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收入为951,919,554.38元,同比下降40.08%[24]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18,543,647.22元,同比下降224.03%[24]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2,278,637.24元,同比下降43.71%[24]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5.37%,同比下降312.82个百分点[24] - 2024年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36,430,676.43元,占全年亏损的91.1%[26]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90元/股,同比下降221.43%[24] - 2024年营业收入扣除后金额为935,836,408.19元,扣除金额为16,083,146.19元[24]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52亿元,同比下降40.08%[6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19亿元[70] 成本和费用 - 军工电子人工工资成本同比下降6.95%,从1.25亿元降至1.17亿元[84] - 船舶制造行业原材料成本同比下降30.45%,从1.97亿元降至1.37亿元[84]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29.14%,从6903万元降至4892万元[88] - 管理费用同比下降12.28%,从1.88亿元降至1.65亿元[88]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17.62%,从1.89亿元降至1.56亿元[88]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37.31%,从9927万元降至6224万元[88] - 研发投入金额从2023年的99,271,004.61元下降至2024年的62,235,225.91元,同比下降37.31%[90]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从2023年的6.25%上升至2024年的6.54%[90]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军工电子业务收入同比下降40.27%[69] - 船艇业务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8.95%[69] - 军工电子业务收入725,085,258.46元,占总收入76.17%,同比下降40.27%[77] - 船舶制造业务收入203,899,152.46元,占总收入21.42%,同比下降38.95%[76] - 游艇游船产品收入152,842,381.97元,同比增长12.34%[77] - 微波电路与组件收入634,050,993.91元,占总收入66.61%,同比下降41.22%[77] - 半导体器件收入22,347,942.61元,同比下降52.42%[77] - 船舶制造销售量139艘,同比增长120.63%[80] - 微波电路类产品销售量170.27万只,同比下降23.32%[80] - 半导体器件类产品销售量24.38万只,同比下降43.96%[80] 各地区表现 - 西南地区收入287,126,606.78元,占总收入30.16%,同比下降24.46%[77] 资产减值与商誉减值 - 公司计提成都亚光商誉减值4.24亿元[3] - 公司计提船艇业务资产减值损失1.48亿元[3] - 计提成都亚光商誉减值4.24亿元[70] - 船艇业务计提资产减值损失1.48亿元[70] - 应收款项计提信用减值损失1亿元[70] - 资产减值损失达到570,677,908.12元,占利润总额的63.01%,主要由于商誉减值和船舶板块资产减值[94]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2025年作为"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军工行业需求有望集中释放[35] - 公司加快拓展新能源船艇市场,优化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以改善业绩[118] - 公司推进四大管理举措,包括优化资产结构、强化现金流管理、精简管理架构和优化激励机制[112] - 公司聚焦三大技术方向:高密度集成封装技术、大功率MMIC技术、GaN及复合功能MMIC技术[112] - 公司加快集成制造转型,加大智能装备投入以提升数字化制造水平[112] - 公司密切监控国际局势变动风险,前瞻性调整战略方向和业务布局[119] 现金流情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从2023年的199,474,077.72元下降至2024年的112,278,637.24元,同比下降43.71%[92]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从2023年的-2,693,215.95元改善至2024年的4,431,449.19元,同比上升264.54%[9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从2023年的18,974,045.52元下降至2024年的-97,976,542.07元,同比下降616.37%[92] 客户与供应商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额6.33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66.48%[86]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额1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20.19%[86] 订单与回款 - 期末在手订单约4亿元(不含备产)[71] - 转让珠海凤巢游艇制造有限公司股权,实现回款0.5亿元[74] 研发与人员 - 研发人员数量从2023年的312人减少至2024年的246人,同比下降21.15%[89] - 公司中层以上核心人员90%有行业10年以上的从业经验[68] - 员工专业构成:生产人员678人(47.8%),销售人员53人(3.7%),技术人员246人(17.3%),财务人员45人(3.2%),行政人员397人(28%)[163] - 员工教育程度:硕士及以上76人(5.4%),本科429人(30.2%),大专及以下914人(64.4%)[163] 风险提示 - 公司军工电子业务占比较高,面临国防战略调整或军工产业政策变化的风险[115] - 公司应收账款占比较高,主要客户为国内军工科研院所和军工厂,信用良好但存在坏账风险[116] - 商誉占公司期末净资产比重较高,未来可能因销售毛利率、增长率或折现率变化导致减值风险[117][118] - 公司船艇业务可能持续亏损,前期亏损因素尚未完全消除[118] - 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存在流失风险,可能影响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116] 行业与市场 - 2024年我国国防预算支出1.69万亿元,同比增长7.2%[36] - 我国军费占GDP比重约1.3%,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94%[36] - GW星座计划2030年前完成10%卫星发射,之后年均发射量达1800颗[37] - 2024年军用FPGA、AD/DA转换器等数字芯片国产化率提升至60%以上[37] - 军用射频前端、功率放大器等模拟芯片国产化率突破50%[37] - 2024年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占全球市场份额分别为55.7%、74.1%和63.1%[40] - 全球船队中船龄≥25年的船舶占比6.2%,船龄20-24年占比9.3%[41] 公司核心竞争力 - 公司主营业务为军工电子,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未发生重大不利变化[3] - 公司军用电子系统价值占比超过40%[37] - 公司产品频谱覆盖从几十MHz到100GHz的全频段[38] - 公司是国内首家游艇制造上市企业,旗下品牌"太阳鸟"多次获奖[42] - 公司占据国内微波电路及组件的重要市场份额,属第一梯队企业,航天领域市场份额稳步上升[55] - 公司标准化产品型谱丰富,多达300项以上,拥有深度合作的大客户超过二十家[62] - 公司拥有多条贯国军标生产线,为国家重点工程、武器列装大型配套能力强[64] - 公司在微波电路及组件领域形成完整技术体系,包括半导体设计技术、微波混合集成电路设计技术等核心技术[64] - 公司智能船艇产品包括公务船艇、防务装备、游艇游船三大系列,其中游艇分为100ft以上的超级游艇和100ft以内的游艇[57] 公司治理与股权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7] - 公司制定了《市值管理制度》并于2025年4月25日经第五届董事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122] - 公司董事会由6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2名[127] - 公司监事会设监事3名,其中职工监事1名[128] - 公司股东大会采用现场投票与网络投票结合的方式[126] - 公司董事会下设提名、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审计委员会和战略委员会[127] - 李跃先先生持有公司股份26,605,440股[143] - 胡代荣女士持有公司股份400,000股[143] - 石凌涛先生持有公司股份400,000股[143] - 刘卫斌先生持有公司股份400,000股[143] - 饶冰笑女士持有公司股份400,000股[143] - 马放建先生持有公司股份8,300股[143] - 吴明毅先生离任前持有公司股份400,000股,离任后减持至340,000股[144]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合计持有股份3,740,000股[144] 薪酬与激励 - 公司报告期内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报酬总计为293.64万元[152] - 董事、董事长李跃先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62.89万元[153] - 董事、总经理胡代荣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43.56万元[153] - 董事石凌涛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58.04万元[153] - 董事、副总经理刘卫斌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32.57万元[153] - 独立董事沈晓峰和熊超各自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均为6万元[153] - 监事、监事会主席马放建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4.2万元[153] - 监事王杏香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7.79万元[153] - 监事何少康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6.68万元[153] - 副总经理皮长春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34.47万元[153] - 公司构建了以股权激励为核心的长效激励机制,配套多维度的绩效考核机制[179] - 公司高管胡代荣、刘卫斌、石凌涛、饶冰笑期末持有限制性股票数量均为260,000股,市价为5.800元/股[178] - 公司合计持有限制性股票数量为1,040,000股,期初持有2,400,000股[178] - 公司限制性股票第二个归属期及预留授予第一个归属期归属条件未成就,相应股票被作废[178] 内部控制与合规 - 公司2024年度内部控制评价结果显示无财务报告及非财务报告的重大缺陷[180] - 纳入内部控制评价范围的单位资产总额和营业收入占比均为100%[182] - 公司财务报告重大缺陷定量标准为错报≥利润总额的5%,非财务报告标准为直接损失≥资产总额的1%[183] - 报告期内公司财务报告和非财务报告的重大缺陷数量均为0[183] - 公司2024年度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为标准无保留意见,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在所有重大方面保持有效[184] - 公司及子公司报告期内未因环境问题受到行政处罚,严格执行环保法规且无重大污染事故[186] - 公司通过巨潮资讯网发布110份公告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维护投资者权益[187] - 公司为员工全额缴纳五险一金,并建立绩效导向的薪酬激励机制[189] - 公司获得国家级"绿色工厂"及"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称号[191] - 公司报告期内无大股东资金占用及违规担保事项,保障中小股东权益[187] - 公司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并配备职业健康防护装备[190] - 公司通过质量回访机制确保产品满足客户需求[190] - 公司与供应商建立互信互惠的战略合作关系[190] - 公司报告期内未发生重大环境事件[186][191] 关联交易与同业竞争 - 公司实际控制人及关联方承诺不从事与亚光电子相同或类似业务,避免同业竞争[194] - 关联方承诺在持有上市公司5%以上股份期间不直接或间接从事与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构成竞争的业务[194] - 湖南太阳鸟控股有限公司控制的4家企业存在与亚光电子的同业竞争问题,其中2家已停止经营并正在注销[195] - 成都集思科技有限公司和深圳市亚光银联科技有限公司计划在2017年5月1日前或交易完成前转让或注销[196] - 若关联企业未按时转让或注销,其同业竞争业务收入将全部转移至上市公司[196] - 公司承诺未来不新增与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构成竞争的业务[197] - 关联方承诺将获得的与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冲突的商业机会优先给予上市公司[197] - 违反承诺导致上市公司损失的,承诺方将承担赔偿责任[194][197] - 天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承诺在持有上市公司5%以上股份期间不从事砷化镓器件及电路的生产及销售业务[198] - 李跃先承诺在作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期间避免与上市公司及其下属子公司主营业务构成同业竞争的业务[200] - 北京浩蓝瑞东投资管理中心等承诺在交易后保持太阳鸟在资产、人员、财务、机构和业务上的独立性[199] - 李跃先承诺在重组完成后尽量减少与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无法避免时将按公平原则进行[198] - 李跃先承诺若违反同业竞争或关联交易承诺将赔偿上市公司因此遭受的损失[198] - 李跃先承诺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三十六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其发行前持有的股份[200] - 北京浩蓝瑞东投资管理中心等承诺不违规利用太阳鸟提供担保或非法占用其资金[199] - 李跃先承诺在重组前太阳鸟与本人控制的其他企业在业务、资产等方面完全分开[199] - 李跃先承诺在重组前不存在与上市公司或亚光电子相同或相似的业务[199] - 李跃先承诺在重组完成后将获得的与上市公司主营业务相竞争的商业机会给予上市公司[200]
亚光科技(300123) - 2024 Q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