 中芯国际2024年上半年利润约2.358亿美元,同比下降67.8%[79][81] - 小米集团2024年前九个月收入约人民币2569.012亿元,同比增长29.9%[80] - 小米集团2024年前九个月利润约人民币145.832亿元,同比增长14.4%[80] - 小米集团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收入为人民币256,901.2百万元,同比增长29.9%(去年同期为人民币197,726.5百万元)[82] - 小米集团同期溢利为人民币14,583.2百万元,同比增长14.4%(去年同期为人民币12,750.7百万元)[82] - Readen Holding Corporation 2024年下半年净利润约70万美元,股东权益约920万美元[74][77] - Winchester Holding Limited 2024年上半年净亏损约2.6万美元,资产净额约42.2万美元[72] 投资组合:非上市证券 - 私募投资Perfect Path Limited持股20% 从事金矿开采业务但2024年度无收入产生[65][67] - 私募投资LNPR Group Inc持股5.18% 正寻求纳斯达克上市[66][68] 公司资本结构 - 公司法定股本重组后为10亿港元分为1000亿股新股每股面值0.01港元[58] - 股份溢价账户全额减至零用于抵销累计亏损[58] 人力资源 - 集团员工总数从2023年2人增至2024年12月31日的5人,增幅达150%[86] - 香港员工总数从2023年的2人增加到2024年的5人,增长150%[181] - 男性员工数量从2023年的2人增加到2024年的3人,女性员工从0人增加到2人[181] - 45岁以上员工占比60%(3/5),31-45岁员工占比40%(2/5)[181] - 员工流失率连续两年保持0%(2023年和2024年)[181][182] - 公司提供强制性公积金和酌情花红等福利计划[185][194] - 所有员工均受香港《雇员补偿条例》保障[193] 风险管理 - 集团确认无重大外汇风险敞口,未使用任何金融工具进行对冲[90][96] - 集团报告期末无重大或然负债(2023年同期:无)[91][97] - 集团未抵押任何资产(2023年同期:无)[92][98] - 董事及高级职员责任保险覆盖管理层履职风险[194] - 公司已将气候相关风险纳入风险管理体系并制定缓解措施[165] 业务运营与战略 - 2024年度未发生重大子公司、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收购或出售事项[93][99] - 除已披露信息外,集团无其他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购置计划[94][100] - 集团截至报告期末无资本承担(2023年同期:无)[95][101] - GSG集团通过收购Prejex无针注射项目进军医疗设备领域,计划首推美国市场[84][85] - 公司投资重点为以国内市场为主要目标的高增长企业[119] - 公司致力于保持商业道德高标准及投资可持续发展业务[120] ESG管理与绩效 - 公司根据主板上市规则附录C2的《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编制ESG报告[108] - 公司采用量化原则披露关键绩效指标以代表可衡量结果[108] - 公司ESG报告编制方法与去年基本一致[109] - 公司董事会负责监督ESG议题并设定整体战略方向[121] - 公司成立由管理团队所有成员组成的ESG工作小组[122] - ESG工作小组直接向董事会报告并协助评估ESG风险[122] - 公司通过多渠道与包括联交所、政府机构、股东等关键持份者互动[125] - 公司已进行重要性评估以识别重大ESG议题[128] - 公司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从2023年的3.01 tCO2e下降至2024年的2.51 tCO2e,降幅16.6%[143] - 范围2间接温室气体排放从2023年的1.80 tCO2e增至2024年的1.86 tCO2e,增幅3.3%[143] - 范围3其他间接温室气体排放从2023年的1.22 tCO2e降至2024年的0.65 tCO2e,降幅46.7%[143] - 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维持在0.05 tCO2e/百万收入水平[143] - 公司已实现2025年环境目标中的用电强度降低5%[137] - 公司已实现2025年环境目标中的无害废弃物强度降低5%[137] - 公司已实现2025年环境目标中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降低5%[137] - 公司业务性质不产生有害废弃物且无范围1直接排放[140][147] - 公司采用2021年作为基准年设定2025年环境目标[133] - 办公室用纸消耗量从2023年的253.49千克降至2024年的135.87千克,降幅达46.4%[153] - 能源消耗总量从2023年的2,640千瓦时增至2024年的2,813千瓦时,增幅为6.5%[159] - 能源消耗密度从2023年的41.62千瓦时/百万收入增至2024年的56.98千瓦时/百万收入,增幅达36.9%[159] - 无危害废弃物密度从2023年的4.00千克/百万收入降至2024年的2.75千克/百万收入,降幅为31.3%[153] - 公司设定目标以2021财年为基准,未来四年内将能源消耗密度降低5%[156] - 公司业务运营未记录到包装材料消耗[162] - 公司业务活动未对环境及自然资源产生重大影响[163] - 公司无法获取2024年度的用水记录[160] - 公司未发现任何重大违反雇佣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176] - 公司2021-2024财年实现零工亡事故[196] - 2024年度因工损伤造成的工时损失为零[196] - 公司保持对健康安全法规零重大违规记录[196] 市场指数表现 - 香港股市在连续四年下跌后反弹近18%[11] - 恒生指数上半年上涨3.9%[12] - 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上半年上涨9.8%[12] - 恒生科技指数上半年下跌5.6%[12] - 恒生指数从1月底低点反弹18.4%[12] - 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从低点反弹26.6%[12] - 恒生科技指数从低点反弹18.3%[12] - 上证综合指数上半年下跌0.3%[13] - 深圳成份指数上半年下跌12.0%[13] -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上半年上涨18.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