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15年11月3日根据开曼群岛法例注册成立[7] - 公司股份于2020年3月23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7] - 公司股份代号为9969[1][7] 公司管理层变动 - 金明自2024年9月25日起辞任非执行董事[15] - 陈凯先自2024年9月25日起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及相关委员会职务[15][16] 公司业务战略与发展阶段 - 公司优化及强化了商业管理团队,提升了营运效率及策略重点[19] - 公司全面进入2.0阶段,致力于成为全球生物医药领导者[60] 奥布替尼业务数据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奥布替尼产品收益达人民币10.004亿元,首次超10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6.707亿元增长49.1%[19] - 奥布替尼全部三个已获批适应症均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且价格不变[19] - 奥布替尼是中国首个且唯一用于治疗复发性难治性MZL的BTK抑制剂[19] - 奥布替尼获正式纳入《CSCO淋巴瘤诊疗指南2024》,列为治疗复发性难治性MZL患者的一级推荐方案[19] - 奥布替尼良好的安全性使患者依从性提高及治疗持续时间延长[20] - 奥布替尼治疗1L CLL/SLL的NDA于2024年8月获CDE受理,预计本年度获批[23] - 奥布替尼治疗PPMS的III期研究预计2025年中实现首例患者入组,SPMS预计2025年内实现首例患者入组[115][118] - 奥布替尼治疗ITP的注册性III期试验预计2025年完成,2026年上半年提交NDA申请[116] - 奥布替尼治疗SLE的IIb期试验参与患者186名,治疗持续48周,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读出数据[116] - 奥布替尼治疗RRMS的II期试验结果将于2025年2月27日以现场海报形式呈现[118] - 奥布替尼治疗进展型多发性硬化症III期临床试验将采用每天一次80毫克的剂量[119] - 双盲II期临床试验中,158例复发性缓解型多发性硬化症受试者按1:1:1:1比例分配到四个治疗组[119] - 第12周时,每天一次80毫克剂量组与安慰剂组相比,Gd+T1累计新发和T2累计新发/扩大病灶数量最高减少90.4%;第24周时,与安慰剂组/每天一次50毫克剂量组相比,最高减少92.3%[120] - 从第4周至第24周,奥布替尼80毫克QD组新Gd+T1病变累积数量经调整平均为0.50,减少百分比为92.3%,P值为0.0037[124] - ITP在美国发病率为每100,000人23.6例,在中国发病率为每100,000人9.5例[125] - 截至2023年2月6日,奥布替尼治疗ITP的II期临床试验已有33名患者入组,总体36.4%(12名)达到主要终点,50毫克组中40%(6名)患者达到主要终点[128] - 12名达到主要终点的患者中,83.3%(10名)达到持久缓解;22名曾对GC或IVIG有反应的患者中,50毫克组中有75.0%(6名)达到主要终点[128] - 预计到2025年中国SLE患者人数将达106万人,2020 - 2025年复合年增长率为0.7%;到2030年预计达109万人,2025 - 2030年复合年增长率为0.5%[130] - 奥布替尼治疗SLE的IIa期试验中,第12周安慰剂、50毫克、80毫克及100毫克组的SRI - 4应答率分别为35.7%、50.0%、61.5%及64.3%[131] - 奥布替尼IIb期研究已在中国完成患者招募,2024年10月完成入组,完整数据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读出[133] - 接受标准治疗的患者以1:1:1比例随机分配每天一次口服50毫克、75毫克奥布替尼或安慰剂,持续48周[133] - 奥布替尼收益从2023年的6.707亿元增加49.1%至2024年的10.004亿元,总收益从2023年的7.385亿元增加36.7%至2024年的10.094亿元[46] - 核心产品宜诺凯(奥布替尼)2024年产品收益达10.004亿元,首次超10亿元,较2023年的6.707亿元增长49.1%[52] - 公司2024年总收益10.094亿元,实现36.7%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奥布替尼销售额[56] - 奥布替尼获批成为中国首个且唯一用于治疗复发难治MZL的BTK抑制剂,并纳入《CSCO淋巴瘤诊疗指南2024》[52] - 奥布替尼2022年纳入中国国家医保目录,用于治疗复发性难治性CLL/SLL和MCL,2024年纳入新版目录治疗复发性难治性MZL患者,价格与2023年相同[71] - 奥布替尼被纳入CSCO指南,列为治疗复发性难治性CLL/SLL及MCL的一级推荐方案[71] - 奥布替尼获推荐为BTK抑制剂联合化疗用以治疗复发性难治性DLBCL及pCNSL的治疗方案之一[71] - 公司2024年度总收益为人民币10.094亿元,奥布替尼收益为人民币10.004亿元,首次超10亿元,较2023年度增长49.1%[72] - 公司内部约有330名销售及营销专家,奥布替尼销售覆盖核心城市和全国领先医院[72] - 奥布替尼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MZL,10名患者中3名(30%)获CR,6名(60%)获PR,ORR为90%,6个月PFS率为100%[81] - 1L CLL/SLL的注册性III期试验已完成,公司于2024年下半年在中国提交NDA[83] - 公司在一线MCL受试者中启动全球随机、双盲、多中心的III期临床试验[84] - 治疗复发性难治CLL/SLL试验招募80名患者,研究者评估的ORR为93.8%,CR为30%,DOR及PFS的中位数分别为52个月及50个月[85] - 《Blood Advances》发表奥布替尼治疗复发性难治MCL的临床研究结果,结论是疗效显著且耐受性良好[86] - 奥布替尼研究中106名患者经研究者评估ORR为83%,其中35.8%达完全缓解、3.8%获未证实完全缓解,43.4%获PR,DoR中位数为25.79个月,PFS为24.94个月,OS中位数达56.21个月[87] - 奥布替尼联合疗法治疗MCL患者,21名完成6周期诱导治疗可评估患者中总体缓解率为100%,18名可进行MRD分析患者的外周血及骨髓MRD均为阴性,估计12个月DoR率及PFS率分别为90.9%及92.3%[88] - 奥布替尼联合免疫化疗在ND pCNSL患者中ORR介乎88.9%至100%,CR率介乎53.9%至61.8%,6个月PFS率介乎63.6%至100%[89] - 复发难治CNSL患者ORR为60%至86.7%,mPFS为9.8个月,每天口服150毫克奥布替尼中位脑脊液浓度为21.6纳克/毫升,中位BBB渗透率为58.6%[90] 坦昔妥单抗业务数据 - 坦昔妥单抗预计2025年上半年获生物制品许可批准,ICP - 248于2025年第一季度进入与奥布替尼联用的III期临床试验[18] - 截至2024年1月29日,坦昔妥单抗加来那度胺联合疗法治疗复发难治DLBCL,IRC评估的ORR为73.1%,其中32.7%患者达CR,40.4%患者达PR;研究者评估的ORR为69.2%,其中34.6%患者达CR,34.6%患者达PR[23] - 坦昔妥单抗加来那度胺联合疗法的BLA于2024年6月获NMPA CDE受理并纳入优先审评,预计2025年上半年获批[23] - 坦昔妥单抗预计2025年上半年获BLA批准,ICP - 248于2025年第一季度进入与奥布替尼联合用于1L CLL/SLL固定疗程治疗的III期临床试验[76] - 坦昔妥单抗联合来那度胺治疗复发难治DLBCL患者,截至2024年1月29日,IRC评估的ORR为73.1%,其中32.7%患者达CR,40.4%患者达PR;研究者评估的ORR为69.2%,其中34.6%患者达CR,34.6%患者达PR[96] - 坦昔妥单抗联合来那度胺治疗不符合ASCT条件的复发难治DLBCL成年患者的BLA于2024年6月获NMPA的CDE受理并纳入优先审评,预计2025年上半年获批NDA[96] - 坦昔妥单抗联合来那度胺已在美国获加速批准,在欧洲获有条件批准,用于治疗不符合ASCT条件的复发难治DLBCL成人患者[97] - 坦昔妥单抗联合来那度胺疗法在CSCO指南中被列为治疗不适合进行ASCT的复发难治DLBCL成年患者的二级推荐方案[98] - 截至报告日期,香港、澳门及台湾已批准坦昔妥单抗加来那度胺联合疗法的BLA,坦昔妥单抗已在中国内地超32个省市获纳入境外特殊药品目录[98] ICP - 248业务数据 - 42名初治CLL/SLL患者接受ICP - 248联合奥布替尼治疗,联合治疗中位持续时间5.5个月,ORR、CRR及uMRD率分别为100%、53.4%及46.2%(MRD检测点:联合治疗开始后12周)[22] - 62名患者接受ICP - 248给药,16例CLL/SLL及24例MCL患者接受125mg ICP - 248治疗及至少一项缓解评估,复发难治CLL/SLL患者ORR为87.5%,CRR为6.3%,复发难治MCL患者ORR为79.2%,CRR为37.5%[26] - 17例既往BTK抑制剂治疗耐药患者中,ICP - 248的ORR为70.5%,CRR为23.5%;10例既往BTK抑制剂治疗失败的CLL患者中,ORR为80.0%,CRR为10.0%[26] - 2025年2月,CDE同意在中国启动ICP - 248联合奥布替尼用作CLL/SLL患者一线疗法的注册性III期临床试验,首例患者于2025年3月入组[22] - 公司计划开发ICP - 248联合奥布替尼治疗CLL/SLL及其他NHL[99] - 42名TNCLL/SLL患者入组接受ICP - 248联合奥布替尼治疗,联合治疗中位持续时间5.5个月,ORR、影像检查靶病灶CRR及uMRD率分别为100%、53.4%及46.2%(MRD检测点:联合治疗开始后12周)[100] - ICP - 248的I/II期试验已有62名患者接受给药,16例复发难治CLL/SLL患者接受125mg ICP - 248治疗及评估,ORR为87.5%,CRR为6.3%;24例复发难治MCL患者接受治疗及评估,ORR为79.2%,CRR为37.5% [101] - 17例既往BTK抑制剂耐药患者接受ICP - 248治疗,ORR为70.5%,CRR为23.5%;10例既往BTK抑制剂治疗失败的复发难治CLL患者接受治疗,ORR为80.0%,CRR为10.0% [101] - 2025年3月,公司向CDE提交B类会议申请,针对既往BTKi治疗失败的复发难治MCL患者开展ICP - 248的II期单臂注册试验[101] ICP - 490业务数据 - 2023年9月,IND获CDE批准启动ICP - 490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试验,剂量≥1.0mg的联合治疗已取得初步疗效[110] - 探索ICP - 490治疗NHL的研究预计2025年3月首例患者入组[110] ICP - B02业务数据 - 2025年1月,公司附属公司就ICP - B02开发及商业化订立独占许可协议,北京诺诚健华和成都康诺亚将按各50%所有权合计获得1750万美元首期及近期付款,最高可获5.025亿美元额外里程碑付款[26] - 2025年1月,公司附属公司等与Prolium就ICP - B02开发及商业化订立独占许可协议,Prolium获相关独占权利[105] - 截至报告日期,公司完成ICP - B02 IV的剂量递增,正在评估SC,IV及SC制剂初步数据显示对FL及DLBCL患者有良好疗效[103] - 北京诺诚健华和成都康诺亚按各50%所有权合计获1750万美元首期及近期付款,根据特定里程碑实现情况,有权合计获最高5.025亿美元额外里程碑付款[106] ICP - B05业务数据 - 治疗实体瘤及NHL的ICP - B05剂量分别递增至450毫克及600毫克,12例患者中4例(33.3%)主要病灶达部分缓解,6个月无进展生存率为82.5% (95% CI:46.1% - 95.3%),CCR8 + 水平超10%的5例患者中4例(80%)达部分缓解[27] - ICP - B05治疗实体瘤及NHL的剂量分别递增至450毫克及600毫克[112] - 截至2025年1月6日,12例接受至少一次病灶评估的患者中4例(33.3%)在主要病灶达到PR [112] - ICP - B05的6个月PFS率为82.5%(95% CI:46.1% - 95.3%)[112] - CCR8 +水平超过10%的5例患者中,4例(80%)达到PR [112] ICP - 332业务数据 - ICP - 332治疗中重度AD,80毫克和120毫克剂量组EASI评分较基 线改善百分比分别达78.2% (p<0.0001)和72.5% (p<0.0001),64%患者达EASI 75,而安慰 剂组为8% (p<0.0001)[34] - ICP - 332治疗AD的III期临床试验已有110多名患者入组,白癜风II/III期试验IND申请已在中国
诺诚健华(09969) - 2024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