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泰林生物(300813) - 2024 Q4 - 年度财报
泰林生物泰林生物(SZ:300813)2025-04-27 15:3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收入为3.49亿元,同比增长29.33%[15]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05.07万元,同比下降33.65%[15]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465.66万元,同比增长1176.30%[15]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94%,同比下降1.10个百分点[15]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8.20亿元,同比增长26.40%[15] - 2024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1.07亿元,为全年最高季度[17] - 2024年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03.04万元[17] - 2024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637.06万元,其中政府补助为376.69万元[20]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合计348,998,253.03元,同比增长29.33%[72]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1,176.30%,达到24,656,614.19元,主要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增加[87] - 2024年研发投入金额为62,343,886.04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7.86%,较2023年下降3.78个百分点[85] 成本和费用 - 无菌生产与污染控制设备系列产品营业成本120,297,448.44元,同比增长65.68%,占营业成本比重61.03%[78] - 销售费用43,057,417.21元,同比增长9.78%,主要因销售人员薪酬增加[82] - 财务费用5,034,714.62元,同比大幅增长146.67%,主要因可转债利息费用化[82]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主营业务聚焦于制药专用设备制造行业,产品应用于生物制药、医疗卫生等领域[26] - 公司微生物检测产品线包括集菌仪、培养器、培养基及全自动无菌培养系统组成的无菌检测系统[28] - 微生物限度检测系统由匀浆仪、微生物限度检测仪、过滤杯、微孔滤膜、培养皿及自动菌落计数器组成[28] - 公司开发的全自动菌落计数工作站集成恒温培养和菌落自动计数功能,提高效率和准确性[29] - 公司已成功开发NC膜系列产品,应用于体外诊断试剂盒生产,包括早孕、新冠、艾滋、乙肝等检测[29][30] - 无菌生产设备系列包括无菌分装设备、全自动灌装工作站及全密闭型细胞制备工作站[31] - 全密闭型细胞制备工作站实现从细胞分离到收集的全流程制备工艺集成,提高细胞产品质量和安全性[31] - 污染控制设备包括无菌隔离器、负压隔离器、汽化过氧化氢发生器等,应用于医药行业无菌生产和消毒[32] - 有机物监测与分析仪器系列包括制药用水TOC分析仪、固体燃烧装置、生物降解测试系统等[33] - 酶底物法大肠菌群检测系统可快速检测饮用水、废水、食品水等多种水质[35] - 全自动两虫检测系统用于生活饮用水及水源水中贾第鞭毛虫孢囊和隐孢子虫卵囊的测定[35] - 公司形成了微生物检测技术产品系列、无菌生产与污染控制设备系列、有机物监测与分析仪器系列等三大产品系列[51] - 制药行业营业收入314,245,411.71元,占总收入90.04%,同比增长32.97%[72] - 无菌生产与污染控制设备系列产品收入164,121,071.60元,占总收入47.03%,同比增长52.56%[72] - 微生物检测技术系列产品收入124,593,032.95元,占总收入35.70%,同比增长17.15%[72] - 微生物检测技术系列产品销售量4,402,208.69件,同比增长15.23%,库存量同比增长189.15%至559,941.72件[76] - 有机物分析技术系列产品销售量423台,同比增长34.29%,生产量425台,同比增长41.67%[76] 各地区表现 - 国内收入323,965,505.54元,同比增长41.74%,占公司总收入的30.94%[75] - 公司业务横跨五大洲40余个国家,累计服务各行业企业超4,000家[46] - 公司国内制药企业客户超1,700家,食品行业客户800余家,食品药品监督检验机构200余家,医疗卫生单位400余家,科研单位30余家,高校院所60余所[47][4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2025年将加大研发投入以保持产品竞争力[114] - 公司2025年计划推行股权激励以调动团队积极性[114] - 公司2025年将积极寻找潜在的资本市场运作机会[114] - 公司2025年目标包括扩大高端制药装备的国产替代优势[114] - 公司聚焦生命健康产业,重点发展细胞与基因治疗装备、精准医疗仪器设备及耗材、膜技术新材料、医疗器械领域技术[115] - 研发分层管理:基础研究(5年技术储备)、应用开发(3年产品规划)、迭代优化(1年快速响应)相结合[116] - 加快生产制造信息化建设,实现生产制造全流程的可视化、数字化管理[116] - 持续开拓海外市场,优先布局东南亚、欧洲等合规市场,逐步增加海外市场的销售份额与总销售额的占比[117] 公司治理和股权结构 - 公司实际控制人叶大林和倪卫菊夫妇合计直接持有公司52.91%的股份,并通过高得投资间接控制公司6.01%股份[122] - 公司董事会加强对实际控制人及高管的培训管理,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内控制度[122] - 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运作符合《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等法规要求[128][129] - 公司审计委员会下设审计部监督内部控制制度和财务信息真实性[129] - 公司信息披露事务由董事会秘书负责,确保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及时[129] - 公司在业务、资产、人员、机构和财务等方面保持独立自主经营[130] 研发和创新 - 公司积极布局生命科学和生物医药仪器设备新产品的研发,取得多项专利[25] - 公司研发团队超过50%的人员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拥有401项技术专利,包括47项发明专利和80项软件著作权[45] - 公司每年将占销售收入10%以上的资金投入技术研究与新产品开发[45] - 与军事医学科学院、中检院、浙江大学等11家科研机构建立技术合作[40] - 泰林生命科学完成藻类/两虫智能分析仪、全自动两虫过滤富集系统等多款新产品开发上市[55] - 泰林分析仪器成功研发并推出HK系列气体浓度检测分析仪、MD500微生物快速检测分析仪等多款新产品,所有新产品当年均签订首笔订单[56] - 公司参与制定的国家标准《洁净室及受控环境中细胞培养操作技术规范》于2024年7月1日实施[63] - 公司参与修订的国家标准《医疗保健产品灭菌 微生物学方法 第1部分:产品上微生物总数的确定》于2024年10月1日实施[63] 销售和营销 - 销售采用CRM系统全流程管理,覆盖售前售后五大环节[40] - 经销模式收入206,326,917.88元,占总收入59.12%,同比增长73.24%[72] - 直销模式收入142,671,335.15元,占总收入40.88%,同比下降5.37%[72] - 公司以"全球化布局+精准化推广"为核心策略,显著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57] - 公司参与药机展、细胞产业大会等行业展会以提升品牌影响力和拓展海外市场[122] 生产和供应链 - 生产模式分为标准化产品(备货生产)和定制化产品(以销定产),标准化产品含培养器等12类,定制化产品含无菌隔离器等4类[41] - 原材料采购分4类:注塑原料(定期订单比价)、结构件(常规/定制)、电子元器件(常规型号)、辅料(大宗材料双供应商比价)[42][43] - 培养器等耗材类产品实行安全库存管理,隔离器等定制产品按订单生产[42] - 核心技术部件采购需供应商签署《核心供应商信用承诺书》保障技术安全[43] - 泰林生命科学新材料培养器产品全面替换,大幅降低原材料和注塑件半成品处理成本[58] - 泰林医学工程成功实施全自动板材拉丝机、铣刀研磨机等项目,提升智能化生产水平[58] - 鼎捷T100 ERP系统成功实施,业务数据流转效率提升,财务关账周期缩短[59] 子公司表现 - 浙江泰林生命科学有限公司总资产2.008亿元,净资产1.397亿元,营业收入1.266亿元,净利润2,404.13万元[107] - 浙江泰林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总资产4,146.25万元,净资产3,271.17万元,营业收入3,171.17万元,净利润721.77万元[107] - 浙江泰林医学工程有限公司总资产3.771亿元,净资产2.563亿元,营业收入1.566亿元,净亏损185.18万元[107] - 浙江泰林科学技术有限公司总资产2,311.48万元,净资产260.25万元,营业收入2,850.60万元,净亏损43.21万元[107] - 浙江泰林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总资产619.92万元,净资产67.40万元,营业收入2,009.76万元,净利润558.03万元[107] - 公司拟注销北京沃锶达细胞技术有限公司和浙江泰林科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两家子公司,预计不会对整体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107] 员工和人力资源 - 报告期末在职员工数量合计797人,其中母公司57人,主要子公司740人[160] - 员工专业构成:生产人员309人(38.8%),销售人员124人(15.6%),技术人员225人(28.2%),财务人员17人(2.1%),行政人员122人(15.3%)[161] - 员工教育程度:博士1人(0.1%),硕士55人(6.9%),本科248人(31.1%),大专182人(22.8%),高中及以下311人(39.0%)[161] - 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占比较上一年提升3.68%[66] - 公司薪酬政策包含基本薪酬、津贴补贴和浮动奖金,核心骨干参与长期激励计划[162] - 公司培训体系涵盖专业技能、管理提升等模块,并设立泰林学院推动员工发展[163] - 劳务外包总工时87,055.8小时,支付报酬总额2,392,195.59元[164] 利润分配和股权激励 - 公司2024年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含税)[3] - 2023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含税),现金分红总额为11,999,121.90元,占利润分配总额的100%[166][167] - 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含税),预计派发现金红利总额为11,999,121.90元[170] - 公司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93.90万股,授予价格为41.66元/股,后调整为1,953,120股,授予价格调整为19.6539元/股[171][173] - 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预留授予限制性股票100,400股,后调整为208,832股,授予价格为19.6539元/股[171][173] - 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一个归属期归属股份553,862股,上市流通日为2023年6月2日[174] - 公司作废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中因离职激励对象未归属的131,664股[175] - 公司作废因业绩考核不达标导致的在职激励对象未归属的1,375,920股限制性股票[175] 募集资金使用 - 公司通过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净额为19,793.55万元[100] - 募投项目"年产3500套微生物控制和检测系统设备及相关耗材生产基地项目"已结项[100] - 原募集资金余额5,995.46万元调整用于"细胞治疗产业化装备制造基地项目"[100] - 公司通过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净额为20,412.11万元[100] - 截至报告期末,尚未使用的可转债募集资金为12,136.64万元[100] - 其中10,000万元用于购买单位大额存单暂未到期[100] - 1,500万元购买结构性存款暂未到期[100] - 剩余636.64万元(含利息)存放于募集资金专项账户[100] - 承诺投资项目"年产3500套微生物控制和检测系统设备及相关耗材生产基地项目"投资总额为14,000万元[101] - 该项目累计投入金额为9,185.22万元,投资进度为100%[101] - 研发中心项目投资金额为2,793.55万元[102] - 销售网络及技术服务建设项目投资金额为3,000万元[102] - 永久补充流动资金金额为4,953.96万元,完成率100%[102] - 细胞治疗产业化装备制造基地项目投资金额为5,995.46万元,实际投入6,481.51万元,完成率108.11%[102] - 2022年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用于细胞治疗产业化装备制造基地项目,计划投资20,412.11万元,实际投入9,644.44万元,完成率47.25%[102] - 承诺投资项目小计计划投资40,205.66万元,实际投入30,265.13万元[102] - 超募资金投向不适用[102] - 合计计划投资40,205.66万元,实际投入30,265.13万元[102] - 原募投项目延期至2025年6月30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103] - 节余募集资金将用于投建"高性能过滤器及配套功能膜产业化项目"及永久补充流动资金[103] 风险因素 - 公司面临行业政策变化风险,医药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呈现周期性震荡上行特征[118] - 公司采取加大海外市场开拓力度,提升市场覆盖广度、深度来分散局部风险[119] - 制药装备制造业是技术密集型行业,公司面临技术人员流失和技术失密风险[119] - 公司通过改善工作环境、提供发展机会、开拓招聘渠道等措施保持核心技术骨干稳定[120] - 公司面临新产品市场拓展不足风险,微生物检测等领域需求增加但竞争对手通过仿制专利到期产品和低价竞争加剧市场竞争[121] -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以应对新产品、新技术开发风险,但研发周期长且产业化存在不确定性[121] - 公司因违反挥发性有机物治理规定被罚款6.5万元人民币[185] 新产品发布 - 高端款集菌仪HTY-ASL系列已上市,旨在提升菌群检测效率,实现自动化操作,适用于多种样本类型[83] - 六联微限仪HTY-306G已上市,配备六个泵头,适用于5个检品加1个平行的使用场景,满足药品生产客户需求[83] - 悬液式湿热灭菌生物指示剂已上市,适用于液体产品灭菌工艺验证,可填补公司产品空白并实现进口替代[83] - 酶底物法微生物自动计数仪已上市,通过光电识别技术自动计数并拍照留底,满足水质检测机构需求[83] - GMP级核药生产线热室已上市,整合辐射防护、无菌保障等多项功能,支持Ga68、Lu177等多种诊疗核素药物生产[84] - 放射性药品全自动无菌检查工作站已上市,实现从样品前处理到结果判读的全流程自动化,属于全球领先产品[84] - 放射性药品质量分析工作站完成产品研发,实现多参数自动化检测,降低样品损耗量与废弃物[84] - RTP完整性检测仪已上市,满足Alpha端口和Beta端口的检测要求,实现进口替代[84] - VHPS-Basic消毒机已上市,VHP扩散能力大幅提升,为公司消毒机系列产品全面迭代打下基础[84] - 微生物快速检测分析仪已完成试产评审,性能满足欧洲、美国、中国药典的验证要求[84] - GM3000高浓度总有机碳分析仪已完成产品研发并顺利上市,满足制药、环保等多领域检测需求[84] - 过氧化氢气体传感器已完成样机评审,属全球领先产品,填补行业过氧化氢浓度检测空缺[84] 可持续发展 - 公司分布式光伏项目容量610Kw,预计年发电60余万度,年节约标准煤200多吨[189] - 公司分布式光伏项目预计年减排600余吨二氧化碳[189] - 公司酶底物法智能培养计数系统助力国内水环境综合治理[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