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总收入减少30.2%至约3.459亿港元,2023年为约4.9565亿港元[7] - 公司2024年收入为345,900,000港元,较2023年的495,650,000港元减少30.2%[13] - 公司2024年收入为345,901千港元,较2023年的495,654千港元下降30.2%[196] - 公司股东应占亏损增加至约7738万港元,2023年约为6858万港元[7] - 公司股东应占亏损为77,380,000港元,较2023年的68,580,000港元增加12.8%[12] - 公司股东应占亏损为77,375千港元,较2023年的68,579千港元扩大12.8%[196] - 公司2024年经营亏损为91,631千港元,较2023年的87,996千港元扩大4.1%[196] - 公司2024年每股亏损为4.06港仙,较2023年的3.60港仙扩大12.8%[19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毛利为144,570,000港元,较2023年的174,580,000港元减少17.2%[13] - 2024年毛利率为41.8%,较2023年的35.2%上升6.6个百分点[63] - 油漆及涂料业务毛利减少22.4%至约1.0631亿港元,2023年为约1.3693亿港元[6] - 油漆及涂料业务毛利率从2023年的30.5%提升至2024年的35.6%,增加5.1个百分点[66] - 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同比下降29.8%至5,400,000港元[42] - 销售及分销开支同比下降18.3%至50,890,000港元[43] - 行政开支同比下降12.0%至73,880,000港元[44] - 其他开支净额同比下降38.6%至34,730,000港元[45] - 法律及专业费用增加5,880,000港元[43] - 2024年员工成本为88,390,000港元,较2023年的105,060,000港元下降15.9%[77]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油漆及涂料业务收入减少33.5%至约2.983亿港元,2023年为约4.4848亿港元[6] - 油漆及涂料产品收入为298,340,000港元,占总收入的86.3%,但收入较2023年减少33.5%[66] - 工业油漆及涂料产品收入2024年为1.511亿港元,佔總收入50.7%,較2023年下降12.6%[25] - 建筑油漆及涂料产品收入2024年为6,993萬港元,佔總收入23.4%,較2023年下降60.8%[25] - 投资物业业务收入增加4.2%至约3771万港元,2023年为约3618万港元[7] - 物业投资业务收入为37,710,000港元,占总收入的10.9%,分类亏损为14,900,000港元[64] - 酒店业务收入减少10.5%至约985万港元,2023年为约1100万港元[7] - 酒店业务收入为9,850,000港元,占总收入的2.8%,分类亏损为15,900,000港元[65] - 君儷酒店2024年總收入約985萬港元,較2023年的1,100萬港元下降10.5%[22] - 君儷酒店2024年分類虧損約1,590萬港元,而2023年為分類溢利33萬港元,主要由於物業減值撥備約1,545萬港元[22] 各地区表现 - 中国内地市场佔油漆及涂料業務總收入的80.8%,較2023年的86.8%有所下降[25] - 中国内地及香港销售占比分别为80.8%和19.2%,较上年的86.6%和13.2%有所变化[32] - 华中华南华东地区销售占比从81.4%降至76.1%[32] - 华南地区房地产开发商销售下降58.2%至2917万港元,华中下降63.5%至923万港元,华东下降83.5%至373万港元[33] - 华中华南华东地区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分别下降2.0%、2.4%和11.4%[33] - 华南地区分销商销售下降40.3%或4480万港元,连续两年下滑[34] - 华东地区分销商销售增长10.0%[34] - 华南工业制造商销售下降26.5%或1890万港元,较上年35.9%跌幅有所改善[35] - 华中地区工业制造商销售增长5.5%[36] - 香港地区员工流失率为5.98%,与2023年持平[16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中国政府在2025年实施刺激内需政策,为油漆及涂料行业提供增长机遇[9] - 香港建造业面临项目量不足等挑战,承包商信心显著下降[9] - 香港商业房地产市场面临挑战,办公室空置率高且未来供应充裕[59] - 深圳居民多次往返香港的个人游计划恢复,预计将带动酒店业务入住率提升[60] - 中国内地油漆及涂料行业预计将保持增长,而香港市场前景更具挑战性[60] - 业界预期将转向更可持续及环保的产品,受公众环保意识提高推动[61] - 公司管理层使用收入、毛利率等关键表现指标来管理业务[62] - 公司面临利率风险,主要来自短期银行存款和浮动利率银行借贷[78] - 公司面临汇率风险,主要涉及港元、美元和人民币的交易[79] - 香港和中国内地市场竞争加剧,公司面临市场份额流失的风险[81] 其他财务数据 - 投资物业组合公平值亏损净额约4660万港元,2023年约为3056万港元[7] - 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净额为46,600,000港元,较2023年的30,560,000港元增加52.5%[12] - 投资物业总市值为725,820,000港元,较2023年的772,930,000港元减少6.1%[16] - 投资物业平均出租率为90.8%,较2023年的93.6%下降2.8个百分点[17] - 租金收入总额为40,250,000港元,较2023年的39,400,000港元增加2.2%[17] - 投资物业分类亏损为14,900,000港元,2023年为分类溢利1,320,000港元[18] - 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86,740,000港元,较2023年的260,390,000港元有所增加[68] - 2024年银行借贷为137,620,000港元,较2023年的171,450,000港元减少[68] - 2024年股东资金为1,219,560,000港元,较2023年的1,323,300,000港元减少[70] - 公司2024年总资产为1,717,384千港元,较2023年的1,955,433千港元下降12.2%[197] ESG及企业管治 - 公司2024年员工性别比例为47%男性和53%女性[159] - 女性董事占比14.3%(7名董事中有1名女性),公司目标维持并逐步提高该比例[96] - 公司员工性别比例为女性52.63%,男性47.37%(截至2024年12月31日年度数据)[97] - 独立非执行董事黄德锐已服务超过九年,董事会评估后认为其仍符合独立性要求[91] - 联交所新规要求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不得超过九年,过渡期六年(2025年7月1日生效)[91] - 董事会成员变动包括张玉林辞任和张军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89] - 公司已采纳董事及雇员证券交易行为守则,2024年度所有董事确认遵守该守则[115] - 公司建立了ESG管治架构并明确职责,董事会负责制定长期可持续发展政策及策略[138][139] - 公司委聘独立顾问公司进行ESG数据收集和分析,并提供改善建议[139] - 公司通过多种渠道与持份者保持紧密联系,包括政府、股东、雇员、客户等[140] 环境及可持续发展 - 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从2023年的15.30吨降至2024年的2.59吨,降幅达83.07%[182][184] - 范围二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从2023年的444.18吨降至2024年的390.13吨,降幅12.17%[182][184] - 电力消耗总量从2023年的642.25兆瓦时降至2024年的582.13兆瓦时,降幅9.36%[182][184] - 煤气消耗总量从2023年的620,448兆焦降至2024年的518,400兆焦,降幅16.44%[182][184] - 汽油消耗总量从2023年的4.17吨降至2024年的0.70吨,降幅83.21%[182][184] - 用水总量从2023年的3,248立方米降至2024年的2,856立方米,降幅12.07%[182][183] - 公司报告期内纸张消耗量为0.39吨,较2023年的0.71吨减少45.07%[154] - 公司制定全面的环保政策,涵盖减少废气及温室气体排放、提升能源效益、节水和废物管理[146] - 公司业务不涉及生产活动,因此不产生有害废弃物和空气污染物,环境影响主要来自天然资源使用和固体垃圾[147] - 公司严格遵守《废物处置条例》及《水污染管制条例》等香港环保法律法规[147]
CNT GROUP(00701) - 202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