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KLN(00636)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8 16:3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为58274404千港元,较2023年的47407559千港元增长23%[11][25] - 2024年综合物流分部溢利为1251百万港元,同比增长3%;国际货运分部溢利为1950百万港元,同比增长39%[11] - 2024年核心经营溢利为2725百万港元,同比增长23%;核心纯利为1357百万港元,同比增长12%[11] - 2024年股东应占溢利为1542百万港元,同比增长95%[11] - 2024年末期股息为每股15港仙[11] - 2024年集团收入增长23%至582.74亿港元,2023年为474.08亿港元[35] - 2024年核心经营溢利上升23%至27.25亿港元,2023年为22.07亿港元[35] - 2024年核心纯利按年上升12%至13.57亿港元,2023年为12.14亿港元[35] - 2024年股东应占溢利为15.42亿港元,2023年为7.91亿港元,按年增长95%[35] - 2024年综合物流业务分部溢利下降3%,国际货运业务录得39%升幅[36] - 2024年香港综合物流业务分部溢利下跌12%[38] - 2024年中国内地综合物流业务分部溢利录得11%跌幅[40] - 2024年亚洲其他地区综合物流业务受惠录得25%升幅[40] - 2024年集团收入上升,行政费用占收入比例维持在偏低水平,税息前利润率与国际市场水平相若,近五年核心经营溢利复合年增长率更胜同侪[50] - 2024年12月31日,外币借贷总额19.02亿港元,约占集团银行贷款总额88.21亿港元的22%[52]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贷款总额中,29.17亿港元(约33%)须1年内偿还,19.08亿港元(约22%)须第2年偿还,39.04亿港元(约44%)须第3至5年偿还,0.92亿港元(约1%)须5年后偿还[53] - 2024年12月31日无抵押债务占银行贷款总额约98%,有抵押银行贷款为1.37亿港元,抵押品包括总账面净值7.80亿港元的非流动资产法定抵押等[53]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率为53.6%,2023年12月31日为49.1%[53]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未动用银行贷款及透支信贷总额为99.80亿港元[53]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并无重大或然负债[54]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18,748名员工中男性员工及女性员工百分比分别约为60%及40%[117] - 2024年公司全年收入按年增长23%,核心经营溢利增长23%,核心纯利按年增长12% [176] 各条业务线表现 - 2024年工业项目物流分部为集团贡献近17亿港元收入,未来数年有望成增长亮点[42] - 2024年与顺丰合资公司首年收入超2亿港元,表现远超预期[43] - 2024年海运运费自5月急升,第三季海运市场供不应求[42] - 2024年中国内地国际货运分部空运业务在传统淡季仍稳定增长[42] - 2024年3月,公司完成分派KEX Express Thailand全部907,200,000股股份,该公司不再为附属公司[176] 各地区表现 - 无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集团预计2025年供应链非正常化持续,运费不稳定情况或持续[48] - 2025年初美国对中国进口货品加征20%关税并取消小额商品免税政策[50] - 全球政治经济不确定使公司面临增长风险,市场负面看法致货运量下跌,公司通过业务多元化减轻风险[192] - 公司主要通过并购拓展网络,为避免整合障碍实施健全尽职审查流程并建立整合清单[193] - 客户不利表现增加对手方风险,公司加强应收账款管理,设立信贷监控机制[199]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公司业务覆盖59个国家及地区,全球员工超18000人,自置营运车辆超2200辆,占地及设施达5700万平方呎[3][4][5][6] - 公司拥有的Kerry Siam Seaport货仓及港口设施总面积6366192平方呎,应占面积5406170平方呎,占比84.92%[26] - 公司拥有的KMTL Myit Nge Dryport内陆港口总面积1858895平方呎,应占面积1245162平方呎,占比66.98%[26] - 公司拥有的嘉里上海奉贤物流中心总面积1196734平方呎,应占面积1196734平方呎,占比100.00%[26] - 公司拥有的Kerry Indev Mumbai Inland Container Depot货仓及内陆集装箱堆场总面积928890平方呎,应占面积464445平方呎,占比50.00%[27] - 公司拥有的嘉里青岛胶州物流中心总面积797010平方呎,应占面积797010平方呎,占比100.00%[27] - 公司拥有的嘉里珠海物流中心总面积637295平方呎,应占面积637295平方呎,占比100.00%[28] - 公司拥有的嘉里长沙物流中心总面积637070平方呎,应占面积637070平方呎,占比100.00%[28] - 公司拥有的嘉里武汉物流中心总面积630521平方呎,应占面积630521平方呎,占比100.00%[28] - 公司拥有的嘉里厦门物流中心总面积449172平方呎,应占面积449172平方呎,占比100.00%[29] - 公司拥有的Kerry Rayong Logistics Centre物流中心总面积374118平方呎,应占面积374118平方呎,占比100.00%[29] - 2024年集团获10亿港元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用于促进可持续发展[45] - 2024年6月起集团从中国内地经海、陆运送37套风力发电机组,预计2025年5月完成[46] - 集团共赢得163项殊荣,涵盖企业奖项、行业大奖以及客户与商业伙伴嘉许[62] - 2024年度获信报财经新闻上市公司卓越大奖、香港经济日报企业大奖等企业奖项[57][62] - 2024年度获亚洲最佳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等行业大奖[59] - 获DELL TECHNOLOGIES、欧莱雅香港等客户与商业伙伴嘉许[61] - 公司获得2024年度IR Magazine大中华区奖项、行业大奖工业及材料奖[63] - 公司位列2024年度最佳物流服务质量20强(越南)[65] - 公司获2024年度亚洲货运物流及供应链奖最佳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最佳物流服务供应商-空运奖[66] - 公司获2024年度亚洲供应链大奖年度亚洲最佳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奖[66] - 公司获2024年度Frost & Sullivan亚太区最佳实践奖亚太区年度物流公司奖[66] - 公司在Armstrong & Associates排名中,环球第三方物流供应商50强排第21名(按2023年物流总收入/营业额排名)[66] - 公司在Armstrong & Associates排名中,环球货运代理25强排第10名(按2023年物流总收入及货运量排名)[66] - 公司在Transport Topics物流50强排名中,海运代理50强排第9名(按2023年货运量排名)[66] - 公司在Transport Topics物流50强排名中,空运代理50强排第11名(按2023年货运量排名)[66] - 公司获得2024年度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四年同行常青藤奖[65] - 公司在2023年度中国国际货代物流百强中,空运业务总收入排名第4名,海运业务总收入排名第12名,陆运业务总收入排名第10名,营业总收入排名第7名,仓储业务总收入排名第7名[67] - 公司获得2024年度中国物流企业50强[67] - 公司是2023 - 2024年度化工物流TOP企业-综合服务企业[67] - 公司获得2023年度五百万美元销售代理商(中华航空)、2023年度一百万美元销售代理商(中华航空)[70] - 公司获得2024年度最佳合作夥伴:减碳(欧莱雅香港)[69] - 公司获得2024年度最佳供应链夥伴奖(Miele)[69] - 公司获得2024年度最佳服务供应商(戴珂鞋业)[69] - 公司应用企业管治守则第二部分原则及守则条文,2024年度遵守相关守则条文[72] - 公司作为亚洲主要物流服务供应商,经营哲学是开拓成功之路[73] - 公司愿景是从亚洲出发,引领环球物流,跨越无限可能[7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全体董事均参与培训[90] - 2024年董事会召开6次会议[91] - 董事王衞、張炳銓、鄭志偉、何捷、陳穎珊、OOI Bee Ti、張惠民、黎壽昌、黃汝璞董事会会议出席率为100%,郭孔華、陳傳仁出席率为83.33%[91] - 董事会主席与独立非执行董事举行1次年度会议[91] - 张炳铨自2024年4月1日起调任为行政总裁[86] - 何捷自2024年9月1日起调任为执行董事[86] - 董事会负责公司主要决定,日常管理委派给高级管理层[84][85] - 高级职员订立重大交易前须取得董事会批准[85] - 提名委员会负责检讨董事会组成等相关事宜[87] - 新委任董事首次获委任时公司会提供就任导引[89] - 公司于2024年5月22日举行股东周年大会,9月12日举行股东特别大会,所有提交的建议股东决议案均获通过[92] - 董事会成员中,王衞、郭孔華等8人出席会议次数与应出席次数之比为2/2,张炳铨、张惠民为1/2[93] - 定期董事会会议通知提前至少14日送交董事,会议文件提前至少3日发送[94] - 高级管理层出席全部定期全球执行委员会会议,必要时出席其他会议[95] - 公司确保董事会中独立非执行董事人数至少占三分之一,且至少一名有专业资格或财务专长[96] - 董事会主席王衞领导董事会,负责战略制定和企业管治等工作[97] - 行政总裁张炳铨负责监督运营、投资和开拓商机[98] - 董事会成立薪酬、审核及合规等六个委员会,各有明确书面职权范围[99] - 薪酬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一名非执行董事和一名执行董事组成[100] - 薪酬委员会职责包括就薪酬政策提建议、检讨批准管理层薪酬等[10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薪酬委员会举行6次会议[101] - 薪酬委员会成员出席情况:黎寿昌先生5/6,王卫先生、张炳铨先生、陈传仁先生、黄汝璞女士均为6/6[102] - 执行董事及高级管理层薪酬结构评估使用量化指标70 - 80%及定性指标20 - 30%[103] - 量化指标中60 - 70%归功于个人专长,30 - 40%与集团财务表现相关[103] - 非执行董事(主席及副主席除外)等年度袍金:担任非执行董事/独立非执行董事30万港元,董事会会议出席率5000港元;担任薪酬委员会成员/主席5万/8万港元,会议出席率5000港元;担任审核及合规委员会成员/主席12万/20万港元,会议出席率5000港元;担任提名委员会成员/主席5万/8万港元,会议出席率5000港元[10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审核及合规委员会举行5次会议[109] - 审核及合规委员会成员出席情况:黄汝璞女士、黎寿昌先生5/5,OOI Bee Ti女士2/2,何捷先生3/3[110] - 何捷先生自2024年9月1日起退任审核及合规委员会成员,OOI Bee Ti女士同日获委任为成员[107] - 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之业绩于2025年3月20日由审核及合规委员会审阅[110] - 审核及合规委员会称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无企业管治条款遭违反[11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提名委员会举行1次会议,所有成员通过2项书面决议案[112] - 提名委员会成员出席董事会会议次数与应出席次数之比均为1/1[113] - 提名政策于2022年11月29日修订[114] - 公司自2013年12月19日上市前至2024年12月31日,按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考虑董事会组成及多元化[11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现有3名女性董事[116] - 董事会自2014年3月起成立财务委员会[11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财务委员会成员通过书面决议案完成多项审批及职权范围年度检讨[119] - 董事会自2015年11月起成立风险管理委员会[12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风险管理委员会举行2次会议,进行风险登记册、改进计划的审阅及更新和职权范围年度检讨[12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举行2次会议,讨论环境、社会及管治披露等事宜并完成职权范围年度检讨[125] - 风险管理委员会成员张炳铨先生、郑志伟先生及一名非董事会成员出席会议次数均为2/2[123] - 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成员郑志伟先生及多名非董事会成员出席会议次数均为2/2[126] - 公司董事确认在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一直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127] - 公司不知悉有雇员违反证券交易标准守则的事件[12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向公司外聘核数师支付审核服务酬金3074万港元,税务服务酬金649.8万港元,其他杂项服务酬金62.5万港元,合计3786.3万港元[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