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盛源控股(00851) - 2024 - 年度财报
盛源控股盛源控股(HK:00851)2025-04-25 17:35

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收益增至约2630万港元,较2023年的约760万港元增加246%,溢利约为3190万港元,2023年亏损约2780万港元[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SYFS集团总收益增加约258%至约2610万港元(2023年:730万港元)[12]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一般账户现金及银行结余约4400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约4720万港元减少约6.8%[22] - 2024年12月31日,信托及独立账户结余约为2230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约4540万港元减少约50.9%[22] - 2024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项、按金以及预付款项约为650万港元,较2023年约2880万港元减少约77.4%[22]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约1.433亿港元(2023年:1.38亿港元),流动负债约2920万港元(2023年:5570万港元)[22]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长期负债为100万港元(2023年:260万港元)[22]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净值约1.166亿港元(2023年:约8470万港元)[22] 各业务线员工及客户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12月31日,盛源证券有4名员工,维持775个客户账户,较2023年的765个有所增加,客户信托银行账户约2230万港元,较2023年的4540万港元减少50.9%[10] - 2024年12月31日,盛源资本雇佣4名员工,其中2名负责人员和2名代表从事第6类受规管活动[11] - 2024年12月31日,资产管理分部有4名员工,其中2名负责人员从事第4类及第9类受规管活动等[13]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聘用17名雇员[28]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雇员总数为17名,2023年为19名[10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有17名全职雇员且无兼职雇员,2023年12月31日为19名全职雇员、0名兼职雇员[136] 各业务线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证券经纪及金融服务收益增加209%至约1360万港元(2023年:约440万港元),分部业绩溢利约1280万港元(2023年:亏损约300万港元)[1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盛源资产管理管理2个专户,管理资产总额减少约100%至约17万港元(2023年:约6.62亿港元)[1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资产管理业务分部收益约1250万港元(2023年:约300万港元),增加约317%,溢利约1300万港元(2023年:约460万港元),增加约182.6%[1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自营买卖业务分部溢利约2370万港元(2023年:分部亏损约1120万港元)[1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贸易融资业务分部溢利约20万港元(2023年:溢利约10万港元)[16] 宏观经济数据 - 2024年香港经济增长2.5%,政府预测2025年本地生产总值增长率维持在2% - 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香港2025年增长率预测从3%下调至2.7%[17] 公司重大收购出售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无重大收购或出售[21] 董事会人员组成及会议情况 - 周全41岁,2019年5月获委任为执行董事;赵允40岁,2019年5月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2020年3月调任为执行董事,2022年5月获委任为行政总裁[3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董事会由2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37] - 回顾年度内,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人数三分之一以上,且至少1名具备相关专业资格及经验专长[3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共举行6次董事会会议和1次股东大会[39] - 周全出席董事会会议5/6次,出席股东大会1/1次[39] - 赵允出席董事会会议6/6次,出席股东大会1/1次[39] - 黄双刚出席董事会会议4/6次,出席股东大会1/1次[39] - 张劲帆出席董事会会议6/6次,出席股东大会1/1次[39] - 黄沁出席董事会会议6/6次,出席股东大会1/1次[39] - 郭耀黎出席股东大会1/1次[3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董事会由6名董事组成,其中执行2名、非执行1名、独立非执行3名,女性1名、男性5名[52] - 董事会目标将女性代表席位至少维持在当前水平[52] - 周全先生及黃沁女士将在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并愿重选连任[192] 公司治理相关情况 - 公司于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第二部分守则条文及标准守则规定标准[35][3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全体董事均参与持续专业发展并提供培训记录[4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周全为公司主席,赵允为行政总裁,非执行董事任期一年[4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薪酬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曾举行一次会议,成员出席率100%[48][49] - 董事薪酬包括年度袍金和可能的购股权,由薪酬委员会参考多因素厘定[5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提名委员会由一名执行董事和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曾举行一次会议,成员出席率100%[53][54] - 公司已采纳提名政策,明确物色及推荐董事候选人的宗旨、标准和程序[57] - 董事会人员组成含半数独立非执行董事,审核委员会全部成员均为独立非执行董事,超上市规则独立性规定[5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审核委员会举行三次会议,成员出席率均为100%(3/3)[60][61] - 公司董事会负责集团内部监控,每年检讨内部监控系统,定期检讨并监察其成效[76] - 公司采纳反腐政策,定期检讨,违规案例报法务及合规部门[63][64] - 公司采纳举报政策,定期检讨,可疑案例报法务及合规部门[65][66] - 公司于2024年聘请外部独立顾问检讨内部监控系统,董事会认为已建立适宜的内部监控系统[79] - 公司已设立向审核委员会报告的内部审核职能,负责定期检讨财务状况、内部监控及全面审核[8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董事不知悉使集团持续经营能力严重存疑的重大不确定性[81] - 公司就股东周年大会发出最少20个完整营业日通知,主席及董事出席解答提问[82] - 持有不少于公司缴足股本十分之一的股东,有权要求召开股东特别大会,大会须在要求递呈后2个月内举行[82] - 公司于2024年5月31日举行股东周年大会,所有提呈决议案均获通过[84] - 董事会确信股东沟通政策在2024年得到适当执行且有效[8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未对细则作出修订,最新版本可在公司及联交所网站查阅[86] 公司文化及愿景 - 2024年公司以“价值第一,数量其次”为愿景加强文化框架建设[68] 公司秘书及联络人情况 - 赵明璟先生于2020年5月8日获委任为公司秘书及授权代表,有逾18年公司秘书行业经验[73] - 赵允先生获指定为公司主要联络人,负责企业管治及秘书行政事务沟通[74] - 报告期内赵明璟先生参加不少于15小时相关专业培训[75] 核数师酬金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应付核数师北京兴华鼎丰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审核服务酬金为1150千港元[76] 环境、社会及管治相关情况 - 公司成立环境、社会及管治工作小组,至少每年向董事会汇报,董事会全面负责相关事宜[90]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根据港交所主板证券上市规则附录C2编制[93]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期为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97] - 2024年公司参与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地球一小时”活动,且继续以参与至少一个与环境相关的活动为目标[105] - 公司采取鼓励员工利用电话及视频会议、定期进行设备保养等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105] - 2024年公司能源间接温室气体排放(范围二)为16.96吨二氧化碳当量,2023年为48.56吨[106] - 2024年公司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范围二)为16.96吨二氧化碳当量,2023年为48.45吨[106] - 2024年公司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密度为1.00吨二氧化碳当量/雇员,2023年为2.56吨[106] - 公司已就环境、社会及管治事宜设立合适及有效的管理政策及内部监控制度[101] - 公司通过实施控制活动及监控措施,推广绿色环境,引入环保商业惯例[103] - 公司业务产生的相关气体排放不重大,未设定相关目标[104] - 公司温室气体排放主要来自外购电力(范围二),无直接温室气体(范围一)排放[105] - 2024年纸张使用量为0.33吨,2023年为0.26吨;无害废弃物总量2024年为0.33吨,2023年为0.26吨;无害废弃物总密度2024年为0.02吨/雇员,2023年为0.01吨/雇员[112] - 2024年外购电力为25.70兆瓦时,2023年为71.41兆瓦时;总能源耗量2024年为25.70兆瓦时,2023年为71.41兆瓦时;能源耗量总密度2024年为1.51兆瓦时/雇员,2023年为3.76兆瓦时/雇员[117] - 2024年公司总耗水量为2.18立方米,2023年为19立方米;耗水量密度2024年约为每名雇员0.13立方米,2023年为每名雇员1.13立方米[119] - 公司制定危险废弃物管理及处置的规管指引,若产生危险废弃物需聘请合资格化学废弃物收集商处理[107] - 公司坚守“减少使用、废物重用、循环再造及替代使用”原则,制定减少废弃物政策及指引[111] - 公司制定能源政策、措施以及惯常做法,要求员工购买节能产品并对整体能源效益负责[114] - 公司教育并鼓励员工养成节约用水习惯,加强节水宣传并发布提示[119] - 公司引入多种措施及方法以达节能及有效耗用目标,如采用照明控制、更换LED照明等[117][118] - 公司采取措施减少源头纸张浪费,如整理回收区、分类回收废弃物等[111] - 集团制定政策减少业务运营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识别和减轻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122][126]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涉及管治架构、汇报原则、汇报范围等强制披露规定[172] - 排放物层面有关键绩效指标A1.1 - A1.6,涉及废气排放、温室气体排放、废弃物管理等[174] - 资源使用层面有关键绩效指标A2.1 - A2.5,涉及能源管理、用水管理、包装物料使用等[174] - 环境及天然资源层面一般披露有减低对环境及天然资源重大影响的政策,关键绩效指标A3.1描述业务活动影响及管理行动[176] - 气候变化层面一般披露识别及应对重大气候相关事宜的政策,关键绩效指标A4.1描述影响及应对行动[176] 员工结构及培训情况 - 2024年男性雇员12名,女性雇员5名;2023年男性13名,女性6名[136] - 2024年30岁以下雇员1名,30至50岁11名,50岁以上5名;2023年对应为0名、5名、14名[136] - 2024年香港(中国)雇员11名,中国大陆6名;2023年对应为13名、6名[136] - 2024年集团管理层(包括董事)14名,普通雇员3名;2023年对应为14名、5名[136] - 2024年集团雇员流失率为33%,与2023年相同[136] - 2024年男性雇员流失率32%,女性36%;2023年对应为29%、43%[136] - 2024年30至50岁雇员流失率63%,50岁以上11%;2023年对应为46%、20%[136] - 2024年香港(中国)雇员流失率33%,中国大陆33%;2023年对应为37%、27%[136] - 报告期内工伤损失工作日数为0天,过去三年无因工死亡[140] - 2024年接受培训雇员总数百分比约为47%(2023年:53%),各雇员平均受训时数约为5.91小时(2023年:8.34小时)[148] - 2024年男性受训雇员百分比为86%(2023年:80%),平均受训时数为13.70小时(2023年:16.25小时)[148] - 2024年女性受训雇员百分比为14%(2023年:20%),平均受训时数为16.00小时(2023年:14.25小时)[148] - 2024年集团管理层(包括董事)受训雇员百分比为100%(2023年:100%),平均受训时数为14.36小时(2023年:15.85小时)[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