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益美国际控股(01870) - 2024 - 年度财报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4年总收入200,634千港元,较2023年的192,402千港元增长4.3%[11] - 2024年毛利率为24.0%,较2023年的27.4%下降3.4个百分点[11] - 2024年净利润为4275千港元,较2023年的18,631千港元大幅下降77.1%[11] - 公司2024年净利润为430万港元,较2023年的1860万港元下降76.9%[34] - 公司2024年营收为2.006亿港元,较2023年的1.924亿港元增长4.3%[34][40] - 集團整體毛利從2023年的52.8百萬港元下降至2024年的48.1百萬港元,毛利率從27.4%降至24.0%[44][46] - 年內純利從2023年的18.6百萬港元大幅下降至2024年的4.3百萬港元[57][62] 各条业务线表现 - 2024年绿色电力能源业务收入达4230万港元,同比增长195倍[14] - AI+电力交易业务2024年收入1910万港元,并在湖南、广西和山西新增三份售电许可牌照[15] - 新西兰可再生能源业务Future Energy在2024年下半年贡献收入超过2270万港元[21] - 永久吊船业务分部利润从2023年的3800万港元大幅下降至2024年的1470万港元[35] - 绿色电力能源业务收入从2023年的20万港元激增至2024年的4230万港元,并实现扭亏为盈,从亏损390万港元转为盈利300万港元[36] - 2024年7月收购的Future Energy在收购后半年内贡献收益2270万港元,员工人数从20多名增至约50名[24] - 永久吊船業務收入從2023年的192,185千港元下降至2024年的158,363千港元[43] - 綠色電力能源業務收入從2023年的217千港元大幅增長至2024年的42,271千港元[43] - 永久吊船业务利润率在2024年显著下降,主要由于建筑行业市场环境挑战导致变更订单数量和利润率下降[35] - 绿色电力能源业务收益增长主要得益于对Future Energy的收购[40] 各地区表现 - 新西兰可再生能源业务Future Energy在2024年下半年贡献收入超过2270万港元[21] - Future Energy员工数量从20人增至约50人,业务从奥克兰扩展至南岛但尼丁[21] - 公司计划将Future Energy服务网络扩展至皇后镇、基督城和惠灵顿等新西兰主要城市[21] 成本和费用 - 行政開支從2023年的24.3百萬港元增加至2024年的35.4百萬港元,主要由於綠色電力能源業務發展導致[50][54] - 財務成本淨額從2023年的2.8百萬港元增加至2024年的3.5百萬港元,主要由於借款增加[51][55] - 所得稅開支從2023年的5.7百萬港元下降至2024年的3.0百萬港元,主要由於永久吊船業務利潤下降[52][56]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计划未来五年在东南亚地区实现10-20GW的可再生能源总装机容量[27] - 公司将继续投资AI技术研发及专业人才,以保持在电力交易领域的竞争优势[23] - 公司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确保太阳能板及相关设备的竞争性定价[22] 公司资产和负债 - 集團貨幣資產從2023年的62.0百萬港元增加至2024年的67.9百萬港元[58][63] - 集團總借款從2023年的59.7百萬港元增加至2024年的79.7百萬港元[61][64] - 淨負債權益比率從2023年的15%上升至2024年的20%,主要由於業務發展借款增加[66] - 公司未动用信贷融资为73.3百万港元(2023年:29.1百万港元),其中56.7百万港元(2023年:18.0百万港元)需遵守额外抵押规定[69] - 公司净负债权益比率从2023年的15%增至2024年的20%,主要因业务发展借款增加[69] - 公司抵押资产包括540万港元存款(2023年:1580万港元)、300万港元非流动资产及2430万港元物业设备[81][85] - 公司或然负债包括1371.5万港元履约保证(2023年:1312.3万港元)及1690.7万港元履约保证保险(2023年:220.3万港元)[87] 公司收购和投资 - 公司以总认购价210万新西兰元(约1005.3万港元)收购Future Energy约51.22%的股份[72][76] - 公司以总代价4045.5万港元(含卖方现金回赠1753万港元)收购香港九龙物业[74][77] - 公司在北京设立AI技术子公司,开发新能源电力领域AI应用并获得中国首届AI电力现货交易竞赛二等奖[20] - 公司在北京成立AI技术子公司,专注于新能源电力领域,并在AI电力现货交易大赛中获二等奖[23] 公司融资和配股 - 公司2025年3月拟以每股0.138港元配售最多1.248亿股[88] - 公司与Treasure Ship签订认购协议,以每股0.138港元的价格配发及发行220,000,000股股份,其中3,000,000港元以现金支付,约27.4百万港元通过抵销公司应付Treasure Ship的贷款结付[89][92] - 公司计划通过配售代理按每股0.138港元的价格向不少于六名独立第三方承配人配售最多124,800,000股股份[92] 公司治理和董事会 - 董事会由6名董事组成,包括3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60][165] - 独立非执行董事占比达到董事会总人数的50%,符合上市规则要求[162][165] - 董事会成员包含1名女性董事和5名男性董事[172][175] - 公司已为董事安排年度审核的责任保险[153][158] - 独立非执行董事均通过年度独立性确认[167][173] - 董事会具备建设项目管理、会计及财务管理等多元化专业背景[169][174] - 提名委员会负责制定董事会多元化可测量目标[171][174] - 公司遵守上市规则第3.10A条关于独立董事占比至少三分之一的规定[162][165] - 董事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会议审查多元化政策实施情况[172][175] - 执行董事的服务合约为期三年,可重选[185][187] - 独立非执行董事的初始任期为三年,可重选[185][187] - 董事会会议至少每年举行四次,大约每季一次[192][198] - 股东周年大会需提前21天书面通知,股东特别大会需提前14天[192][198] - 董事会议程及文件需在会议前至少3天发送给董事[193][198] - 董事薪酬由薪酬委员会建议,参考集团业绩、个人表现及市场数据[191][197] - 董事会会议记录详细记录讨论事项及决策,包括董事提出的关切[199] - 董事可寻求独立专业意见,费用由公司承担[200] - 新董事张广迎于2024年1月18日获委任并确认其董事义务[177][181] 公司风险因素 - 公司永久吊船业务收入主要依赖非经常性的建筑项目招标或报价接受,若未能从现有或新客户获得项目将影响业务运营和财务业绩[91][94] - 永久吊船业务依赖分包商完成项目,且项目实际成本可能因突发情况偏离预估,导致成本超支并对财务业绩产生不利影响[97] - 绿色电力能源业务的财务表现受天气条件和监管发展的显著影响,可能导致业绩波动和不确定性[97] - 公司依赖具有相关知识、经验及专业知识的关键管理人员[97] 公司高管和董事背景 - 关锦添先生为公司董事会主席,拥有43年香港建筑业经验,并曾担任公司首席执行官[98][101] - 叶永圣先生为公司执行董事,拥有20年以上企业咨询、风险投资及私募股权投资经验[104][105] - 叶永圣先生于2021年9月3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服务合约为期三年[107][108] - 张广迎先生于2024年1月18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服务合约为期三年[109][111] - 刘智鹏教授自2019年10月18日起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年薪为144,000港元[115][119] - 张广迎先生拥有30多年国际银行从业经验,曾担任南洋商业银行副首席执行官[109][110] - 叶永圣先生在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领域拥有20多年经验[107] - 刘智鹏教授自2018年起担任高鹏矿业控股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16] - 张广迎先生曾在中国建设银行巴黎分行担任总经理[110] - 刘智鹏教授自2022年起担任英达公路再生科技独立非执行董事[116] - 叶永圣先生曾担任深圳市东方富海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投资总监[107] - 刘智鹏教授自2014年至2018年担任盛京银行独立非执行董事[116] - 钱伟强先生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的年度董事袍金为144,000港元[125] - 巫丽兰教授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的月度董事袍金为25,000港元[129] - 潘培杰先生拥有超过24年的缆车设计、营销和项目管理经验[132] - 林雨田先生拥有超过25年的会计、财务和合规领域经验[134] - 巫丽兰教授自2018年8月起担任中软国际有限公司的独立非执行董事[128] - 钱伟强先生曾担任汇银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执行董事,任期从2020年6月至2020年10月及2020年12月至2022年5月[122] - 巫丽兰教授于2025年1月加入香港恒生大学担任会计学系系主任及教授[128] - 潘培杰先生于2001年1月加入集团担任Acme Gondola的高级项目经理[133] - 林雨田先生于2024年6月加入集团担任首席财务官[134] - 钱伟强先生曾担任民信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的执行董事,任期从2019年11月至2020年7月[123] - 首席執行官潘培傑先生擁有逾24年吊船業務經驗,自2001年加入公司並於2022年晉升為CEO[136] - 首席財務官林雨田先生擁有逾25年財務經驗,曾擔任港龍中國地產集團CFO,於2024年6月加入公司[136] - 副總裁劉愷先生擁有10年電力行業經驗,負責管理全國電力交易團隊及儲能運營[138][142] - 首席專家吳春利先生擁有30年電力工程經驗,曾任中國能建(03996)副總經理[140][143] - 聯席公司秘書于霑遜先生擁有12年會計審計經驗,為澳洲及香港註冊會計師[144][147] - 聯席公司秘書林子聰先生擁有20年法律經驗,現任長沙遠大住工(02163)公司秘書[145][148] 公司管治和合规 - 公司採用聯交所《上市規則》附錄C1的《企業管治守則》作為管治標準[150] - 董事會確認公司在報告年度內完全遵守《企業管治守則》所有適用條款[151] 公司员工和多元化 - 公司女性员工占比21%(截至2024年12月31日)[176] - 公司女性雇员人数占员工总数的21%[180]